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低碳园林在城市绿地建设中应用的思考

2014-08-11夏庭君

中国科技纵横 2014年7期
关键词:城市绿地生态

夏庭君

【摘 要】 本文基于低碳园林科学内涵,就目前城市绿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从合理选择低碳的园林材料、合理化植物配置、合理营造城市湿地景观、合理引导绿色出行方式、合理构建城市的“冷岛”几个方面探讨低碳园林在城市绿地建设中的应用途径。

【关键词】 低碳园林 城市绿地 生态

随着气候变化问题的日益严峻,温室气体的大量排出,导致全球出现严重的生态危机。由此引发的全球环境问题频繁发生,例如近年来的雾霾天气等,已经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人为过量排放温室气体是造成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也开始重视对气候环境变化的控制。

1 低碳园林科学内涵

低碳园林是一种园林建设新理念,是拥有低能耗、低污染、高碳汇、高观赏性的独特园林形式。低碳园林从其科学内涵、功能来讲,可在合理规划指导下借助植物的合理化配置更大地提升碳汇功能,提升绿化率,更大地发挥城市绿地功能,并改善和优化整体社会生态环境。

2 目前城市绿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1 过分追求视觉效果,忽视其生态效应

城市绿地建设中存在着部分有违低碳园林的设计,给我们景观设计师们敲响了警钟。过度要求视觉冲击,导致产生园林景观的高额养护费,植物栽植时过于追求观赏效果而忽略群落间的相互影响;使用不适用的材料,导致现在的园林使用年限过低;跟风似的建设湿地公园,却只关注于其观赏性而忽略其实际的生态价值。

2.2 违反自然规律、违反规范施工

近年来,在城市绿地建设过程中,施工方一味赶工程进度,追求短期内能出效果、出效益,采用反季节栽植和放弃当地树种大量引进外来树种栽植等违反自然规律的绿化做法频频出现,这些不但对土壤、植物、水等资源造成了巨大的浪费,也对日后的栽培养护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多不便。

2.3 监管不得力,影响工程质量

(1)监管机制不健全。在城市绿地建设项目中,监理单位经常是有责任但无监管权力,导致很多建设项目投资数额大、质量未能达标的现象,从而造成了高投入、低收益的结果。(2)当前,从事园林监理工作的人员很多是没有经过系统化学习园林专业知识或无实践经验的人员, 在施工过程中, 施工单位就偷工减料,不按照国家规范,人为降低标准。不仅达不到预期的景观效果,还会产生高额的养护管理费用,造成大量人力、财力的浪费。(3)目前,工程项目竣工后,施工单位负责养护一年才交付建设单位,不少工程项目施工中,蒙蔽了监理单位,如植物材料、园林建材、客土置换厚度、灌溉设施等。

2.4 缺乏指导,设计意图难以实现

现行大多数城市绿地建设项目中,设计方未能与施工方进行有效的及时的沟通,往往各行其是,会造成建成效果和预期设计意图不符的现象或园林建设资源的浪费,以至于偏离低碳园林的轨道。

3 低碳园林在城市绿地建设中的应用途径

3.1 合理选择低碳的园林材料

为降低园林材料使用中的碳排放。按照就近原则应以当地或就近区域的材料为主, 如果必须使用外地材料,尽量做到集中采购材料减少材料运输过程中的能耗;选择耐久性好、低碳的材料,采用竹藤、木材等“低碳”材料,少用钢材、玻璃、水泥等“高碳”材料,减少园林建设中的碳成本;通过对已成型、已使用材料的改装、重构等创新设计措施,使越来越多的园林材料得以循环再利用;发挥中国古典园林中碎料“低材高用”的传统,以碎砖、拆除的混凝土块做路基,将拆除的砖瓦、碎石设计成风格独特的墙体或路面,从而节约材料生产的碳成本。

3.2 合理化植物配置

尽可能多使用乡土树种,不但可提升整体植物群落的固碳能力,而且可提升群落的生态适应性和稳定性,营造出具有地方特色的园林植物景观。经研究表明,单位面积内,植物的固碳释氧能力由高到低依次为:常绿灌木、落叶乔木、常绿乔木、落叶灌木、草本和藤本植物。因此,园林绿地营造中需要适当增加常绿灌木和落叶乔木的比例。同时,对于草坪的种植.应当采用“不能不建,也不能滥建”的原则,建议多使用节水型草坪,用草地代替人工草坪,以有效增加城市绿地的碳吸附能力。

3.3 合理营造城市湿地景观

湿地由于其多处于厌氧环境下,土壤含大量有机质易于形成泥炭层,可起到更好的减少污染、固碳、有效改善温室效应的作用。但另一方面,湿地的生态环境也比较脆弱,人为干预对其破坏性较大,一旦遭到破坏,不仅减弱其固碳能力,而且会逐渐的氧化分解其原有的碳。所以在城市园林绿地设计过程中,首先应重视保护现有的湿地,使其避免人为破坏,保持其湿地景观的自然性。对于营造人工湿地景观,应该考虑其游憩功能与生态功能之间相互协调,将湿地区域按照对人的活动行为进行分析控制而实行功能分区,单独设置湿地保育区,尽量减少人为因素对湿地生态环境的影响,最大发挥湿地的生态功能。

3.4 合理引导绿色出行方式

随着城市交通的快速发展,各种私人机动车增长迅速,机动车尾气排放量在城市总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中占有较大比重,倡导大家绿色出行,这样可以有效减少碳排放。如果合理化的布局城市绿地系统,就可利用其形成城市居民的绿色出行通道。同时,合理化、科学化的植物配置还可以减少城市交通的噪声、尾气污染,为城市居民创造出宜人的出行环境,比如形成完整的步行和自行车体系,将有利于引导城市居民的绿色出行,为低碳城市的构想迈出一大步。

3.5 合理构建城市的“冷岛”

硬质铺装和建筑的增加,相对绿地面积缩小是造成城市热岛效应的主要原因。气温的升高会使城市的耗电量节节攀升,从而造成更多的碳排放。城市绿地通过植被的蒸腾作用和遮荫可以降低城市的空气和地面温度,形成较为明显的城市“冷岛”。通过合理的布局城市绿地,可有效地发挥城市冷岛效应,大量减少城市碳排放量,并为居民提供更为舒适的生活空间。

4 结语

全球气候变暖,很多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正在逐步消失,打造低碳园林成为城市绿地建设中的一项迫切任务,我们必须坚持低碳理念、明确低碳园林内涵,科学实施低碳园林在城市绿地建设中应用途径,才能真正创设环保、节能、低碳、高效的优质园林项目工程,调节城市生活生态平衡,为人们建造舒适、绿色园林景观环境。endprint

猜你喜欢

城市绿地生态
“生态养生”娱晚年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生态之旅
生态之旅
城市绿地景观的生态恢复研究
城市绿地养护管理中的问题与措施
浅谈海绵城市在城市绿地中的应用
城市绿地绿化种植与养护
城市绿地功能与作用的重新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