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混凝土路面打裂压稳技术在同集路改造工程中的应用

2014-08-08叶建水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4年9期
关键词:公路路面厦门技术

叶建水

摘要:近几年,国内外为了解决在旧水泥板上加铺沥青混凝土后仍会出现罩面层反射裂缝这一现象的问题,已在进行多方面的调研。其中打裂压稳技术是混凝土路面改造的主要方法之一。本文根据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心得,阐述了采用打裂压稳技术改造旧同集路(银湖中路-印斗路)改造工程A段水泥砼路面的施工工艺、技术要点,以期能给同行参考借鉴。

关键词:公路路面;打裂压稳;厦门;技术

中图分类号:U416 文献标识码:A

据调查,水泥砼路面在我国已建成的34.4万km高等级路面中占有较大比例,达到55%数量为19万km,在高速公路中占有的比例较小为25%,数量大概有7500km。大多数水泥砼路面都会出现严重的断板、唧泥、错台等现象在使用一段时间之后。传统的休整水泥砼路面的方法存在各种弊端。传统方法要么就是废掉旧板、重新浇筑新的砼板,这样不但会长时间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不便,时间和金钱的耗费都很多,而且旧板破损的现象接连不断出现,导致人们根本就修不完。要么就是在砼板上加铺沥青罩面,这种方法只能够维持一段时间,时间长了,仍会出现反射裂缝的现象,只能治标不能治本。基于以上现象,最近几年,不止我国科研机构和公路管理部门一直在研究怎样可以快速有效的在保持其结构合理的基础上来改造已破损的水泥砼路面,各个各省市也在进行工程实践和探讨并从中得出:打裂压稳技术在改善这一现象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打裂压稳技术先将旧水泥砼路面横向打裂,主要是运用门板式破碎机在其每30-50cm处的位置打裂,再压实,最后再在上面铺上沥青砼面层。打裂压稳技术不仅充分利用了原有路面的强度而且还可以较长时间保持沥青砼路面不出现反射裂缝的现象。以下结合笔者从事的某改造工程路段对水泥砼路面打裂压稳进行进行技术分析。

1 工程概况

该工程为厦门市同集路(银湖中路-印斗路)改造工程A段第II合同段工程(打裂压稳),本次试验段桩号为东侧K6+000-K6+100机动车道第一车道,试验段长100米。

2打裂压稳技术的适用范围与所需设备

打裂压稳技术并不是适合所有情况,只有在特定的情况下才被需要。例如:当角隅破坏率占到总接缝长度的十分之一,水泥路面接缝不完善,错台、翻浆;或者板块出现断裂或下沉,需要整修的面积低于路面总面积的百分之十五;又或随机检测每千米的两端分别100米,其平整度不小于1.2毫米,这三种情况是可以用打裂压稳技术的。打裂压稳技术所需要的设备有三种:打裂设备;压稳设备;附属设备。打裂设备即是8600门板式破碎设备。它能够将砼路面深度击裂,主要是依赖所配备的宽度为2.5m、锤头重量达5t的门板式冲击锤。压稳设备为25t重的胶轮压路机,当它达不到25t时,需要按照规定多压实几次才可以。洒水车、充气或清扫设备及其他需要手动来操作的工具都叫附属设备。

3打裂压稳施工技术

3.1打裂压稳前的准备工作

打裂压稳前,第一要将原来路面上加铺的或局部修补的热拌沥青混合料去除;第二一定要按标记来施工,要清楚明显的标记结构物的具体位置,如路标、桩号、暗涵、通道等,作出禁止破碎的标记(结构物埋深不可大于50厘米);第三要保证路面排水系统畅通;第四,提前做好施工组织计划;第五,和交通管理部门良好合作,保证人们出行方便,安全;第六,将施工时所用的设备提前准备好,做好保养和调试,不损坏设备。

3.2 打裂压稳施工工艺流程

打裂压稳施工有8个工艺流程:第一,试验破碎,第二,试验压稳确定;第三,打裂压稳工艺;第四,打裂;第五,用压路机将路压稳;第六,打裂压稳后路基强度检测;第七,撒布透层油;第八,加铺沥青面层。

3.3打裂压稳施工工艺及技术要求

3.3.1确定试验段打裂压稳程序

破碎机的工作参数被确定之后之后才可进行正式的打裂施工,若要确定破碎机的工作参数则需要进行100m左右的试验路破碎的测试。锤头高度和锤击间距决定了落锤式破碎机的冲击强度。锤头间距控制在五十厘米到六十厘米之间,锤头高度控制在140厘米到140厘米之间时则可以达到破碎要求500m/h左右的速度打裂机实际行走速度的需要控制范围。路面板的位移不要过大,砼板的碎屑不要过多这样才不会超出破坏路面的度。根据施工经验,路面四分之三以上的面积会产生不规则开裂,相邻裂缝围成的块粒为0.3~0.5m2时则是打裂破碎的正常效果。落锤式破碎机作用下砼面板产生的裂缝十分狭小,只有在一定范围内均匀洒水后我们才可以看清楚产生着气泡的裂缝,由此来判断打裂程度是否满足要求,在不湿润的路面我们很难看出它是否开裂。我们在不确定破碎后的路面是否沿竖直方向的情况下可以在锤头冲击痕迹的两端或开裂的交叉点来取样以判断开裂的横竖深度。本实验路段于2012年06月28日上午10点开始至晚上16点进行东侧K6+000-K6+100机动车道第一车道打裂压稳,K6+000-K6+031(第一段)打裂一次;K6+031-K6+044(第二段)打裂二次;K6+044-K6+100(第三段)打裂三次(表1)。取样点3个,必要时开挖检验,直接观察开裂深度。

打裂程序确定后,接下来是确定压稳程序,通常情况下压稳3~5遍为宜。控制标准为:在按确定打裂程序的试验路段,每20m取一点,总路段长度不得少于80米。打裂完成后不仅需要测试这些点的水准,而且需要测量每压稳1遍时每个点的沉降量变化,如果这些点的每次压稳后最大沉降变化量大于或等于5毫米,即被视为压稳施工技术不达标。不管在什么情形下,压稳次数都必须多于1次,压实速度要小于或等于4.8km/h。

3.3.2打裂和压稳施工

应严格按确定的打裂和压稳程序施工。操作人员在监理工程师同意后可以对试验路段确定的操作指标做出相对应的调整,在针对不同的路段的不同情况时可以对设备做出细微调整,已达到理想的破碎效果。压实过程中,操作人员要时刻关注路面板的压实情况,用油漆标示出压实中移动的板并将这些移动的板打碎,使其变小,清扫和压实这些小碎板,把这些碎板紧密地稳定在路基或底基层上。

3.3.3打裂压稳基层强度的检测

要测量打裂压稳后水泥砼板各级荷载下的弯沉值,算得回弹模量需要用一级一级加载、卸载承载板的方法。打裂压稳后的路面弯沉一定不能高于或等于0.6毫米,综合回弹模量则必须高于170MPa。

1)承载板的试验器包含:①一个配有对应关联仪器的测力环。②两台配有相应数量的百分表及表架的弯沉仪③一辆汽车,需配有反力架及轴重达到100kN④1个承载板,需是钢性的,半径为15厘米;⑤1台油压千斤顶,重量需达到16kN;

2)测试流程:①在试验路上选定测点,这个测点要有代表性。②破碎板及基层表面认真细心的平整。③在测点上安置试验车。④平稳的安置承载板,还要让它于反力架对好。⑤安置与反力架中心对齐的千斤顶在承载板上。⑥在千斤顶上安放一个初始读数为零的测力环,还要调整它的位置并且让它接触到反力架。⑦将2台百分表为“0”的弯沉仪的测头分别在承载板立柱的支座上。⑧进行试验。运用一级一级加载、卸载法, 控制加载数量可以用测力环,但是这种测力环必须是经过标定的。第一步加载,使测力环变形值为20的情况下进行预压,使承载板与测点表面紧密接触,同时检查百分表等仪器有没有被破坏,能不能正常工作;第二步卸载,待百分表时间达1分钟后就加载及卸载,每次加载也是有要求的,要使测力环变形量增加10个单位,并在加载、卸载稳定3分钟后记录下读数。假设2台弯沉仪变形值之差超过15%则不合格,需要重新测量,小于15%时就是合格的可以取平均值。当回弹变形总量超过1毫米时我们有两种选择,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停止加载也可以。⑨测定总影响量。完成加载后,把千斤顶及测力环取走。使汽车开出的距离大于10,来读取最后的数字,总影响量就是用2个百分表的的终读数-初读数的值。

3.3.4喷洒粘层油及橡胶沥青预应力吸收层

打裂压稳完成后,喷洒乳化沥青粘层油,用量为1~1.8kg/m2及1cm橡胶沥青预应力吸收层。

3.3.5摊铺沥青砼面层

沥青砼加铺层可采用以下两种结构方案:

1)4+5+9结构,即上面层采用4cmSMA-13

沥青砼,中面层采用5cmAC-16沥青砼,下面层采用9cmAC-25沥青稳定碎石。

2)4+10结构,即上面层采用4cmSMA-13沥青砼,下面层采用10cmAC-16沥青砼。

2.3.6加铺沥青砼表面层质量监督分析

1)检测弯沉值。旧的沥青砼路面以及新的沥青砼路面在进行加铺的情况下,需要对于弯沉值进行检测,研究分析两者不同路用结果。

2)检测路面平整度。路面的最大间隙要控制在5毫米以内。

3)检测路面纹理深度。路面渗水情况可以通过使用路面渗水仪进行检测,普通沥青路面的渗水系数要控制在300mL/min以内。还有一种方式就是经验法,在路面上导入一小瓶水,要是水渗入到路面内,那么就表面渗水的系统高于相关规定,结果为不合格;要是不渗水,水都在路表面流走,就表明渗水系数合格。

4 打裂压稳过程中所需要关注的问题

打裂:在开始施工之前要进行试验段,高度可以通过不同的破碎锤进行提升,根据破碎锤锤头之间的两个工艺参数进行施工试验,不段的试验直到找到最后最为合理的施工方式。

压稳:全版中各点之间均能以及和基层之间的接触是压稳板的主要作用,使得承载能力不断的提升,压稳程度可以通过检测沉降量进行判断,一般是3到5遍。控制标准是:在施工试验路段确定之前,每隔25米就可以设一点,在破裂完成之后开始进行水准测量,每压稳1遍的情况下,观察每个点的沉降改变,要是每一个压稳之后变量控制在5毫米以内,那么就表明压稳符合标准。

结语

打裂压稳改造技术在厦门市同集路(银湖中路-印斗路)改造工程等路段的改建中已成功的试验。路面在实施改建之后所进行的运过程中,沥青表面没有出现反射裂缝,路面比较平实,整体路况很好。通过实践不难看出,在使用打裂压稳的过程中充分的将板块的强度使用上,同时还防止了反射裂缝出现,这样做的最终目的就是保证路面的使用年限。

参考文献

[1]陶洁璇,孙长虹.灌浆技术混凝土路面施工中的应用[J].民营科技,2010(03).

endprint

摘要:近几年,国内外为了解决在旧水泥板上加铺沥青混凝土后仍会出现罩面层反射裂缝这一现象的问题,已在进行多方面的调研。其中打裂压稳技术是混凝土路面改造的主要方法之一。本文根据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心得,阐述了采用打裂压稳技术改造旧同集路(银湖中路-印斗路)改造工程A段水泥砼路面的施工工艺、技术要点,以期能给同行参考借鉴。

关键词:公路路面;打裂压稳;厦门;技术

中图分类号:U416 文献标识码:A

据调查,水泥砼路面在我国已建成的34.4万km高等级路面中占有较大比例,达到55%数量为19万km,在高速公路中占有的比例较小为25%,数量大概有7500km。大多数水泥砼路面都会出现严重的断板、唧泥、错台等现象在使用一段时间之后。传统的休整水泥砼路面的方法存在各种弊端。传统方法要么就是废掉旧板、重新浇筑新的砼板,这样不但会长时间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不便,时间和金钱的耗费都很多,而且旧板破损的现象接连不断出现,导致人们根本就修不完。要么就是在砼板上加铺沥青罩面,这种方法只能够维持一段时间,时间长了,仍会出现反射裂缝的现象,只能治标不能治本。基于以上现象,最近几年,不止我国科研机构和公路管理部门一直在研究怎样可以快速有效的在保持其结构合理的基础上来改造已破损的水泥砼路面,各个各省市也在进行工程实践和探讨并从中得出:打裂压稳技术在改善这一现象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打裂压稳技术先将旧水泥砼路面横向打裂,主要是运用门板式破碎机在其每30-50cm处的位置打裂,再压实,最后再在上面铺上沥青砼面层。打裂压稳技术不仅充分利用了原有路面的强度而且还可以较长时间保持沥青砼路面不出现反射裂缝的现象。以下结合笔者从事的某改造工程路段对水泥砼路面打裂压稳进行进行技术分析。

1 工程概况

该工程为厦门市同集路(银湖中路-印斗路)改造工程A段第II合同段工程(打裂压稳),本次试验段桩号为东侧K6+000-K6+100机动车道第一车道,试验段长100米。

2打裂压稳技术的适用范围与所需设备

打裂压稳技术并不是适合所有情况,只有在特定的情况下才被需要。例如:当角隅破坏率占到总接缝长度的十分之一,水泥路面接缝不完善,错台、翻浆;或者板块出现断裂或下沉,需要整修的面积低于路面总面积的百分之十五;又或随机检测每千米的两端分别100米,其平整度不小于1.2毫米,这三种情况是可以用打裂压稳技术的。打裂压稳技术所需要的设备有三种:打裂设备;压稳设备;附属设备。打裂设备即是8600门板式破碎设备。它能够将砼路面深度击裂,主要是依赖所配备的宽度为2.5m、锤头重量达5t的门板式冲击锤。压稳设备为25t重的胶轮压路机,当它达不到25t时,需要按照规定多压实几次才可以。洒水车、充气或清扫设备及其他需要手动来操作的工具都叫附属设备。

3打裂压稳施工技术

3.1打裂压稳前的准备工作

打裂压稳前,第一要将原来路面上加铺的或局部修补的热拌沥青混合料去除;第二一定要按标记来施工,要清楚明显的标记结构物的具体位置,如路标、桩号、暗涵、通道等,作出禁止破碎的标记(结构物埋深不可大于50厘米);第三要保证路面排水系统畅通;第四,提前做好施工组织计划;第五,和交通管理部门良好合作,保证人们出行方便,安全;第六,将施工时所用的设备提前准备好,做好保养和调试,不损坏设备。

3.2 打裂压稳施工工艺流程

打裂压稳施工有8个工艺流程:第一,试验破碎,第二,试验压稳确定;第三,打裂压稳工艺;第四,打裂;第五,用压路机将路压稳;第六,打裂压稳后路基强度检测;第七,撒布透层油;第八,加铺沥青面层。

3.3打裂压稳施工工艺及技术要求

3.3.1确定试验段打裂压稳程序

破碎机的工作参数被确定之后之后才可进行正式的打裂施工,若要确定破碎机的工作参数则需要进行100m左右的试验路破碎的测试。锤头高度和锤击间距决定了落锤式破碎机的冲击强度。锤头间距控制在五十厘米到六十厘米之间,锤头高度控制在140厘米到140厘米之间时则可以达到破碎要求500m/h左右的速度打裂机实际行走速度的需要控制范围。路面板的位移不要过大,砼板的碎屑不要过多这样才不会超出破坏路面的度。根据施工经验,路面四分之三以上的面积会产生不规则开裂,相邻裂缝围成的块粒为0.3~0.5m2时则是打裂破碎的正常效果。落锤式破碎机作用下砼面板产生的裂缝十分狭小,只有在一定范围内均匀洒水后我们才可以看清楚产生着气泡的裂缝,由此来判断打裂程度是否满足要求,在不湿润的路面我们很难看出它是否开裂。我们在不确定破碎后的路面是否沿竖直方向的情况下可以在锤头冲击痕迹的两端或开裂的交叉点来取样以判断开裂的横竖深度。本实验路段于2012年06月28日上午10点开始至晚上16点进行东侧K6+000-K6+100机动车道第一车道打裂压稳,K6+000-K6+031(第一段)打裂一次;K6+031-K6+044(第二段)打裂二次;K6+044-K6+100(第三段)打裂三次(表1)。取样点3个,必要时开挖检验,直接观察开裂深度。

打裂程序确定后,接下来是确定压稳程序,通常情况下压稳3~5遍为宜。控制标准为:在按确定打裂程序的试验路段,每20m取一点,总路段长度不得少于80米。打裂完成后不仅需要测试这些点的水准,而且需要测量每压稳1遍时每个点的沉降量变化,如果这些点的每次压稳后最大沉降变化量大于或等于5毫米,即被视为压稳施工技术不达标。不管在什么情形下,压稳次数都必须多于1次,压实速度要小于或等于4.8km/h。

3.3.2打裂和压稳施工

应严格按确定的打裂和压稳程序施工。操作人员在监理工程师同意后可以对试验路段确定的操作指标做出相对应的调整,在针对不同的路段的不同情况时可以对设备做出细微调整,已达到理想的破碎效果。压实过程中,操作人员要时刻关注路面板的压实情况,用油漆标示出压实中移动的板并将这些移动的板打碎,使其变小,清扫和压实这些小碎板,把这些碎板紧密地稳定在路基或底基层上。

3.3.3打裂压稳基层强度的检测

要测量打裂压稳后水泥砼板各级荷载下的弯沉值,算得回弹模量需要用一级一级加载、卸载承载板的方法。打裂压稳后的路面弯沉一定不能高于或等于0.6毫米,综合回弹模量则必须高于170MPa。

1)承载板的试验器包含:①一个配有对应关联仪器的测力环。②两台配有相应数量的百分表及表架的弯沉仪③一辆汽车,需配有反力架及轴重达到100kN④1个承载板,需是钢性的,半径为15厘米;⑤1台油压千斤顶,重量需达到16kN;

2)测试流程:①在试验路上选定测点,这个测点要有代表性。②破碎板及基层表面认真细心的平整。③在测点上安置试验车。④平稳的安置承载板,还要让它于反力架对好。⑤安置与反力架中心对齐的千斤顶在承载板上。⑥在千斤顶上安放一个初始读数为零的测力环,还要调整它的位置并且让它接触到反力架。⑦将2台百分表为“0”的弯沉仪的测头分别在承载板立柱的支座上。⑧进行试验。运用一级一级加载、卸载法, 控制加载数量可以用测力环,但是这种测力环必须是经过标定的。第一步加载,使测力环变形值为20的情况下进行预压,使承载板与测点表面紧密接触,同时检查百分表等仪器有没有被破坏,能不能正常工作;第二步卸载,待百分表时间达1分钟后就加载及卸载,每次加载也是有要求的,要使测力环变形量增加10个单位,并在加载、卸载稳定3分钟后记录下读数。假设2台弯沉仪变形值之差超过15%则不合格,需要重新测量,小于15%时就是合格的可以取平均值。当回弹变形总量超过1毫米时我们有两种选择,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停止加载也可以。⑨测定总影响量。完成加载后,把千斤顶及测力环取走。使汽车开出的距离大于10,来读取最后的数字,总影响量就是用2个百分表的的终读数-初读数的值。

3.3.4喷洒粘层油及橡胶沥青预应力吸收层

打裂压稳完成后,喷洒乳化沥青粘层油,用量为1~1.8kg/m2及1cm橡胶沥青预应力吸收层。

3.3.5摊铺沥青砼面层

沥青砼加铺层可采用以下两种结构方案:

1)4+5+9结构,即上面层采用4cmSMA-13

沥青砼,中面层采用5cmAC-16沥青砼,下面层采用9cmAC-25沥青稳定碎石。

2)4+10结构,即上面层采用4cmSMA-13沥青砼,下面层采用10cmAC-16沥青砼。

2.3.6加铺沥青砼表面层质量监督分析

1)检测弯沉值。旧的沥青砼路面以及新的沥青砼路面在进行加铺的情况下,需要对于弯沉值进行检测,研究分析两者不同路用结果。

2)检测路面平整度。路面的最大间隙要控制在5毫米以内。

3)检测路面纹理深度。路面渗水情况可以通过使用路面渗水仪进行检测,普通沥青路面的渗水系数要控制在300mL/min以内。还有一种方式就是经验法,在路面上导入一小瓶水,要是水渗入到路面内,那么就表面渗水的系统高于相关规定,结果为不合格;要是不渗水,水都在路表面流走,就表明渗水系数合格。

4 打裂压稳过程中所需要关注的问题

打裂:在开始施工之前要进行试验段,高度可以通过不同的破碎锤进行提升,根据破碎锤锤头之间的两个工艺参数进行施工试验,不段的试验直到找到最后最为合理的施工方式。

压稳:全版中各点之间均能以及和基层之间的接触是压稳板的主要作用,使得承载能力不断的提升,压稳程度可以通过检测沉降量进行判断,一般是3到5遍。控制标准是:在施工试验路段确定之前,每隔25米就可以设一点,在破裂完成之后开始进行水准测量,每压稳1遍的情况下,观察每个点的沉降改变,要是每一个压稳之后变量控制在5毫米以内,那么就表明压稳符合标准。

结语

打裂压稳改造技术在厦门市同集路(银湖中路-印斗路)改造工程等路段的改建中已成功的试验。路面在实施改建之后所进行的运过程中,沥青表面没有出现反射裂缝,路面比较平实,整体路况很好。通过实践不难看出,在使用打裂压稳的过程中充分的将板块的强度使用上,同时还防止了反射裂缝出现,这样做的最终目的就是保证路面的使用年限。

参考文献

[1]陶洁璇,孙长虹.灌浆技术混凝土路面施工中的应用[J].民营科技,2010(03).

endprint

摘要:近几年,国内外为了解决在旧水泥板上加铺沥青混凝土后仍会出现罩面层反射裂缝这一现象的问题,已在进行多方面的调研。其中打裂压稳技术是混凝土路面改造的主要方法之一。本文根据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心得,阐述了采用打裂压稳技术改造旧同集路(银湖中路-印斗路)改造工程A段水泥砼路面的施工工艺、技术要点,以期能给同行参考借鉴。

关键词:公路路面;打裂压稳;厦门;技术

中图分类号:U416 文献标识码:A

据调查,水泥砼路面在我国已建成的34.4万km高等级路面中占有较大比例,达到55%数量为19万km,在高速公路中占有的比例较小为25%,数量大概有7500km。大多数水泥砼路面都会出现严重的断板、唧泥、错台等现象在使用一段时间之后。传统的休整水泥砼路面的方法存在各种弊端。传统方法要么就是废掉旧板、重新浇筑新的砼板,这样不但会长时间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不便,时间和金钱的耗费都很多,而且旧板破损的现象接连不断出现,导致人们根本就修不完。要么就是在砼板上加铺沥青罩面,这种方法只能够维持一段时间,时间长了,仍会出现反射裂缝的现象,只能治标不能治本。基于以上现象,最近几年,不止我国科研机构和公路管理部门一直在研究怎样可以快速有效的在保持其结构合理的基础上来改造已破损的水泥砼路面,各个各省市也在进行工程实践和探讨并从中得出:打裂压稳技术在改善这一现象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打裂压稳技术先将旧水泥砼路面横向打裂,主要是运用门板式破碎机在其每30-50cm处的位置打裂,再压实,最后再在上面铺上沥青砼面层。打裂压稳技术不仅充分利用了原有路面的强度而且还可以较长时间保持沥青砼路面不出现反射裂缝的现象。以下结合笔者从事的某改造工程路段对水泥砼路面打裂压稳进行进行技术分析。

1 工程概况

该工程为厦门市同集路(银湖中路-印斗路)改造工程A段第II合同段工程(打裂压稳),本次试验段桩号为东侧K6+000-K6+100机动车道第一车道,试验段长100米。

2打裂压稳技术的适用范围与所需设备

打裂压稳技术并不是适合所有情况,只有在特定的情况下才被需要。例如:当角隅破坏率占到总接缝长度的十分之一,水泥路面接缝不完善,错台、翻浆;或者板块出现断裂或下沉,需要整修的面积低于路面总面积的百分之十五;又或随机检测每千米的两端分别100米,其平整度不小于1.2毫米,这三种情况是可以用打裂压稳技术的。打裂压稳技术所需要的设备有三种:打裂设备;压稳设备;附属设备。打裂设备即是8600门板式破碎设备。它能够将砼路面深度击裂,主要是依赖所配备的宽度为2.5m、锤头重量达5t的门板式冲击锤。压稳设备为25t重的胶轮压路机,当它达不到25t时,需要按照规定多压实几次才可以。洒水车、充气或清扫设备及其他需要手动来操作的工具都叫附属设备。

3打裂压稳施工技术

3.1打裂压稳前的准备工作

打裂压稳前,第一要将原来路面上加铺的或局部修补的热拌沥青混合料去除;第二一定要按标记来施工,要清楚明显的标记结构物的具体位置,如路标、桩号、暗涵、通道等,作出禁止破碎的标记(结构物埋深不可大于50厘米);第三要保证路面排水系统畅通;第四,提前做好施工组织计划;第五,和交通管理部门良好合作,保证人们出行方便,安全;第六,将施工时所用的设备提前准备好,做好保养和调试,不损坏设备。

3.2 打裂压稳施工工艺流程

打裂压稳施工有8个工艺流程:第一,试验破碎,第二,试验压稳确定;第三,打裂压稳工艺;第四,打裂;第五,用压路机将路压稳;第六,打裂压稳后路基强度检测;第七,撒布透层油;第八,加铺沥青面层。

3.3打裂压稳施工工艺及技术要求

3.3.1确定试验段打裂压稳程序

破碎机的工作参数被确定之后之后才可进行正式的打裂施工,若要确定破碎机的工作参数则需要进行100m左右的试验路破碎的测试。锤头高度和锤击间距决定了落锤式破碎机的冲击强度。锤头间距控制在五十厘米到六十厘米之间,锤头高度控制在140厘米到140厘米之间时则可以达到破碎要求500m/h左右的速度打裂机实际行走速度的需要控制范围。路面板的位移不要过大,砼板的碎屑不要过多这样才不会超出破坏路面的度。根据施工经验,路面四分之三以上的面积会产生不规则开裂,相邻裂缝围成的块粒为0.3~0.5m2时则是打裂破碎的正常效果。落锤式破碎机作用下砼面板产生的裂缝十分狭小,只有在一定范围内均匀洒水后我们才可以看清楚产生着气泡的裂缝,由此来判断打裂程度是否满足要求,在不湿润的路面我们很难看出它是否开裂。我们在不确定破碎后的路面是否沿竖直方向的情况下可以在锤头冲击痕迹的两端或开裂的交叉点来取样以判断开裂的横竖深度。本实验路段于2012年06月28日上午10点开始至晚上16点进行东侧K6+000-K6+100机动车道第一车道打裂压稳,K6+000-K6+031(第一段)打裂一次;K6+031-K6+044(第二段)打裂二次;K6+044-K6+100(第三段)打裂三次(表1)。取样点3个,必要时开挖检验,直接观察开裂深度。

打裂程序确定后,接下来是确定压稳程序,通常情况下压稳3~5遍为宜。控制标准为:在按确定打裂程序的试验路段,每20m取一点,总路段长度不得少于80米。打裂完成后不仅需要测试这些点的水准,而且需要测量每压稳1遍时每个点的沉降量变化,如果这些点的每次压稳后最大沉降变化量大于或等于5毫米,即被视为压稳施工技术不达标。不管在什么情形下,压稳次数都必须多于1次,压实速度要小于或等于4.8km/h。

3.3.2打裂和压稳施工

应严格按确定的打裂和压稳程序施工。操作人员在监理工程师同意后可以对试验路段确定的操作指标做出相对应的调整,在针对不同的路段的不同情况时可以对设备做出细微调整,已达到理想的破碎效果。压实过程中,操作人员要时刻关注路面板的压实情况,用油漆标示出压实中移动的板并将这些移动的板打碎,使其变小,清扫和压实这些小碎板,把这些碎板紧密地稳定在路基或底基层上。

3.3.3打裂压稳基层强度的检测

要测量打裂压稳后水泥砼板各级荷载下的弯沉值,算得回弹模量需要用一级一级加载、卸载承载板的方法。打裂压稳后的路面弯沉一定不能高于或等于0.6毫米,综合回弹模量则必须高于170MPa。

1)承载板的试验器包含:①一个配有对应关联仪器的测力环。②两台配有相应数量的百分表及表架的弯沉仪③一辆汽车,需配有反力架及轴重达到100kN④1个承载板,需是钢性的,半径为15厘米;⑤1台油压千斤顶,重量需达到16kN;

2)测试流程:①在试验路上选定测点,这个测点要有代表性。②破碎板及基层表面认真细心的平整。③在测点上安置试验车。④平稳的安置承载板,还要让它于反力架对好。⑤安置与反力架中心对齐的千斤顶在承载板上。⑥在千斤顶上安放一个初始读数为零的测力环,还要调整它的位置并且让它接触到反力架。⑦将2台百分表为“0”的弯沉仪的测头分别在承载板立柱的支座上。⑧进行试验。运用一级一级加载、卸载法, 控制加载数量可以用测力环,但是这种测力环必须是经过标定的。第一步加载,使测力环变形值为20的情况下进行预压,使承载板与测点表面紧密接触,同时检查百分表等仪器有没有被破坏,能不能正常工作;第二步卸载,待百分表时间达1分钟后就加载及卸载,每次加载也是有要求的,要使测力环变形量增加10个单位,并在加载、卸载稳定3分钟后记录下读数。假设2台弯沉仪变形值之差超过15%则不合格,需要重新测量,小于15%时就是合格的可以取平均值。当回弹变形总量超过1毫米时我们有两种选择,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停止加载也可以。⑨测定总影响量。完成加载后,把千斤顶及测力环取走。使汽车开出的距离大于10,来读取最后的数字,总影响量就是用2个百分表的的终读数-初读数的值。

3.3.4喷洒粘层油及橡胶沥青预应力吸收层

打裂压稳完成后,喷洒乳化沥青粘层油,用量为1~1.8kg/m2及1cm橡胶沥青预应力吸收层。

3.3.5摊铺沥青砼面层

沥青砼加铺层可采用以下两种结构方案:

1)4+5+9结构,即上面层采用4cmSMA-13

沥青砼,中面层采用5cmAC-16沥青砼,下面层采用9cmAC-25沥青稳定碎石。

2)4+10结构,即上面层采用4cmSMA-13沥青砼,下面层采用10cmAC-16沥青砼。

2.3.6加铺沥青砼表面层质量监督分析

1)检测弯沉值。旧的沥青砼路面以及新的沥青砼路面在进行加铺的情况下,需要对于弯沉值进行检测,研究分析两者不同路用结果。

2)检测路面平整度。路面的最大间隙要控制在5毫米以内。

3)检测路面纹理深度。路面渗水情况可以通过使用路面渗水仪进行检测,普通沥青路面的渗水系数要控制在300mL/min以内。还有一种方式就是经验法,在路面上导入一小瓶水,要是水渗入到路面内,那么就表面渗水的系统高于相关规定,结果为不合格;要是不渗水,水都在路表面流走,就表明渗水系数合格。

4 打裂压稳过程中所需要关注的问题

打裂:在开始施工之前要进行试验段,高度可以通过不同的破碎锤进行提升,根据破碎锤锤头之间的两个工艺参数进行施工试验,不段的试验直到找到最后最为合理的施工方式。

压稳:全版中各点之间均能以及和基层之间的接触是压稳板的主要作用,使得承载能力不断的提升,压稳程度可以通过检测沉降量进行判断,一般是3到5遍。控制标准是:在施工试验路段确定之前,每隔25米就可以设一点,在破裂完成之后开始进行水准测量,每压稳1遍的情况下,观察每个点的沉降改变,要是每一个压稳之后变量控制在5毫米以内,那么就表明压稳符合标准。

结语

打裂压稳改造技术在厦门市同集路(银湖中路-印斗路)改造工程等路段的改建中已成功的试验。路面在实施改建之后所进行的运过程中,沥青表面没有出现反射裂缝,路面比较平实,整体路况很好。通过实践不难看出,在使用打裂压稳的过程中充分的将板块的强度使用上,同时还防止了反射裂缝出现,这样做的最终目的就是保证路面的使用年限。

参考文献

[1]陶洁璇,孙长虹.灌浆技术混凝土路面施工中的应用[J].民营科技,2010(03).

endprint

猜你喜欢

公路路面厦门技术
厦门正新
“偶”遇厦门
厦门猫街
食在厦门
公路混凝土路面工程的维修与养护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