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数学课堂学生主体性的看法

2014-08-07王雷刚

读与写·下旬刊 2014年8期
关键词:解决问题数学课堂教学

王雷刚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6-0198-01传统问题教学是"去问题化"的教学,通过教学活动,最后以没有问题为教学终点。这种教学模式给学生形成了一种心理定势,就是教师怎么教,我就怎么学。学生始终处于一种"待问"的被动的学习状态,无论教师的"问题"设计得多么高超,提问的方式如何巧妙,训练的都是学生的"应答行为"。这就造成了学生普遍养成不想提问题、不愿提问题、不善提问题、不会提问题、不敢提问题的习惯。而新课标下的数学教学理念,就是要把学生从被动学习中解放出来,突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本文从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意义和作用及其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性的教学策略两方面,谈谈在有效的课堂教学中如何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1.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意义和作用

当前,面对素质教育的深入和新课程目标的全面启动,作为教师只有客观地、科学地、合理地反思自己,才能摆正自己的位置。课堂教学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渠道。如何真正把素质教育落实到课堂教学上,通过课堂教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充分认识自我,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主动发展,即怎样通过课堂教学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这正成为我们广大教师努力探索的问题。近年来,数学教学改革积累了不少成功的经验,但由于长期的数学教育只注重于知识的传播,轻视能力的培养,围绕应试展开的重复演练日趋严重。重结果,轻过程;重间接经验,轻亲身体验。学生缺乏动手实践和探究的机会,分析解决问题和合作交流的能力得不到应有的锻炼,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等等。为此,我们教师要进一步更新观念,从基础教育的大教育观出发,把数学教学的基点转移到人的素质培养上来,在数学教学中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去探究,如何去合作,如何去获取知识,即要着眼于人的发展,在课堂上更好地创造条件,让学生的主体性焕发出来,以提高教学实效。课堂教学中实现学生主体性显得尤为重要。

2.如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要实现在物理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目标,需要对教学方式做必要的改变。

2.1在数学活动中让学生多观察。数学学科虽不同于一些实验性较强的学科,能让学生直接观察实验情况,得出结论.但数学概念的概括抽象,数学公式的发现推导,数学题目的解答论证等数学活动的过程,都可以让学生多观察,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2.2在数学活动中让学生多思考。在数学教学中,概念的提出与抽象,公式的提出与概括归纳,题目解答的思路与方法的探寻,问题的辨与析,知识的联系与建构,都需要学生多思考,并在思考中使学生得到培养和锻炼,进而体现主体作用。

2.3在数学活动中让学生多讨论、多交流。在数学教学中,教师的巧设质疑、精心安排的讨论、对问题怎样解决等,可让学生通过相互讨论,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达到相互间交流、共同提高的效果.此外,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练习、提问、板演等方式,增加学生讨论与交流的机会,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空间。教师通过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积极组织学生的思维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能力.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教师可通过有目的的教学活动,促使学生有意识地掌握推理方法、思维方式、学习技能和学习策略,从而提高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效率.

2.4课堂中更新教育观念,营造课堂民主氛围。数学教学的目的就是在知识的学习和掌握过程中发展和增强学生的主体性。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是实现主体性教学和培养创新精神的基本前提。学生的学习需要有良好的氛围,其主体意识的形成更需要宽松、和谐的气氛。因此,营造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已不再只是一种提高教育质量的手段,而应成为一种教学的目标去追求并努力实现。而良好的师生关系要求教师懂得:第一,平等。教师不能以权威者的身份,高高在上的去"管"学生。其次,民主。允许学生犯错误,允许学生提意见,允许学生有不同观点,鼓励学生探求的欲望和热情。第三,关爱。对学生的点滴进步给予充分肯定,对学习中的困难则是热情地帮助、指点,对学生的心理问题多交流、多引导。

2.5课堂中善于创设学习情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懂得学习是自己的事,与自己的努力息息相关。要创设情景,提供条件,使学生感到自己积极参与的价值。教师的权威不再建立于学生的被动与无知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教师借助学生的积极参与以促进其充分发展的能力之上。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把蕴藏在学生身上的巨大潜力挖掘出来,是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但是,如果教师不积极地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是空谈。

2.6课堂中加强实践操作,让学生在创造性活动中学习。如果说"活动"是主体性的生成机制和源泉,那么"再创造"应该是学习活动的灵魂。当然,这种"创造"并不是创造人类所未知的,而是学生自己未曾学过的。"再创造"就是在教师创设的特定环境中,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重新创造有关知识。在同伴合作的基础上,更利于实现学生的"再创造"。因此更有效地利用学生间的差异,建立以合作学习小组为主要形式的教学组织方式,改变班组授课为主、师生单向交流的局面,实现教学过程中的多边互动。做到凡学生能独立思考的,放手让学生自己获得,教师绝不暗示或替代;凡能通过小组合作解决的问题,只需通过班级适当交流以形成共识。只有当独立思考、合作学习都不能很好解决时,教师的讲授、示范才有其必要性。

总之,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尽管"教"无定法,但教必得法,学才有路,学才有效.在教学中,教师不但要教会学生知识,还要教会学生如何"学"知识、用知识.要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变"要学生学"为"学生要学",应采取多种激励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方法,以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赵风玲.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中的问题及其对策[J].新课程学习(中),2014,01:42.

[2]曾武贤.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探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4,12:250.

[3]张忠立.浅谈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J].小学教学参考,2014,11:71.

猜你喜欢

解决问题数学课堂教学
联系实际 解决问题
助农解决问题增收致富
在解决问题中理解整式
化难为易 解决问题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