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跨文化交际视角浅析英汉恭维语中的差异
2014-08-07卞家娜
卞家娜
【摘要】恭维语是说话人对听话人的某种双方都认可的长处或优势进行积极评价的一种言语行为。由于受到社会观、价值观、思维模式等条件的制约和限制,不同文化群体对恭维语功能的运用需要根据语境和说话双方的关系进行具体分析。
【关键词】跨文化;英汉;交际
一、目的及对象的差异
恭维语的目的大多是为了取悦对方,让被恭维者有种愉悦的、良好的自我感觉。在英语中,恭维语的主要功能是为了达到双方关系的“一致性”,即一种平等的关系。比如,在美国社会中,通常是上级对下级,或者是地位较高的人对地位较低的人进行恭维。例如:You did a good job.而在中国的文化环境中,恭维语往往带有一定的功利性,一般由趋于地位劣势的人说出,为的是取得上级的好感。在美国文化中,长辈恭维晚辈也是常见的,他们认为这只是一种对其努力的肯定与认可,家庭成员之间的互相恭维也是常见的。而在中国,长辈恭维晚辈的情况很少,他们认为这会是一种不严肃、狂妄的表现,夫妻或者平辈之间也很少有恭维的话语。但在中国,最常见的是恭维别人家的孩子,如:张姐,你家孩子可真聪明啊!
美国人还热衷于对女性进行恭维,无论其有怎样的社会背景、地位以及年龄,都会成为被恭维的对象。在中国的文化中,对女子品头论足本身就是个禁忌,如果一个男士对女性的外貌再进行称赞、恭维的话,就会被以为此人不正派。
二、内容的差异
1.外貌及仪表
外表能够反映一个人的品味,在西方,特别是美国,人和人之间的恭维最常见于对外貌方面的称赞,而且主要集中于女性,如女性的肤质、身材、发型、妆容等等,如一位美国男士称赞他的女同事:You are so sexy today!女同事会开心的回答:Thank you!甚至,一个人都可以在书店恭维一位陌生的女士:You have a beautiful smile.而在中国,恭维的情况一般大多出现在女性和女性之间。当初次与陌生人交流期间,人们通常也不会对彼此的容貌进行恭维,不然会显得轻浮。
2.能力及成就
在能力与成就方面,美国人更看重事情的结果,如下级在顺利完成上级交代的一项任务时,上级会鼓励说:Well done!相比之下,中国人由于受到传统儒家文化的影响,更注重人的学识、智慧等内在涵养。
在美国,评论他人的能力及成就是个严肃的话题,往往是有一定社会地位或专业资格的人才会对他人进行能力上的恭维。而在中国,往往是下级为了一定的目的,对上级的能力和成就进行恭维。在这一点上,有很大的文化差异。
西方国家的人会主动避开一些敏感的字眼,如年龄、婚姻状况、工资待遇及收入等方面。但是在中国的文化环境中,这些话题却时常在交流的时候被提起,往往还会是恭维语可加以运用的话题。
三、方式的差异
1.恭维者言语方式的差异
在恭维的表达方式上,汉语有着独有的特点,即在恭维他人的同时,往往会有意无意的贬低自己。比如:
(1)这道题你都会做,太厉害了!我连题目都看不懂。
(2)你这主意太棒了,我怎么就没想到哪!
中国人所使用恭维语常常是隐形或者比较含蓄的,需要结合具体语境才能领会和理解。比如一个人到另一个人家做客,主人做好了可口的饭菜,这时客人会说:“看你这两下子,是不是当过厨子啊?”而在美国,恭维语呈现出一种高度的程式化,句式固定,且极易识别,不会转弯抹角,清晰了当。如:You are a clever boy!或Its very nice of you.
2.恭维回应方式的差异
对恭维语的回应,可粗略的分为接受和拒绝两种类型。
在回应对方的恭维时,中国人习惯用拒绝与否定的话语来回答。比如:
A:你的新包可真好看啊!
B:还行吧,便宜货,和你的比差远啦。
这里的前半句是予以解释和说明,这种语言现象在汉语中也很常见。后半句则是拒绝的形式。又如:
A:您看上去比实际要年轻好多!
B:哪里,哪里,不行,老了老了!
这就是一种一味的否定的回答方式,体现了中国人谦虚的民族品质。
在美国,人们对于恭维的回应大多是接受或是表示赞同。比如:
A:I like your new shoes.
B: I like it,too.
这是一种表示赞同的回应方式。
A:Your new jack looks really good!
B: Thank you.
这则是一种完全接受的回应方式。
当然如果用“拒绝”笼统的归纳中国人对恭维的回应也太过片面,随着中西交往的密切,中国的传统观念也发生着变化,对恭维表示接受的情况也越来越多,但还是大多发生在熟人之间。表示赞同的应答方式随之多了起来。如:
A:你的新裙子真适合你!
B:真的吗?其实我也这么觉得。
英语中也并非对所有的称赞都表示接受,汉语在西方文化的影响下正发生着一些变化,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倾向于别人的称赞。
通过上述分析,不难看出,英汉在恭维语使用的目的、对象、内容以及回应上都因为各自文化环境、文化背景的不同,存在着各自的特性,归根结底是民族的文化差异、思想观点的不同导致了这一语用差异。我们应该明了其使用的规则,并且尊重对方的文化习俗,这样不仅能减少不必要的跨文化交际时产生的冲突和矛盾,而且还有利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顺畅交流。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