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转设及其发展问题研究
2014-08-07宋国军
宋国军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推进,独立学院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独立学院的转设能否成功的关键是尽快摆脱与原母体高校趋同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根据自身办学条件和市场需求,准确定位,打造具有自身特点的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逐渐与国际高等教育模式接轨,促进高等教育事业的开放与公平竞争。从这个角度看,独立院校转设成功后将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
【关键词】独立学院;民办普通高校;发展契机
一、独立学院转设的机遇
独立学院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改革创新的产物,自1999年产生以来发展迅速,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一支重要生力军。自2006 年教育部提出“独立学院视需要和条件按普通高等学校设置程序可以逐步转设为独立建制的民办普通高等学校”以来,已有部分独立学院转设成为民办普通高校,还有相当数量的独立学院把转设列入目标计划。党和国家积极调整高等教育的方针与政策,果断提出了以质量为核心,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道路,为独立学院发展模式的转变提供了契机。转设为独立学院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巨大的机会,但也面临重大挑战,那些能迅速摆脱公办普通高校的办学模式,实现差异化发展的独立学院将在未来的发展与市场竞争中占得先机。转设后,根据市场需要,以就业为导向,立足实际,科学定位,挖掘潜能,彰显个性,更能实现特色发展,促进可持续发展。
二、独立学院转设后面临的挑战
自2008年至今,全国300多所独立学院转设为民办普通高校的仅有几十所,绝大多数还在观望。面对独立后的境况,不少独立学院还心存忧虑。
1.生源数量下降
生源是转设后最令人担忧的问题之一。2008年10月,4所东北地区的独立学院率先从母体学校中脱离出来。独立后第二年,它们被招生困难的窘迫缠绕着,差点“窒息”。郑州大学升达学院也在独立后首次招生就遭遇“滑铁卢”。独立学院转设后,缺乏母体高校的品牌效应和教学支持,社会认可度降低,导致了部分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往往“三思而行”。再者,随着高等教育学龄人口持续下降,生源的竞争愈加激烈。相应的,生源减少会加剧高校的竞争和淘汰,没有特色或经营不善的学校会陷入困境。
2.就业压力增大
在武科大中南分校校园BBS上,曾做过一项“你赞成独立学院完全独立为民办高校吗”的调查。参与调查的111人中,不赞成的占25%,这些学生几乎都是担心“断奶”之后的毕业证和学位证的“含金量”会下降,影响就业。河南理工大学万方科技学院董事长李光宇说过:“就业不是高校工作的一切,但高校的一切工作最终都会在就业上体现出来。就业是对学生的品质、思想、能力、素质的终极考验,也是对高校教育质量的最好检验。”生源和就业是办学中生死攸关的两个市场,独立学院在生源质量上本不如公办高校,就业方面又无法享受公办高校学生的待遇。转设后没有了母体学校的品牌作后盾,用人单位对新校的信任度低,这在转设初期给学生就业带来更大压力。
3.师资力量薄弱
独立学院转设后最大“软肋”在于师资力量。转设后,没有了母体学校的师资支持,师资力量会更加薄弱。但建设一支良好的、稳定的师资队伍,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至少需要6~8年的时间。而国家对民办高校教师在薪资待遇、社会保障、职称评定等方面的政策不能与公办高校教师平起平坐,致使民办高校无法以优厚的待遇吸引并留住优秀人才,从而难以保证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4.资金紧缺
民办高校没有财政拨款,办学主要依靠学生学费,资金来源单一。独立学院办学时虽然投入大量资金,但前期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大,每年要向母校缴纳管理费,真正用于教育教学的资金较为有限。转设后虽然省下了管理费,但学校要在土地、校舍建筑、仪器设备、师资队伍等主要指标上投入不菲的经费,以满足国家的标准;在招生上,学校要投入更多人力、财力和物力,以保证招到足够多的学生。因而,转设后资金紧张的问题会更加凸显,生存遭受考验。如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曾出卖一块60亩的土地,以偿还高达8.2851亿的债务。
三、独立学院转设后应对挑战的策略
1.立足地方,特色办学
服务社会是大学的基本职能之一。独立学院转设后要从自身条件和特点出发,根据地方经济、产业结构和特殊的地方文化资源,规划学校发展目标,确定办学思路,突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高服务地方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能力。同时,避免专业设置同质化,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在这方面,我们不妨借鉴一下美国著名大学的做法。斯坦福大学曾有一个建筑学院,在美国大学的建筑学院分专业排名中名列第十,为使学校优势学科的特色更加突出,学校毅然决定把建筑学院取消。独立学院转设后要扬长避短,避开其他学校的优势学科,形成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在差异化中发展壮大。
2.狠抓质量,树立品牌。以质取胜,是生存的根本之道
独立学院转设后要加强特色专业的建设,改变现有教师队伍状况,创新学生管理方法,建立一套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创出自己的品牌。有了自己的品牌作为生存的保证,才能吸引更多更好的学生,使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更好,在争取社会支持方面抢得先机,在竞争中拔得头筹。独立学院转设后决不能成为原母体高校的“民办复制品”,它必须尽快跳出传统本科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根据社会和人才市场的需求,重新确定自己的发展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概括讲,独立学院转设后要面向区域经济发展打造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特色。这种本科教育既不同于传统的以学科为本位的公办高校本科教育,也不同于以职业技术为本位的高职高专的“应用型本科教育”。独立学院要开展的是以素质为核心、以能力为本位、以市场为导向的“应用型本科教育”。因此,独立学院的培养目标一定要弘扬自己的办学特色,培养出理论基础比较扎实,创新能力、适应能力、动手能力较强的应用型、实践型本科毕业生。
3.充实师资,培养骨干
高校的师资队伍决定了高校的核心竞争力。独立学院转设后要根据学校定位,做好师资规划,明确人才引进重点,拓宽选人渠道,形成多元化的用人格局。同时,大力培养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积极支持他们承担重点教学和科研任务,并给他们提供进修深造的机会。独立学院必须制订切实可行的中青年教师培养、培训计划,通过引进、培训、进修、参加相关学术会议等方式,扩大青年教师的视野,不断提高师资队伍的业务水平; 同时不断探索适合民办高校特点的教师队伍管理方式,在工作安排、坐班方式、发展空间、发展机会、生活待遇等各方面做出科学合理的调整,实现教师队伍的稳定。
4.加强管理,广开渠道
独立学院转设后要加强管理,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从企业家投资办学转变为教育家办教育,实行专家治校、教授治教,实现学校管理的科学化、民主化;建立健全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遵循教育规律的同时,也遵循市场规律。以人为本,切实为学生和教师着想,激发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和凝聚力,促进学校健康、快速发展。面对资金紧缺、来源单一的问题,学校要严控资金的使用,扩大资金来源,比如:集资、实行教育股份制、以产养学、引进外资、有偿服务社会等。尽管独立学院转设要面临一系列挑战,但风险与机遇并存。只有认清形势,积极应对挑战,做好相应的防范工作与对策,才能“柳暗花明又一村”,迎来学校发展的又一春。
参考文献:
[1]伍自强,等.独立学院内涵式发展战略探讨[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08,(4).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