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信用卡业务现状问题及对策探讨

2014-08-08王瑶

2014年12期
关键词:信用卡交易银行

作者简介:王瑶(1990-),女,籍贯:河北邯郸,首都经贸大学在读,专业:产业经济学。

摘要:信用卡自发行上市以来发展迅速,发行量持续增加,已成为国内非现金支付的重要工具。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信用卡发展潜力巨大。尽管如此信用卡在发展中还存在许多问题,比如:缺乏独立品牌、服务同质、低效滥发、信用风险等,只有解决这些问题,才能促使信用卡更好地发展。

关键词:信用卡;银行;交易;服务

1.中国信用卡业务的现状

随着信用体系的建立和中国居民消费观念的转变,各商业银行开展信用卡业务,发卡数量增长迅猛。《中国信用卡产业发展蓝皮书(2012)》显示全国信用卡新增发行量达4600万张,累计发行33亿张,交易金额达10万亿元。国有银行继续占有绝大市场份额,其中首屈一指的是工商银行,市场占比21%,其次是建设银行1098%,农业银行1007%。其中招商银行作为唯一一家五大银行外商业银行以1221%的占比位居总排名第2位。资产质量方面, 信用卡贷款不良率9家银行公布数据显示平均不良率为128%,与去年持平,仍低于2012年中国银行业整体不良率156%。宁波银行的信用卡贷款不良率高达212%,而中国银行、浦发银行、中信银行、交通银行的信用卡贷款不良率也都超过了平均不良率。可见,国内信用卡业务存在一定的问题。

2.国内信用卡业务存在的问题

2.1缺乏独立品牌,服务过于同质

国内交行的太平洋卡、建行的龙卡等,都只是附属于VISA等国际大品牌之下的国内信用卡品牌而非独立的信用卡品牌。研究显示,国内持卡人中高达90%的客户认为信用卡品牌等同于银行品牌,同时信用卡市场同质化现象严重,各种信用卡间尚未形成显着差异,仅有20%的用户忠诚于信用卡品牌,处于全球最低水平。

国内的信用卡服务大多仅有刷卡消费、转账取现和信用透支,而外国的购物保证、延长购物保证年限等创新业务彰显出了国内创新不足。尽管很多商业银行在几年前就已制定金卡、VIP卡持卡人的服务标准,但真正实施的却很少,不同客户得不到差别服务。

2.2只重量不重质,滥发低效,恶化资源配置

国内银行信用卡发行门槛较低,大量信用卡处于无效和低效的状态。据统计,美国人平均使用信用卡28.5次每三个月,韩国人10.87次,而国内仅有2次,非常低效,堪称睡眠卡。其因主要是银行通过优惠促销手段来扩大信用卡发行量,却忽略信用卡营销的深化,只强调透支消费功能,却没有引导客户正确且更好地使用信用卡。

较为活跃的信用卡里,使用信用卡每月5次以上的用户也不到50%。大量的睡眠卡占用了银行资源,增大了银行管理成本,影响了其他账户的正常交易活动,降低了银行的工作效率,并且严重浪费社会资源。

2.3客户、银行、商户均面临风险

信用卡客户面临着首先是信用卡被盗的风险风险,主要由于卡片挂失后银行没能立即止付,客户未设密码或密码泄露,以及收银员没对客户签名核实。此类纠纷中,银行视密码交易为本人交易,因此客户将承担主要风险损失;其次是个人信息泄漏,国内对个人信息保护的规定尚不完善,银行自身管理缺失,客户自身管理不善,以及不法分子非法窃取银行系统信息等都会造成信息泄漏。再次是知情权受侵害,银行在没告知客户的情况下改变交易规则即是侵犯消费者知情权,面对此侵权国内客户大多选择忍气吞声销户了事。

银行面临的风险首先是持卡人恶意透支:一些用户透支、反复支现,短期内占用银行大量资金,还有些用户多家银行信用卡透支互抵,最后可能偿还不了高额债务;其次是信用违规套现风险:套现方式层出不穷,且不断被创新。银行不能对套现现金进行有效的跟踪和监督,一旦客户无法偿还欠款,就将承担极大损失;最后是银行管理风险:国内至今还没有一套完备的个人信用体系,各商业银行资源难以共享,资信调查手段乏力,缺少有效的授信审批环节风险控制,不良信用的申请人获得信用卡授信就会造成潜在风险。

商户所面临的风险首先是因收银员审查不严格带来的,当非信用卡持有者拾到或窃取到卡片进行盗刷消费时,特约商户没有严格核查造成持卡人损失的,商户将要承担其损失。其次是特约商户参与非法套现活动的风险:主要是指商户主动与犯罪团伙勾结进行非法交易,若银行核实其为非法或非真实交易,商户将承担损失并有可能受到法律惩罚。

2.4刷卡环境不便利,法律保障不完善

国内可以受理联网信用卡业务的特约商户还不是很多,并且主要集中在大城市,对于中小城市的客户而言刷卡消费就很不方便。而在可消费的地方还会经常出现跨行交易系统交易超时、突发性差错等现象。尤其在节假日期间,交易失败、交易速度慢的现象更加突出,最基础的POS技术还经常遭商户投诉,这些因素反向作用使得消费者懒于持卡消费。

3.信用卡业务存在的问题的应对措施

3.1建立品牌,提高服务个性化、产品差异化

银行应根据不同消费者的不同消费偏好,树立品牌建设和推广的意识,设置信用卡品牌,赋予不同品牌特色和内涵,使消费者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品牌,提高忠诚度。

国内的信用卡仅有很有限的服务,不同级别用户只在信用透支额度上享受到差异服务,银行应注重提供优质且差异化的个性服务,吸收国外优秀创新的同时结合国内的客观实际对服务进行创新,满足不同层次的客户需求。

不同的消费者由于其财务状况、消费偏好等不同,对信用卡产品的需求、风险的承受能力也是不一样的,面对各式各样的消费者,必須对消费者进行细分,针对不同的消费者设计和推出不同的符合其偏好的产品,吸引客户持卡消费。

3.2参与方提高意识,加强应对风险措施

持卡人加强用卡安全意识,银行和监管部门都对持卡者进行安全意识的教育,持卡人时刻提高防范意识,如刷卡消费时,不让信用卡离开自己的视线、输密码时,回避旁人、收到签购单时核对金额、收到对账单时及时核对用卡情况。同时合理使用信用卡,刷卡消费时考虑偿还能力,避免进行支付能力外的恶意透支消费、珍惜信用,避免出现不良的征信记录,从而给以后的生活和工作带来诸多不便。

银行要在信用卡的业务流程三阶段分别加强监管,审批发卡环节,结合个人信用系统,了解发卡对象的信用特点,谨慎选择客户;交易环节,对风险参数不同的特约商户进行分级审核,监控和分析特约商户的异常交易,及时处理可疑的信用卡交易;在催收环节,明确催收的目标与方式,催收的过程中保留必要的证据。

特约商户方面,首先银行应严格把关其准入门槛,认真核对特约商户的营业执照等相关资信情况后再进行营销。其次收单机构根据特约商户的交易量和交易性质,评估交易的真实目的,避免违规套现等犯罪行为。特约商户要配合培训和巡检,提高特约商户收银员识别信用卡的能力、加强大额消费审核。

3.3提高服务质量,完善法律体系

改善消费环境,加大硬件设备投入,广泛发展特约商户,完善信用卡基本服务和提供高附加值的服务。学习外国先进作法,结合银行业自身的特点,修订和建立相关的法律法规,规范和惩治对信用卡交易中的问题,对风险防范、合同法律关系和消费者权益保护作出规制,用法律强制银行公开必要信息,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使信用卡业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有法可依。

结论

面对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信用卡透支这一消费习惯渐入人心,信用卡业务将有更宽广的市场,但诸多问题亟待解决,才能使得银行、客户、商户这三类参与者均能在此消费环境中获益,更能维护国内经济金融市场的稳定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信用卡交易银行
10Gb/s transmit equalizer using duobinary signaling over FR4 backplane①
信用卡资深用户
保康接地气的“土银行”
信用卡诈骗
“存梦银行”破产记
办信用卡透支还债夫妻均获刑10年
银行激进求变
交易流转应有新规
大宗交易
《吃饭的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