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时代”医学生医德教育的路径探析
2014-08-07李琳李志伟
李琳+李志伟
【摘要】文章通过简要分析“微时代”医学生医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在树立正确的医德教育理念、创新医德教育方法、丰富医德教育内容、建强医德施教队伍等方面提出了医学生医德教育的对策,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微时代”;医学生;医德教育;路径
一、“微时代”医学生医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1.医德教育的内容陈旧
当前,医学院校的医德教材大多是泛泛的理论说教,没有结合生动的临床实例进行论述,内容陈旧,不能及时补充学科最新的、适合社会发展的内容,很难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当前医学伦理学课程内容一直没更换,且同样的内容针对专科、本科、研究生等不同的学生群体、不同学习阶段重复使用,内容缺乏针对性和专业性。
2.医德教育的方法单一
当前医学院校采用的医德教育方法主要为课堂讲授法,即通常的灌输式教育。这种教育方法忽视了医德教育要培养医学生高尚医德品质的真正意义,把医德教育当成单纯的授课任务,不能激发医学生学习兴趣,没有得到学生认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缺乏交流互动,难以引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课堂教学过于注重知识传输,加之教育内容不能体现新时代特征,缺少道德实践,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内心需求,削弱了学生的主体性,不利于从根本上提高医学生的道德认知力。
3.医德教育师资参差不齐
目前,我国医德施教队伍与医德工作要求不相适应,医德教育教学缺乏固定的专职教师。医德理论教学一般由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兼任,或由医学专业课教师兼任,前者缺乏医德实践经验,后者缺乏教育学等人文社科综合知识,跨学科专业结构的教师很少。一些医德教育者没有与时俱进的思想准备,没有掌握新时期科技发展的新趋势和特点,对“微时代”信息发展态势和作用缺乏正确的认识和敏锐的思考,对加强“微时代”医学生医德教育平台建设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4.医德教育环境亟待改善
当前在市场经济的催化下,医务工作者在看待医患关系时淡化了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人情物化、金钱至上,医患之间出现了严重的信任危机。部分医务人员受到社会上“一切向钱看”等不良倾向的影响,不顾社会效益,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这种现象,对医学生的医德观念形成了强烈的负面影响。同时,在“微时代”下,一些医学生判断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较差,对网络信息的自我抵制和防范能力较弱,更容易沉迷其中,受到不良信息的侵蚀。
二、“微时代”加强医学生医德教育的路径
1.树立正确的医德教育理念
一要树立德育首位的理念。德育理念是一种导向,更是一种激励。在当今的医德教育过程中,作为教育者应该对其功能与价值进行重新审视。在当代社会中,医务工作者出现问题往往是由于个人的思想品德出现了偏差,而与其个人能力无关。一个医务工作者能否成长与成才与其道德水平有很大关联,从这一层面来看,医德教育必须要树立德育为首的理念。二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中的重要内容。以人为本旨在强调通过既要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同时又要用符合人性发展的方式与要求来审视医德教育。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医德教育既要立足医学发展要求,又要立足医务工作者的现实需要;既要体现医德教育的时代性,又要体现出医务工作者的精神需要;既要体现医德教育的未来发展,又要体现出医务工作者的文化需求。在“微时代”的医德教育中,必须善于将医务工作者的内在需求转化为驱动力;此外,还要尊重医务工作者的主体地位,尊重他们的感情,尊重医务工作者的个性发展。三要树立虚实结合的理念。受到“微时代”网络科技的影响,当代医德教育也应该体现虚实结合的理念,即要坚持网上与网下联动,加强现实道德教育与虚拟道德教育的结合。
2.探索科学的医德教育方法
医学院校应顺应时代要求,借助“微载体”搭建多方参与的学校官方微博、微信公共平台,在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前提下,关注医学生的微言微语、微思微想,把医德教育的理念贯穿其中,将服务学生和凝聚学生紧密结合。要利用“微平台”信息传播快、范围广的特点,在校园内外加强对医德品质高尚、医风文明的教师及学生的宣传,努力营造医学校园良好的医德育人氛围。利用“微平台”信息的大众性特点,将“医德认识、医德情感、医德信念、医德意志和医德行为”这一医德形成过程的五个要素进行精当、具体阐述和宣传,让医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医德形成的理论体系,更好地指导个人日常行为。利用“微平台”沟通的互动性和便利性特点,在平台开展医学生的社会主义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教育,医学伦理学教育、医事法制教育、职业情感和职业道德教育、医德实践教育,将医德教育的各个内容有机整合,通过“微平台”进行潜移默化的宣传教育,让医学生在通过“微媒介”沟通和了解外部世界的日常活动中得到医德教育熏陶,逐步形成高尚的医德品质。
3.拓展丰富的医德教育内容
要结合“微时代”特征和医学生的心理特征、知识结构和职业特点,突出思想政治课主渠道的育人作用,强化“微时代”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要精心挖掘医德理论教育教材的思想性和医德取向,融知识性和思想性于一体,将“微时代”的优势、特点融入医德理论教学之中,运用声音、图像、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全面展现现代信息技术的魅力,做到医德教育随机渗透,含而不露,增强医德教育的持续性和实效性。在“微时代”环境下,开展医学生医德实践教育变得更为便利。在校园内,可举办各种融入医德教育的人文、社科、医学讲座,邀请校内外临床专家教授进行专题讲座或形势报告,以生动直观的医疗实践活动让医学生体会白求恩精神在当代的继承和发扬,以身边的优秀教师为学生树立起学习的榜样。在校园外,可结合专业的行业特点开展社会职业实践调查体验,本着客观分析原则组织医学生到医院、药企进行调研,在学生做、听、看、思、谈、写的基础上加以正确引导,使医学生对职业技术工作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增强对医疗卫生行业的认同感;可精心设计组织医学生进街道、社区、敬老院开展卫生志愿服务、便民医疗服务,通过与病人的直接接触,了解病人的疾苦,逐步培养医学生的医德情感,提升医学生的医德认识;可在临床实践中注重医学生的医德情感培养,将强化责任心教育作为医德教育的切入点,开展在患者旁边实施部分教学活动的床边教学法,提升医德教育的实效性。
4.打造强健的医德施教队伍
首先应该挑选爱岗敬业,师德、医德高尚的教师、医务人员担任任课老师、带教老师,建设一支业务精湛、信念坚定的医德施教队伍,对学生进行言传身教。其次要敦促医德教育岗位上的教师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努力将课堂教学与“微时代”的媒介平台有机结合,通过各种途径,了解本学科最新进展情况,及时更新医德教育内容,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提升科研水平,满足医学生医德需求,增强教书育人的能力。第三要以实际行动加强自身师德建设,严以律己,为人师表,提升以德育人、以素质与人的水平。要主动学习新事物,研究新问题,了解和掌握“微时代”对医学生理想信念的影响,掌握其规律并加以应用。要加强信息的敏感性,增强自身快速、合理应对突发性问题的能力,力争在新媒体的掌握和利用上走在学生前面。第四要在“微时代”背景下努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在通过微媒介进行发布、转发、评价中对信息进行有机整合,对核心价值进行有力辩护。与此同时,应主动担当网络把关人的角色,积极“预防”应对突发事件,把即将发生的事件处理在萌芽状态。要密切关注医学生微博、微信动态,迅速掌握并分析医学生群体舆情形成特点,迅速消除谣言并有效防止校园群体事件发生,通过适当的心理干预帮助学生闯过难关,以避免恶性事件的发生。当突发事件发生时,及时通过微博、微信发布真实信息,抢占舆论制高点和主动权。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