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UIUC图书情报学院科研实力的调研与分析
2014-08-08刘艳华华薇娜皇甫青红
刘艳华+华薇娜+皇甫青红
作者简介:刘艳华(1985-),女,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信息检索、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信息计量学研究与应用·
〔摘要〕以Web of Science(SCI-E,SSCI,A&HCI)为数据源,统计得到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厄本那香槟分校(UIUC)图书情报学学院(GSLIS)1936-2012年文献690篇。运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从年代分布、来源期刊、科研合作等角度,采用定量方法对所收集的文献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并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和引文分析方法,对GSLIS的主要作者合作群体和高频被引文献进行了可视化分析,客观地揭示了GSLIS科研实力的总体概况、科研合作情况及其科学研究的历史进程。
〔关键词〕GSLIS;图书馆学;情报学;文献计量;社会网络分析法;引文分析法
DOI:10.3969/j.issn.1008-0821.2014.03.023
〔中图分类号〕G359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821(2014)03-0104-06
Study on Research Achievements of GSLIS of
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Liu Yanhua1Hua Weina2Huangfu Qinghong2
(1.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Nan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Nanjing 210023,China;
2.School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Nanjing University,Nanjing 210093,China)
〔Abstract〕Based on the database of Web of Science(SCI-E,SSCI,A&HCI),this paper collected 690 documents of the Graduate School of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GSLIS)of 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UIUC)from 1936 to 2012.A series of quantitative analysis had been made from aspects of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those articles,including publication year and source journals.Then it applied the methodology of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and citation analysis to analyze the core authors cooperation group and the high time cited articles.Research results showed the overview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bility of GSLIS,the scientific research cooperation and the history of GSLIS scientific research activity.
〔Keywords〕GSLIS;library science;information science;bibliometrics;social network analysis;citation analysis
进入21世纪,在国家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政策的大力扶持下,国内一些知名院校加快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步伐,力争使部分学科率先实现世界一流。在此大环境之下,我国图书馆学情报学(LIS,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学者在促使本学科的完善以及国际话语权的提升方面做了不懈努力[1-3]。近年来,国内LIS界的两支主要力量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和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相继加入国际iSchool联盟,使得我国LIS学科朝着国际化的发展迈出了重要一步,然而距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LIS学科依然有较大距离。有研究表明我国大陆地区LIS的研究与代表着国际水平的美国等西方国家的研究水平存在着明显的差距[4]。因此,我国LIS学科的国际化发展,无疑要瞄准国际上的动向。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厄本那香槟分校(UIUC,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的图书情报学学院(GSLIS,Graduate School of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被认为是美国最古老最优秀的LIS学院,多次被US News and World Report排名全美LIS学院第一。GSLIS的前身是由夏普(Katharine Lucinda Sharp)于1893年在芝加哥装甲技术研究所(the Armour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in Chicago)[5]建立的图书馆学部门(Department of Library Science);4年后,夏普将其搬至伊利诺伊州的乌尔班纳(Urbana)作为伊利诺伊大学的一部分并更名为伊利诺伊州立图书馆学院(the Illinois State Library School);1926年,学院更名为伊利诺伊大学图书馆学院(University of Illinois Library School);1948年,学院开办LIS博士教育项目,并于1956年更名为图书馆学研究生院(Graduate School of Library Science);1981年,鉴于图书馆事业中新的领域的出现并受到重视,学院再次更名为图书情报学学院(GSLIS,Graduate School of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并沿用至今[6];国际iSchool运动兴起之后,GSLIS作为第一批成员加入iSchool联盟,成为iSchool运动的中坚力量。对美国乃至世界LIS学界领先的GSLIS的科研实力进行调研与分析,无疑会给我国LIS界提供非常重要的参考借鉴价值。
1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11数据来源
本文以WoS的三大引文数据库SCI-E、SSCI和A&HCI为数据源,以作者地址字段为检索途径,以GSLIS的历届学院名为检索词,时间跨度从数据库的最早回溯年份1898-2012年,检索时间截止至2013年7月,共得到文献677篇(其中14篇文献的地址中出现“Univ Illinois,Chicago”字样,经笔者对相关作者的搜索核查,发现其所在单位应为UIUC,也即这14篇文献属于本研究样本)。另有13篇文献标注的地址遗漏了研究生院(Grad),将这部分数据加入原始数据集中,最终获得样本文献690篇。其中学院名为“Univ Illinois Lib Sch”的文献41篇,“Univ Illinois SAME Grad Sch Lib Sci”的文献77篇,“Univ Illinois SAME Grad Sch Lib & Informat Sci”的文献559篇,“Univ Illinois SAME Sch lib & Informat Sci”的文献13篇(说明:由于有些文献标注的地址并未具体到院系,或者院系名称拼写错误等原因,本文所检索的数据集中会遗漏少量文献。但是此种情况较为个别,基本不影响研究结果)。这690篇文献较全面地反映了UIUC图书情报学院科研实力的基本状况。
endprint
12研究方法
本文所选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是文献计量学中的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和引文分析法。
其中GSLIS科研实力总体情况的分析通过对科研文献基本特征的分析来实现,包括对文献的年代分布、来源期刊的描述性统计分析;其科研合作情况的分析则通过对作者合作总体情况的分析来实现。
对合作作者的分析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1936-2012年间合作文献量不低于2篇的作者进行了共现分析,并借助社会网络分析软件UCIENT进行了可视化,以便了解GSLIS的主要作者群体。
对GSLIS科学研究的发展历程和研究热点的分析采用引文分析法,对高频被引文献的分析来实现。由于本研究文献集中作者标注关键词的文献仅有29篇,远远不能揭示GSLIS科学研究的主题领域,因此本文舍弃了关键词渠道的分析,应用Garfield所开发的文献分析工具Histcite 120307中的引文时序图进行分析。首先选择一组高频被引文献,以每篇论文为节点,根据文献之间的引文关系做出一张引文时序图。引文时序图通过对文献引用过程的可视化,直观展示出某个研究主题的文献渊源和发展历程,进而可以发现该主题领域的研究规律和发展趋势[7]。
2结果分析
21GSLIS核心期刊文献的基本特征分析
211年代分布
GSLIS被三大引文库收录的文献最早始自1936年,至2012年共计690篇,年均文献量908篇,被引总频次3 850,篇均被引次数为558,去除自引后的被引总频次3 720,h指数31,其年代分布和变化趋势如图1所示。数据显示,GSLIS的文献量大致呈一不规则的抛物线形式,不同年度文献量略有起伏。整体来看,1981-1999年文献量呈起伏增长趋势,分别在1993年和1999年达到两个峰值,2000年及之后文献量略有下降并平稳发展至2010年,随后至2012年稍有增长趋势,GSLIS的学科发展已然成熟,其文献产出年度变化幅度不大;文献在国际学术圈中的认同率比较高,篇均被引频次和h指数均较高。
图1年代分布图
212来源出版物分析
从来源出版物的分布来看,收录的690篇文献来自136种不同出版物,其中LIS学科类别期刊60种,涉及文献568篇,约占文献总量的8232%,表1对刊载文献量不低于10篇的来源期刊进行了统计。由表1可知,此15种出版物仅占来源出版物的约1103%,却刊载了约6362%的文献量,其中刊载文献量最多的期刊是《图书馆杂志》、《图书馆趋势》、《美国信息科学与技术学会杂志》和《图书馆季刊》,4种期刊的刊载文献量占文献总量的约3899%;从而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文献质量的期刊影响因子和5年影响因子,GSLIS的大部分文献刊发在影响因子较低的期刊上,刊载文献量不低于10篇的期刊影响因子和5年影响因子均低于3,至少约3884%的文献刊发在影响因子或5年影响因子低于1的期刊上;但是同时也有相当高质量的文献发表,如1987年的1篇通讯刊发在《自然》上,1991年1篇通讯、1994年1篇论文、2000年1篇述评、2009年1篇综述均刊发在《科学》上。由此可以看出,GSLIS的科研成果主要刊载在LIS类期刊上,载文量较大的期刊影响因子和5年影响因子均较低,同时亦有世界级的顶级研究成果出现。
表1来源出版物分布表(文献量>=10)
来源期刊文献量占比(%
of 690)影响
因子5年影
响因子《图书馆杂志》LIBRARY JOURNAL80115903970284《图书馆趋势》LIBRARY TRENDS77111602730344《美国信息科学与技术学会杂志》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6594220052159《图书馆季刊》LIBRARY QUARTERLY4768107430835《图书馆学与情报学研究》LIBRARY & INFORMATION SCIENCE RESEARCH28406〖〗14001520《联机与只读光盘评论》ONLINE & CDROM REVIEW22319——RQ22319——《信息处理与管理》INFORMATION PROCESSING & MANAGEMENT172460817〖〗1388《大学与研究机构图书馆》COLLEGE & RESEARCH LIBRARIES152171016〖〗0923《图书情报学教育杂志》JOURNAL OF EDUCATION FOR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13188——《青少年与成人读写杂志》JOURNAL OF ADOLESCENT & ADULT LITERACY11159〖〗06270886《图书馆资料与技术服务》LIBRARY RESOURCES & TECHNICAL SERVICES11159〖〗09690680《美国信息学会年度会议论文集》 PROCEEDINGS OF THE ASIS ANNUAL MEETING11159%——《科学计量学》SCIENTOMETRICS1014521332207《知识组织》KNOWLEDGE ORGANIZATION1014504070468注: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和5年影响因子(5-Year Impact Factor)为2012年JCR发布的数据,“—”表示无影响因子和5年影响因子值,无影响因子和5年影响因子的出版物为在近五年内未被SCI-E和SSCI收录的期刊和会议录。22科研合作情况分析
221科研合作总体概况分析
690篇文献共涉及作者496人,1 144人次,发文量最多的是Lancaster,F W,共发表文献79篇;对这些文献作者的统计,没有考虑同名异人的情况,因为这些作者几乎均为国外作者,同名异人的特殊论文占全部论文的比例很少,可以忽略其对结果造成的影响。为对比考察GSLIS加入iSchool前后的科研合作情况,本文将相关数据分为1936-2004年和2005-2012年两个时间段进行统计(表2)。
表2GSLIS文献作者及文献情况分布
年段作者数文献总数人均发文量作者总人次单人撰写(篇)1936-20043835771519144012005-201214311307923053总年度4966901391 144454年段2人撰写(篇)3人撰写(篇)4人及以上(篇)合作度合作率(%)1936-200411033331583052005-2012349172045310总年度14442501663420
其中作者的总体发文情况可以用人均发文量来表示,人均发文量=文献总数/作者数,2005-2012年段的人均发文量明显较前一段少,主要原因是合作人数在增多,出现了大量的新增作者。对作者合作情况的分析主要采用两个指标:(1)合作度=(一定时期内相关文献)作者总人次/(一定时期内相关文献)文献总数;(2)合作率=(一定时期内相关文献)合作文献数/(一定时期内相关文献)文献总数[8]。合作度和合作率可以反映一个机构内文献的合作情况。从表中可以看出,GSLIS在2005年之后的合作度和合作率要明显高于加入iSchool之前,合作率超出20个百分点,另外2005-2012年段的独著文献所占比例明显减少,仅为4690%,低于1936-2004年段和总时间段约20多个百分点,合作文献多为二人合作。随着科学研究的发展、科研项目难度的增大以及iSchool的影响,GSLIS学科领域内的合作将会继续增强,合作的论文数会越来越多,合作度和合作率也会有继续提高的趋势。
endprint
222合作作者分析
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对1936-2012年段内作者的合作情况进行分析,构建整体合作网络图,从中发现496位作者中有401位作者间有不同程度的合作关系,合作次数不低于2次的共有66位作者,合作次数不低于3次的共有23位作者,合作次数不低于4次的有12位作者,最高合作次数为14。由于全体作者的整体合作网络图较为复杂,且不便于分析,也无法突出重点。为了更为直观的观察GSLIS科研人员的合作情况,图2绘制了合作次数不低于2次的66位作者合作网络图。图中节点表示作者,节点间连线表示作者之间有合著关系,节点上的数字表示合著论文数。节点的大小表示作者的度数中心性,即图中与之合作的作者数,连线粗细表示作者合作次数的多少。图2GSLIS文献作者合作网络图(合作文献量>=2)
从图2可以看出,GSLIS的作者合作网络中共有子网15个,合作群体人数为22、6和4的各有1个学术团体,合作群体人数为5的有2个学术团体,合作群体人数为3的有4个学术团体,剩余6个学术团体的合作群体人数为2。整体来看,GSLIS的作者合作虽然形成有较大规模的合作子网,但是作者之间的合作网络比较松散。图2中,最大的合著子网是以Lancaster,F W和Smith,L C为核心的作者群,共有22人,以上两人通过3篇文献的合作成为该子网的关键节点。Lancaster,F W发表文献79篇,图2统计其合著24次,可以看出,Lancaster,F W不仅合作的作者数最多,而且独著文献量也很丰富,但是合作频次却不高,最高合作仅为3次;Smith,L C发表文献37篇,合著23次,虽仅与5人有合作关系,但是其合作却相当频繁,尤其与Williams,M E合作达14次至高。其次是以Chen,H C为核心的子网,有6位作者,Chen,H C发文较少,仅有7篇,合著11次,可以看出,Chen,H C主要与其他作者合作发表文献。以Davis,C H为核心的发散型子网共有作者5人,其中核心节点Davis,C H发表文献17篇,合作次数6,该作者的科研成果主要是独立撰写。剩余的子网中除了2人合作所形成的6个双核子网外,剩余4个蛛型子网[9]和2个线型子网,具有较好的连通性,但是其合作次数均不高。
23高频被引文献分析
高频被引文献是其他研究人员在进行本专业领域研究时最为关注的文献,可被认为是核心文献,对这些核心文献的时间序列分析不仅可以反映出学科的发展历程和发展趋势,而且可以反映某一时间段内科学研究的热点[10]。本文中认为被引频次(GCS)20次之上的文献为GSLIS的高频被引文献,共计50篇,借助Histcite做这50篇文献之间的引文关系图(图3),在软件中可查看高频被引文献的详细信息。图上共50个圆圈,每个圆圈表示1篇高频被引文献,中间数字是这篇文献按照时间顺序在当前数据库中的编号,圆圈的大小表示被引次数的多少,以带箭头的连线表示节点文献之间的引用关系,箭头指向的文献是被引用的文献。多数情况下,有1个圆圈较大,并且有较多箭头指向这篇文章,说明这篇文章受到的同行关注较多,很可能就是领域内的开山之作。图3GSLIS高频被引文献的引文时序图
结合图3及高频被引文献的详细信息可以发现,50篇高频被引文献中有43篇期刊论文、5篇综述,另有通讯和软件评论各1篇;高频被引文献的时间跨度较长(1974-2009年),但主要集中在20世纪90年代,共25篇(占比4792%),21世纪以来16篇(占比3333%),20世纪80年代7篇(占比1458%),70年代2篇(占比417%)。说明GSLIS的LIS学科自20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步入成熟期,这与本学科的发展规律也是相一致的[11]。
20世纪70年代两篇高被引文献的被引频次均为32,研究的内容主要围绕图书馆而展开,这两篇文献在图中属于孤立点,也即GSLIS后续的研究并未围绕其而展开。
20世纪80年代的研究内容较为广泛,在引文分析、期刊管理中文献计量学的应用、图书馆的作用、引证研究、医学情报学等方面均有涉及。其中1981年关于引文分析的一篇综述(图中序号为121的文献)的被引频次较高(163次),并在GSLIS的后续研究中得到高频被引文献的引用[12];1987年的一篇学术论文详述了利用引文分析研究文献老化测量方法中的同时法与历时法(198号文献)[13],该文献在后续得到了高频被引文献的引用;其他文献在图中以孤立点的形式出现。
20世纪90年代是GSLIS科学研究的活跃时期,从图中可以看出,该时期涌出了一批关键节点性文献,如文献374、397、434等,被引频次较高,且均为引用关系中箭头所指方向,也即这些文献是GSLIS相应研究领域中的开山之作,与后面相关节点之间形成较为频繁的引用关系。通过对节点文献详细信息的分析可以发现,文献374发表在1995年,是研究为电子社区系统自动生成词表的算法问题[14];文献397发表于1996年,是研究协作系统设计的,这篇文章的被引频次达到了227次,在LIS领域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力[15];文献434发表在1997年,是关于在线信息检索系统协作浏览器设计的一篇综述[16]。除此之外,其他孤立高频文献研究的主要内容围绕着互联网而展开,包括在线信息检索系统的设计和改进、互联网协议的研究、电子出版物的评价、数据库检索系统、基于协作的多用户在线检索系统的实现、信息检索系统词表的设计等,另外,关于学科结构的研究、共词分析的应用等文献计量学方法也在该时期得到发展。
2000年以来是GSLIS科学研究的稳定发展时期,从图中可以看出,该时期既无被引频次特别高的文献出现,也无被后续研究所引用的开山之作出现。这一时期的研究既有继承90年代研究自动生成词表算法、在线信息检索系统协作问题的研究成果,亦有开辟其他研究内容的孤立文献出现。整体来看,2000年以来的研究主要涉及信息技术、信息用户、信息质量、研究方法等方面的研究,如计算机辅助远程教育群体社会网络结构多复杂性的探讨,支持突发性知识处理的系统设计理论问题,知识构建过程的研究,音乐信息检索的研究;跨学科研究行为及其所遇到的信息问题的研究,互联网对少数民族和边缘化用户的影响,数字环境中科研人员的信息交流行为研究;信息质量评估框架,信息质量保证模型研究;信息科学研究方法如民族志方法。另外还有研究涉及了数字图书馆的应用、科学出版物演变的研究等。
通过可视化分析,可见GSLIS的科学研究经历了从纯图书馆研究到传统的文献计量学研究,再到与互联网相关的信息技术的研究,再到信息技术、信息用户相关问题的研究,由此可以推测出GSLIS未来的研究方向将会继续朝着信息、技术和用户融合的方向发展。而2000年以来核心文献的研究内容也即是近十多年来GSLIS科学研究所备受关注的领域。
3研究结论
本文在对GSLIS 1936-2012年间在SCI-E、SSCI、A&HCI上所发表的文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的基础上,从定量和定性的角度较为客观的揭示了GSLIS科研实力的基本状况:
(1)从年代分布看,GSLIS在国际核心期刊上发表文献较早,学科已发展成熟,近年来文献数量变化幅度不大;科研文献在国际学术圈中的认同率较高,拥有较高的篇均被引频次和h指数。
endprint
(2)从来源期刊看,GSLIS的文献主要刊载在LIS类期刊上,备受青睐的是《图书馆杂志》、《图书馆趋势》、《美国信息科学与技术学会杂志》和《图书馆季刊》;GSLIS的研究成果较多的集中在影响因子和5年影响因子3之下的期刊上,这与LIS类期刊整体影响因子和5年影响因子较低不无关系(2012年版JCR中LIS类别期刊影响因子在0050~4659之间,5年影响因子在0020~7474之间[17]),同时也偶有研究成果在世界级的顶级刊物如《科学》和《自然》上出现。
(3)从科研合作情况看,GSLIS的独著文献较多,合作文献中偏重于二人合作,整体合作度和合作率均较低,但是加入iSchool后其科研合作有增长的趋势;GSLIS的作者合作网络中形成了以Lancaster,F W和Smith,L C为核心的较大规模子网,但是作者整体合作网络较为松散,合作次数较低。
(4)从高频被引文献看,GSLIS的科学研究经历了从纯图书馆研究到传统的文献计量学研究,再到与互联网相关的信息技术的研究,再到信息技术、信息用户相关问题的研究这一历史过程,未来将可能会继续朝着信息、技术和用户融合的研究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华薇娜.对美国图书情报学院前20强的定量分析与实例研究[J].情报学报,2000,19(5):480-491.
[2]朱庆华,杨蕾,朱莉.国外信息管理院系科研水平分析——面向21世纪的信息管理学科建设研究报告之一[J].图书情报工作,2003,(8):117-122.
[3]周金元,李品.专家视野中的中国图书情报研究国际化发展评价指标——基于德尔菲法的调查分析[J].图书馆论坛,2011,31(3):4-6.
[4]陈贵梧.图书情报学的国际研究态势——基于2000-2009年SSCI研究性论文的实证分析[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1,137(191):73-82.
[5]The i-School Movement[EB].http:∥deepblue.lib.umich.edu/bitstream/2027.42/57317/1/14504301131ftp.pdf,2012-06-19.
[6]Graduate School of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The iSchool at Illinois.A Brief History[EB].http:∥www.lis.illinois.edu/about-gslis/overview/history,2012-06-19.
[7]李宁,马路,黄芳.转化医学研究的引文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0,(35):4052-4054.
[8]邱均平,杨思洛,周春雷.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情报学研究论文的作者分析[J].情报学报,2009,28(4):626-633.
[9]邱均平,伍超.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国内计量学作者合作关系研究[J].图书情报知识,2011,(6):12-17.
[10]王孝宁,崔雷.2001-2006年国际情报学研究的引文分析[J].情报学报,2007,26(3):399-406.
[11]梁战平.论情报学研究[J].中国信息导报,2003,(1):12-15.
[12]Smith LC..Citation analysis[J].Library Trends,1981,30(1):83-106.
[13]Chen HC.,Yim T.,Fye D.,Schatz B..Automatic thesaurus generation for an electronic community system[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1995,46(3):175-193.
[14]Stinson ER.,Lancaster FW..Synchronous versus diachronous methods in the measurement of obsolescence by citation studies[J].Journal of Information Science,1987,13(2):65-74.
[15]Star SL.,Ruhleder K..Steps toward an ecology of infrastructure:Design and access for large information spaces[J].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1996,7(1):111-134.
[16]Twidale MB.,Nichols DM.,Paice CD..Browsing is a collaborative process[J].Information Processing & Management,1997,33(6):761-783.
[17]2011 JCR[EB].http:∥admin-apps.webofknowledge.com/JCR/JCR?RQ=LISTSUMMARYJOURNAL&cursor=1,2012-07-03.
(本文责任编辑:马卓)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