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科学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
2014-08-07谭玉连
谭玉连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小学科学课程改革在内容、目标、评价以及教法上的改革都取得了一定程度,但是从整体的教育现状来说,当前我国小学科学课程改革还存有一定的不足与问题,需要教育工作者进行创新和完善。
【关键词】小学科学;课程改革;教学地位;创新
一、小学科学课程的重要性
总的来说,我国小学科学课程在整个小学教育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小学低年级阶段就开设了相关的课程,在义务教育阶段一个很重的环节就是要进一步促进小学生自身的个性发展与智能的培养,继而激发起学生的创造力与创造精神,因为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自身具有一定的好奇心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引导学生对周边的事物进行感受以及了解,要对学生心目中的疑问进行及时的解答,同时还应当引导学生对周围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对学生自身的想象力以及创造精神进行培养。
技术的发展对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极大的推动力,在很大程度上也会影响到人的发展能力与就业的机会,甚至还会关系到一个人在未来的生活,只有一个人具有一定的科学素养,在未来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才会更好地参与到社会的精神与进步之中,所以说,科学素养的培养应当从小学阶段就应当加以重视。
二、科学课程的实施方面:要做到横向联系
对于科学课程来说其发展往往是在整体学校课程经验的背景下所进行的科学教学,者也是当前世界所有国家所关注的问题,对于小学学习阶段来说,生动以及形象是所有学科课程必须要具备的特征和基础,但是当前我国小学课程在这一方面体现的并不够,就算是在相关的课程标准实践过程中也没有得到相应的体现,从当前的课程标准来说,数学、语文以及社会等科学在课程的安排上面都会选择和科学相关的内容进行教学,比如说语文课程的教学中就会强调对大自然进行表达以及观察,在社会课程中就会涉及到人体的生理知识等等,但是对于这样的安排以及选择往往是零碎的或者是自发性的,缺少整合性,所起到的效果也不佳。
对科学课程和其他学科之间的综合设计进行强调能够在很大程度撒很难过对当前已经相对拥挤的课程安排进行有效利用,同时还能够进一步激活和加强对其他学科的进一步学习,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有足够生动的学习材料,比如说围绕着植物生长这样的主题进行多学科之间的综合教学,能够使得学生对植物的生长状况有更为确切的了解,对学生自身的科学思维以及观察比较的能力有一定培养,促进学生在语言表达方面的发展和提升,能够更加完善地对植物的生长特点与生长的过程进行表达,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比如说对植物的生长高度进行测量等等,同时能够对学生的绘画能力加以培养,用画图的方式来对植物的生长过程加以记录,另外还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对学生的整体学习经验加以丰富。除此之外,站在科学学习的角度,数理化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对学生的科学学习又很大的促进作用,对小学科学与多学科之间的联系加强,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在多方面的共同发展,真正实现综合性发展。
三、课程内容方面:注重连贯性
以往我国小学课程与中学的科学课程,比如说物理、化学以及生物等等都是相对独立的,没有太多的交集和连贯性,这样就会使得我国小学课程阶段的学习与中学阶段的学习形成一种断层,很难做到有效的衔接,当前的课程改革已经意识到这一点,对义务教育阶段的小学科学课程的内容作了进一步的规划,继而形成一种物质世界、生命世界以及空间科学为核心的三个主要板块的课程体系,这样的划分与规划是有一定合理性的,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科学课程标准的内容与设计上还存有诸多的问题。
一方面,小学科学与初中科学的课程在设置上没有连贯性,缺少一定的衔接度,就当前所公布的内容标准来说,依旧有存有诸多问题,比如说在小学课程的课程学习要求与初中的有所重合或者是已经超出了初中学科课程学习的要求,“生命科学”这一领域中的“进化现象”中小学三年级到六年级的课程标准中对学生提出的要求是能够对自然选择以及适者生存的含义进行了解和解释,能够将某一种生物作为例子来对生物进化的过程加以阐释等等,对于初中七年级到九年级的学生来说,按照标准应当能够对生物进化的现象进行举例说明,对达尔文的生物进化的历程能够有所了解,从这一点就能够看出我国小学阶段的科学课程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与初中生物的课程要求是十分相似或者是接近的,这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超出了小学生自身的知识接受能力以及认知水平。
另一方面,我国小学学习阶段低年级、中年级以及高年级的科学课程在内容上存有比较大的衔接问题,以往我国小学阶段的低年级以及中年级的科学课程一般是处于一种空白的状态,在1986年的时候才真正形成相关连贯的小学自然课程,但是此次的教育课程改革却要将小学一年级以及二年级的科学课程取消,这样就会使得我国小学科学课程容易出现断层的状况,从而对小学生的科学认知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对于科学教育来说,其主要的任务就是要对学生的学习观念以及认知进行转变,相关的研究表明,对学生的认知以及观念加以转变是一个相对长期的过程,因此应当对学生自身所形成的另有观念加以重视,对相关的科学课程加以有效规划,才会真正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良好的科学认识。当前小学阶段的学生在对概念的理解以及技能的学习和情感的表达上会有相对比较明显的层次性,其中对过程技能来说,小学低年级阶段的学生只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进行比较简单的探索以及分类,对于中年级阶段的学生来说,能够进行相对比较公平的比较和细微的观察,对于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来说,能够进行相对有规律的探索以及公平的测试,所以说,只有保证科学课程自身具有一定的连贯性,对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渐进性以及自身科学素养加以重视,才能更好地提升小学科学课程的教学质量。
四、课程考核方面:需从实际出发
对于小学科学课程的教学考核来说,与其他的小学课程考核有很大不同,应当从本学科的教学实际状况出发,和本学科的自身特征以及学生的自身实际状况进行有效结合,对事物的本质加以认识,对事物的内涵加以了解和掌握,同时从事物的发展以及应用开始进行相对公开以及科学的考核,通过讨论、设想、猜疑以及动手制作等多方面的考核工作,真正落实发展的任务。
尽管当前我国小学阶段的学生在思想上比较单纯,但是其学习的目标、动机以及相应的学习方法是科学的,所以说,在对小学科学课程加以考核研究以及进行实施有助于学生培养起良好的学习品质和学习的动机,比如说,引导学生对植物进行仔细的观察,在进行考核的时候应当引导学生展开充分的想象力,进行对比、叙述以及体会等多种活动来进行打分,从而有助于学生良好学习动机的培养,同时还能在一定程度激发起学生自身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助于学生自身创造能力、思考能力以及观察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自身科学课程思维习惯的培养。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小学科学课程改革应当从内容、评价、方法等角度入手进行分析与创新,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完善我国小学科学教学体系,才能真正提升我国小学科学教育的能力与水平,继而有效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隋丽霞.浅谈小学科学课程教学改革[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1)
[2]陈木兰.农村小学科学课程实施现状及改进措施[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2011(2)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