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语:多民族国家的规范共和
2014-08-08谢晖
谢晖
最近因为撰写一篇有关民间法与共和关系的文章,笔者数月来萦绕心头的重要话题即一个多民族国家宪法治理的模式,如何面对不同民族、不同地方多元规则的客观实存。谈到多民族国家,关心相关话题的读者或许知道,这样的说法在学界渐渐开始产生了一些质疑。质疑的理由大体有二:一是古典中国所实行的不是民族国家、而是天下国家政策;二是那些个充分彰显多元性的现代国家,如美国就不用民族这样的称呼,因之相关矛盾反到不是很突出;可在宗旨上为了尊重多元性而划分民族的国家,却常常人为地挑起了一些不应有的矛盾。我没研究过民族划分与民族矛盾之间的关联究竟有多大,也没有看到相关论者能提出两者变量关系的具体的、令人信服的分析,但我想说的是:无论采用或者不采用民族的称呼,民族及其生活方式的多元存在是我们这个人口、地域、经济总量以及文化大国的客观事实。对这种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事实之说三道四、遮遮掩掩,或者借变换词汇表述来稀释这一事实的论述,在笔者看来,无异于鸵鸟政策。与其如此,不如坦然面对而寻找解药。
而谈到如何面对不同民族、不同地方多元性的共存问题,我们知道,这在实行联邦制或者“弱单一制”的那些国家基本不是个问题,而在那些实行“强单一制”的国家,却是个重大问题。对此,至少自20世纪初叶以来,基于某种文化先进性,并站在“全球视野”上观察问题的政治家和学者,每每不惜砸烂一个旧世界,故移风易俗,以主观世界的高涨热情和文化狂热来摧毁一切旧文化建制的做法可谓司空见惯,但其结果却“创建的”并不是什么新世界,而是比旧世界还要糟糕的文化专权主义。令人啼笑皆非的是:一些个在学术上很有建树,且对“文革”的倒行逆施深恶痛绝的学者,在谈到我们这个大国中多民族、多地域的多元规则及其命运时,每每弃之如撇履。其轻佻蔑视之态不禁令人生疑:他们所抱守的“全球视野”,究竟是“全球视野”,还是“西方视野”?他们所谓的先进,究竟是强者征服、恩赐的“先进”,还是不同主体及其生活方式、行为规则间对话的先进?一种不分青红皂白的强制性“先进”,究竟在何种意义上是“先进”的?发达国家的“全球视野”,果真是这样征服人心的吗?
当然,这些追问,不是在这里能够展开并尽述的,我只想借此提出一个观点:多民族国家的规范共和。正像一些有识之士业已指出的那样,“共和”的名号在当今世界许多国家都被采用。在我国,从中华民国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共和都是其题中应有之义,但对何谓共和,识者寥寥。人云亦云、不求甚解是人们对待一个如此重大话题的基本态度。这样一来,共和所必需的多元交涉和多元共生就被人们严重忽视。关注共和研究的一些学者,也把重点落脚到所谓共、和、公这些结果上,但对它的前提——多元性却或要言不详,或隐而不言。这些在客观上都损害了对话交流、多元包容、合作共赢的共和精神。透过如上交待,可否把共和界定为在地方性或民族性交往规范多元竞争、交涉基础上的合作共赢?如果这一界定成立,那么,多元规范的作用就理应成为这一话题的主题词,那种因俗而治的温情关怀理应被国家在寻求宪法治理时予以特别关注。这种关注的目标,就是指向规范共和。
规范共和所强调的,绝不是不分青红皂白、叠床架屋地堆积不同的规范,并使这些规范实现井水不犯河水的低层次共存,而是强调在不同规范——从而也是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生活方式之间通过对话、谈判、博弈,来实现这些主体间的合作、互惠、共赢。这种合作、互惠和共赢的结果,不止是不同规范的共存,同时也是在不同规范博弈和竞争基础上,寻求相互冲突的规范间得以合作的共同路径,并进一步保障规范多元、创造多元规范竞争合作的更高层次的规范。因此,如果说多元主体的共和是共和的实质内容的话,那么,多元规范的共和便是共和的理性形式。它不仅保障多元主体的竞争、对话与合作共处,而且也使这种情形呈现为可反复、可预期的共和秩序模式。
本期刊出的3篇论文分别是王小龙的《我国民族建筑保护地方立法模式探究——以滇、湘两省的相关立法实践为例》、程泽时的《晚清苗疆盗案断理与实践法律观——从五份清水江文书谈起》和安兵的《裕固族习惯法司法运用探究》。3篇论文各自从立法和司法、古和今等多个向度对多元民间规范的现实实践品格做出了阐释。虽然3篇文章都没有涉及本文所阐述的“多民族国家的规范共和”这一主题,但是作者对其各自论题及其背后的规范、乃至精神的挖掘,还是给笔者分析这里的问题以有益的启示。期待我国的民间法研究能在如下两方面都有所突破:一方面,深入挖掘多元规范在我国这个多民族国家存在的事实;另一方面,寻求多元规范的深层次对话、提升,并在规范共和的基础上襄助宪法治理与共和景象的实现。
[责任编辑:吴 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