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贸区建设要防止“羊群效应”

2014-08-11魏雅华

进出口经理人 2014年7期
关键词:羊群效应自由贸易区

魏雅华

自由贸易区绝不是一个概念,而是一个必须“刀下见菜”的行之有效的闸门

最近,一条重大新闻在全中国几乎所有的媒体上如风转载,那就是《国家发改委紧急叫停各地市自贸区申报》。文中说:2013年,上海自由贸易区正式挂牌。上海自由贸易区的示范效应,让不少地方争相仿效。于是,“自贸区”开始成为继经济特区、综合改革试验区以及保税区等之后,又一个被地方政府追逐的新目标。

据不完全统计,在2014年各地方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写到要申报自贸区的就有20多个,这还不包括广西凭祥沿边自贸区、长沙文化创意自由贸易区等。越来越长的自贸区申报名单,使人联想起20世纪90年代初兴起的“开发区热”。

我们为什么要设置自由贸易区

至20世纪90年代末,全国除由国家部、委、办批准的近200个开发区之外,各省、市、县批准的开发区数目高达6000余个。尽管一部分开发区在改革开放中,发挥了火车头的强有力的带动作用,但是相当大的一部分条件不成熟的开发区匆匆上马,结果留下了不少至今都难以痊愈的溃疡。

更让人吃惊的是,从各省上报的自贸区方案中我们都可以看到,有不少上报材料还是沿用老开发区、新区、产业园申报的旧资料,老瓶装新酒,有些方案居然是起草于20世纪90年代,每过个几年就改一改名字和数据,换张脸重新被提交上去。方案中自贸区与当地经济的结合点甚少,几乎就是两张皮。申报方案中最重要的部分都差不多。

我们不反对申报文案的格式化,可问题是20多年间,中国经济发生的变化可以用“沧海桑田”四个字来形容,可我们的申报方案居然还是如出一辙。

让我们用一段“舌尖体”对此事来加以品评:您能不能从这些报送材料中,感觉到一股“食材陈腐发馊的异味”?现在,我们的讨论似乎又该回到讨论的坐标原点:我们为什么要设置自由贸易区?

中国经济的三驾马车:投资、外贸和内需,自由贸易区对这三大要素的刺激,是一部强有力的发动机。

上海自贸区的开创让2014年经济偏冷的中国大开眼界,让一直在苦苦寻找中国经济新引擎的眼里看到了一片光明。自由贸易区对进出口贸易的促进几乎是史无前例的。

上海自由贸易区揭幕到现在,近一年来,人们看到了自由贸易试验区是怎样以“开放”来倒逼“改革”的。首先,加快了政府职能的转变,将市场行为的主导权更多地归还给市场主体,使政府从过去的管理型逐步转变为服务型。

其次,人们感受最深的是金融改革的大步前进,利率市场化、汇率市场化、税收让利,这些纸上谈兵多年的梦想,正在上海自由贸易区落地开花。可以肯定,上海正在挑战香港,这能不让人对上海的未来充满希冀吗?

世界主要自由贸易区概况

当我们反省中国的前车之鉴的时候,让我们来看看美国人是如何进行自由贸易区建设的?

美国自由贸易区的设立是适应转型需求的重要代表。美国自由贸易区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比我们早了半个世纪。那时美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开始下降,美元贬值,失业人数增加。为了振兴美国经济,提升美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美国需要更开放的国际贸易。在自由贸易区的带动下,美国经济走出了低谷。

到2014年,美国已经成为世界上设立自由贸易区最多的国家,约400多个,遍布美国的主要港口城市。这数字真够吓人的,中国的城市总数也不过600多个,如此之多的自由贸易区,使美国成为对外贸易规模最大的国家,使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的经济强国,使美国成为吸引外资进入第一大国,使美国成为国际现金流流量最大的国家。

可我们不能如法炮制,因为我们的经济发达程度与美国距离太远。人家是花了半个多世纪才自然形成的,我们也得慢慢来。既不能拔苗助长,也不能打激素催熟。要瓜熟自落,水到渠成。

这就决定了中国的自由贸易区遍地开花将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也许还需要三五年或一二十年。

可中国经济的许多内忧外患,不允许中国等那么久。中国急需更便捷的进出口通道。这一点,中国的进出口经理人更是有着切肤之痛。

目前,世界上约有1200个国内自由贸易区,已成为它所在的国家和地区发展自由贸易、推行贸易政策的重要工具。

迪拜自由贸易区在《金融时报》2012年对世界上1200个自由贸易园区进行评比时排名第一。迪拜自由贸易区成立于1985年,面积135平方公里,区内50年免征企业所得税,无个人所得税,进口完全免税,如此优厚税收政策,吸引了全世界7000多家企业进入。其中,中国企业达到300多家,22%的公司从事工业生产,75%的公司进行贸易、仓储和分销,3%的公司从事服务行业。它的仓储、物流和分销,成为西亚和非洲销售产品最重要的中转站。

巴拿马科隆自贸区是西半球最大的自由贸易区,同时也是全球第二大转口站。成立于1948年,设在巴拿马运河大西洋入海口处的科隆自由贸易区,所批发的商品大多来自亚洲地区,采购客户主要来自中南美,这些客商不必赴亚洲采购,只需来到科隆自由贸易区就成,大大地节约了时间和费用。

在科隆自贸区,其合法货币为美元,巴拿马的本国货币仅为辅币。贸易结算也使用美元,投资者不用为货币的贬值和升值而担忧。在巴拿马的银行存款不纳税,无外汇管制,利润汇出汇入自由。自由贸易区货物进口自由,无配额限制、不缴进口税;用于转口的货物自由出入,不缴税。

德国汉堡港是欧洲经济自由区的典型。它依托汉堡港建立,陆上通道关卡有25个,海路通道关卡12个,面积约16.2平方公里,可开展货物转船、储存、流通及船舶建造等业务。汉堡港的优势在于其物流效率,对进出的船只和货物给予最大限度的自由,这种自由贯穿于货物卸船、运输、再装运的整个过程中。

中国香港是亚太地区最重要的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信息服务枢纽之一,是跨国公司云集的地区总部。香港实行对外完全开放的自由港政策,大多数货物进出香港自由,仅需提前14天报关,外国人也可以自由进行投资、生产。如今,金融服务、贸易物流、旅游、专业服务已成为香港服务业的四大支柱产业。

新加坡采取的是自由港的发展模式。1969年,新加坡政府在裕廊工业区的裕廊码头设立了自由贸易区。为进一步打造国际级货物集散基地,吸引世界各地销往亚太地区的商品到新加坡中转,新加坡在海关法、进出口商品管理法等基础上制定了自由贸易区法令。如今,新加坡自由港已发展成为一个高度开放的贸易自由港,并逐渐向更具科技含量的综合性自贸区靠拢。

爱尔兰香农自由贸易区成立于1960年,是世界上最早以从事出口加工为主的自由贸易区,以其免税优惠和低成本优势,吸引外国特别是美国企业的投资。香农自由贸易区占地600英亩,拥有国际先进水准的基础设施,航空运输、陆运与海运交通极为便利;周边高校科研力量雄厚,有着良好的科研与实业相结合的传统;区内提供优惠的鼓励投资的税收、融资、财政等方面经济支持,有着健全高效的配套服务业。

韩国釜山镇海经济自由区位于釜山新港周围,总面积104平方公里。自由区分为物流流通区、商务居住区、海洋运动娱乐休闲区、专业教育·R&D区、知识产业区等5个区,区域之间互相联合。自由区税收7年减100%,之后3年减50%。租用期为50年,每年按照土地价格1%为基准、政府还对土地收购费及建筑物租用费的各30%、50%进行2年补贴。此外还有雇佣补助金、教育训练补助金、顾问费用等资金方面的支援。

中国将稳步推进自贸区建设

可以肯定,在未来的三五年到一二十年间,在中国的大地上,也会出现几个、几十个甚或上百个各具特色的自由贸易区,中国的对外贸易,中国的走出去与引进来,都需要自由贸易区。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能关紧大门而富裕强大起来的。

自由贸易区建设首先要看的是那个城市的土壤气候是不是适合,其次是要看这个地区对外贸易的增长到没到必须将门开得更大,不被大门的尺寸所制约,才能让这个地区的对外贸易更强更大更便捷更具有国际竞争力,这才是开设自由贸易区决定性的因素。

在这个基础上,成熟一个,建设一个,成熟一批,建设一批。自由贸易区绝不是一个概念,而是一个必须“刀下见菜”的行之有效的闸门。每一个自由贸易区的存在,都必须树大根深,枝繁叶茂。这才是我们该做的事。endprint

猜你喜欢

羊群效应自由贸易区
RCEP生效!全球最大自由贸易区正式启航
非理性财务行为对房地产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影响
浅析我国证券市场的羊群效应
世界主要自由贸易区介绍
关于自由贸易区
欧美自由贸易区贸易便利化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
江西省自由贸易区建设思路及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