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城市建筑主体色彩探析
2014-08-10陶毓博王世颖
陶毓博 王世颖
(东北林业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规划·建筑·
哈尔滨城市建筑主体色彩探析
陶毓博 王世颖
(东北林业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介绍了哈尔滨的城市建筑色彩,探讨了哈尔滨城市建筑色彩主体色——米黄色,并阐述了哈尔滨米黄色建筑的形成原因、发展历程,以及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加深对哈尔滨建筑色彩的了解,为城市色彩设计提供有利依据。
城市,建筑色彩,米黄色
哈尔滨有一个美丽的称号——“米黄色的城市”,在这座城市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米黄色与灰白色相间的建筑,这些是哈尔滨的特色建筑,其中大多数为老建筑,米黄色的墙面,白色的浮雕,不论是与冬季皑皑的白雪相映,还是与夏季郁郁葱葱的树木相衬,都形成柔和明亮的对比。翻阅古代、近代城市画册,各个城市建筑大多数使用的是浅灰色的砖墙,运用古朴、沉着的色彩,而哈尔滨的建筑与众不同,与其他城市古建筑比较哈尔滨米黄色建筑显得活泼动人、别具一格。然而,在城市不断发展的今天,色彩在建筑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使用的自由度也随之增强,现如今哈尔滨已经出现城市建筑色彩秩序混乱的现象。
1 什么是“建筑色彩”
建筑在《辞汇》中的注释为:筑造房屋、道路、桥梁、碑塔等一切工程。对整个城市而言建筑就是建筑物及周围一切构造。建筑色彩可以解释为城市中建筑物及周围构造上使用的颜色,建筑色彩是建筑形象表达方式中最具活力、最有冲击力的表达方式。
2 哈尔滨建筑发展的历史溯源
哈尔滨历史上是一个小渔村,只是一个自然的小村落,并无建筑特色可言。自光绪二十四年(1889年),随着中东铁路的开发与建设,俄国铁路员工及大量移民开始在哈尔滨一带聚集,并且出现了专门从事建筑施工的木、瓦匠等零散建筑工人。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随着中东铁路的建成,俄国建筑商大量涌入哈尔滨,此时出现了承包建筑房屋、铺设铁路等类似作坊的“大柜”[1],真正的城市建造从此拉开了序幕。之后由于西方列国的入侵,各国相继在哈尔滨建设投资,从而带来了多种形态的建筑样式,例如俄罗斯式建筑、欧洲文艺复兴式建筑、新古典主义式建筑等。
3 米黄色建筑出现的因素
1)历史的产物。a.沙皇俄国侵略的产物。东北三省幅员辽阔,物产丰富,沙皇俄国对我国东北地区的侵略扩张由来已久,哈尔滨距沙皇俄国最近,是沙皇俄国侵略扩张的首先之地,也是我国反抗外敌入侵的战略要地。1886年,沙皇俄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俄密约》,取得了满洲里到绥芬河的中东铁路修筑权,从此沙皇俄国窃取我国领土的野心开始膨胀。1899年沙皇俄国以建立“黄色俄罗斯附属国”的构思开始了对哈尔滨的城市规划,因而在建筑上大量使用了俄罗斯建筑的传统手法,并且希望从建筑风格与色彩上渗透国民的思想,将哈尔滨变成他们的附属国[2]。从此,哈尔滨开始建造的俄式建筑大量使用米黄色。b.反对封建专制的产物。自古以来,中国人视黄色为高贵的颜色,且有吉祥如意的含义。隋唐时期黄色开始为皇家使用,并且多用于缝制君王服饰、建造皇室宫殿,且禁止王府官宦及民间使用,从此色彩成为皇室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方式之一。然而,哈尔滨这种新兴资产阶级建筑艺术,大胆泛用黄色于民间建筑,是对清末政府及封建王朝的巨大冲击,有利于解放人们的思想,冲破封建传统的禁锢,是积极的启蒙思想,是反对封建专制的产物。
2)自然因素。哈尔滨市位于东经125°42′~130°10′、北纬44°04′~46°40′之间,地处中国东北北部地区,黑龙江省南部。由于受北温带气候的影响,哈尔滨冬季寒冷干燥且漫长,这就决定了哈尔滨城市建筑色彩需使用暖色调。根据美国FaberBrirren和HarryWalkerHenpner曾提出了日照时间和色彩喜好的关系理论分析:“在日照时间较长的区域内,人们较喜爱鲜艳的色彩或者是暖色调,这些地区的建筑外墙多为白色、黄色、红色等较为鲜艳的色彩,内墙多为绿色、蓝色等冷色系的色彩”[3]。因为哈尔滨年平均日照时数在2 600 h以上,相比较而言属于日照时数较长的城市,故为米黄、灰白的使用提供了可能。
3)科技的进步。沙皇俄国及西方列强入侵后,西方国家流行的新材料、新技术被带入哈尔滨,且广泛使用在建筑上。1898年以后,哈尔滨近代建筑的外墙面主要使用装饰砖及面砖、石料、砖墙外做砂浆或仿石处理三种材料。因为先进材料、技术的引进使得米黄色的使用有了技术条件,且米黄色建筑多使用装饰砖及面砖、砖墙外做砂浆处理[1]。
4 米黄色在哈尔滨建筑中的发展
1)奠定时期(1898~1917)。1903年中东铁路通车后,一大批俄罗斯人涌入哈尔滨,为了满足过多人口的居住条件,开始大兴土木,受沙皇俄国建立“黄色俄罗斯附属国”的影响,大量修建以俄罗斯建筑风格为主的建筑,主要包括金融、交通建筑与高级住宅、普通住宅。早期建造数量较多的是铁路职工住宅(见图1),多为俄式砖构建筑,质朴的清水墙面上涂刷米黄色与白色相间的色彩,体现出俄罗斯民间格调群体住宅的清新素雅,生动活泼。这一时期的主要建筑有:1899年在秦家岗(现在为南岗)设置车站,于1904年年底竣工,该车站具有浓厚的新艺术运动风格,体型偏扁,为不对称形状,外观配上米黄色与白色相间墙面色调,整个建筑优美、生动、活泼。作为哈尔滨面向世界的重要城市门户,这栋建筑在哈尔滨建筑的色彩、哈尔滨城市色彩基调上起过重要作用(1959年,新建哈尔滨客运站时,该建筑被拆除)[1]。1911年建造的中国银行与1919年建造的殖边银行饰面采用了淡黄色、米黄色的哑光釉面砖,色彩清新、质朴[4]。
2)发展时期(1917~1931)。1917年正值俄国十月革命,俄国难民大量涌入哈尔滨,且此时的哈尔滨内忧外患,国内军阀割据无法统一,国外日本及西方列强活动明显增强,加大了对经济的投资,这些经济活动也带来了国外移民的增长,进一步促进了商业、工业、居民建筑的发展。20世纪20年代是哈尔滨历史上领事馆设立的高峰期,领事馆为体现国家的庄严与气派,装修十分精致大气,普遍采用哈尔滨当时流行的黄色作为建筑的主色,其色彩应用主要原则为面积大、色彩饱和度低,并且在黄色基础上用白色、红色调节。这一时期的建筑风格仍延续当初奠定的城市基调,在大量住宅、商业建筑中仍使用米黄色与白色相间的色彩模式。例如:1925年,俄国人建造的“基干特”(俄语“巨人”的意思),是餐饮、电影、旅店一体的娱乐场所,后改为“凤翔”电影院,现被称为亚细亚电影院(见图2),其建筑立面主要采用米黄色作为建筑的主体色。
3)鼎盛时期(1931~1945)。1931年~1945年,期间是日本侵略哈尔滨,占领哈尔滨的时期,在此时日本实施大哈尔滨都市建设计划,扩大哈尔滨的地理范围,大兴土木,建造城镇。这一时期有两种建筑风格,一是沿袭沙皇俄国建设之初的俄式建筑风格,色彩也较多使用米黄色与白色。另一种是采用20世纪30年代日本流行的近代建筑样式,这类建筑为简单的几何形,立面简洁、光素,墙面多贴小块黄色面砖。于1936年在地处道里石头道街与地段街交汇处的“丸商百货商店”(现时装大楼)使用的则为米黄色面砖,以及满洲电信电话株式会社等都属于这一类建筑[2]。
4)衰落时期(1945~1984)。1945年哈尔滨解放,从此,哈尔滨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代,这一时期正直全国解放战争时期,没有能力进行城市建设,在1945年~1949年期间哈尔滨建筑处于停滞时期。新中国成立后,哈尔滨增添了许多现代气息,城市建筑也翻开了新的一页,此时的建筑多以工业建筑为主,其他建筑也相继建造,建筑风格以折中主义为主,但已不是纯正的西方建筑风格。为了建造现代城市,跟上时代发展步伐,大量的老式建筑被破坏,截止到1984年,解放前建造的一半以上的老建筑被拆除或改造,其中包括大量的米黄色建筑,例如,秦家岗车站。虽然此时的建筑以现代风格为主,建筑色彩相比较而言丰富多样,但是少部分建筑仍以米黄色为主体色,例如1957年建造的工人文化宫、1958年建造的青年宫。
5)复苏时期(1984~今)。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沉淀与历练,哈尔滨的米黄色建筑不断的被拆除或者改造,历史的痕迹正在消失,哈尔滨的特色也逐渐处于平淡。1984年哈尔滨提出了《关于保护建筑、街道、广场、街坊一览表》开始保护古建筑,以至于部分米黄色建筑得以保留。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西大直街附近的居民建筑均使用米黄色涂料重新粉刷,以此来保护哈尔滨原有的城市色彩基调(见图3,图4)。2000年中国举办的“色彩中国”上哈尔滨提出了自己城市的建筑色彩体系,即以米黄色、灰白色为主的城市基础色。从此,开启了哈尔滨城市色彩米黄色的复兴之路,大量米黄色老建筑得以保留,并且米黄色得以继承发展。龙门大厦、省政府、黑龙江大学(见图5),后期修筑的主楼则使用的为米黄色的建筑基调。
近几十年以来城市飞速发展,哈尔滨大量现代建筑不断涌现,古建筑陆续被拆除或者改造,原有的城市色彩不同程度的被破坏,使得城市色彩特征被削弱,甚至消亡。哈尔滨部分城市建筑建造时并不考虑城市特色及建筑色彩与周围环境是否和谐,采用明度、饱和度较高或者较暗的主体色,建筑色彩单调且乏味。另外,部分城市建筑色彩脱离历史,摒弃了历史建筑色彩文化中的优秀部分,使现代城市建筑色彩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或者很难融入到城市色彩体系内,使得城市建筑色彩体系混乱。例如,位于西大直街与和兴三道街处的新东方学校,教学楼采用淡绿色与白色相间的色彩模式,色彩明度较高,使人感觉不舒服或有庸俗之感,其整个建筑的冷色调也脱离了城市色彩体系,这种“辅助色”破坏了建筑周围的色彩环境。
5 结语
在对哈尔滨地区色彩研究时可以看到,哈尔滨缺乏相关的档案,未形成科学系统的色彩规划,对建筑色彩记录不全甚至没有记录等现象。色彩是对建筑、城市形象最直接、最有力的表现形式,因此,加强近代建筑色彩信息的收集与现代建筑色彩研究十分必要。
面对这个问题我们可以考虑几点建议:1)城市古老建筑色彩的继承性,只有发扬继承传统建筑优秀文化,才能更好的为新建筑、新城市服务。哈尔滨是新兴的近代城市,但是又有着曲折的历史背景,拥有风格多样的建筑群,其建筑色彩能在多样的建筑风格中形成统一的基调是有其历史价值与现实意义的。2)城市建筑色彩的系统性、科学性,一个城市想继承发展优秀与和谐的建筑特色,必须形成一定的色彩理论体系,既保证古老建筑色彩的准确与全面性,又得对色彩形成系统研究,为现在城市的建造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3)城市建筑色彩的时代性,城市建筑色彩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需要紧跟时代的步伐,与时代的轨迹相结合。它的时代性决定了城市色彩需要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可以适当融合其他的色彩元素,在城市色彩基调的基础上,增添城市色彩的韵律。历史的长河洗刷掉了建筑原有的色彩,却冲刷不掉哈尔滨人对米黄色的热爱,只有继承发展历史遗留下来的建筑特色,才能保留哈尔滨的城市特色,形成独特的色彩体系。
[1] 哈尔滨市志·建筑业 房产业[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8.
[2] 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会汪坦,日本亚细亚近代建筑史研究会藤森照信.中国近代建筑总览·哈尔滨篇[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3] 毕海洋.城市建筑色彩规划设计研究——以长春市区建筑色彩调查与规划设计为例[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1.
[4] 张复合.中国近代建筑研究与保护·四[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Study on the main color in Harbin building
TAO Yu-bo WANG Shi-ying
(The Northeast Forestry University, Harbin 150040, China)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olor of building in Harbin, discusses the main body color-beige in city building of Harbin. The article summarizes the reasons for the formation of Harbin beige building, development, and the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 in-depth understanding of the Harbin architectural color, provide favorable basis for the design of urban color.
city, architectural color, beige
1009-6825(2014)31-0001-03
2014-08-27
陶毓博(1973- ),女,博士,副教授; 王世颖(1989- ),女,在读硕士
TU115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