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交互艺术设计中的开放性
2014-08-08徐亚非闫晓蓉
徐亚非 闫晓蓉
摘要:交互艺术设计让观众置身作品其间,可以对作品形态进行改变,从而使作品的呈现方式发生变化,这些变化并不能完全被设计师掌控,而是来自于由受众协力控制的演变发展、不断变化的过程;设计过程始终处于互动、未完成的状态,设计师、受众与作品的身份时刻发生着变化,这就导致了交互艺术设计的开放性。这种开放性改变了以往艺术设计中观众只能单方面欣赏作品的局面,体现了交互艺术设计正在引导着公众对视觉艺术欣赏的积极态度。
关键词:交互艺术设计;开放性;协同设计当今时代,人类的自我认知与接触世界的方式随着媒介的转变发生了巨大的转变,艺术设计的叙述方式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随着人机工程学的发展、数字媒介的兴起,设计不断扩大着自身的表现范围,网络、表演、装置等都成为新兴艺术设计的呈现形式,这就导致了设计作品与观者产生交互时的多样性;而英特网的发达则让世界的联系变得紧密,知识、信息垂手可得,设计的形式、语言、材料与媒介愈发丰富。与此同时,消费者在网络世界中有了更多的选择权与话语权,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开始将设计的原始权利交给消费者,当某个消费者在体验设计时,可以将其自己的感受与反馈通过媒介传递到其他消费者与设计师手中,设计师与观众的界限变得模糊,设计始终处于互动、未完成的状态,这就导致了交互艺术设计受众反馈的开放性,这种开放性正在成为最前卫的设计哲学。交互艺术设计的开放性正是顺应了这种潮流。
1交互艺术设计的开放性概述
“交互艺术设计”作为新兴的艺术设计形式,是指观众通过能够通过视听觉等感官体验与交互艺术作品实现实时互动,来达到观众“沉浸式”的体验和情感交流。在交互艺术设计中,艺术作品、设计师和观众三者的身份与关系不再固定,促使艺术作品的创作方法和设计师的思维方式发生改变,作品不再是一个封闭的独立体,而是需要与受众一起通过互动发生关系来完成艺术创作。这就是交互艺术设计的开放性。
回顾历史不难发现,尽管现代艺术衍生下的视觉传达设计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艺术与设计的承载媒介,行为、表演、观念以及跨媒介的混合都成为艺术与设计的表达载体,但其设计思维总是受限于因果框架,即创作人员必须通过设想受众对作品的感知后才能通过作品向受众传达信息与思想观念,这种设想促使作品与受众的沟通多为静态的、单向的、固定的,不存在时间与空间的转换。在很长一段时间这种设想与假定成为艺术与设计中主要的创作模式,创作者将创作意图凌驾于观众的思想之上,虽然作品在不同的观众心灵中的情感触动也可以产生作品表达多元的效果,但无法真正将这种触动具体化,也没有使传统艺术的创作方式发生改变。
早在二十世纪,现代艺术先锋杜尚就认为开放性将成为艺术的新秩序之一,即艺术需要存活在完整的系统中,这个系统包括艺术家、艺术作品、观众与环境等,艺术家不再独立完成创作作品,而是需要通过对观众进行引导,促使其对作品进行理解、互动以及情感交流,从而完成艺术作品的二次创作。开放性让作品的标准变得不确定,作品开始走向互动,整个系统变得多元与循环,并且具有生命。在传统艺术设计中,创作者单方面给观众传达其创作思维和观念,观众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而在交互艺术设计中,设计师成为设计过程的控制者,预设了交互思维的框架,促使观众主动与作品发生互动并产生交流,带着自我意识对作品进行理解与翻译。作品适应不同的情形,从视觉、听觉、触觉等方面为观众带来多元的呈现,观众沉浸其中,引发了其对社会身份与生活经验的认知,从而与作品产生交流,完成情感上的互动。再次,交互行为与模式的多变也促使受众积极参与到作品中,体验到心灵的愉悦。这就是交互艺术设计的开放性。这种开放性沟通了人类思维与计算机程序,沟通了观众和创作者,沟通了观众和观众,在这种发散状的交流之间,设计师的职责与身份、作品的形式与表现、观众的认知、感受、体验与表达在不停的变换,从而产生新的灵感使作品处于未完成的状态中。这种开放性具体到某件交互设计中,则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作品形式的开放性,即受众不同的参与程度和方式会引起作品以不确定的方式呈现;二是受众反馈的开放性,即作者、观众和作品三者的关系角色发生着动态转变。
2交互艺术设计中作品形式的开放性
美国交互艺术家马克•内皮尔(Mark Napier)于2002年创作的交互网络作品《网络•旗帜》就是诠释有关交互艺术设计形式的开放性的一次实验。这个作品的构思部分来自于设计师与他妻子的对话,其内容涉及到后民族、双语和多种族世界中爱国主义的含义,以及在这一虚拟领土内象征这一联系的多元化的国旗该是什么样的。其交互网页容许来自世界各地的用户为互联网设计一面旗帜。这面旗帜的设计权一直由用户控制,用户可从熟悉的旗帜图案中挑选元素:星形、纯色底、条纹等等。由于观众的参与,使得原本是一个国家的象征性标志临时叠加在另一个国家的象征性标志之上,旗帜逐渐累积形成的特性在发生着变化,这件作品的象征意义也在不断的发生演变。尽管作品的最终完成要依靠观众的参与,但是任何人“并无其设计拥有权,因为几分钟后它就会消失也可以因其他人的修改而发生变化”,这是一场虚拟空间里围绕着拥有权与控制权问题的游戏。
这件作品基于大规模网络系统的用户互动,并且可以无限发展。不断变化的拼贴画来源于网络中的图像碎片,作品视觉的生动性也取决于用户的互动的次数与人数来实现,人眼不断受到刺激,这是传统的静态画面所无法传递的。
由此例可以看出,在交互艺术设计中,受众不同的参与程度和方式都会带来作品在形式上的改变,这种变化反馈作用于观众个体的视觉、听觉、味觉、触觉等方面,以多媒体的方式呈现。带给个体不同的感官体验,在观赏作品之前,观众与设计师对作品的呈现方式在都是未知的,这就导致了交互艺术设计作品在形式表现上的开放性。此种开放性必须发生在作品和受众的互动之间,若用物理学中“力是相互的”这一观点来看,当受众的注意力作用于特定的作品时,作品受到外来作用力,其形态或结构等会发生相应地变化,从而按照设计师指定的规则生成反应,带来的作品在形式上的多元性。为受众带来不同的视听感受。交互艺术设计让观众置身作品其间,可以对作品形态进行改变,从而发生随机、多元性的变化,这些变化并不能完全被设计师掌控,这也体现了交互艺术设计在全球化语境氛围中的民主性。
3交互艺术设计中受众反馈的开放性
在交互艺术设计中,另一种开放性表现在受众在体验艺术作品时产生的反馈中,受众也可能成为设计者的一部分。设计师、观众和作品三者的关系角色发生着转变。首先,观众不再是单方面的接受者,而成为这件艺术作品的一部分;其次,设计师需要受众产生的意识反馈才能使作品的表現更为完整,受众通过其自身的生活经验与社会身份与对作品的刺激创造出了属于自我的审美体验,这种反应与体验混合在一起反作用于作品本身,令作品本身的感知成为有相互关联节点的网络,作品本身承载的情感会更加丰厚与多元。这个网存在于科学与艺术之间,在感性与理性间编制着现实与虚拟的混合体,让个体的认知与群体相结合,设计师用文字、图像、声音、光等形式作为载体,为受众提供艺术设计的开放性欣赏。
于2013年12月3日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举办的上海艺术设计展中,两位来自奥地利的设计师卡塔琳娜•米舍尔(Katharina Mischer)与托马斯•特拉克斯勒(Thomas Traxler)设计的交互产品《不止一人》引起了笔者极大的兴趣。这件作品旨在说明对话是重要的,通过与他人的对话可以了解自己和定义自己。介于此设计师开发了一个镜子,这个镜子需要与他人互动,才能实现可视化自己的目的,旨在探讨自我反思。“这需要多于一个人成为一个镜子,如果一个人站在它前面,镜子里只呈现出白色,但当另一个人加入时,镜子就显示两个人的影像。”这件作品的完成需要观众的参与,观众在其中不止扮演了观赏者的角色,他们必须参与到其中并且发挥一定的效用,才能使得镜子完全显示出两个人的影像,在这件作品中观众在作品呈现的意义上来书,也是一名设计者与作品效果呈现的提供者。此外,观众也可以通过扫描社交媒体微信二维码的方式将作品简介传输至网络中与好友进行分享、讨论,引发网络的二次传播。因此,作为开放性的艺术设计作品,其效果并不是来源于作为设计师个人构思和创作的静态实物作品的独立存在,而是来自于由受众协力控制的演变发展、不断变化的多元过程。这些作品在现场看起来并不像事先控制的,相反,它们需要观众的互动来激活,并且这些作品如果不是处于创作的过程,它们就无法带来交互艺术给人的情感上的愉悦,不能满足消费者对艺术设计在情感上的审美需求。
4开放性在交互艺术设计中的意义与价值
在交互艺术设计中的开放性使得设计作品埋藏了设计师自身的思想和价值观,避免了一种设计师强制传播其个人思想的可能。在这种状态中,设计师的责任发生转变,他们开始着重思考如何制造多重情境中具有关联的引导点与启发点,促使受众主动与作品发生互动,这种改变完善了艺术设计作品的参与机制,增强了艺术作品观念表达的完整性。创作者将作品内容的解读权利交给观众,而观众在与作品的交互之间又会引发作品新的诠释。
交互艺术设计要求受众参与到作品中,通过互动行为使作品发生变化,产生实时的艺术效果。这种互动的临场感恰如“此时、此景”一般微妙,只有在交互的那一刻,作品促使观众产生的好奇、感悟、愉悦或是探究的情绪本身就是这件作品的艺术结果。而受众身份的可变性与多重性就是作品的生命力所在。而交互艺术设计并非是对传统艺术设计的挑战,而是一种传承与丰富,其要求的“实时性”与“互动性”正是艺术设计内容与形式的延伸。同时,受众也具有完成作品与分享作品的责任,这更加丰富了艺术与设计的民主性。
不难预料,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心理学、设计学、传播学、社会学等学科进一步的融合,当代视觉艺术中已经发生着开放性的态度转变。设计师与艺术家将交互艺术设计的内容与形式作为一种手段,以此搭建促进传播发展的平台,建立自由的环境,允许具有外延视角的公众与设计作品之间建立一种对接,鼓励其参与积极的社会干预,作品更多的关注的是经验意义的探索,而不是封闭的结果。设计师也由此引导公众对视觉传播的参与采取更加积极与热忱的态度。
[参考文献]
[1]李四达.交互设计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9.
[2]王德峰.艺术哲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9.
[3]飞苹果[德].吴宝康,译.新艺术经典[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1.2.
[4]尚钰.互动艺术中控制下的随机性[D].中央美术学院,20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