张天文:书画苦旅的痴心行者
2014-08-11王芳
王芳
张天文,中国书画家协会常务理事、北京长城书画院副院长,其行草功力深厚,尤善画牡丹。2014年春末的一个早上,记者应邀来到张天文位于丰台的家中。张天文身形削瘦,稀疏的白发任其向后飘飞,灼灼的目光中略显疲惫,他解释说自己是个夜猫子,白天琐事多,晚上可以安静地作画写字,熬至凌晨三五点钟是常有的事。
追寻艺术的道路往往充满艰辛,张天文经历过文革、上过山下过乡,当过汽车兵、供销员,也下过海,匆匆的岁月却无法让他的手丢弃笑墨,如今退休之后,老人家倍加珍惜时间,更勤勉地作画写字,执着于书画苦旅,痴心不改。
一手夹着香烟,另一只手泡茶,烧水、烫杯,洗茶,冲泡、滤杯、夹碗,添茶张天文一边细心聆听记者的提问,一边回忆着几十年学画写字的经历,往昔的岁月在脑海中一一闪现。张天文从“那时候”开始讲起,我们的心情也随着他跌宕起伏的人生而变幻。
张天文生于书画大省河南,家中兄弟四人,他最小。书法最早起蒙于兄长,那时大哥学的并非书法绘画专业,但酷爱写写画画。一到放假之时,大哥就督促和指导他练习写字、绘画。张天文自小惯用左手,上学时在老师的纠正下学会使用右手,直到现在,画画写字他皆可做到左右开弓,运笔自如。
小学毕业之时文革开始,在那个年代,大字报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成了许多人表达观点的重要方式。有点书法底子的张天文也被卷入其中,时常被喊去抄写大字报,有时给辩论一方写完,又要替另一方写,他不得不照单全收。
最多的时候,张天文一天要写上百张大字报,累得手腕酸疼。由于手抄时大多要一次到位,不偏不倚,不错不漏,张天文养成了写字时全神贯注的习惯;有些大字报需要直接在墙上书写,他因此练就了不错的悬腕功夫;有时也琢磨别人写的字体,算是一种变相的读帖吧;随着时间的推移,张天文开始有意识地临摹柳公权、颜真卿的楷书
没想到,在这种特殊的文化背景下,张天文利用大字报的阵地,为自己的书法艺术练就了最初的基本功。
1972年,命运出现了转机,洛阳成立了一家具有军工性质的铝矿厂,张天文有幸成为招聘的30位驾驶员之中的一位。
在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露天车间里,手握方向盘的张天文并没有放弃对毛笔、画笔的热爱。他的才华很快派上了用场,厂里的黑板报成了张天文练习书画的新舞台,让他没有想到的是,黑板报却成为改变他一生命运的转折点。
1978年,一位来厂里视察工作的书记偶然间看到了张天文的黑板报,大加赞赏,才华得到赏识,张天文被调到机关工作,有了更多的闲暇,他开始更勤奋地临摹字帖。
说到临摹碑文,张天文十分兴奋,因为河南的碑文非常丰富,洛阳不少地方有碑文的地方都留下了他的足迹。张天文解释说,洛阳在宋朝以前曾经是13朝古都,过去有句话叫“南有苏杭、北有北邙,身在苏杭,葬在北邙”因为在邙山一带土质好,没有石头,墓地相连相压,几无卧牛之地,所以当地出土的石碑很多。年轻的时候,张天文和喜爱书法的朋友经常乐此不疲地跑去拓拓片,再拿回来临摹。
读帖临帖,张天文的书法进步飞快。1984年,他进入中国书画函授大学学习。当时洛阳书协才刚刚成立,书协主席李进学亲自讲书法,而绘画则由洛阳博物馆馆长授课。张天文说,那时候书画艺术和经济方面还扯不上什么关系,大家完全是凭兴趣学习。3年的学习,让张天文受益最深的是师生之间的交流,技艺的切磋。一方面增加了理论方面知识,更重要的是开阔了眼界和思路。
随后,由于书画方面取得的成绩,张天文加入了洛阳市书协和全国书协,那时候他只有30岁出头。
张天文家的一楼客厅很大,两张高台大案被他合理地做了分配:左侧写字,右侧绘画。左侧墙上挂着一幅九尺荷花秋韵图。张天文的秋荷图似有八大的孤傲,又有对一品清廉的君子形象的赞颂。对面墙上乃是一幅草书,为黄庭坚《洛阳雨霁诗》,在张天文的笔下则显得凝练有力,笔意恣肆。
上到二楼,一张更大的画案横于客厅之中。龙蟠虬结的笔架上挂满了大大小小的画笔。张天文说这是一位老友从不远千里的南方购得,亲自送来。东西不在贵重,这份情张天文却看得很重。
一幅起笔不久的牡丹之图挂于墙上。苍松下的牡丹似乎并没有画透,仿佛是雾气迢迢,又似隔了一层玻璃,颇有一番月下朦胧之美,花枝儿在春天的急风之中尽情舞动,明黄的花蕊也朝着风向飘飞,似有香气四溢,极尽动态之美。
张天文又拿出自己珍藏的两副作品,一幅为《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书轴一开,顿时满屋生辉,红底洒金的宣纸上,260字的行书工工整整,显示作者的虔诚与过硬的功底。张天文说,要写好一幅作品必须全神贯注,一气呵成,而长篇作品往往需要花费一整晚的时间才能完成。
另一幅为诸葛亮的《前出师表》,《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整幅作品用黑宣金墨,草书写成,完全看不出金墨书写的顿涩。可以想见,寂静深夜,张天文仿佛也将作者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贯入血脉,注于笔端,情浓时如飞如动,情涩处则笔滞意连,意随心转,有的笔画竟拉长至半行,如龙走蛇行,忽隐忽现,又如雷霆万钧,戛然而止。
欣赏这样的作品,常常美不胜收,不忍释卷。
在书画的艺术道路上,张天文认为,中国的书法是汉字的代表,一定要在传承的基础上求变求新,不能脱离老祖宗留给我们的东西。而自己的这点技艺离开门立派还早着呢,如果再有10年的临摹和学习,不断领悟,也许还能有些进步。
晏子曰,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张天文如一位执着的行者,向着心中的风景出发。
离开画室之时,记者再一次瞥见墙上那幅秋韵图,荷花兀自绽放,清香依然。
情系长城田凤银举办个人油画展
对长城砖瓦的细致描绘,驾驭风景画的娴熟技巧,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创作风格,正是旅法画家田凤银画作备受青睐的源泉。这次,田凤银共携近年创作的35幅油画作品,于6月29日至7月15日在北京艺慧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举办个展。不管是真实写意还是线条勾勒,无论是花卉翎毛抑或人物山水,都在田凤银女士的画笔之间绽放出独有的笔墨神韵。
这次个展是由中国长城学会、《经济》杂志社、中国文物基金会、中央新闻中影制片厂主办,中国长城书画院、中经恒兴(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中国长城艺术馆、艺慧国际文化交流中心承办,为纪念“爱我中华,修我长城”题词30周年而举办,意义深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