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古典诗歌教学的迷失
2014-08-07郑央央
郑央央
【摘要】诗是美的国度,但中学古典诗歌教学由于诸多原因造成教学效率低下,教师对古典诗歌教学刻板化,学生对古典诗歌逐渐失去热情和信心。本文试图通过对古典诗歌教学的现状呈现,原因分析,找到古典诗歌教学的未来之路。
【关键词】古典诗歌;教学;低效;对策
朱光潜先生说过:“诗是文学的精华,一切纯文学都有诗的特质,好的艺术都是诗。”学习古典诗歌,可以让学生感悟美,鉴赏美,让他们更好地体验社会,体验人生,陶冶性情,提高修养,在潜移默化中接受诗歌的熏陶,提升语文素养。
一、诗歌教学现状
在浙江省现有的高中语文教材中,涉及到古典诗歌的较少,其中以宋词居多。可又因为高考语文有诗歌鉴赏的一道题目,因此,在考试前绝大部分的教师都会负责任地进行古典诗歌的专题训练。你会很容易发现这样的诗歌教学非常刻板,把一首诗歌肢解得相当厉害,可以说它的丰富内涵纯粹是为了解题而服务的。当然,高考嘛,你理解得再深刻,题目不会做,答题不规范也是白费功夫。那么,这样的教学之下,学生的解题能力提高了吗?我特意花了一点功夫,将学生的诗歌答案逐一整理,出人意料的是,呈现的答案和标准答案相距甚远,得分率相当低。那么,在古典诗歌教学中,语文课堂为什么要固守这些教学内容不放呢?
以2012年全国新课标卷诗歌题为例:
思远人,晏几道,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
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
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红叶黄花秋意晚”一句对表达这种感情有什么作用?(5分)
答案示例一:表达了羁旅他乡而产生的思乡情绪,寓情于景,通过对红叶黄花两种色彩的撞击,不觉秋的萧条来表达留恋之情和思乡之情。
答案示例二:表达诗人思念家乡亲人之情,久久不能归家的感慨。作用:借景抒情、托物言志,通过写“红叶黄花秋意晚”表达自己思乡,为后文奠下感情基调。
答案示例三:通过对晚秋萧瑟的环境的描写,表达诗人对远人的思念和不能相见的凄苦和感慨。“红叶黄花秋意晚”位于首联,诗人由景触情,也为全文渲染了一种不尽思念和凄清孤寂的氛围。
参考答案:这首词表达了对远方行人的深切思念。首句起兴,以红叶黄花描绘出深秋的特殊色调,渲染离别的悲凉气氛,增添对远方行人绵绵不尽的思念情怀
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陈述性知识是关于事物“是什么”的知识,在语文课里,就是一些“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概念知识,这些概念是做题的前提,复习时教师肯定会分析清楚。而程序性知识是关于“做什么”、“怎么做”的知识,这才是复习的主要知识,即如何运用。如果把重点落在陈述性知识和似是而非的策略性知识上,而不是程序性知识,这也许就是语文诗歌复习低效的根本。“用得上”是一回事,但关键在于是否“用的对”“用得好”。
答案示例一明显没有把握准确作者的情感指向,另外回答“作用”题,含混不清,这也是学生中比较普遍的现象。
答案示例二堆砌术语,表明已经具有“术语意识”或者“专业意识”,但是对相关的术语并不真正理解。没有真正理解这首诗所用的表现手法究竟是什么,希望“广种薄收”。答案示例三有说到点子上,不过“首联”是诗歌的术语,不能用在词上。常识性错误在学生的答案中随处可见。
很明显,诗歌鉴赏的解题步骤,根本不像物理、化学、数学那么复杂。况且,有些解题技巧和答题步骤真那么管用吗?有些为了教学的方便提取出的鉴赏技巧远没有物理、化学、数学那样科学有效。正因为诗歌得分率低,难理解,就导致了很多中学生在古典诗歌面前有的熟视无睹,有的望而却步,有的一脸茫然,有的胡猜乱想,曲解诗意。大多数学生没有扎实的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在诗歌的学习中无法达到情感共鸣,也无从落实审美快感,对于古典诗歌自然热爱不起来了。
二、诗歌教学对策
1.复习巩固,善用“减法”
怎样走出古典诗歌教学的迷雾,作为教师要学会做减法,课堂上很多解题技巧、方法是一些经不起检验和推敲的知识,是教师根据教学参考书给学生提供的答题模板,是有意概念化、过程化的知识,是把简单问题弄得复杂化的知识,是一些不怎么有用的知识。对于这样的知识,在古典诗歌的教学中,应该做做“减法”,舍弃它。
一些概念性的知识,只要做到心里有数即可,不必整天挂着嘴上吓唬学生,让学生以为古典诗歌真的那么高深莫测,难以亲近。“用得上”不如“用得好”,什么时候用这些概念知识呢?在学生与诗歌亲近之后,与作者达成情感的一致后,那个时候再说无妨!比如,我们读到“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体会到闺中少妇因看到美好的春色,联想到千里之外的夫婿,自身的孤独寂寞、对夫婿的思念和担忧,一时涌上心头,自然而然产生“悔”的心理活动时,再把“触景生情”这样的概念道出,不是更好?
2.鉴赏品读,巧用“加法”
上面说的很多是诗歌复习时要注意的问题,其实古典诗歌教学的落脚点更应该是高一和高二惯常的学习过程。这个时候,教师要巧用“加法”。
加背景,激发兴趣。学生看诗,看到的是简单的汉字排列,感觉到的是虽然每个字都看得懂,但组合到一起就是难以理解。其实诗歌具有情趣、理趣、意趣等各种趣味,在诗歌背后都有鲜为人知的故事,这些故事与诗歌的流传有着极大的关系,在教学时,教师不妨讲讲这些有趣的故事,以激发学生与诗亲近的兴趣。
加情境,沉浸其中。白居易说:“诗者,根情。”诗歌不是无情物,而是用真情灌溉的。好诗之所以能流芳百世,除了有有趣的故事,更因为那些诗饱含着作者的情感,凝聚着他们的心血。因此,要想让学生真正沉浸在诗的国度中,教师要积极创设情境,首先要选择打动自己的诗篇,自己情动于中,营造氛围,方能感染学生。带领学生走进诗歌,走进诗人的内心,师生共同沉浸其中,被情所吸引,为情而感动。当我们读到《雨霖铃》中“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时,可以启发学生联想自己经历过的送别场面,类似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将会加深对诗句的感受,沉浸在与柳永共同的情感境界中。
加吟诵,涵泳语言。“缺少了朗读的语文难免苍白,当朗读负荷着生活的丰富,缭绕于屋檐下,水塘边,语文便真正散发出浓郁的魅力”“朗读是对文字的触摸,是对作品中生活气息的直接感受。”(朱光潜语)但朗诵不是拿着书本摇头晃脑,一些教师课堂上虽然都不缺少朗诵这一环节,但绝大部分老师缺少相应的诵读指导,只是为了读而读,一些学生的朗读“虽入于耳,而不谛于心。譬如聋者之歌,效人为人,无以自乐,虽出于口,则越散矣。”
加质疑,思索探讨。古典诗歌经历了渺远的时空向我们走来,她们的脸上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诗歌没有标准答案,没有哪个人的观点能代表作者本人,正所谓“诗无达诂”,每个人都可以做出自己的解读。朱熹曾说过:“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生疑。中则节节有疑。过了这一番后,疑渐渐解,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在诗歌的品读鉴赏中,教师也要善于启发诱导学生生疑,带领他们进一步探疑诗歌的精神实质和情感真谛。
三、结论
诗是美的国度,读智者之诗可以颐养性灵,中学阶段读一些古典诗歌对语文素养的提高具有极大的好处。在当下这样一个文化速读的大环境里,静下心来读点古典诗歌,并将打动自己的诗歌与自己的学生分享,这看上去或许不难,但真正做到的却很少。在这篇论文中我希望通过对中学古典诗歌教学现状的分析,找到诗歌教学低效的原因,并尝试在新理念的指导下对陈陈相因的诗歌教学有所突破,力求达成新的诗歌教学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