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模式的探讨
2014-08-08王丹丹刘黎明
王丹丹 刘黎明
摘要:电子商务要求人才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拥有较强的实践能力。为了在教学中实现此目的,必须吸引学生在教学的过程中努力学习理论知识,并积极的参与实践。基于此,本文对电子商务专业实训基地模式的建设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电子商务;实训基地;建设在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实践基地的建设意义重大,它不仅直接作用于实践教学质量的提高,而且在培养高素质的电子商务人才,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和实践能力等方面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1电子商务专业教学缺乏传统实践
电子商务在实践教学上存在许多问题,导致该专业毕业生不符合市场的需求和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传统的实践教学模式用模拟软件代替真实的社会实践机会,教学过程囿于实验室,虽然在知识传授上效果不错,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则力有不逮;这种教学模式并不符合当前教学改革的方向,沿袭此种模式具有多种弊端,难以达到培养创新能力、锻炼应用能力、增强实践能力的教学目标,不利于培养符合市场和社会需求的高素质电子商务人才。
2电子商务专业开放式实训基地的建设
2.1 创建自主实训平台
凭借学校本身力量,开发创建独立的电子商务平台。依据学校的课程安排,让学生参与平台的管理和维护。在学生能力许可的情况之下,合理安排学生对平台进行管理,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能够体验工作。由学校进行监管,任命高年级的学生作为平台的管理层,低年级学生在高年级学生的带领之下参与平台的经营。在高年级的商务专业学生毕业之际,将具体的工作移交给低一级的学生,并将他们晋升为新一届管理者。学生能够通过对平台的管理经营,提高自我本身的经营管理能力,强化与他人沟通的能力,还能够增加创业水平和技术水平。同时,学校也能够通过学生对平台的运作对其实现有效监管。这说明,电子商务平台的创建有益于校园文化的发展,有益于学生能力水平的提高,在建设开放式教学实训基地中应该得到学校的大力支持,重点推行[1]。
2.2 借助第三方服务平台,将实训基地多样化
网上开店,是学生实训“商务交易类”的最佳平台。学校可以利用淘宝、当当、亚马逊等第三方服务平台,由学校提供一定的保护措施,鼓励全体学生在网上开店,经营自己的特色,提升自我水平。特别是淘宝等第三方服务平台,其各项功能齐全完善,体制机制健全,具有良好的性能,且可容纳大量的学生,能够让学生的能力得到锻炼,能够让学生挖掘出自我潜力。但第三方服务平台的缺陷在于,学生可参与的商务模式单一,无法培养学生在学习电子商务营销上的多种要求与能力。并且,教师也很难对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实现有效监管。
2.3 借助企业平台,完善专业实训基地
借助企业平台,建立专业实训基地,其实质就是校企合作。由企业提供工作环境,并对学生的实习工作进行相应的指导监督。然后由学生与老师来对平台进行定期维护以及经营管理。一般企业与学校都能够对经营情况进行监管。学校一般比较人性化,对学生的实习内容的安排也是一个循序渐进且比较有计划的安排过程,让老师和学生都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选择,让学生有权去参加所有的后台工作。但目前为止,在这种方式之下,老师无法实现有效监管学生的实习进展状况。同样也会限制整个实训的地点与时间以及能够容纳的总的实习人数。在这一方面,学校需要对此进行一定的改进。
2.4 创建独立的电子商務工作室
在创建独立的电子商务工作室之后,工作室可以根据工作需要接收市场上的电子商务项目。由于项目都是真实的,所以质量必须得到保证。因每个学生对专业的掌握程度不同,所以在安排其参与业务时,应有针对其技术水平酌情安排。在教师的安排下,一般按照技术水平的高低来安排业务。对于技术水平较高的学生,可以分配一些网络营销等难度较高的工作。而对于技术水平较低的学生,则可以先适当安排一些类似的客服、后台管理等较为简单的业务,在其技术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后,再依据其表现安排水平较高的业务。除此之外,学校也能够在开展电子商务工作室对外营业时一步步将教师的能力提高[2]。
3创建开放式实训基地的效果
开放式实训基地,即高职院校依托校企和行业,对社会资源实现高效利用,并有机结合高校、企业以及行业的力量,建立一个一体化的集社会服务、教学及培训等功能一体的开放式实训基地。实训基地,可以在作为学生学习的实训平台的同时,也作为教师进行教学活动和科研项目的平台。教师还能够通过指导学生的实训以及参与实训基地建设而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通常,实训基地的形式多种多样,主要包括工作室以及专业实验室等。开放式实训基地通过开放这些实训平台,旨在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培养出色的电子商务专业类学生,不断满足经济社会的需求。
[参考文献]
[1]陈媛媛,马海群.电子商务专业开放式教学模式的研究与构建[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9,(Z2).
[2]何俊辉,胡晓.开放式教学的市场导向教育体系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