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遵义海龙囤遗址及其突出普遍价值研究
2014-08-08吴孟珊
作者简介:吴孟珊(1988-),女,天津人,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2011级人文地理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文化地理与遗产学; 但文红(1967-),女,贵州遵义人,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教授,留法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文化地理与乡村地理; 李 瑞(1984-),男,贵州贵阳人,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2011级人文地理学在读博士生,研究方向为区域与旅游发展。
摘 要: 贵州遵义海龙囤遗址于2012年成功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遵照世界文化遗产申报标准,阐释遵义海龙囤土司遗址的突出普遍价值,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核心研究工作。从遵义海龙囤的历史沿革着手,以完整性与真实性为重点,厘清重要历史事件代表的历史文化价值,对比借鉴国内外同类型遗产,凝练出遵义海龙囤的突出普遍价值符合世界遗产的标准ii、iii、iv、vi,为国内外同类型遗产价值分析提供理论借鉴。
关键词: 世界文化遗产; 普遍价值; 海龙囤遗址; 贵州遵义
中图分类号: G0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21X(2014)01-0111-07
遵义海龙囤遗址位于贵州省遵义西北30公里处的汇川区高坪镇海龙囤村龙岩山上。它始建于南宋时期,为防御蒙元侵略,由播州安抚使杨文倡议,当时播州、思州军民共同建筑的国家重点军事防御工程,后经元、明历代播州杨氏土司建设完善,形成完整的山地城堡攻防体系,是迄今保存完整的中国中世纪山地军事古城堡。2001年海龙囤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成功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自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有关海龙囤的研究成果,主要涉及杨氏源流[1-3]、平播战争[4-8]、播州改土归流[9-10],以及海龙囤古城堡的建造特点[11-13]与考古文化[14-16]等方面,从海龙囤的历史渊源、政策演变、建筑特征等角度,为海龙囤遗址价值的深入研究提供了较完备的理论文献。2012年,经多方共同努力,遵义海龙囤遗址与湖北省咸丰县唐崖土司遗址、鹤峰县容美土司遗址、湖南省永顺县老司城遗址,联合申报土司遗址,并成功入选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作为中世纪中国山地军事古城堡的杰出代表,从文化遗产学和考古学的角度对其突出普遍价值进行深入研究,对其现有理论研究成果进行系统分析,可为国内外同类型遗址价值的理论透视提供较好的参考案例。因此,本文在充分查阅文献与实地调研的基础上,从遵义海龙囤的历史沿革着手,以完整性与真实性为重点,厘清重要历史事件代表的历史文化价值,对比借鉴国内外同类型遗产,凝练出遵义海龙囤遗址的突出普遍价值。
一、海龙囤遗址概况
(一)遗址背景
海龙囤约始建于南宋宝祐五年(1257年)。南宋末年,蒙军由云南挥师东进,抵罗氏鬼国境,直逼播州。土官杨文动员军民伐木通道,在龙岩山修建营垒、关隘、楼宇,储备粮草和军需,以求自保。其后曾不断修葺、扩建。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杨氏三十世杨应龙起兵反明,调集8万役夫工匠,历时4年,于“龙岩新城”基础上扩建城堡、宫室,“于屯前筑九关,以拒官兵”(道光《遵义府志•古迹》引《读史方舆纪要》)。并于各道城门卷拱顶的榜额上,嵌刻关名,城门上营造箭楼。现存“飞龙关”“朝天关”匾额均系杨应龙所题,知其于万历年间加固或重修。又在城内新建楼房、家庙、仓库、兵营等,自诩为“万世之根本”,改名为海龙屯。至此,海龙屯遂成一设施齐备、粮草充足的军事堡垒。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三月,李化龙督兵平播。四月,明军分八路入播。五月中旬,明军围屯三匝,攻屯未果。李化龙见前屯不易攻破,并将主力调至后屯。六月五日,后屯土、月二城被明军所破,杨应龙自缢而亡,海龙囤毁于战火。图1为海龙囤现存遗址平面示意图。
图1 海龙囤现存遗址平面示意图
(二)完整性
《骠骑将军示谕龙岩囤严禁碑》提供了有关海龙囤的大量历史信息,这些历史信息无论是内容本身、抑或是信息的来源都非常真实可靠,是构成海龙囤完整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现存海龙囤的遗址主体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海龙囤军事防御建筑体系、养马城及杨氏墓葬群,它们是遗产的本体部分,屯内于万历年间立的勒石警示碑,即《骠骑将军示谕龙岩囤严禁碑》是有关海龙囤各种历史信息来源的重要载体,周围的山脉是遗产本体所处的自然环境。1982年,自海龙囤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后,其遗产本体及周边环境就一直得到了全面有效的保护。海龙囤遗产本体地处龙岩山顶,远离城镇和村寨,交通不便,极少有人寻迹至此,也少有村民在遗址上面从事其他生产活动,后期人类行为对遗产本体造成的影响已被降到最低。同时,营建遗产本体所使用的建筑原料,主要是以当地的青石和木材为主,石料经久耐蚀,除了其上的木构建筑被损毁和部分石构建筑基址有少许的坍塌之外,遗产的本体部分和周围的环境至今都得到了完整的保存(图2)。
图2 海龙囤遗存现状图
杨粲墓、杨辉墓和高平杨氏墓群,虽在早年均遭到过不同程度的盗扰,但在20世纪经过了科学的考古发掘之后,都实施了完整的修复,同时还对其实施了原址保护。其中杨粲墓还在原址上建成了杨粲墓遗址博物馆,除了对墓葬本体采取了行之有效的保护措施外,其墓内发掘出土的遗物(图3),现均展览于杨粲墓博物馆内,并向公众免费开放参观,因而具有很好的完整性。
图3 遗址出土文物
(三)真实性
海龙囤建筑基址群和养马城,一直以来所受到的人为干预被降到最低,其所处的自然环境也同样得到了完整的保存。其遗产主体虽然偶尔受到一些来自自然因素的细微损毁和侵蚀,但仍然保存着原有的状态。虽然海龙囤军事防御功能已经随着冷兵器时代的结束而与今天的现实生活渐行渐远,但在外形和设计、材料和实体方面仍然保存着完整的真实性。
杨粲墓、杨辉墓和高坪杨氏墓葬群,虽然经过了考古发掘,但在发掘过程中严格遵循科学的发掘方法并完整地提取了资料。发掘结束后,对所有发掘过的墓葬都实施了原址保护并对其采取了行之有效的保护措施,其中杨粲墓还在原址建立了博物馆,其遗产的真实性同样得到了完整的保存(图4)。
图4 海龙囤墓葬群与出土文物
二、突出普遍价值
根据海龙囤遗址背景、现存遗址完整性和真实性状况,本文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中关于世界文化遗产的价值认定标准为依据,着重剖析重要历史事件代表的文化历史价值,凝练海龙囤的突出普遍价值。
(一)世界文化遗产价值标准
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中关于世界文化遗产的价值认定标准共有6条。除第六条不得单独使用、最好与其他标准合并使用外, 只要符合其余5条中的任意1条或1条以上,在世界范围内具有突出普遍价值,即可认定为世界文化遗产。该6条标准如下:
i.代表人类创造精神的杰作;
ii.体现了一段时期内或世界某一文化区域内重要的价值观交流,对建筑、技术、古迹艺术、城镇规划或景观设计的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
iii.能为传衍至今或已消逝的文明或文化传统提供独特的或至少是特殊的见证;
iv.是一种建筑、建筑整体、技术整体及景观的杰出范例,展现历史上一个或几个重要阶段;
v.是传统人类聚居、土地使用或海洋开发的范例;
vi.与具有特殊普遍意义的事件或先行传统或思想或信仰或文学艺术作品有直接或实质的联系。
(二)突出普遍价值分析
海龙囤是融维护土司家族利益与保卫国家利益于一体的宋明时期关堡山城体系,它至今保存完整而真实,基本符合《实施<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公约>的操作指南》第ii、iii、iv、vi条标准。具体表现如下。
1.海龙囤的建筑样式及其所蕴含的防御理念,对同期以及后代的同类工事产生了深远影响,并在抗蒙战争中发挥了影响历史走向的重要作用(符合第ii条)。
《杨文神道碑》载:宝祐五年(1257年),两府节使吕文德与杨文议“置一城以为播州根本”,于是筑“龙岩新城”。龙岩即今海龙囤,因此,一般认为海龙囤始筑于1257年。但结合杨文早在淳祐二年即向余玠提议“建城濠以为根柢”看,海龙囤的修建似应早于1257年。杨应龙刻于1596年的《骠骑将军示谕龙岩囤严禁碑》记:“夫龙岩囤者,乃播南形胜之地也。吾先侯思处夷陬,不可无备,因而修之以为保障。”称海龙囤的修建,目的是防备周边的少数民族,而非为抗蒙,则其修建应较宝祐五年为早。后随蒙军的南进,地处杨氏统治中心白锦堡—穆家川以北30公里南北要塞之上的海龙囤遂被重修,成“新城”,承担抗蒙重任。宝祐六年七月,“吕文德入播,诏京湖给银万两”(《宋史》卷四十四《理宗四》)。一场官民共筑关隘,以御蒙古的运动大规模展开。可以肯定的是,因山为城的防御理念很早便已在播州流行,是从掌播者到隐士的普遍共识,它直接影响了海龙囤、钓鱼城等山城防御体系的修建。这一发端于播州的防御理念及其产物,在抗蒙战争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明万历年间,杨应龙修葺海龙囤,使之最终成为对抗明朝廷的大本营。明清时期,“因山为垒”成为西南地区普遍的防御模式。这类防御工事的精粹在于:“一曰待敌,不可轻战;二曰保山险,不可散居平地。”(《杨文神道碑》)这一时期,贵州各地涌现大量效仿海龙囤营建的“营盘”,遗留至今者仍有近千处之多。它们都因山而建,环山有一至二道石墙,有门洞与外相通,墙内平旷处营造屋宇,其格局与海龙囤同,只是规模已经大大缩小。在战事频仍的明清时代,它们被土司、土匪、乡绅等广泛运用,以求自保。 这些均体现了较早出现的海龙囤对周边地区后世军事防御体系的深远影响。
2.海龙囤是中国唐宋羁縻之制和元明土司制度的产物,见证了我国少数民族政策由羁縻之制到土司制度再到“改土归流”的演变;著名的“平播之役”,见证了杨氏家族统领下播州的辉煌与覆灭(符合第iii、iv条)。
自唐末至明末,从杨端到杨应龙,传27代30人,杨氏统领播州达725年。其虽版籍列于职方,冉专制潜力,自相君臣,赋税之册,不上户部;兵役之制,不关枢府,名为外臣,实为一独立政权。西南夷族之大,盖自汉之夜郎,唐宋之南诏、大理外,无出其右者(谭其骧《播州杨保考》)。杨氏统领播州的数百年间,恰是中国少数民族制度由羁縻之制到土司制度再到改土归流的流变之际,羁縻之制和土司制度在一定历史阶段,促进了民族地区社会的发展。世袭统领播州的杨氏,能“累世恪守忠节”(《杨文神道碑》),与中央朝廷保持一致,因而得到了宽松的发展空间,并采取各种积极措施,客观上促进了播州经济、文化的发展,并为明清时期遵义地域文化的兴盛奠定了基础。海龙囤、杨粲墓等一批杨氏遗存,正是播州经济、文化高度发展的实物见证。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土司制度的弊端逐渐显现,加之末代土司杨应龙的种种不端,杨氏遂成为明朝廷翦灭的对象,一场惨烈的、旷日持久的血战在海龙囤上演。清魏源在《圣武记》中称:“明代播州、蔺州、水西、麓川皆勤大军数十万,殚天下力而后产平之。”这四次大的战争,尤以“平播之役”最为典型。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二月,总督李化龙率八路大军平播,四月中旬会师海龙囤,一场血雨腥风的大战就此展开。自二月二日出兵至六月六日结束,历时114天,双方共投入兵力达数10万之众,生擒播军1124人,斩首22687颗,虏获家属5539人,招降播民126211人,夺取马牛767头,明军大获全胜。这是遵义历史上最大的一场战事,海龙囤是贵州中世纪最著名的战场。明清时代,很多文人骚客曾作诗凭吊,至今仍有大量与之相关的口碑传说在当地流传。因此,海龙囤是唐宋羁縻之制和元明土司制度的产物,也是“改土归流”战役的上演之地,它完整见证了中国宋代以降民族地区政策的历史性变迁。
3.海龙囤是山地军事攻防建筑体系的杰出典范, 充分反映了文化与生态环境的完美交融,成为宋元明清时代社会动荡的实物见证(符合第vi条)。
现存海龙囤遗址的空间布局,充分利用了地形地貌,人工建筑与地理环境紧密结合,相互照应,构成完整、坚固的山地军事防御体系。南北两侧有天然屏障,军事防御体系建设沿东西两侧展开,从防御功能看,可将其分为东侧外城、西侧外城和内城等三大军事预防体系。东侧外城军事防御建筑有明显的“两重城”格局。在内城墙东外侧半山腰又修建了高大的外城墙,外城墙围合的一个相对独立的外城空间,和内城组合构成了两重城的屯堡空间和防御体系。囤顶东侧因地制宜建造了蜿蜒连绵的城墙,其外下部有小块平坦土地,作为外城的修建场地,加强屯堡东侧的攻击和防御能力。西侧军事防御建筑体现出“两重瓮城”的布局。“两重瓮城”,是指在向外凸出的瓮城之外,再建造一层与瓮城效果相类似的围合空间,使各单体军事防御建筑之间相互照应,形成更加强大而富有整体性的攻防能力。海龙囤西侧的月城和土城各自向西凸出的城墙所围合的两层防御空间,形成了“两重瓮城”的军事防御体系。其中,万安关和西关之间的月城空间形成第一重瓮城;西关外又建造后关和土城墙,向西凸出的空间形成了第二重瓮城。 “两重瓮城”强化了海龙囤西侧的攻防能力,弥补了西侧无天险可倚的不足,充分显示了山地军事城堡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的规划思想。
内城与东西防御设施共同构成立体防御的山地军事城堡。承接东西两侧外城,沿囤顶四周构筑城墙,建飞龙关、瞭望四角亭、朝天关、飞凤关、万安关等攻防设施。内城衙署建筑深受中国传统城市规划思想的影响。囤顶四周筑有坚固的城墙,衙署建筑区建于屯顶中央最重要的位置上,采用中轴对称布局。其他建筑则深受云贵高原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的影响,因地制宜,依山而建,明显带有当地民居建筑布局的特征。表1 海龙囤功能分区一览表
名称 复原图 位置 功能 建筑遗址
东外城防御区海龙囤山体东侧半山腰,由屯东外城墙围合而成独立的空间区域承担防御、瞭望、通行检验等功能 屯东外城墙、铜柱关、瞭望哨台、铁柱关、歇马台、三十六步天梯、飞虎关、龙虎大道等
内城东部严防区 内城东部区域,是入内城的过渡性空间 内城防御和瞭望内城墙、飞龙关、瞭望四角亭、朝天关、飞凤关等
内城北部环屯防御区 内城北部靠城墙区域 防御、瞭望功能 人工防御系统由内城墙、环城马道、北路兵营、哨台
内城南部环屯防御区 暂无 内城南部靠城墙区域 防御、瞭望功能 内城墙、环城马道、南路兵营、哨台等
内城中部建筑集中区屯顶中部两条山梁之上 生活、行政管理衙署建筑、居住建筑、祭祀及金银库等建筑
内城西部严防区 内城西部前伸区域,西面进入内城中心区的过渡性空间该区的防御功能突出 海龙囤西侧与周边山体相连,军事防御功能加强,主要有万安关和关口内有防御功能的高台等
西外城防御区万安关以西、后关以东防御、瞭望等功能由月城、西关、土城、后关构成
西外围前沿防御区 暂无 后关以西 屯西第一道防御、瞭望地由三圆山哨台构成
可以说,海龙囤选址合理、设计独特、建造灵活、军事防御体系完整。它雄踞龙岩山上,依山而建,地势险峻,在“四闱斩绝”的天然形胜之处筑城,且前有铁柱、铜柱、飞龙、飞虎等关拒敌,后有双重瓮城防御,“飞鸟腾猿,不能逾者”。海龙囤城堡不规则的形状、独特的建筑构造、城墙及各个关卡和山地地形的完美融合,充分体现了其设计和建造的独具匠心,重要部位构造独特、雕刻艺术精湛,是我国古代“因山为城”的优秀实例。其关口、三十六步天梯等反映了精巧的设计和杰出的军事防御思想。
海龙囤是关堡相结合的山城体系。它充分利用地形,又融入地形。它是将山体作为防御体系的组成要素,攻防结合,寓攻于防,层层设关,关关相卫,唇齿相依的防御体系。因此,海龙囤是山地军事攻防建筑的杰出典范,充分反映了文化与生态环境的完美交融,成为宋元明清时代社会动荡的实物见证。
(三)与国内外同类型遗址比较
通过将海龙囤遗址与秘鲁马丘比丘遗址、斯洛伐克斯皮什城堡、川渝抗蒙工事和永顺老司城等典型古代军事古堡的整体性、真实性和遗产价值进行对比,以分析海龙囤遗址上述突出普遍价值的重要性与代表性。
1.与秘鲁马丘比丘遗址比较
马丘比丘遗址位于秘鲁库斯科城西北的安第斯山脉中,建于1440年左右,至1532年西班牙人征服秘鲁时尚有人居,其后废弃,直到1911年被美国人偶然发现。1983年,马丘比丘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它满足以下(i)和(iii)文化基准。
比较之下,秘鲁马丘比丘与海龙囤之间有许多共同点:它们都是废弃400余年的古代遗址;都建于军事要塞上;都是石头建筑的杰作;都是人与环境和谐共存艺术的极致表现;可能都曾作为贵族的休闲地,常驻人员都不多,特殊时期则大增;可能都是在外力介入的情况下被废弃的;都是某种已经消失的文化传统的独特见证。
不同处在于:海龙囤的始建年代较马丘比丘至少早约200年,其存续的时间亦较马丘比丘久远;马丘比丘是南美印加文化的稀有证据,海龙囤是中国西南土司城堡的集大成者,是土司文化的历史见证;海龙囤的废弃与一场旷日持久、影响深远的著名战役有关,马丘比丘废弃的原因不甚明朗;马丘比丘的宗教意味浓郁,海龙囤则因战事惨烈而弥漫着血腥的气息。
2.与斯洛伐克斯皮什城堡比较
斯皮什城堡是东欧13世纪和14世纪集军事、政治和宗教为一体的最大的建筑群体之一,是保存最完好的具有罗马式风格和哥特式风格的建筑物,是欧洲东部最大的防御工事。它坐落在斯洛伐克中部高出海平面634米的岩石层上。
该防御体系始建于12世纪,目的是为了镇压斯洛伐克农民起义并阻止外来侵略。但直到13世纪,真正的城堡才在岩石层上逐渐形成。14世纪,匈牙利国王拉约什一世(1342-1382年)决定按哥特式风格重建该城堡,并在墙内修建了两个大院,不断扩展的城堡成了匈牙利防御系统的支柱之一。接管城堡的每个拥有者都为城堡扩大作出了贡献。扎波尔斯基家族按后期哥特式风格建造了圣伊丽莎白教堂,并在主门的两侧增设了防御工事。1531年,城堡易主,归胡尔佐家族所有。最后改造城堡的是奥匈帝国最富有的家族之一——恰基家族。1780年,城堡被大火烧毁后,当地人遂将其抢劫一空。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当时仍属恰基家族所有的斯皮什城堡被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宣布为国家文化遗址。199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根据文化遗产评选标准(iv),将之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斯皮什城堡与海龙囤相比,它们的始建年代基本相当,即在13世纪前后;它们都建于山巅,且修建目的大致相同,都是为了防御本地不安定因素及外来侵略;它们都是带有浓郁军事防御性质的城堡遗址;它们还不约而同地与蒙古军发生某种关联,只是一因之而停建,一因之而全面加固;它们都曾为某家族所有,但斯皮什曾数易其主,海龙囤自始至终均为杨家所有;它们都毁于大火而渐被遗忘,最终成为遗址; 它们都不是孤立的存在,都与周边相关遗迹存有关联,海龙囤的周边有与之互为犄角的养马城以及缔造这一杰作的杨氏家族的墓葬,斯皮什城堡周边有与之相关的古文化遗迹群。其相似之处竟如此之多,海龙囤因此堪称“东方的斯皮什”。
3.与川渝抗蒙工事比较
据初步调查,川渝地区共有南宋时修筑的抗蒙山城50多座,其中著名的有钓鱼城、金堂云顶山城等。这些山城都据险而筑,多处于交通要道,棋布星连,在抵抗蒙(元)军队的进攻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其在建筑上也有所创新,如圆拱形城门应是这一时期在南方逐步发展起来的新技术。这些山城都有着显著的自身特色,与中原地区的城址有着较大的差别。以下以钓鱼城为例进行比较。
钓鱼城,位于重庆合川区合阳镇嘉陵江南岸钓鱼山上,占地2.5平方公里。钓鱼城始建于宋淳祐二年(1242年),四川安抚制置史余玠为长期抗击蒙军,在杨文的建议和播州人冉氏二兄弟的规划下,开始筑钓鱼城。该城三面临江(嘉陵江、涪江、渠江),形势陡绝。遗址主要有城门、城墙、武道衙门、步军营、水军码头等组成,还有元、明、清三代遗留的大量诗赋辞章、浮雕碑刻等。
钓鱼城与海龙囤均是在相同防御理念影响下而出现的抗蒙工事,且这一思想均源出播州,两地城址山形水势的相似性充分表明了这一点。它们均筑城于三水相汇的险要之地,“因山为垒”,彼此拱卫。其修建的时间也大体相当。不同的是,钓鱼城的修建,乃政府行为,其目的较为单纯,即抗蒙。而作为土司城堡的海龙囤, 其修建的目的则显得更为复杂,兼有防范当地少数民族和抗击蒙军的双重目的,并在特殊情况下,成为对抗中央王朝的大本营。
4.与永顺老司城比较
永顺老司城,本名福石城,亦称司城、老司城。位于永顺县城东19公里处的灵溪镇司城村。2001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老司城遗址内分布有宫殿区、衙署区、居住区、墓葬区、宗教祭祀区等。作为与海龙囤同类型的土司文化遗存,老司城与海龙囤有着诸多的相似之处。
首先是在规划和选址方面,老司城与海龙囤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老司城建在地势极为陡峭的山地,依山傍水,因地制宜,形成了自然地形与军事防御设施的完美统一。都是南方山地“以山为垒”的典型案例。其次,在功能方面,海龙囤和老司城都是以军事防御为主的建筑体系。但老司城的规划与设计,在首先参考了军事防御功能的同时,还分布有宫署、衙属、居民区和墓葬区等其他功能,是一个较为系统的聚落形态。而且这些功能区都是作为一种常设的形式被规划和设计兴建于城内。而海龙囤,它的首要功能则是出自军事防御的需要,虽然屯内也有宫署建筑规划,但更多的时候只是出于战时的临时需要。与老司城相比,海龙囤在军事功能方面更为突出,它连同附近的如养马城、养鸡池,以及周边地区的军防设施互为犄角,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攻防体系。再次,海龙囤的设计与建造,最初可能是出于一种应付周边其他民族事端的需要,到后来慢慢演变成南宋朝廷对抗蒙(元)军南侵的一个重要桥头堡。而老司城的修建,完全是出于永顺土司的一种“地方”行为,海龙囤的修建,除了早期播州杨氏家族出于内部的安全与防范之外,还兼顾了后期南宋朝廷的一种国家行为。从大的历史意义上看,海龙囤的修建及其所蕴含的“以山为垒”的军事防御建筑体系的构建理念,不仅对周边同时期及其后来南方山地地区同类建筑的修建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而且还深刻的改变了后来的历史走向和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的历史政治格局。显然,海龙囤的修建及其理念,比起老司城来更具有历史意义。
三、结论
通过世界遗产价值研究、世界遗产突出普遍价值评定标准分析出海龙囤遗址基本符合《实施<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公约>的操作指南》的第ii、iii、iv、vi条标准,其突出普遍价值归纳总结为:它是目前保存最为完好的中国中世纪军事城堡;在中世纪军事建筑史和中国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抗击蒙古入侵的历史上具有杰出而重要的地位和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它见证了我国少数民族政策由羁縻之制到土司制度再到“改土归流”的演变。通过与世界范围内同类型遗产地对比分析,发现分布于1 253公顷范围内的海龙囤遗址的空间格局、军事攻防体系以及意义深远的播州杨氏土司文化三大要素具有高度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参考文献:
[1]张祥光.播州建置沿革与杨氏始末[J].贵阳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2):24.
[2]王兴骥.播州土司势力的扩展及地域考释[J].贵州文史丛刊,1993(2):23.
[3]史晓波.改土归流及遵义军民府的建立[J].贵州文史丛刊,2006(4):76.
[4]李世模.平播战争胜利原因初探[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9):19.
[5]姚香勤.李化龙与播州之役[J].平原大学学报,2004(1):77.
[6]张贵淮,雷昌蛟.播州杨氏兴亡与平播之役[J].贵州文史丛刊,2001(2):24.
[7]陈季君.地缘政治学视角下明王朝与播州土司的政治博弈[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1(5):15.
[8]陈对.明代平播战争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9.
[9]陈季君.播州土司制度的形成和历史作用[J].贵州民族研究,2006(1):151.
[10]张文.火器应用与明清时期西南地区的改土归流[J].民族研究,2008(1):91.
[11]李亮,但文红,吴孟珊.古代军事城堡海龙囤防御体系探究[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2):123.
[12]吕虹.遵义海龙囤军事城堡保护与开发的研究[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97.
[13]周必素.古播遗踪[J].中外文化交流,2001(3):28.
[14]周必素.播州杨氏土司墓葬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08(5):205.
[15]范同寿.评鉴“播州文化”[J].当代贵州,2008(7):31.
[16]禹明先.南宋播州路的形成和研究[J].贵州文史丛刊,1995(4):15.
[责任编辑:刘兴禄]
On the Hailongtun Heritage in Zunyi and its Universal Values
WU Mengshan1, WENhong1, LI Rui2
(1.School of Geography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 Guiyang, Guizhou, 550001;
2. School of Geography,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5,China)
Abstract:
The Hailongtun Heritage in Zunyi was successfully absorbed to Chinese World Heritage Tentative List in 2012. Following the standards of the World Cultural Heritages, the explanation of its outstanding universal values is the key content in the course of declaring a World Heritage. The present study is to demonstrate that the outstanding universal values meet World Heritage Standards ii, iii, iv and vi based on the integration and truth of important historical events and their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values compared with heritages of the same type from home and abroad. It aims at providing theoretical references for the value analysis of the same heritages.
Key words: World Culture Heritage; the outstanding universal values; Hailongtun Heritage; Zunyi of Guizh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