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问题及解决策略

2014-08-07党彩霞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4年6期
关键词:解决策略小组合作学习问题

党彩霞

【摘要】“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不仅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程度。针对小学数学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解决策略即教师要更新教育理念,建立一套有序的小组合作常规,选择适合的合作内容,把握恰当的合作时机。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问题;解决策略

小组合作学习就是把学生分成若干不同能力、性别、性格、文化背景的小组,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组内学生的探究和互助活动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同时对学生的认知、情感、自信心、同伴关系等产生积极影响的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权威淡化了,学生主体性增强,学生不再看学生后背,而是面对面围桌而坐,注重互助式、互动式、讨论式的学习;学生的学习任务由过去的个体化转向个体化与合作化相结合,学生之间由过去的竞争关系转向合作与竞争相结合的关系;评价和奖赏也由过去主要针对个体转向针对小组为主等等。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常见问题

(1)小组成员间缺乏必要的人际交流和小组合作技能,学生不知道怎样与他人进行有效的互动。有的小组一看就知是在公开课、研讨课时临时凑合而成,缺乏必要的训练。当问题出现时,学生之间不能做到相互了解对方,信任对方,并进行清晰正确地交流;当产生不同意见时,不能建设性地解决矛盾冲突。

(2)小组合作学习前,教师缺乏必要的讲述,由于一有问题马上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或任务布置过于简单,学生没有明确合作学习的目的、步骤,问题本身也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不理解将学习什么、怎样学习。

(3)教师为了让学生能有广泛的参与,一有问题,不管合适与否,难易如何,都要学生合作讨论,似乎只有让学生合作讨论,才能解决问题。这造成由于没有根据不同类型的教学目标而采用合适的学习方式,学习效果达不到预期目标。

(4)问题一出现,教师不引导学生认真读书,深入思考,就组织小组讨论。学生没有经过深思熟虑,匆忙展开讨论,要么坐享其成,要么人云亦云,盲目随从,对小组内的不同见解根本无法提出真正意义上的赞同或反对,也无法做到吸取有效的成份修正自我观点。这样的合作学习有悖于合作学习之真谛。

(5)学优生在小组中处于主宰地位,承担了主要的职责,而一些学困生因为基础薄弱,参与性主动性欠缺,无形中失去了思考、发言、表现的机会,在一定程度上被变相剥夺了学习的权利。

(6)课堂秩序混乱,学生发言七嘴八舌,听不清究竟谁的思维不严密,谁的思维缺少条理性。教师对小组学习缺乏必要的计划、调控等组织技能。当学生和小组面临问题时,教师无法对一些问题进行辨别、分析并对学生们进行帮助。

二、解决上述问题的策略

1.教师要更新教育理念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了一些新的理念,诸如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评价不仅关注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学习的过程,帮助学生建立信心;等等。从中可以发现,新课程标准提倡的是:既要让每个学生获得最基础的数学知识,又要承认和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要改变学生学习数学的方式,由过去以教师讲授为主转向以学生自己学习为主;要真正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转变教师的角色;评价的方法、手段及内容也要变化。但是,在新课标教材改革中发现,有些教师还没有转变观念,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应该运用新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的地方,还沿用传统的方法和方式进行教学,一堂课下来基本上仍是教师牵着学生走,没有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探究学习和算法多样化等新理念,小组合作学习只是走过场。数学教育改革是一个整体,教学组织形式是其中的一个部分,广大教师只有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所提出的新理念,转变自己的教育理念,才能搞好小组合作学习。

2.建立一套有序的小组合作常规

小组合作学习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了,同时也给教师控制课堂秩序带来了困难,很容易使课堂教学产生看似热闹实则混乱的局面。这就需要建立一套“活而有序”的合作常规,并通过训练使之形成习惯。在教师在出示学习目标之后,合作小组组长分配给每一个成员一定的任务,在规定时间内尽力完成,也可以在其他组员的帮助下完成。同时每组都有自己的讨论记录,由专人负责记录。只要有了一定的规则,使每个学生都明确自己的任务,才能更好的避免消极组员的产生,真正让每个学生都投入到学习中去,使每个学生都成为学习的主体。学生还要有独立思考的习惯,以避免小组交流“人云亦云”,盲目从众的现象;积极参与、踊跃发言的习惯;要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虚心向别人学习;四是遵守课堂纪律和合作规则,尊重他人,建立平等、民主的意识,避免不必要的争论和争吵。

3.选择适合的合作内容,把握恰当的合作时机

交流与合作并不是随时随刻都能进行的,也不能简单的进行规定。合作的形式要为内容服务,为学生对问题的研究服务。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一定要选择适合或需要合作的内容,把握好每一次合作的契机。

思考出现困难时。许多数学问题对学生来说,具有极大的挑战性。因而,学生独立思考探索出现困难是很正常的。但“能由学生探索发现的,教师决不能单纯传授和代替。”因为,由教师传授的学生当时可能懂,但很快就会忘记,以后出现类似的问题还会出现障碍。这时教师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促使学生之间相互启发,实现思维、智慧的碰撞,从而产生新的灵感,轻松解决问题,并对问题的解决方法记忆牢固。

解法呈现多样化时。新课程教材中,有许多展开性的讨论题。这类题目往往“千树万树梨花开”解法多样化。面对着同一道数学题,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拓宽思路,从多角度、多侧面地发现条件之间的沟通与联系,发现众多新信息,解题思路呈现活跃状态,进而获得多解和优解。在交流中不但使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等得到充分的发展,还培养了学生的多项思维,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思路去解答,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向别人学习的好习惯。

彼此意见不统一时。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和自身思维方式、数学经验的不同,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便会出现不同的解题方式和策略。因而数学课上经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学生各抒己见,提出的解题策略各异,甚至出现因彼此不同意对方的观点或认为自己的解法更好等问题而发生争执。这时,教师不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自己寻找正确的解题方法。

4.教师积极参与,切实进行课堂合作学习的调控

新课程倡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教师的新角色,不仅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也应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同学生一起交流,同学生一起讨论,为学生的合作学习起到榜样效应。教师在参与合作学习时,要注意保护儿童文化,允许学生争辩,允许学生质疑,允许学生保留自己的意见,要牢记自己是在和学生一起学习,只是学习小组中的一员,不能以“传授者”或时刻以“首席”的身份自居,更多的是一个学习者的身份,使学生认为教师是在与我们一起学习。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有效的实施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达到的,要通过一点一滴的积累,精心组织,挖掘学生合作学习的新潜能,是数学教师应高度重视并努力实践、不断探索的!

参考文献:

[1]张春光.如何培养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能力.《成功(教育版)》,2013年6期

[2]马腾飞.对于小学数学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的深入探讨.《学周刊:C》,2012年11期

endprint

猜你喜欢

解决策略小组合作学习问题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现象及解决策略
“合”乐而“不为”
高中历史“自主导学”模式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反思
在体育课中设计有效的自主合作学习环节,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刍议初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家校合作问题分析及解决策略研究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关于我国水污染治理存在问题与解决策略的分析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