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文化视域下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几点思考

2014-08-08于歌

世纪桥 2014年1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

于歌

摘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不仅决定着中国文化的性质和发展方向,也决定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命运。在传统文化视域下,从理论和实践两大层面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容,阐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点。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既是马克思主义在东方社会的重大发展,也促进了传统文化的现代化提升,但是在结合过程中还有一些现实性的问题需要我们注意,对于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我们都要进行客观的评价和辩证的继承,最终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共同发展。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传统文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指在立足于中国实际需要的基础上,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成为被中国广大人民群众所掌握的、能够适应中国实际需要的,并具有时代特点的马克思主义。要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要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不仅有助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和传播,也有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型。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契合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是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的过程。要想实现马克思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相结合必须要通过民族形式来实现,把马克思主义应用到中国具体国情的具体斗争中去,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马克思主义。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下,对传统文化继续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是用马克思主义来挖掘传统文化所承载的反映中华民族优秀气质品格的民族精神。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主要体现在学术和实践两大层面。

(一)理论层面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体现在理论层面的主要是唯物主义思想和辩证法思想,这两种思想对从中国古代一直延续至今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1.唯物主义思想

中国古典哲学具有唯物主义传统,唯物史观是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最突出的共同特征之一。商周形成了具有唯物主义萌芽的天命观。春秋战国时代,唯物主义思想得到了发展和深化。中国最早的具有唯物主义思想萌芽的哲学家老子把“道”作为万物的起源。同周人所讲的天一样,“道”不是某种精神性的东西,而是事物存在、变化的最根本的法则和规律。荀子在继承老子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基础上,认为人定胜天,对于自然界的客观规律,人类能够通过探索、认知而掌握,并且在不违背自然规律的前提下,改造自然,使之为我所用,为人类造福。

恩格斯认为马克思创立唯物史观的重要意义就在于,马克思认识到了物质的第一性,物质基础的重要性。中国早期唯物主义萌芽把“道”作为万物的起源,把事实存在作为万物的起源,而不是精神性的东西作为起源。并且,这里的“道”是指事物存在、变化的最根本的法则和规律,并且这种法则和规律具有客观性,不随某个人意志的转移而转移。历史唯物主义也认为社会发展是有规律的,而且“历史进程是受内在一般规律支配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唯物思想强调社会历史发展具有不可抗拒的必然规律和趋势,而且认为社会历史的发展与人们的物质条件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与历史唯物主义具有一致性。

2.辩证法:对立统一与天下一气

中国传统文化集中体现在中国古代的思想家从“天下一气”的唯物主义世界观出发,力求用阴阳二气来说明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阴”“阳”本义是指同一山阜的背日面和向日面,因此就用“阴”“阳”来指两种气,以此来表明这两种气有着对立统一的关系。后来就用阴爻和阳爻来表示宇宙间事物普遍具有的相反的两个方面。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阴阳学说不仅发现矛盾的两个方面之间是对立统一的关系,而且指出正是矛盾的两个方面的相互作用,推动了事物的发展变化。

事物的矛盾法则即对立统一法则,是唯物辩证法的最根本的法则,也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对立统一规律认为,矛盾贯穿于事物发展的过程中,事物的发展变化是由于其内部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的结果。中国的阴阳学说认为,事物发展变化的总根源是既对立又统一的阴阳二气相互作用的结果,这既是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内在相通,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对立统一规律的朴素表达。

(二)实践层面

1.民本思想与群众史观

中国从古至今,无论是封建社会还是社会主义社会,无论是社会主义革命还是建设阶段都非常重视人民的重要性。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就认识到“得民心者得天下”,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认为君民关系就是舟和水的关系,“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到了唐朝,太宗李世民认为“君依于国,国依于民”。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遵从重民、爱民的民本思想,这与马克思主义的人学思想有共通之处。中国传统的人学思想也是对人的现实生活的关注。这成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结合点。

马克思主义非常重视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他认为未来社会的原则就是“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强调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物质、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主要力量,主张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性地位,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真正建立没有压迫、没有剥削的共产主义社会。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内容就是以人为出发点和归宿。马克思主义的宗旨就是要通过对社会的批判改造,最终达到解放全人类的目的。

马克思主义的群众史观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民本思想产生了共鸣。中国传统文化的民本思想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的思想条件。

2.“天人合一”的和谐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历来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体现为“天人合一”的思想。天人合一的思想最早可以追溯到商周的天命观。道家的《庄子》中多出讲到“天人合一”。“天人合一”的思想最根本的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人类应该以自然无为的态度对待自然万物,使万物顺其自然的发展。庄子不仅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还把“天人合一”的思想运用到人与人之间,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只有人与自然万物和谐相处,才能实现人与人的和谐相处。

马克思主义也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到,社会化的人,相互关联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这是在说人类不能主宰自然,人类应该合理地调节和控制自然,而不是掌控自然;并强调,经济的发展不应该以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和地球为代价。

马克思主义强调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有着高度的相似性。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观,既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3.经世致用与重视实践

中国传统文化较为崇尚求真务实、经世致用的人生哲理,主张积极入世,希望通过“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真正建立起“仁政德治”的理想社会。这样积极入世的精神,为中华民族的兴旺发达作出了巨大贡献。马克思主义主张通过实践来建立社会主义社会,通过暴力革命来打破旧的社会枷锁。正是因为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主张使得深受经世致用思想的中华民族先进分子看到了改造中国的希望更愿意通过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改造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马克思主义力图通过实践去争取和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权益。要想救国,光靠知识分子来重教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传统文化赋予了中国人民敢于斗争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这也是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和暴力革命学说在近代中国的应用,也得到了近代中国先进分子的认同。这也是中国传统的经世致用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实践性思想高度契合之所在之一。

4.社会理想:大同社会与共产主义社会

从古至今,中国人民都在追求一种自由、平等、和谐的社会,体现了他们在封建社会中对现存社会的不满,对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和谐社会的憧憬和追求。中国人民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基本是儒家的“大同社会”的理想。《礼记·礼运》中就对“大同社会”有详细的描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举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不必。是谓大同。”“大同社会”的根本原则是“天下为公”,是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平等、有爱、和谐的社会。这种社会理想是历代农民起义的口号和目标,无数的仁人志士为了实现“大同”的社会理想而赴汤蹈火、前赴后继。

马克思主义对于未来社会的理想与空想社会主义的社会理想有着很大的区别。马克思对于未来社会的设想是以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为指导,在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趋势的基础上来理解和阐释科学的社会理想社会的构想。马克思主义的理想社会形态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一种社会形态——共产主义社会。在共产主义社会中,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矛盾真正解决,真正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在公有制的基础上,各尽其能,按需分配,消灭城乡之间、工农之间、脑体之间的差别,消灭阶级和国家;推翻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社会,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生产关系的变革。这与中国古代自由、平等、和谐的“大同社会”有异曲同工之妙。

二、传统视域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几点思考

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的过程中,我们得到了许多成功的经验,但是也有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和教训值得我们反思。

(一)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注意区分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与糟粕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吸收了传统文化中的很多精华,但是传统文化中的糟粕也给二者的结合造成了一定的消极影响。对于传统文化我们要批判的继承,但是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和糟粕很难完全区分,并非泾渭分明。我们的传统文化渗透到我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等当中,要想完全摆脱传统文化中的消极因素是有很大难度的。

首先我们就要对传统文化进行深入系统地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部分,对于人格修养和智慧等方面我们要继承;对于封残余的因循守旧的东西就要抛弃。认清传统文化的精华和糟粕才能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进一步结合,才能更好地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真精神。

其次,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于传统文化进行批判继承。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既要防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受到传统文化糟粕的消极影响,还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传统文化进行批判继承。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划清社会主义同封建主义的界限;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划清文化遗产中民主性精华和封建性糟粕的界限。深入我们对于传统文化的研究,提高我们的马克思主义修养。

最后,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更要立足于中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使得中国在外来文化的引进中依然能够保持自己的光辉,使得中华民族仍能立足于师姐民族之林。立足于中国的基本国情,结合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断创新的基础,也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发展的源泉。用中国的眼光去看世界,用中国的文化来融合世界的优秀文化。

2.“一分为三”地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

多年来我们一直在说,对于传统文化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似乎我们的传统文化就是由精华和糟粕两部分构成。但是实际上,精华和糟粕的区分并不那么泾渭分明,我们的传统文化是精华与糟粕纠缠在一起的复杂的矛盾统一体。有些思想从一个角度看是精华,从另一个角度看就是糟粕。如果用一分为二的方法就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合理的评价。所以,我们就怕精华和糟粕这两个极端的中间部分,也就是精华和糟粕的混合作为以中国中间状态,用“一分为三”的方法,既基本上符合实际,也不会把问题搞的过于复杂。

(二)处理好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的两种关系

1.处理好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政治层面和学术层面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离不开政治层面的引导。文革时期过于重视政治层面,导致了马克思主义的严重僵化,现在我们进行了政治层面和学术层面齐头并进的发展。政治层面和学术层面既有区别又相互统一,都是为了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在人类历史上,没有完全脱离政治的学术,也没有完全不关心学术发展的政治,保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学术层面和政治层面的合理发展是非常有必要的。

2.处理好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精英化和大众化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把马克思主义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实践结合起来,赋予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群众特色,使其成为适应广大人民群众社会实践需要的并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掌握的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精英化是指把马克思主义与国家精英阶层的日常生活实践结合起来,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英文化传统结合起来,创造出为社会精英阶层所掌握的马克思主义。在目前的融合过程中,马克思主义较好地实现了精英化,但是大众化发展还很欠缺。马克思主义与政治密不可分,也由于当前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方式总是采用说教和灌输的方式,就使得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发展遇到了瓶颈。可以说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发展决定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这比马克思主义精英化更为重要。所以就目前的情况来说,我们更要加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发展,转变教育、宣传模式,让马克思主义深入民心,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理论体系来指导人们的实践生活。

三、结论

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和融合是文化发展的重要规律,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碰撞和融合是文化发展的重要方向和趋势。只有很好地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才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意义之所在。在融合的过程中,“一分为三”的区分精华和糟粕,处理好政治层面和学术层面、精英化和大众化的关系,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理论体系来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陈方刘.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研究 [D].中共中央党校,2008.

[4]刘力波.文化视域中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 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华民族精神关系研究[D].陕西师 范大学,2007.

[5]张敏.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D].中 共中央党校,2012.

[6]金忠严.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论[D].中 共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2011.

[7]刘力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的现代 化[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5,(2).

[8]黄凯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 的互动融合[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0,(8).

[9]包心鉴.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内在精神的融 通——评《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N].光明日 报,2009-11-21.

[10]李南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J].

[11]陶相根,郑继红.契合与提升:马克思主义与中国 传统文化的融通[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0,(2).

[责任编辑:胡 悦]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
Chinese Attitudes towards the 1995—1996 Taiwan Strait Crisis
从《百鸟朝凤》看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
河南民歌的艺术特征分析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方法
共产国际七大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提出
论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