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明清蔚县古建筑遗存与保护研究

2014-08-08安群飞任雪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4年9期
关键词:明清时期戏楼蔚县

安群飞+任雪

摘要:本文对蔚县古城戏楼建筑进行了大量的实地调研、资料搜集和整理,一定程度上完善了明清时期蔚县古城戏楼建筑遗存的一手资料,使蔚县古城的建筑与文化获取更高的关注和保护,为整个古城镇建筑研究提供参考,让华夏文明源远流长。

关键词:蔚县;明清时期;戏楼;遗存;保护

中图分类号:TU98 文献标识码:A

1 蔚县建筑历史沿革

蔚县,地处河北省西北部,东临京津,南接保定,西依山西大同,北枕塞外古城张家口。历史源远流长,古称蔚州,又名萝川,曾是古“燕云十六州”之一。在壶流河流域,同时具有相当于仰韶、龙山文化和夏、早商时期的文化遗存 。

悠久历史为蔚县留下了大量的人文景观。目前,蔚县共有各类文物遗存780余处,古建筑保存最多,达580余处,其中国家级保护单位有玉皇阁、南安寺塔、释迦寺、代王城遗址及汉墓群。这些带有辽、元、明、清各时期建筑风格,体现儒、释、道不同文化特点的古建筑群,连同县城周边的国家级保护单位代王城遗址、罕见的融三教文化为一体的重泰寺,保存完好的元代工部尚书王敏书院,及遍布全县的古堡、古民居、古戏楼等,构成了蔚县极为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也赢得了“地上博物馆”的美誉,成为河北省历史文化名城。

2 明清戏楼建筑遗存研究

蔚县古戏楼很多被完好的保留下来,多以庙宇戏楼为主,极少量宅院戏楼。戏楼也称乐楼,多建于明清时期。建筑形式多种多样,有一面单观、两面对观、三面观、穿心戏楼及灯影台、宅院戏台和排戏台等十多种,屋顶形式大体为硬山式、歇山式、卷棚式、单体式以及因地制宜而产生的各种形式。砖雕、木雕壁画栩栩如生,楹联题壁,苍劲有力,绘画艺术,精妙绝伦,是一座真正的“古戏楼博物馆”。

2.1宋家庄穿心戏楼

宋家庄穿心戏楼位于蔚县城南4公里的宋家庄堡内,建于明嘉靖年间。戏楼坐北朝南,建筑面积约64平方米,是宋家庄镇最有特色的古建筑,属于庙宇式戏楼。屋顶为卷棚、硬山勾连搭式,硬山作后台,卷棚为前台。将卷棚与硬山有机组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更具变化的单檐硬山卷棚式建筑,使戏楼屋顶变化多端,形成美丽的曲线,既增加了戏楼的纵深,也构成了戏楼的外在美。

穿心戏楼面阔三间,进深三间,硬山与卷棚顶部之间有4根金柱支撑,戏楼中部有一条宽2.2米的通道,唱戏时,在其过道上盖上木板,在金柱旁置木质隔扇,将舞台分为前后台,隔扇两边设上下场门。前后台以木隔扇分开,台口四根檐柱,底端为古镜式青石柱础。兰额、普拍枋枋心浮雕泥塑金龙图案依稀可见,五条金龙呈飞舞状,枋柱间为卷草雀替,抹斜卷草,枋下为小斗拱,小斗拱两侧为三雾云,梁下为玉枕图案的瓜柱。

2.2 上苏庄戏楼与大固城戏楼

上苏庄戏楼位于古堡门前,与三宫殿相对。三面戏楼形式,面阔三间,进深两间,卷棚屋顶,山墙上有搏风板修饰,左侧山墙上有一个小门可进入戏楼的化妆间。檩下是简易斗拱,上为凤凰图案,额枋与柱之间的雀替图案有祥云、龙形、鹿形,不同图案代表不同的祝福。

大固城戏楼位于街中心偏西路南,对面是关公庙。其戏楼有所不同,为起脊硬山顶,面阔三间,进深两间,抬梁式建筑,前檐下是由一斗四升木制斗拱支撑。据当地老人回忆,戏楼前东西方向有宽大的利于收音的砖砌照壁,是蔚县古戏楼中最有效果的戏楼。

3 存在问题

第一,戏楼原有功能丧失。在明清时代,戏楼作为当地居民祭神和观看戏剧表演的重要场所,是每个堡里最为重要的公共集会场所之一。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电视、网络媒体的兴盛,人们渐渐远离了戏楼,古戏楼的功能渐渐丧失。

第二,当地居民保护意识不足。由于当地居民对戏楼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认识不够充分,戏楼长期荒废,许多戏楼基座的砖石被村民挖走修筑自家院墙、猪圈。木质围合结构也偶有发现被当地居民当做木柴使用。

第三,政策重视不够。随着新一轮新农村建设的开展,古堡村民多搬离至集中建设好的农村新民居。对于古堡内戏楼的维护和修缮,缺乏政策和足够资金的支持。

第四,缺乏有效获得资金渠道。被评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经费尚能有一些来源,但是对于那些还没有被列入历史文化名村的村子根本没有任何政府的经济投入。

4 保护策略

在对古戏台现状和保护深入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以实际调查的结果为依据,提出古戏台保护策略。

第一,恢复和完善古戏台功能,重塑戏楼文化。通过加大宣传力度,对当地戏剧文化进行保护和挖掘。创作一批具有时代特色、原汁原味的新戏,鼓励老艺人登台演出,重塑戏楼文化。

第二,加大古建筑保护宣传力度,提高当地居民的保护意识。政府宣传部门应大力开展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宣传活动,增强村民的保护意识。由于广大村民对古建筑作为一种潜在的可利用资源的认识尚且不足,各级政府要尽早加大宣传力度,充分调动广大群众保护历史文化建筑的积极性。

第三,加紧制定具有针对性、切实有效的政策。尽快制定针对古戏楼保护的专项法规,完善管理机构的组织构成及工作方式,建立由政府工作人员、专业技术人员以及民间各阶层共同参与的多元化管理机构。建立公众参与决策、管理和监督机制,将其制度化、法制化。

第四,拓宽融资渠道。针对蔚县村堡的实际情况,对保存不完整的村堡,可以村委会自筹材料经费,村民农闲义务劳作,重点保护维修堡门、庙宇等单体古建筑。在修缮过程中,要保护好特有建筑地域文化特征,吸引旅游者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达到改善当地居民生活水平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郝建斌,赵善君.以单堠村为例谈蔚县古堡文化的保护[J].大舞台,2013(09):241-242.

[2]张立昆.道家思想影响下的张家口古建筑艺术—以道教建筑为案例[D].河北工业大学硕士论文,2010.

[3]邓幼明.张家口历史文化丛书之九:独特的古戏楼[M].党建读物出版社,2006.

[4]杨佳音.河北省蔚县历史文化村镇建筑文化特色研究——以暖泉镇为例[D].河北工业大学硕士论文,2012.

[5]戴湘毅,王晓文,王晶,等.历史街区居民的态度与保护发展策略—以福州市“三坊七巷”历史街区为例[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01):89-92.

endprint

猜你喜欢

明清时期戏楼蔚县
来蔚县过大年,品美食
陕西紫阳县瓦房店北五省会馆戏楼
在蔚县过大年
蔚县青砂 匠心传承
蔚县获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千年古城 重放异彩
明清室内陈设艺术
介休城内五岳庙及山门戏楼考略
修武一斗水关帝庙戏楼及其碑刻考述
四川屏山县禹帝宫会馆戏楼及戏雕考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