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客厅保卫战

2014-08-09

中国经济信息 2014年7期
关键词:创维彩电智能

【互联网公司、电视媒体与传统电视厂商正在上演一场客厅资源争夺战,电视将成为中国下一个亿万网民的主战场。而如何让消费的主流群体从移动端重新回流客厅,却是商家最头疼的问题。】

继PC、pad、手机之后,正被智能化的是电视。据Display Search预测,到2015年,全球智能云电视将有望突破1.3亿台,接近全球出货量的50%,智能云电视已成为全球彩电业的发展主方向。

执行力:互联网搅局

不过这样的数据和论调即便不算旧闻,也不是什么爆炸性的新闻了。智能电视、三网融合在业界讨论多年,终究未能走进现实。但另一组数据却不能不说残酷,《2013中国视听新媒体发展报告》中提到,北京地区电视机开机率从三年前的70%下降至30%,40岁以上的消费者成为收看电视的主流人群。

从用户的争夺、广告的分流乃至话语权的解构,新媒体在全球范围内对电视媒体的冲击是残酷而现实的,传统电视媒体转型网络电视已经是不得不面对的形势。

从政策方面来说,国家广电总局2013年也发文要求大力发展网络广播电视媒体,实现大数据式的运营。然而,对传统电视台来说,涉足新媒体,缺失的是技术平台的支撑,带宽、服务器等设备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和管理精力,目前也只有像央视cntv、凤凰卫视凤凰视频这样有背景有实力的传统电视台依靠自身的特色在网络视频行业占得一隅,上海文广smg较早布局新媒体,从东方宽频到手机电视、互动电视再到看看新闻网、建立百视通、收购风行网,但依旧不足以抗衡商业视频网站。

全媒体不等于新媒体,对于电视节目本身来说,应当不仅仅是增加一个网络播放收看平台,多开发一个app。电视媒体亟待从中老年之友的角色中脱身出来将自己塑造为更具商业价值的媒体形态。

首先带来变化的是互联网企业。自爱奇艺和TCL联合发布48英寸智能电视“TV+”;小米科技推出47英寸2999元售价的小米电视;创维联合阿里巴巴推出全新电视品牌“酷开”……更多的互联网企业都在尝试着在这个新兴舞台上带入自身产品基因,并期待扮演颠覆者与变革者的角色。

更重要的是,在这个他们认为是个富矿的产业中,抢占入口、分食蛋糕。一个产业资本浮躁的背后,同样也透露着这个产业的强大吸引力。

反击力:传统厂商融合

面对年轻气盛的互联网企业,传统电视厂商也有自己的表态。业内人士张兵表示,以乐视为例,一年的电视销量顶多几十万台,就算未来两三年有十个乐视这样的互联网企业做电视机,加起来也就几百万台,而TCL、创维、海信等都是千万台的销量级别。

不过,在家电专家罗清启看来,尽管乐视仅有130万的电视用户,但乐视拥有的关系在未来某一临界点爆炸的能量是可怕的。家电市场研究机构中怡康副总经理彭煜比喻说:“互联网公司就像《黑客帝国》里面的母体,每一个用户都是被汲取养分的人,小米、乐视只要将电视机‘扎到用户身上就赢了。”因为硬件很可能正在成为用户关系的附属产品。“互联网时代消费者变成了产销者,既是消费者又是生产者,关系比规模更重要。”

就像《太极》里那个陈家沟的族长,尽管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不甘愿外来者搅局,可现实却是铁轨铺到了家门口,互联网企业的宣战书也早就漫天纷飞。传统厂商的行动终究违背了他们的嘴皮子。

2013年底,创维出手,创建酷开网,并与腾讯、未来电视共同推出“微信电视”。 微信电视主要利用微信的服务号来工作,当用户使用微信扫描电视上的二维码之后,可以自动绑定到对应的微信公众号上。

TCL设立了欢网。TCL集团董事长李东生此前也宣布TCL将向互联网转型,走“硬件+软件”之路,充分挖掘用户价值。

在一次采访中,海信集团董事长周厚健的态度相当淡定和坦然,“我不跟他,一跟就进入了他的逻辑,死定了。”而3月18日,海信的一则消息是,与优酷土豆、搜狐视频在内的11家视频网站结成联盟,海信提供产品,网站提供内容,围绕电视这块“大屏”,视频网站与海信形成的“1+11”格局将实现互联网视频内容共享。

紧随其后,康佳董事局主席吴斯远宣布停止传统电视的研发推广。

TCL、创维、海信、长虹、康佳等国内主流彩电厂都制订了智能战略,正积极打造从硬件、软件、内容、服务到渠道的智能产业链。家电厂商都试图从“硬件”盈利模式,转向“硬件+内容+服务”盈利模式。

盈利:内容为王?

从卖硬件到卖内容,传统电视厂商梦想着智能电视时代的美好蓝图。

在2013智能电视高峰论坛上,TCL多媒体首席技术官陈光郎曾经展示过一幅未来的图景:在“云电视”创新的生态体系中,彩电厂除了设备(电视机及音响、遥控器等附件)收入,还有另外三个赚钱的途径——内容分成、应用分成和广告分成。如,用户在观看了付费的影视内容后,彩电厂就可以和华数、腾讯视频等视频内容提供商分成;用户下载了APP应用,彩电厂也可以与APP的开发者分成;今后电视操作系统界面就是一个媒体,可以产生广告收入。

梦想碰到了坚硬的现实。“内容、应用、平台、数据”将成为彩电行业新的盈利通道,但至今仍然未见成功案例。张兵说,国内智能电视从2008-2009年起步,针对内容部分,彩电厂至今都是亏钱卖。“彩电厂要付钱给内容牌照商,但没有一个彩电厂因为内容而持续收取消费者的钱。”

2012年底,创维与南方传媒、优朋普乐联手打造“直通好莱坞”,正式开卖内容。收费标准为每部5-8元,全年360元,用户通过充值卡进行消费,三家企业将按比例进行分成。

当时创维曾一度对此项新业务寄予厚望,预计2013年可销售30万张充值卡,现在看来这种预计过于乐观。对此,康佳集团多媒体事业部总经理林洪藩的解释是,国内对电视内容的消费习惯还没有普及到接受付费的阶段,大家都在探索盈利模式。

彭煜认为,过去30年家电产业的变革是由产业内部的技术发展推动的,竞争主要体现在产业内部各企业之间的博弈,包括技术研发和营销模式。然而由互联网带来了跨界冲击则是整个产业面临来自外部的颠覆,将重构整个产业链。

正如康佳集团董事局主席侯松容所说,智能电视催生的是一个个独立的产业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构建正在成为企业之间竞争的重中之重。

目前,国内智能电视的激活率只有三成左右,而高盛报告中,智能电视的激活率仅为10%。

“乐视不是卖电视的,乐视是用低价产品花钱买用户。” 彭煜说。用户的培养成为首要任务。而使用的前提是有效的内容。尚普咨询认为,在未来激烈的智能电视价格战中,客厅文化正在改变,电视也不是单向传播的载体,内容也不再是传统电视节目的复制,如何生产出更吸引网民和更具互动效果的节目成为构建良性生态系统的前提。

王者终究老去,后来者也必然罔替。涅槃的奇迹不胜枚举,而大厦坍塌的往事亦有迹可循。回到客厅,可能让电视厂商重拾商机,也可能让他们加速死去。

《中国经济信息》综合报道endprint

猜你喜欢

创维彩电智能
创维HT-i
微型彩电
中国彩电技术创新联盟启动
2013年4月全国及分区彩电畅销机型平均价格
2013年2月全国及分区彩电畅销机型平均价格
创维 创新造就新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