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筑牢党外人士培训主阵地

2014-08-08李坤

当代贵州 2014年16期
关键词:毕节试验区培训班

李坤

贵州省社会主义学院作为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联合党校,为服务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一大批政治立场坚定的党外干部,同时,通过实现教学与科研的良性互动,为统一战线大业提供不竭的理论和思想支持。

在贵阳市龙洞堡机场附近,矗立着一幢格外醒目的高楼,大楼的一侧,“贵州省社会主义学院”几个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作为贵州省社会主义学院(以下简称省社院)主体建筑之一的综合培训大楼,每年,从这里走出去的无数党外人士,成为服务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使这幢高楼更具有凝聚政治共识、巩固统一战线的政治高度。

贵州省政协原副主席、省社院院长武鸿麟介绍,省社院是贵州省委直属的参公事业单位,作为省委培训党外干部和统一战线理论研究的基地、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联合党校,在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工作中发挥着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对全面提升党外知识分子的思想政治素质,推动统一战线事业可持续发展和多党合作制度的巩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党外干部成长的“摇篮”

今年3月中旬,来自余庆县人民法院的党外干部刘晓静在参加完为期一周的“全省法院、检察院党外干部培训班”后感慨良深,他在培训心得中写道:“学院不仅给学员提供免费的食宿,更让我们拓宽了视野,启迪了思维,提高了政治素质、理论素养和参政议政能力,享用了一道思想的‘盛宴。”

像刘晓静这样前来培训的党外人士还有很多。据省社院副院长王国麟介绍,省社院重点培训对象包括民主党派人士、无党派人士、少数民族代表人士、宗教界代表人士、非公经济代表人士、台港澳及留学归国代表人士和统战干部,通过培训,目的是提高他们的政治把握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合作共事能力和参政议政能力,更加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树立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为增强对党外人士的培训力度和体现培训工作的权威性,省社院的工作受到省委的高度重视,得到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开创了把统一战线教育培训工作纳入全省干部教育培训总体规划的新格局,由省委组织部、统战部和省社院以“两部一院”名义联合下发调训文件,学员所在单位配合安排人员参加培训,形成了“分级管理、分工负责、相互支持、通力合作”的调训机制。

同时,为彻底解决过去有的党外干部培训经费报销难的问题,自2011年以来,省社院千方百计挤出经费,对参训的计划内学员实行吃住学全免费,为学员营造一个舒适、安静的学习环境。

王国麟副院长形象地说,社会主义学院主要针对学员做好两个“堂”,即课堂和饭堂,课堂上让学员学有所成,饭堂营养可口,让学员吃得高兴,一个是精神的面包,一个是物质的面包,两者做好了,学校的培训工作就成功了大半。

春华秋实,桃李芬芳。这是近十年来省社院创造的辉煌:培训班次由2004年的11个增加到2013年的37个,增长了236%。培训人数由2004年的680人增加到2013年的1975人,增长了190%,10年累计培训11000人次。

通过培训,大部分学员相继走上了我省各级各部门领导岗位,据不完全统计,省内现任副厅局级及以上党外领导干部中,99%的均在不同时期在此参加过培训,省社院成为名副其实的党外干部成长的“摇篮”。

教学培训与时俱进

省社院副院长吴愿学多年来参与教学培训工作,他总结出了学员的三大特点:一是学员横向差异大,职业覆盖面广,专业不一;二是垂直差异大,学历层次不一;三是意识指向差异大,学员对统一战线等理论学习和理解程度不一。这就决定了社院的培训理念有别于党校或其他干部院校,也对师资力量、培训方式等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

省社院党组副书记蒙建明也认为,党外干部队伍建设事关国家长治久安,是完善多党合作,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的必然要求,学院应在外塑形象的同时必须练好“内功”,即抓好自身的干部队伍建设,建设一支实力雄厚的师资队伍。

省社院现有教学科研人员12人,在进一步加强本院师资力量建设的同时,还特别增加了外聘教师力量,建立了约90人的兼职教师队伍,邀请聘任部分省部级领导干部、民主党派省委主要领导、知名专家学者和省直综合厅局领导作为兼职教师,形成了一支学养深厚的师资阵容。

在师资力量为培训工作提供了重要保障的同时,针对不同类别的党外人士编写教学大纲则为培训工作指出了明确方向。在2011年贵州省委出台《关于贯彻落实〈2010-2020年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的指导下,2013年,省社院专门针对民主党派、党外代表知识分子、宗教界、新的社会阶层、港澳台侨等代表人士编写了不同的教学大纲,这在全国31个省级社院及中央社院中尚属首次。

在具体的培训环节中,省社院不断探索创新、与时俱进,培训工作亮点纷呈。

班次设置因时而动。除了设置“全省民主党派领导干部培训班”、“全省党外县处级领导干部培训班”等主体班次外,还针对我省换届后新的领导班子和成员开设“新任民主党派领导班子成员班”、“新任宗教局长培训班”、“新任统战部长培训班”等等;针对市州社会主义学院开设“统一战线理论师资培训班”;面向基层实际开设“农村同步小康书记培训班”、“全省党外副镇(乡)长培训班”、“同步小康·美丽乡村建设专题研讨班”等等。

课程设置量身定做。努力做到科学发展需要什么就安排什么,党外干部成长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如提高理论修养的课程有《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解读》《2014年全国两会精神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等,提高学员实践能力的课程有《政协、人大提案写作》《提高文化认同、彰显统战魅力》等等。

培训方式灵活多样。通过“走出去与引进来”展开与外省社院联合办班,整合全国社院优质教学资源,取长补短,提高教学效果;邀请老一辈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与学员开展座谈式教学,传承政治薪火;围绕“5个100工程”打造教学基地,与有关方面共建了工业产业园、农业示范园、非公经济产业园等教学基地,组织学员到实践基地学习,使之在实践教学中增长才干、服务发展,讲授式、开放式、座谈式、体验式、菜单式……各种灵活多样、与时俱进的培训方式,让学员在社院度过一段难忘的学习时光。

理论研究凸显特色

“需要”出题目,科研做文章,成果进课堂,教学上水平——这是省社院推进教学和科研实现良性互动的真实写照。

2010年,由省委统战部牵头多家单位成立的理论学术机构——毕节试验区研究中心落户省社院,以此为平台,研究中心推出了系列研究成果,为统一战线大业提供不竭的理论和思想支持。

研究中心参与了《深入推进毕节试验区改革发展规划(2013-2020)》的起草工作,并参加国家发改委对《规划》的论证,为国务院办公厅以国办函[2013]35号文件批准这个规划作出了积极贡献;

《“同心”思想及其在新时期的成功探索》《科学发展观的探索与实践—多党合作在毕节试验区》等课题项目的顺利开发,不仅在全国社院系统产生了强烈的影响,甚至在国内理论界也引起了关注;

教师黄水源撰写的《毕节试验区的政治学阐释》一书获全国社会主义学院系统优秀科研成果奖一等奖;

作为公开发表的学术刊物《贵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连续不断地开设“毕节试验区”专栏,刊发系列相关研究学术成果,使学报成为展示统一战线理论研究成果的重要平台。

在深入开展第一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为构建精神高地,研究中心进一步发掘、学习、研究中国共产党服务人民的优良传统,通过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找出了时任中央书记处书记习仲勋对1985年新华社记者采写的关于赫章县海雀村的一篇清样报道的批示影印件,引起了有关方面的高度关注,省社院党组立即组织全院党员干部和研究中心工作人员深入学习,将批示精神迅即转化为统一战线推动和参与毕节试验区建设的强大精神动力。

5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贵州省委关于毕节试验区建设发展情况的报告》上作出重要批示,指出:毕节试验区经过26年的发展,创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助推贫困地区发展的成功经验,希望有关方面继续关心支持毕节发展,在多党合作服务改革发展实践中探索新经验。

对此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社院党组书记何萍认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批示,是对统一战线服务科学发展、参与毕节试验区建设所取得的成就和价值的充分肯定,对省社院和毕节试验区研究中心是巨大的鼓舞和鞭策,为统一战线服务毕节试验区新一轮改革发展、加快同步小康进程指明了方向,社院将充分发挥毕节试验区研究中心职能,抓住机遇,乘势而上,把试验区改革发展理论研究作为突破点,争取在理论研究方面走在试验区改革发展实践的前列,为统一战线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动毕节试验区的更大发展做出贡献。

以此为契机,社院必将再创新的辉煌。(责任编辑/喻 丹)

猜你喜欢

毕节试验区培训班
推进自贸试验区高质量发展
毕节留守儿童的新家
培训班组图
中国7个新自贸试验区设立工作进展顺利
商务部表示7个新自贸试验区设立工作进展顺利
国务院新设立7个自贸试验区
国务院新设立7个自贸试验区
画画培训班
补足区域交通短板
荒岛培训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