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城市规划策略探析
2014-08-11吴迪
吴迪
(葫芦岛市城乡规划信息中心,辽宁葫芦岛 125004)
新形势下城市规划策略探析
吴迪
(葫芦岛市城乡规划信息中心,辽宁葫芦岛 125004)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新形势下城市规划所面临的新情况呈增加的发展趋势。本文以新形势下城市规划的重要性出发,在分析城市规划现有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新形势下城市规划的优化策略。该研究对促进我国城市规划的进一步发展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新形势 城市规划 策略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提高城市规划的前瞻性,保持城市的个性特色、魅力和发展活力,促进城市发展事业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是十分深远的历史课题[1]。伴随着新形势的发展,我国城市规划所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多。正因为如此,本文对新形势下城市规划策略进行研究。
1 新形势下城市规划的重要性
城市规划是为了实现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协调城市空间布局和各项建设所作的综合部署和具体安排。我国城市化步入了飞速增长期。城市发展要不断回归舒适、休闲、健康、安全和文明等人类最基本的追求,使人居环境更贴近自然,与自然和城市文化和谐。通过城市规划,坚持城市发展的生产、生活、生态相统一,为城市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2]。一是高效益的生产环境,要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提高城市生产、城市管理水平和效率,增强城市创新水平;二是高质量的生活环境,要营造便捷舒适、环境友好、文化多元、自由开放的城市氛围;三是高水准的生态环境,要保持优美的城市环境,打造适宜的公共空间,让葱郁的树木、纯净的空气和水成为吸引人们安居乐业的基本因素。城市规划的根本作用是作为建设城市和管理城市的基本依据,是保证城市合理地进行建设和城市土地合理开发利用及正常经营活动的前提和基础,是实现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综合手段。
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作为城市规划管理的主体,与企业等开发建设单位之间处于整体利益一致的关系之中。城市规划的实施也在体制内主要通过行政手段来推进,使得政策意图和目标得以实现。但是随着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城市规划管理中利益一元化的主客体关系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政府与企业、社会之间,乃至不同政府部门和管理层级的各类管理主体之间,对于利益的追求和目标的认识并不总是一致。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房屋、土地、空间与环境不仅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公共资源,同时也是个人与社会财富的载体和来源。因此,对于房屋与土地利用的政府管制和政策影响,从本质上不仅意味着对个人财产权这一公民基本权利的干预,也意味着运用公权力对土地开发进行政策调控、对城市发展收益进行重新分配。在这一意义上,城市规划的意义很显然并不仅仅是在建筑与空间形态的物质环境层面上为城市发展建立有序的轨道[3]。进一步来看,城市规划具有更深刻的经济、社会与政治含义。随着中央向地方分权的推行,城市以及基层政府对于土地开发的掌控能力明显增强。这使得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不同的职能部门之间,对于城市发展目标和实施途径、方式的选择和判断出现了明显的分歧。不同政府层级间和部门间利益分化导致的管理目标不一致,使得城市规划对各类开发活动的控制和引导并不总能体现宏观政策意图。而程序和手段的不规范,更助长了政策性冲动与权力寻租的产生,也使得规划中出现更多的不确定性。正因为如此,有必要加强新形势下城市规划的工作水平。
2 新形势下城市规划面临的主要问题
结合我国现有新形势下城市规划的实际情况,在城市规划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有如下几项。
2.1 城市规划中缺乏对法律意识的关注
近年来,城市领导者对城市规划的日益重视,无疑是城市规划事业发展的前提条件和重要保障[4]。然而,过分的“重视”并非是城市规划的福音,不少城市领导热衷于具体规划方案的审查,喜欢对建筑和环境小品,雕塑造型这类技术性问题作出具体指示和干预,而往往置法律程序确定的规划于不顾,忽视城市规划制度建设和城市规划法治环境的营造。这种典型的人治行为在实践中往往导致不良后果,反映出行政领导乃至整个社会法治精神的缺失。
2.2 城市规划缺失对人文精神的关注
我国城市的历史文化,经历了多次破坏。一次是20世纪50年代“大跃进”时期几乎把所有的城市都转变为工业城市,造成了历史文化遗存的破坏,另一次是“文革十年浩劫”造成了难以估量的损失,再一次改革开放以来,不少地方政府为提高土地财政收入,以保护的名义吸引开发商搞所谓的保护性开发,留下了“没有灵魂的躯壳”。许多历史文化名城实际上已经名存实亡,现代化的城市沦落为文化的沙漠。
2.3 城市规划对生态环境有着不良的影响
随着工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的快速发展一方面促进了社会经济的繁荣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一些生态环境问题,对城市环境造成了污染并且破坏了城市及周围的生态系统。城市中人口密集、经济和社会活动集中,并且排放出大量的废弃物。城市这种密集的人口活动、高物耗、高污染的产业发展对城市生态系统造成破坏,致使城市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越来越低。2013年表现最为明显的是我国中东部城市出现严重的雾霾天气。
2.4 城市规划数字化方面存在问题
随着数字城市建设的步伐加快,信息产业快速发展,以3S等为主体的空间信息技术渐趋成熟,为数字城市规划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撑[5]。目前,国内已有多个城市建设了面向城市规划管理及决策支持的信息系统。而面向城市规划编制、集成应用SIT的信息系统比较缺乏,还没有实现城市规划“全过程”的数字化,存在着以下问题:一是没有统一的数字城市规划标准规范;二是空间信息技术在城市规划编制阶段的应用相对落后。作为SIT重要组成,RS、GPS用于数据获取、GIS侧重空间分析、VR擅长规划表现,四者的集成应用是城市规划未来发展的方向。已经有很多城市规划局,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从事相关的工作,建设了面向城市规划管理与决策支持的信息系统,而面向城市规划编制、集成应用SIT的信息系统比较缺乏,SIT在城市规划编制阶段的应用相对落后,优势和潜力没有充分发挥。三是城市空间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欠账较多,制约数字城市规划的发展。四是信息共享问题依旧突出,除此以外,高层次城市规划数字化方面的技术和管理人才依然不足。
3 新形势下城市规划的优化策略
结合上文对新形势下我国城市规划面临的主要问题的分析,本文提出以下优化新形势下城市规划的策略:
3.1 提高城市规划的严谨性
城市规划的制订要科学严谨,充分论证,有序进行。既要尊重专家意见,同时也要广泛征求居民意见。毕竟城市是居民共有的生产生活平台。规划一经确定,就具有强制性。不经法定程序不得随意修改,更不能一任市长一个规划。有些城市的规划制订和修改的随意性都比较大,一些专业人员闭门编制,实施之后又经常变更,对居民生活、产业发展和土地利用的负面影响都很大。
3.2 应关注人文精神
在城市规划中应关注人文精神,应当更加注重历史文化传承,体现城市发展的精神追求细微之处见真功,城市发展不仅需要有宏观开阔的视野,同时还需要有精雕细刻的精神[6]。在城市文化氛围方面,要尊重和传承历史文化,彰显城市的文化底蕴和建筑特色,形成既有浓郁的现代化气息,又有厚重历史积淀的城市文化。在园林建设方面,要重视利用自然植被条件进行绿化、美化,注意克服刻意修饰的造园手法;杜绝对古树名木的铭牌采用铁钉和铁丝固定的做法,改用具有伸缩性的绳子或弹簧固定,避免对树木生长的伤害。在城市管理方面,要做到教育、管理并重,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提高城市管理效能。
3.3 关注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通常情况下,生态环境作为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对其进行保护和建设,在一定程度上是经济、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通过对其进行规划,不断满足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需求,立足城市,对城市周边地区及所在区域的生态环境进行综合考虑[7]法。从总体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促进自然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建立有效的自然保护监督管理体制和法规体系,将城市生态环境建设放在首位,为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创造良好的生态条件。
3.4 加强城市规划数字化建设
城市规划是数字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牵涉到整个数字城市的战略部署。针对前述问题,就如何更好地推进数字城市规划,从我国现有城市规划数字化存在的问题来看,可以通过制定统一的数字城市规划技术标准规范;加强空间信息技术在城市规划编制阶段的应用研究;数字城市规划与数字城市建设协调发展;加强统一领导,实现城市规划的信息共享。除此以外,还应重视制度建设及专业人才的培养,数字城市规划需要高层次的技术和管理人才的参与,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推进城市数字化的发展,提高我国城市规划在数字化方面的建设。
4 结语
现代城市规划是一项十分庞杂的任务[8]。它不仅需要考虑专业内部的所有事宜,而且也要事先考虑到其行为可能产生的结果以及对其他机构所带来的影响。这样才能使每个机构都更好地了解未来可能出现的情况,并做出自己最好的选择。
[1]雷峻.城市规划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华民居,2014,(2):98.
[2]李昊珂,邓川,王奕文.新时期城市问题及规划思潮[J].山西建筑,2013,(6):28-30.
[3]李 祎 .现代城市规划方法论的演变与发展[J].河南科技,2014,(1):192-193.
[4]张春英.浅议如何做好新时期城市规划管理工作[J].科技致富向导,2011,(8):217.
[5]万宁,谭 堃.基于低碳理念的城市规划对策研究[J].中华民居,2013,(10):81-83.
[6]刘振.低碳生态规划在城市规划中的作用与实施探讨[J].城市建筑,2014,(2):32.
[7]牛野.城市规划过程中常见问题分析[J].现代交际,2014,(1):53.
[8]罗鹏飞.公众参与新时期城市规划编制的机制探索——由效率与公平视角引起的思考[J].浙江建筑,201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