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患中的农村教育
2014-08-07王鹏
王鹏
【摘要】和谐社会的创建,离不开农村的发展;农村的发展,更离不开农村教育的发展与创新。广大农村教师,是确保农村教育发展的基础,也是关系千百万农村孩子的前途命运所在。
【关键词】农村教育;忧患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教师队伍的素质和必要的数量,是办好教育的基本条件。如火如荼进行的基础教育改革是全方位的改革,从课程改革到评价改革,从教材更新到教学手段的更新,一切改革成败的关键均在于教师素质的提高。改革基础教育的灵魂是教师。知识可以从电化教育中学到,但若不通过与高素质教师的交流,创造性思维是难学到的。因此,在一定意义上说一个好的教师胜过1000台电化教育设备。好教师可以利用电化教育设备,而电化教育设备却不能代替好教师。然而,广大农村教师的生存和生活状况却陷于令人忧患的尴尬之中。
一、知识能力素质不适应新课程改革,特别是新课程的新理念、新方法、新知识,许多教师无法适应
调查发现,我国许多农村学校教师状况存在着以下问题:
(1)教师队伍老化。许多教师是通过“民转公”手续转为正式教师的,年龄都在40岁以上。他们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多年来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甘守清贫,默默无闻,尽心尽力地坚守着教育岗位,为农村教育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也不可否认,他们中有很多教师教学水平有限,长期以来已习惯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或多或少对新课改有抵触情绪,接受新事物慢,还在走传统教育的老路。个别教师尽管教了30多年,却一直只能任教一、二年级的课程,中高年级的教学已经力不从心。
(2)教师队伍补充新鲜血液难。由于财政问题和一些地区领导的观念问题,一方面是大量师范毕业生无处分配工作,另一方面是教师数额明显不足。改革需要朝气,需要活力,需要刚力,归根结底是需要青年教师;而许多地区已经多年没有正式分配过师范毕业的青年教师。更令农村教育雪上加霜的是,许多学校,教师流失严重,而这部分教师,又大多是教育教学中的佼佼者。致使小学教师教初中,初中教师带高中,早已成为普遍现象。先天的缺编加上后天的外流,使农村学校教学水平呈现下降趋势。
(3)教师基础教育水平偏低。目前,许多农村小学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教师中,真正从大学毕业分配的不多,大多是通过函授取得大专学历的,况且有大专学历的教师学非所用的现象也比较突出;而这种函授大专或本科学历,往往是没有经过正式学习甚至在考试时作假舞弊取得的,对本身知识的提高极为有限,基本上停留在原始学历状态,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尚需提高。另一方面,几年前分配的年轻教师,绝大部分又是从本县的职中师资班毕业。众所周知,这部分教师大多是初中成绩不理想,中高考均无望才学教育专业的。他们的知识水平基本上处于初中中等,从事小学教育勉为其难,若进行初中教学,不得不令人汗颜。“名师出高徒”。如果老师水平不高,怎么能教好学生,又怎么能奢望学生考出优秀的成绩?再加上生源枯萎的低分入口,使目前的农村学校教学质量成为普遍担忧的大问题。
教师年龄老化,知识水平偏低,缺少新鲜血液,成为新课改贯彻的障碍,成为农村教育创新的一大瓶颈。
二、思想、道德素质不适应人民群众的要求,部分教师敬业精神不足,生本意识不强,服务观念不牢,人民群众不能满意
农村现有教师队伍中存在许多无心从教的现象,其表现形式主要有:
(1)跳槽:包括彻底调离教育系统或由村级学校向县、乡级学校转移。跳槽教师多为教学中的优秀者,这部分人员的离去无疑会降低师资队伍的总体水平。
(2)厌教:部分学校常规工作管理落实不利,教师职业精神缺乏、工作倦怠、责任心淡化,不愿钻研教材,对任何形式的教研活动丝毫不感兴趣,甚至把大量课余时间用于打牌、下棋。教师出工不出力现象严重。
三、工作压力大,生活条件较差,身体素质令人担忧
教师是天底下最光辉的职业,现在无疑也是最辛苦的职业之一,特别是农村教师。他们一般早晨五六点钟起床,要到晚上十至十一点才能休息。中学和小学高年级上课最多的(包括早、晚自习)要达到30多节,普通的也在20节左右。村校老师包班,什么课都是你一个人上完,好一点的能让出几节音、体、美。重点中学和声誉稍好一点的小学,学生人满为患,一个班八十左右是普遍现象,教学质量、效果,很难让人满意;作业,辅导,课程资源开发,多媒体课件网络资源查阅,很难抽出时间完成; 再加上会议、培训、活动,教师很难像公务员那样有愉快的双休日。虽然国家三令五申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但在自身水平偏低又想追求升学率的大环境下,很难依照国家规定执行。出于责任感,只能加重学生和自身负担。
近几年教师待遇虽有所提高,但与日益上涨的基本消费相比已不足为道。青年人,每月一千多元的工资,需要穿衣、住房、吃饭、买资料、自费进修、捐资摊派……。就别说手机、化妆品、买车、购房、娶老婆了。超重的工作负担,艰苦的生活条件,使许多教师染上了慢性病,身体素质与从事其他职业的同龄人比较,显得明显衰老。
社会需要和谐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离不开农村教育质量的提高。广大农村教师盼望着,广大的农村孩子更盼望着,农村教育能够排除隐忧,开创出一片崭新的天地!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