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能计量装置二次联合接线模块应用推广的可行性
2014-08-07陈丽冰
陈丽冰
摘要:文章对电能计量装置二次联合接线模块化在电力计量工作中的应用推广的可行性进行探讨,对传统计量装置安装的二次接线与模块化计量装置二次联合接线的工艺和成本效益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和分析,以提高供电质量,降低计量人员现场的工作强度。
关键词:电能计量装置;接线模块;二次联合;电力计量;模块化计量
中图分类号:TM9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374(2014)21-0041-02
1概述
电能计量装置包括各种类型电能表,计量用电压、电流互感器及其二次回路,电能计量柜(箱)等。电力的生产和其他产品的生产不一样,其特点是发、供、用这三个部分连成一个系统,不能间断地同时完成,而且是互相紧密联系缺一不可,它们之间如何销售和计算,就需要一个计量器具在三者间进行测量,计算出电能的数量,这个装置就是电能计量装置。没有它,在发、供、用电三个方面就无法进行合理的交易,所以电能计量装置在发、供、用电地位的重要性是无可非议的。随着人民生活的不断提高,用电量与日俱增,电能源已逐渐成为千家万户不可缺少的“商品”,凡是有电之处,就少不了电能的计量装置,这是制定生产计划、搞好经济核算、合理计收电费提供依据的前提。电能计量自动化系统的发展更是对计量装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计量自动化系统后台必须要对各计量点供用电情况进行实时监控。近些年专、公变用户的快速增长,给计量运行人员带来的工作量是成倍地增长的,作为供电计量部门,为了满足实际工作需求,同时也为提高电网运行效益,提高供电质量及降低计量人员现场的工作强度,在创新争先的号召下,我局计量中心自发研制了一种电能计量装置二次联合接线模块。该接线模块可以使专、公变的计量装置在安装过程中,二次回路接线及试验接线盒成为计量装置的一个组成元件,减少现场安装需准备的计量元器件材料,也解决了计量装置二次接线需要在施工现场制作连接导线,接线过程中容易接错线、接线不规范不美观、运行中检查复杂、更换计量装置麻烦等低效益的实际问题。
2传统计量装置二次接线方式
目前在进行电网自动化改造以及安装二次计量设备时,需要从电压/电流互感器那里进行电压/电流信号的采集。常用的计量二次计量设备为多功能电能表、配变采集终端、负控采集终端等仪表。每次在计量柜安装现场,先要将采集终端、电能表、联合接线端子排固定到计量柜内相应位置,然后根据它们之间的距离、电能表量程、计量柜布线规范等因素,裁剪几十根长短粗细不一的导线,按相应的电气规则将它们连接起来。
这种做法工作效率很低,而且常因现场材料及施工人员之间技能水平不同而出现接线不统一、不规范的现象,同时,传统的现场安装错接线事故也不时的发生,给安全生产埋下了隐患、给供电局带来经济损失的同时也容易导致客户的不满而影响供电局整体形象。
3模块化计量装置二次接线方式
所谓计量装置接线模块化就是把传统的计量装置二次联合接线中的三相电压、三相电流、RS485数据总线、门开关信号探测线汇集在一个空间内,并按相应的电气规则进行布线的接线模块。接线模块上提供有三相电流钳形表取样端口及三相电压、三相电流的连接压板,运行维护时可以在不断电的情况下换装电能采集终端或电能表。模块上的电能表数据采集端口,可以让我们在计量自动化后台实时查看和监控各计量点的运行情况。再有,模块上设计有防窃电功能,大大提高了计量装置二次回路的防窃电能力。在使用接线模块安装操作,只需把接线模块上的接线柱对准电表及采集终端接线柱,并锁紧固定螺丝即可。这种接线方式的现场工作效益明显提高,且安装外观整洁,省去了传统手工布线连接过程中错接线的出错率,为计量工作提供了安全快捷、方便可靠的运维方式。
接线模块根据应用场合不同分为三种方式,第一种为应用于低压计量专变客户:负控终端+电表接线模块;第二种为应用于计量箱高压计量专变客户:负控终端+电表接线模块;第三种为应用于低压公变计量:配变终端接线模块。由于三种接线模块在功能及设计上的区别,只是在有无并接电能表,所以本文所述内容以并接有电能表的低压计量专变(负控终端接线模块)
为主。
4接线模块的必要和可行性
为了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出错率,降低现场安装调试的工作量和难度,同时也方便设备的运行、维护和更换,现在主流设备的构成和组装方法,都是将设备按不同的功能或工作环节分成不同的组成模块,组装时只需将对应的接口连接,然后再整体调试即可。计量装置同样也应该采取模块化的组装方式,这是计量装置组装安装方式的发展趋势和方向。
目前计量自动化建设正在全面铺开,该工作需要对大量的计量装置进行改造安装,如果接线模块能得到应用推广,将会给计量自动化改造建设及运行维护带来很大的帮助,它能大大提高计量装置现场安装的速度、降低安装出现错接线的几率、提高计量装置二次回路防窃电的能力,简化日后运行维护工作,提高整个计量装置现场安装的工作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计量装置整体规范和外观美感度等众多好处。
2012年南网公司已经对电能表的外形结构做了统一规范和发布了电能计量装置典型设计,广东电网公司更加对计量自动化终端、电表箱等计量及配套器件的外形结构都做了统一规范,预计下一步将会是对互感器的外形结构进行规范。本接线模块的设计将使计量二次联合接线成为计量装置其中一个器件的角色出现,为实现整套计量装置的结构统一规范做先行先试的科研探讨。所以计量接线模块将为最终实现整套计量装置的外形结构统一规范提供良好的借鉴和基础。
5效益分析及推广应用前景
经过对接线模块样品的测试和现场与传统计量装置二次接线方式安装效果对比,证明应用接线模块后现场的安装效率大幅提高。在相同操作人员、相同操作环境的条件下,使用接线模块安装一套经互感器的计量装置联合接线平均需20分钟,而采用传统接线平均需耗时70分钟,工作效率提高71.4%。从下面安装完成后的现场接线图,可以看出,使用了接线模块后装置的接线简洁美观;由于模块上有专用的电流钳表挂接口,测试时方便可靠。
图1
按汕尾地区范围测算,应用模块接线后预计全年可减少停电时间2.5万分钟,可贡献降低客户平均停电时间约0.031分钟。效率的提高对现场安装人工工时、及停电时间的节约都可以产生直接的效益。而且模块可以保证电表接线正确率100%,应用模块接线后整体外观整洁、现场校验方便快捷。计量接线模块项目产品具有高效实用、性能稳定、结构简单的特点,具备很强的可推广性。传统的接线方式需材料费约330元,经初步测算计量接线模块约需600~700元,如果产品生产有数量上的支持(例如每年有10000台需求),批量生产的成本将有较大幅度下降。在我局范围试点后可以推广至省或网公司。目前国内尚无同类技术的出现。本计量二次接线模块项目成果已经通过国内技术首创的查新,并取得国家知识产权局“实用新型”类型技术专利和申报了外观发明专利。相信这一新型技术产品的推广应用,将会大大提高整个计量装置现场安装的工作效率及降低生产成本,减少安装现场出现错接线的安全隐患,也提高了计量装置二次回路防窃电能力,简化了日后运行维护
工作。
参考文献
[1]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规程(DL/T448-2000)[S].
[2]川范龙章.电能表的技术发展及其趋势[J].上海计量测试,2009,(1).
[3]祁延寿.浅谈大客户电能计量装置的改造[J].工业计量,2011,(21).
[4]吴胜连,刘川川.联合接线盒的防误接线设计[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2,(30).
endprint
摘要:文章对电能计量装置二次联合接线模块化在电力计量工作中的应用推广的可行性进行探讨,对传统计量装置安装的二次接线与模块化计量装置二次联合接线的工艺和成本效益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和分析,以提高供电质量,降低计量人员现场的工作强度。
关键词:电能计量装置;接线模块;二次联合;电力计量;模块化计量
中图分类号:TM9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374(2014)21-0041-02
1概述
电能计量装置包括各种类型电能表,计量用电压、电流互感器及其二次回路,电能计量柜(箱)等。电力的生产和其他产品的生产不一样,其特点是发、供、用这三个部分连成一个系统,不能间断地同时完成,而且是互相紧密联系缺一不可,它们之间如何销售和计算,就需要一个计量器具在三者间进行测量,计算出电能的数量,这个装置就是电能计量装置。没有它,在发、供、用电三个方面就无法进行合理的交易,所以电能计量装置在发、供、用电地位的重要性是无可非议的。随着人民生活的不断提高,用电量与日俱增,电能源已逐渐成为千家万户不可缺少的“商品”,凡是有电之处,就少不了电能的计量装置,这是制定生产计划、搞好经济核算、合理计收电费提供依据的前提。电能计量自动化系统的发展更是对计量装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计量自动化系统后台必须要对各计量点供用电情况进行实时监控。近些年专、公变用户的快速增长,给计量运行人员带来的工作量是成倍地增长的,作为供电计量部门,为了满足实际工作需求,同时也为提高电网运行效益,提高供电质量及降低计量人员现场的工作强度,在创新争先的号召下,我局计量中心自发研制了一种电能计量装置二次联合接线模块。该接线模块可以使专、公变的计量装置在安装过程中,二次回路接线及试验接线盒成为计量装置的一个组成元件,减少现场安装需准备的计量元器件材料,也解决了计量装置二次接线需要在施工现场制作连接导线,接线过程中容易接错线、接线不规范不美观、运行中检查复杂、更换计量装置麻烦等低效益的实际问题。
2传统计量装置二次接线方式
目前在进行电网自动化改造以及安装二次计量设备时,需要从电压/电流互感器那里进行电压/电流信号的采集。常用的计量二次计量设备为多功能电能表、配变采集终端、负控采集终端等仪表。每次在计量柜安装现场,先要将采集终端、电能表、联合接线端子排固定到计量柜内相应位置,然后根据它们之间的距离、电能表量程、计量柜布线规范等因素,裁剪几十根长短粗细不一的导线,按相应的电气规则将它们连接起来。
这种做法工作效率很低,而且常因现场材料及施工人员之间技能水平不同而出现接线不统一、不规范的现象,同时,传统的现场安装错接线事故也不时的发生,给安全生产埋下了隐患、给供电局带来经济损失的同时也容易导致客户的不满而影响供电局整体形象。
3模块化计量装置二次接线方式
所谓计量装置接线模块化就是把传统的计量装置二次联合接线中的三相电压、三相电流、RS485数据总线、门开关信号探测线汇集在一个空间内,并按相应的电气规则进行布线的接线模块。接线模块上提供有三相电流钳形表取样端口及三相电压、三相电流的连接压板,运行维护时可以在不断电的情况下换装电能采集终端或电能表。模块上的电能表数据采集端口,可以让我们在计量自动化后台实时查看和监控各计量点的运行情况。再有,模块上设计有防窃电功能,大大提高了计量装置二次回路的防窃电能力。在使用接线模块安装操作,只需把接线模块上的接线柱对准电表及采集终端接线柱,并锁紧固定螺丝即可。这种接线方式的现场工作效益明显提高,且安装外观整洁,省去了传统手工布线连接过程中错接线的出错率,为计量工作提供了安全快捷、方便可靠的运维方式。
接线模块根据应用场合不同分为三种方式,第一种为应用于低压计量专变客户:负控终端+电表接线模块;第二种为应用于计量箱高压计量专变客户:负控终端+电表接线模块;第三种为应用于低压公变计量:配变终端接线模块。由于三种接线模块在功能及设计上的区别,只是在有无并接电能表,所以本文所述内容以并接有电能表的低压计量专变(负控终端接线模块)
为主。
4接线模块的必要和可行性
为了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出错率,降低现场安装调试的工作量和难度,同时也方便设备的运行、维护和更换,现在主流设备的构成和组装方法,都是将设备按不同的功能或工作环节分成不同的组成模块,组装时只需将对应的接口连接,然后再整体调试即可。计量装置同样也应该采取模块化的组装方式,这是计量装置组装安装方式的发展趋势和方向。
目前计量自动化建设正在全面铺开,该工作需要对大量的计量装置进行改造安装,如果接线模块能得到应用推广,将会给计量自动化改造建设及运行维护带来很大的帮助,它能大大提高计量装置现场安装的速度、降低安装出现错接线的几率、提高计量装置二次回路防窃电的能力,简化日后运行维护工作,提高整个计量装置现场安装的工作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计量装置整体规范和外观美感度等众多好处。
2012年南网公司已经对电能表的外形结构做了统一规范和发布了电能计量装置典型设计,广东电网公司更加对计量自动化终端、电表箱等计量及配套器件的外形结构都做了统一规范,预计下一步将会是对互感器的外形结构进行规范。本接线模块的设计将使计量二次联合接线成为计量装置其中一个器件的角色出现,为实现整套计量装置的结构统一规范做先行先试的科研探讨。所以计量接线模块将为最终实现整套计量装置的外形结构统一规范提供良好的借鉴和基础。
5效益分析及推广应用前景
经过对接线模块样品的测试和现场与传统计量装置二次接线方式安装效果对比,证明应用接线模块后现场的安装效率大幅提高。在相同操作人员、相同操作环境的条件下,使用接线模块安装一套经互感器的计量装置联合接线平均需20分钟,而采用传统接线平均需耗时70分钟,工作效率提高71.4%。从下面安装完成后的现场接线图,可以看出,使用了接线模块后装置的接线简洁美观;由于模块上有专用的电流钳表挂接口,测试时方便可靠。
图1
按汕尾地区范围测算,应用模块接线后预计全年可减少停电时间2.5万分钟,可贡献降低客户平均停电时间约0.031分钟。效率的提高对现场安装人工工时、及停电时间的节约都可以产生直接的效益。而且模块可以保证电表接线正确率100%,应用模块接线后整体外观整洁、现场校验方便快捷。计量接线模块项目产品具有高效实用、性能稳定、结构简单的特点,具备很强的可推广性。传统的接线方式需材料费约330元,经初步测算计量接线模块约需600~700元,如果产品生产有数量上的支持(例如每年有10000台需求),批量生产的成本将有较大幅度下降。在我局范围试点后可以推广至省或网公司。目前国内尚无同类技术的出现。本计量二次接线模块项目成果已经通过国内技术首创的查新,并取得国家知识产权局“实用新型”类型技术专利和申报了外观发明专利。相信这一新型技术产品的推广应用,将会大大提高整个计量装置现场安装的工作效率及降低生产成本,减少安装现场出现错接线的安全隐患,也提高了计量装置二次回路防窃电能力,简化了日后运行维护
工作。
参考文献
[1]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规程(DL/T448-2000)[S].
[2]川范龙章.电能表的技术发展及其趋势[J].上海计量测试,2009,(1).
[3]祁延寿.浅谈大客户电能计量装置的改造[J].工业计量,2011,(21).
[4]吴胜连,刘川川.联合接线盒的防误接线设计[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2,(30).
endprint
摘要:文章对电能计量装置二次联合接线模块化在电力计量工作中的应用推广的可行性进行探讨,对传统计量装置安装的二次接线与模块化计量装置二次联合接线的工艺和成本效益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和分析,以提高供电质量,降低计量人员现场的工作强度。
关键词:电能计量装置;接线模块;二次联合;电力计量;模块化计量
中图分类号:TM9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374(2014)21-0041-02
1概述
电能计量装置包括各种类型电能表,计量用电压、电流互感器及其二次回路,电能计量柜(箱)等。电力的生产和其他产品的生产不一样,其特点是发、供、用这三个部分连成一个系统,不能间断地同时完成,而且是互相紧密联系缺一不可,它们之间如何销售和计算,就需要一个计量器具在三者间进行测量,计算出电能的数量,这个装置就是电能计量装置。没有它,在发、供、用电三个方面就无法进行合理的交易,所以电能计量装置在发、供、用电地位的重要性是无可非议的。随着人民生活的不断提高,用电量与日俱增,电能源已逐渐成为千家万户不可缺少的“商品”,凡是有电之处,就少不了电能的计量装置,这是制定生产计划、搞好经济核算、合理计收电费提供依据的前提。电能计量自动化系统的发展更是对计量装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计量自动化系统后台必须要对各计量点供用电情况进行实时监控。近些年专、公变用户的快速增长,给计量运行人员带来的工作量是成倍地增长的,作为供电计量部门,为了满足实际工作需求,同时也为提高电网运行效益,提高供电质量及降低计量人员现场的工作强度,在创新争先的号召下,我局计量中心自发研制了一种电能计量装置二次联合接线模块。该接线模块可以使专、公变的计量装置在安装过程中,二次回路接线及试验接线盒成为计量装置的一个组成元件,减少现场安装需准备的计量元器件材料,也解决了计量装置二次接线需要在施工现场制作连接导线,接线过程中容易接错线、接线不规范不美观、运行中检查复杂、更换计量装置麻烦等低效益的实际问题。
2传统计量装置二次接线方式
目前在进行电网自动化改造以及安装二次计量设备时,需要从电压/电流互感器那里进行电压/电流信号的采集。常用的计量二次计量设备为多功能电能表、配变采集终端、负控采集终端等仪表。每次在计量柜安装现场,先要将采集终端、电能表、联合接线端子排固定到计量柜内相应位置,然后根据它们之间的距离、电能表量程、计量柜布线规范等因素,裁剪几十根长短粗细不一的导线,按相应的电气规则将它们连接起来。
这种做法工作效率很低,而且常因现场材料及施工人员之间技能水平不同而出现接线不统一、不规范的现象,同时,传统的现场安装错接线事故也不时的发生,给安全生产埋下了隐患、给供电局带来经济损失的同时也容易导致客户的不满而影响供电局整体形象。
3模块化计量装置二次接线方式
所谓计量装置接线模块化就是把传统的计量装置二次联合接线中的三相电压、三相电流、RS485数据总线、门开关信号探测线汇集在一个空间内,并按相应的电气规则进行布线的接线模块。接线模块上提供有三相电流钳形表取样端口及三相电压、三相电流的连接压板,运行维护时可以在不断电的情况下换装电能采集终端或电能表。模块上的电能表数据采集端口,可以让我们在计量自动化后台实时查看和监控各计量点的运行情况。再有,模块上设计有防窃电功能,大大提高了计量装置二次回路的防窃电能力。在使用接线模块安装操作,只需把接线模块上的接线柱对准电表及采集终端接线柱,并锁紧固定螺丝即可。这种接线方式的现场工作效益明显提高,且安装外观整洁,省去了传统手工布线连接过程中错接线的出错率,为计量工作提供了安全快捷、方便可靠的运维方式。
接线模块根据应用场合不同分为三种方式,第一种为应用于低压计量专变客户:负控终端+电表接线模块;第二种为应用于计量箱高压计量专变客户:负控终端+电表接线模块;第三种为应用于低压公变计量:配变终端接线模块。由于三种接线模块在功能及设计上的区别,只是在有无并接电能表,所以本文所述内容以并接有电能表的低压计量专变(负控终端接线模块)
为主。
4接线模块的必要和可行性
为了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出错率,降低现场安装调试的工作量和难度,同时也方便设备的运行、维护和更换,现在主流设备的构成和组装方法,都是将设备按不同的功能或工作环节分成不同的组成模块,组装时只需将对应的接口连接,然后再整体调试即可。计量装置同样也应该采取模块化的组装方式,这是计量装置组装安装方式的发展趋势和方向。
目前计量自动化建设正在全面铺开,该工作需要对大量的计量装置进行改造安装,如果接线模块能得到应用推广,将会给计量自动化改造建设及运行维护带来很大的帮助,它能大大提高计量装置现场安装的速度、降低安装出现错接线的几率、提高计量装置二次回路防窃电的能力,简化日后运行维护工作,提高整个计量装置现场安装的工作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计量装置整体规范和外观美感度等众多好处。
2012年南网公司已经对电能表的外形结构做了统一规范和发布了电能计量装置典型设计,广东电网公司更加对计量自动化终端、电表箱等计量及配套器件的外形结构都做了统一规范,预计下一步将会是对互感器的外形结构进行规范。本接线模块的设计将使计量二次联合接线成为计量装置其中一个器件的角色出现,为实现整套计量装置的结构统一规范做先行先试的科研探讨。所以计量接线模块将为最终实现整套计量装置的外形结构统一规范提供良好的借鉴和基础。
5效益分析及推广应用前景
经过对接线模块样品的测试和现场与传统计量装置二次接线方式安装效果对比,证明应用接线模块后现场的安装效率大幅提高。在相同操作人员、相同操作环境的条件下,使用接线模块安装一套经互感器的计量装置联合接线平均需20分钟,而采用传统接线平均需耗时70分钟,工作效率提高71.4%。从下面安装完成后的现场接线图,可以看出,使用了接线模块后装置的接线简洁美观;由于模块上有专用的电流钳表挂接口,测试时方便可靠。
图1
按汕尾地区范围测算,应用模块接线后预计全年可减少停电时间2.5万分钟,可贡献降低客户平均停电时间约0.031分钟。效率的提高对现场安装人工工时、及停电时间的节约都可以产生直接的效益。而且模块可以保证电表接线正确率100%,应用模块接线后整体外观整洁、现场校验方便快捷。计量接线模块项目产品具有高效实用、性能稳定、结构简单的特点,具备很强的可推广性。传统的接线方式需材料费约330元,经初步测算计量接线模块约需600~700元,如果产品生产有数量上的支持(例如每年有10000台需求),批量生产的成本将有较大幅度下降。在我局范围试点后可以推广至省或网公司。目前国内尚无同类技术的出现。本计量二次接线模块项目成果已经通过国内技术首创的查新,并取得国家知识产权局“实用新型”类型技术专利和申报了外观发明专利。相信这一新型技术产品的推广应用,将会大大提高整个计量装置现场安装的工作效率及降低生产成本,减少安装现场出现错接线的安全隐患,也提高了计量装置二次回路防窃电能力,简化了日后运行维护
工作。
参考文献
[1]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规程(DL/T448-2000)[S].
[2]川范龙章.电能表的技术发展及其趋势[J].上海计量测试,2009,(1).
[3]祁延寿.浅谈大客户电能计量装置的改造[J].工业计量,2011,(21).
[4]吴胜连,刘川川.联合接线盒的防误接线设计[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2,(30).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