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AFTA框架下中国贸易便利化进展

2014-08-08刘主光覃倩萍

2014年12期
关键词:通关海关进出口

刘主光 覃倩萍

作者简介:刘主光(1976—),男,湖南涟源人,广西大学商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国际贸易、东盟研究。

覃倩萍,广西大学商学院2012级研究生。

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贸区(CAFTA)正式建成,这对促进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的增长,增强自贸区的国际竞争力等会产生重要影响。中国在改善贸易环境,参与东盟贸易便利化合作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果。

一、改革对外贸易管理体制,完善修改贸易法规,为贸易便利化提供良好环境

1.改革对外贸易管理体制。从2004 年7月开始,中国取消对外贸经营权的审批,政府不再审批企业办理外贸业务,同时实施外贸经营主体备案登记制,这就意味着任何企业甚至是个人均可自由从事进出口业务,大大地促进了外贸经营者数量的增加。另一方面,通过取消和减少大批进出口商品品种和数量限制,分批削减政府实施进出口配额许可证管理的商品种类,促进了进出口的飞速增长。

2.完善修改贸易法规,提高相关贸易政策的透明度。中国政府提前履行了加入WTO时的承诺,不断完善涉外经济法律,通过在各政府相关部门的网站公布工作流程、办事事项与公开信息等方式来增加中国外贸管理政策的透明度。其中2004 年7 月1 日新修订的《外贸法》正式实施是适应中国加入WTO的要求,促进为中国对外贸易持续发展的长远的法律保障,对中国贸易便利化提供良好的环境。新外贸法在修订过程中首次征求了外国商会和外商企业的意见。立法机关对他们提出关于外商投资企业贸易权、知识产权保护、指定经营等问题的建议进行了仔细的研究,并吸纳了一些合理意见。目前中国涉及外贸方面的法律法规包括国家层面的《对外贸易法》、《货物进出口管理条例》等,另外其他相关部门如海关、检验检疫等部门与各地方政府也有一些与货物进出口管理方面相关的法律法规。中国商务部统一审核全国性的外贸法规政策,通过商务部、海关总署等政府网站等相关公开渠道对外公布相关规定,大大增加了贸易政策法规的透明度,便利中国与东盟各国企业从事国际贸易。

二、中国海关完善自身建设,积极与东盟海关合作以推动贸易便利化进程

1.建设大通关与“电子口岸”公共信息平台,提高企业通关的效率。“大通关”是提高口岸通关效率系统工程的简称,指通过运用现代化的电子手段,通过整合监管资源,建立多部门统一的口岸数据平台,规范、畅通口岸进出口货物的货物流、单证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实现口岸数据信息共享,以最短的时间、最低的成本为企业提供通关服务,提高口岸管理部门监管的能力和效率。“电子口岸”就是通过海关电子报关取代传统的纸质报关,以实现单据传递的时间和成本降低的目的。“电子口岸”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通过国家信息网,将企业、海关、运输、外汇管理、检验检疫、国税等部门各自掌握的进出口货物的相关电子信息集中在一个统一的公共信息平台,各行政府职能部门通过自己掌握的密码可以实现跨行业和跨部门的数据联网核查、审批和放行等手续。而相关企业也可以实现在这个平台上办理报关、报检、运输、外汇核销和出口退税等多种手续。2006年,国务院批准成立“国家电子口岸建设协调指导委员会”来指导全国电子口岸建设工作。截止“十一五”末,中国电子口岸专网已覆盖全国所有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中国电子口岸平台已实现与13个国家主要口岸部门、15个商业银行,香港工贸署、澳门经济局和欧盟委员会税收与关税联盟总司联网,开发联网应用项目23个,累计入网企业约66.4万余家,实现了大通关关键环节网上办事和联网核查,平均每天处理单证达到130多万笔①。建成了35个地方电子口岸平台,开发了船勤申报、堆场联网、舱单申报、海铁多式联运、网上订舱、物流综合信息查询等600多个服务项目,在全国范围内基本形成了内陆地区以虚拟平台为主、沿边沿海地区以实体平台建设为主的格局。这些实现数据共享的口岸电子商务和物流信息平台,能够为所有口岸部门及企业提供服务。这一系列贸易便利化措施为企业节约了贸易成本。

2.对高新技术企业实施延长口岸通关时间、快速转关等便利通关措施。海关总署、商务部对大型高新技术生产企业进出口货物延长口岸通关时间,简化加工贸易监管,可以适用提前报关、联网报关、加急通关、快速转关、上门验收、咨询服务、担保验放等许多便利化的通关措施。

3.中国海关各直属单位也积极采取各种措施促进来自的东盟货物的快捷通关。深圳海关作为东盟货物进出口的主要口岸,2008年就已经实现在陆路口岸推行“自动核放系统”,该系统实施后车辆通过通道的时间由以前的2分钟左右缩短为现在的4-5秒钟,核放速度提高了20多倍。2010年以来,广西东兴和凭祥等口岸的海关实现了了无假日、全天候、24小时预约的通关制度,确实落实国家有关进出口便利优惠的各项措施,进一步强化电子口岸功能,实现在线通关的“一站式”服务,极大地方便了进出口企业,降低了交易成本。云南实现了中越国际道路运输在口岸转运、换装的传统方式向“点对点的直接运输”方式的改变,大大促进了通关的便利化。

4.开展与东盟各国海关的合作。双方在2003年就正式启动了在海关领域的合作。①双方已经建立了专家级的海关协调委员会磋商机制(CCC)和定期的署级磋商机制②。2007年12月,中国与东盟召开第一次海关协调委员会。②已经完成了中国—东盟自贸区原产地规则的修订,《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协定原产地规则签证操作程序修订案》于2011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③确定了包括协调和简化海关手续,加快货物的通关速度;积极建设电子海关,提高海关法规和手续的透明度,促进贸易便利化等在内的海关合作的7大优先领域。④中国海关积极为东盟海关培训人才。在2003-2009年,中国已经连续6年为东盟各国海关举办了六期不同专题的研讨会。中国海关又在2011-2013年举办六期“加快越老柬缅国家海关改革及现代化建设”的培训班来帮助四国海关加快海关的发展。

三、外汇管理逐步完善以促进中国—东盟贸易便利化

1.人民币在东盟的跨境结算简化了外贸企业的国际结算环节,促进了贸易的增长。随着中国与东盟贸易与投资不断增加,2008年国际经济危机导致了美元、欧元等主要国际货币汇率的剧烈波动,中国与东盟之间货币结算进出口汇率风险增加。为了有效规避汇率风险。2010年中国推出了人民币在东盟的跨境贸易结算业务,省去了两次货币汇兑环节,降低了汇兑成本,减少了企业资金的流动环节,缩短了国际结算的过程,大大地从提高外贸企业资金的运作速度,提高企业效益,促进了双边贸易增长。

2.对进口付汇核销制度改革,对外支付更加便利化。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自2010 年12月开始依照《关于实施进口付汇核销制度改革有关问题的通知》,推广实施进口付汇核销制度改革。企业日常的核销手续业务无需再到外汇管理局现场办理,贸易项下对外支付更加便利化。由于实现了在全国范围内进口付汇信息共享,企业的异地付汇的事前备案手续无需再到外汇局管理现场办理。

四、加大科技投入,方便商务人员流动

中国不断加大对通关硬件与软件的科技投入,大大提高了各口岸管理服务水平和通关效率。中国已经实现了在各通关口岸为持有APEC商务旅行卡的特殊人员设立了专用的通道,方便其快速通过,而且在全国31个主要城市口岸设立了签证机关,方便签证。中国早就在2004年8月就颁布和实施了《外国人在中国永久居留审批管理办法》,对符合规定的外籍商务人员可以按照此规定办理《永久居留证》,更加方便商务人员流动。

五、实现检验检疫的联网,简化通关手续

中国加大了电子检验检疫的硬件与软件方面的投入。目前中国检验检疫局在全国各地已经建成了一个24小时全天侯联网的管理信息系统,这个系统能够实现各地进出口检验检疫各环节的自动电子化联接,实现了异地申报,异地放行的作法,大大地提高了企业通关效率,尤其便利了出口企业所在地和出口申报地不在同一地方的企业通关。(作者单位:广西大学商学院)

本文是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CAFTA贸易便利化水平测算与中国应对策略研究》(编号13BGJ033)和2012年度廣西高等学校科研项目《新形势下中国企业“走出去”综合发展战略研究—以走向东盟为例》(201204LX008)两项基金的阶段性成果。

注解

①http://roll.sohu.com/20120806/n349956718.shtml.

②http://www.customs.gov.cn/tabid/34886/Default.aspx.

猜你喜欢

通关海关进出口
今年上半年我国化肥进出口双双下降
前两个月我国化肥进出口量均减少
开七窍的混沌大帝又活了:修辞通关①
通关英雄榜
进出口经理人
《进出口经理人》征订
清代海关银锭漫谈
一碗面的通关密码
关于未纳入海关统计的货物贸易收支统计研究
外贸企业海关合规重点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