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示范”时代校企合作去向何方
2014-08-11武文
武文
长期以来,职业院校与企业的合作大多停留在人才供给层面,但这种以劳动力供应为主的校企合作,常常因为毕业生流向的不可控而使“订单”落空,加之部分企业的短期逐利行为,不仅使实习生的基本权益屡屡受损,更是使校企合作形式广受诟病。
校企合作需“转舵”
我国职业教育与企业的校企合作,始于20世纪80年代,经过30年的实践与探索,高职教育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取得了不少成就,在校企合作的形式和模式上也取得了一些突破与创新。但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开展的校企合作时间短、经验少、形式单一,企业、学校、政府三方在如何发挥各自的主体地位作用和优势上还存在着许多困境和障碍。教育管理体制滞后、合作机制不健全、运行机制不畅通、主体地位不明确、经济发展不均衡等,都成为制约我国校企合作发展的重要因素。
毋庸置疑,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灵魂,职业教育发展必须面向企业、服务企业、依赖企业,这也是专家学者,乃至职教领域早已形成的共识。然而,国家的文件言之凿凿、专家的呼吁喊得震天山响、媒体的报道有声有色、学校的总结活灵活现,可当下的校企合作究竟做得如何,恐怕我们很难拿出十足的底气。
六大模式功不可没
我国高职教育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经过30年的探索,已取得了长足进步和发展,形成了多种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形式。
●工学交替式
“工”是指学生在企业实践期间作为企业员工,进行顶岗工作,企业付给学生相应的劳动报酬;“学”则包涵了学校的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技术、技能的学习和在企业的技术与实践课程学习。
工学交替式是一种学校与企业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学生在企业生产实践与学校理论学习相互交替,“学”与“用”紧密结合的教育形式。通过学习与工作相互交替,学生将课堂理论知识学习与专业技术实践工作相结合,既增长了知识又提高了技能。
●订单培养式
订单培养式是指学校与企业根据社会和市场需求,共同签订人才培养协议和培训计划,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的教学资源,学生毕业后直接到企业就业的人才培养形式。对学校而言,这种培养形式使学校专业教学定位和学科建设更加贴近企业要求,制订的教学计划更符合企业实际需求。同时最大程度地实现了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目标,从根本上促进了学生就业。
创办于1983年的黎明职业大学在“订单式”人才培养方面积累了不少经验。从2005级开始,该校以金
融管理与实务专业、商务经纪与代理专业为主体,与中国人寿泉州分公司、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合作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校企双方依据职业岗位标准共同制订教学计划,学生在三年级时进入企业银保中介职业岗位,进行《个人理财规划基础》、《投资规划》、《风险管理与保险规划》等课程的学习实训。学生在企业学习训练期间,享受企业员工待遇。企业为学生提供生活补贴,并按企业员工的标准计发业绩奖励。目前,学校开展“订单培养”已经涵盖信息传播与策划、会计与审计、计算机应用技术、商务英语等二十余个专业,38%的毕业生因此受益。
●项目驱动式
项目驱动式是指学校与企业双方通过具体项目进行合作,调整相关专业定位和培养目标,制定、完善理论和实践教学两大体系,具体项目内容由学校与企业双方协商来定。它是以项目为双方合作基础,并通过项目合作来完成和实现学生培养的一种形式。
这种形式的特点是:校企双方根据项目需要,互派人员为对方服务,企业为学生提供实习场所及项目所需的物质条件,学校为企业培训员工,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企业为学生就业提供便利,形成一种互惠互利的机制;以项目为载体和纽带,把企业和学校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校企共赢,降低风险;以项目为中心开展工作,一切工作都为项目服务,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操作性,但项目驱动式的不足是寻找适合校企合作项目有一定难度,因此这种合作形式的适用范围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2+1”结合式
“2+1”结合式,是近年来我国高职院校在深入进行教育教学改革中创造出来的一种新的教育教学形式。具体来说,三年的学制中,学生在校学习两年,在企业实践一年。校内教学以理论教学为主,辅之以实验、实训等实践教学环节,学生在企业的一年以实践操作为主,同时学习部分专业课,结合生产实际选择毕业设计课题,并在校企指导教师的共同指导下完成毕业设计。
●产学研结合式
产学研结合式,是指学校与企业分工协作、理论教学以学校为主、技能培训和实践教学以企业为主、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最终实现校企合作培养高技术应用型人才的一种人才培养教育形式。我国产学研结合教育教学形式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主要是在学习和借鉴德国“双元制”模式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
●顶岗实习式
顶岗实习式,是指学生到企业具体岗位上工作,一边学习理论,一边进行生产工作实践。它与传统意义上的实习不同,参加顶岗实习的学生在工作期间有正式的工作岗位,和正式员工一样承担一线的岗位职责。
但是这种形式仍然存在教师参与顶岗实习的时间与机会少、与企业沟通不够、参与顶岗实习的企业不够配合等弊病,甚至出现很多有损实习生劳动权益的现象。2012年11月,教育部拟定的《职业学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规定(试行)》征求意见稿,对“顶岗实习”引发的诸多弊病予以纠偏,除了对实习生基本权益予以重点保护外,对实习单位的资质和义务也进行有力约束。
校企合作需积极 “对话”
随着企业对职业教育服务的呼声越来越高,单一、低技术含量的技术服务无法解决企业深层次的技术难题,校企合作进入了“后示范”时代。“校企合作、产学结合”被视为职业教育的最大特色。但现实却是,职教与产业企业合作成为困扰职教发展的最大“软肋”。专业体系与产业和职业岗位难对接、课程体系与岗位技术标准不符、教材内容脱离企业实际……这些都是横亘在职教发展道路上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位从事职业技术研究的权威人士指出,长期以来,我们的职业教育存在着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不对口”的问题。“不对口”的原因在于校企之间缺乏
沟通,致使职业教育离市场与企业愈来愈远。作为跨界的教育,职业教育跨越了职业与教育的疆域。职业教育不能只是在“围城”中办学,而是要紧紧跟上产业振兴、调整、升级、发展的步伐。随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而“动”,跟着产业调整升级而“走”,围绕企业技能型人才需要而“转”,适应市场需求变化而“变”。这也给职业教育发出了一个明确和清晰的信号:要解决这些多年来困扰着职业教育发展的“老问题”,必须从行业企业合作入手——这才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原动力,也是当前校企合作需要转向的目标。
教育界一位专家曾表示,要解决好职业教育存在的这些问题,还有大量工作要做。这其中,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充分发挥行业企业的作用,吸引行业企业参与到职业教育的各个环节,使之在专业设置、课程教材编写和教学实习中发挥更大作用,促使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人才培养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相吻合。
这一点,是职教界的“共识”,也是难以破解的“难题”。知易行难,问题出在哪?从深层次看,校企合作缺少的是机制上的保障,以致双方的诉求很难找寻到一个平衡点;从现实看,直接面临的难题则是校企合作缺少有效的沟通渠道,所以急需一个“突破口”来打破这一僵局。
跨界的教育必须有跨界的思考。目前的校企合作,一般采取学校与企业个体“对接”,随意性强,缺少规范,还普遍存在“校热企冷”的现象,导致这一困局的一大原因就是校企之间缺少一个使双方的合作能够更有效率、效果“桥梁”。而行业组织则是胜任这一角色的不二之选。因为行业组织最了解本行业领域的技术前沿、内在运作规律、人才需求等情况,在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早期的直接管理到如今的指导、协调与服务,行业组织具有丰富的经验,掌握经济发展与生产技术进步的脉搏,了解企业意愿与需求。而且,我国职业教育脱胎于行业办学,与职业学校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参与职业教育院校评价及改革、发展等重大问题上有一定话语权。毫无疑问,与行业对话就成为打破僵局的理想“突破口”。
为打破制约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中等职业教育启动了一系列改革,调整《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2011年11月又制订了《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2010-2012年)》。其中,行动计划指明了中职教育今后三年改革创新的一个重要方向——产教合作、校企一体和工学结合。《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2010-2012年)》提出了“十大计划”、“三十个项目”,其中一项就是建立教育与产业对话协作机制。职业教育与行业对接对话由此有了出处——“对话”成为教育与行业加强合作、共同推进行动计划实施和职业教育发展的实际行动,以经常性对话协商机制为载体,建立教育部门与行业企业产教合作新机制。
2010年,教育部与行业协会间的五次频繁“对话”,使职业教育与行业间的距离瞬间被拉近。双方的积极“牵手”意味着行业找准了自己的职教“角色”,而职教也找到了打破发展僵局的又一块“拼图”。跳出教育看教育,预示着职业教育与行业企业合作已经步入一个“新时代”。这五次“对话”,不仅为 “后示范”时代的校企合作打破困局找到了突破口,更是第一次把行业协会推到了职业教育的前台。
数据显示,到2020年,仅我国汽车行业人才需求就会达到9000万,目前只有4000多万从业人员,行业人才缺口很大。这决定了在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行业不能置身事外,也不可能置身事外。所以说,把职业教育与行业发展对接起来,这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和重要意义的课题。它不仅指明了中国职业教育的方向,同时为行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力资源和智力保障。
视窗:校企之间的“行业对话”找到了校企合作的最佳切入点,使校企合作达到了无边界深度融合状态,既满足了企业的生产需求,又找到了一个真实的生产环境,使学生在实践中提高专业技术技能,学习掌握专业知识,提升职业素养,摆脱了在学校内、教室里培训学生技能的狭小圈子,开拓了高等职业教育的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