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小学数学体验学习
2014-08-07彭毛扎西
彭毛扎西
摘要: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在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体验。"所谓体验,就是个体主动亲历或虚拟地亲历某件事并获得相应的认知和情感的直接经验的活动。让学生亲历经验,不但有助于通过多种活动探究和获取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在体验中能够逐步掌握数学学习的一般规律和方法。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用体验学习法学习数学呢?
关键词:小学;数学;体验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6-0188-011.课前预习的有效性
开展课前预习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通过预习方法的指导,学生已不再视预习为简单的看书、做题。而是能够在预习时搜集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一定的、恰当的方法来理解和分析知识。还能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学生在预习时,对自己不懂的内容都做了标记。听课时,就会主动的、有重点的听课;教师在审阅学生的预习作业后发现学生较集中、较典型的问题,教学时也会有针对性的施教。从而提高了课堂效率。开展课堂预习既提高了学生动手实践、独立思考、自主探索的能力,也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课中提供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
2.1提供"玩"的机会,让学生在玩耍中体验。爱玩是小学生的天性,是他们的兴趣所在,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促进人们素质个性发展的最主要途径是人们的时间活动,而"玩"正是儿童这一年龄阶段特有的实践活动形式。在教学中,我们把课本中的一些例题转化成"玩耍"活动,从"玩"中体验抽象的数学知识。
2.2提供"做"的机会,让学生在操作中体验。学习是需要体验的,因为我们的目的不仅是要让学生接受更多的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知识的学习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严格的说,能力并不是教会的,而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通过接受、体验、感悟、类化、迁移而逐步形成的。在教学中,多让学生动手操作,尽可能给学生提供"做"的机会,可以使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同时还有助于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3提供"说"的机会,让学生在交流中体验。"说"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主要方式。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努力为学生创设"说"的机会,让学生在交流中感受数学,体验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数学,萌发我要学数学的心里需求。
3.联系生活——让学生体验"用数学"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体现生活性。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教师要创设条件,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学习和理解数学;要善于引导学生把课堂中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应用于生活实际,既可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又能让学生切实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到数学的价值。如简便运算232-198,可让学生采用"购物付款的经验"来理解:妈妈有两张百元大钞和32元零钱,买一件198元的上衣,她怎样付钱?营业员怎样找钱?最后妈妈还有多少钱?学生都能回答:妈妈拿出200元给营业员,营业员找给她2元,妈妈最后的钱是32+2=34元。引导学生真正理解"多减了要加上"的规律。以此类推理解132-103、356+98、947+102等习题。
4.解决问题,体验数学的应有价值
在实际应用中,老师既应该让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用数学,更应该让学生体验到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带不定期的愉悦和成功,逐步养成用数学的眼光分析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学习"圆的认识"后,组织学生对"车轮为什么是圆的?"这一生活问题作深入探讨,引导学生用圆的知识来解释;学习"圆柱与圆锥"这一单元后,引导学生计算沙堆、稻谷堆的体积和重量;学习"百分数的意义"后,引导学生收集日常生活接触到的百分数材料,并通过数据对比、分析,了解社会的变化和进步;学习"统计图表"后,指导学生收集家中的各种发票,了解收入支出情况,经过加工整理,制作季度收支出情况的统计图等等。
5.合作交流——让学生体验"说数学"
这里的"说数学"指数学交流。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合作交流,能够构建平等自由的对话平台,使学生处于积极、活跃、自由的状态,能出现始料未及的体验和思维火花的碰撞,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因为"个人创造的数学必须取决于数学共同体的'裁决',只有为数学共同体所一致接受的数学概念、方法、问题等,才能真正成为数学的成分。"因此,个体的经验需要与同伴和教师交流,才能顺利地共同建构。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充分地表达、争辩,在体验中"说数学"能更好地锻炼创新思维能力。
6.有效评价,体验数学的学习快乐
评价是教学过程中的有机组成部分,贯穿于教与学的全过程,教师在教学中要处处寻找学生的闪光点,及对予以肯定的评价,让学生在教师的评价中体验"我想学"。教学实践证明:成功的学习体验有助于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动机,从而增强学习自信心,提高学习主动性。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表扬与批评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教师应循循善诱,多鼓励、少批评,如多些说"再想想,相信你能行"、"你的回答太精彩了"、"你的回答真有创意"……,只有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才能进一步增强自信心,才有利于学生处主学习的培养。
总之,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要实现这些要求,虽然有多种途径,但最基本的是从学生自己熟悉的生活背景中发现数学、掌握数学和运用数学,在过程中体验数学乐趣,体验"生活"、体验自主、体验过程、体验创新、体验成功,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培养学生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2]高从林.丰富数学体验,提高解决问题能力.小学数学教育,2003年10期
[3]惠琳琳.小学数学体验式教学法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