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感恩教育探讨
2014-08-07翟玲洁
翟玲洁
【摘要】感恩教育是我们社会领域中的教育目标,并在主题背景下的感恩活动相结合研究,将感恩教育与幼儿园课程进行整合,从“情感、认知、体验”三个层面上,潜移默化地使幼儿快乐地体验感恩、实践感恩,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以达到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幼儿园;感恩教育
《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萌发幼儿初步的爱家乡、爱祖国、爱集体……以及活泼、开朗的性格。”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和谐社会的道德取向,它推动着社会向更加文明更加进步发展。它包含着这以情动情的情感教育、以德报德的道德教育。因此,我在幼儿园积极开展感恩教育实践,取得良好成效,愿抛砖引玉与同行切磋。
幼儿阶段是一个人性格、习惯、品德形成的重要阶段,感恩教育是一种以人格完善为目的的人性教育,幼儿的感恩教育则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与手段,让幼儿能够从生活学习中感受到自己是收到恩惠的,体验后,就要学习去理解去关爱身边的人,并产生了一种回报恩情的做法。在幼儿阶段的感恩教育作为我们社会领域一个重要形式,我们追求的是持久的、长期的教育,是要培养幼儿初步形成生活自理能力,初步形成主动关心他人的习惯,体验到父母与长辈的辛苦,珍惜别人的劳动,它是人的一种基本道德,也将伴随着人的一生。
“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勇气做我自己;感恩的心,感谢命运,花开花落一样珍惜……”这是我们如雷贯耳的《感恩的心》,是我们幼儿园近年来每周一上午的传统手语,已经慢慢植入幼儿的心中,我们更是从不同的方面,潜移默化地使幼儿快乐地体验感恩,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将幼儿从任性逐渐带入学会感恩,使我们的幼儿茁壮成长。
一、情感—点滴渗透感恩
我们应该积极引导幼儿用眼睛去看、用心去感受、用行动去感恩,并有意识地创设各种场景,培养幼儿“小手做好事”“小手多做事”等活动,得到他人帮助时,能说“谢谢”,不小心影响了他人,会说“对不起”,他们还懂得放学了,书包不能让大人们背,还要会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学会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让幼儿懂得尊重他人的劳动,感受为他人服务的快乐;并大声地说“爱”,学习“爱”的表达,主题活动中,我们开展“我做小鸡的爸爸妈妈”的活动,让幼儿通过活动感受到他们无忧无虑的生活,是和父母的无私奉献和关怀分不开的,从而学会关心身边的人。同时,我们逐步将感恩教育融入在幼儿一日生活环节细微之处,引导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用眼睛去看,用心灵去感受,无论是爸爸妈妈还是同伴,尝试感激关爱自己的人,幼儿们将这点点感恩之情制作成精美的“心卡”,悬挂在幼儿园的墙壁上,整个幼儿园营造一份浓浓的感恩与祝福的氛围。
二、提升,巩固感恩行为
幼儿年龄小,情感教育更注重的是进行亲身体验,而感恩教育也是需要体验的,我们发现,在游戏中体验并学会“感恩”,是让幼儿直接体验的良好途径,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让感恩教育看得见、摸得着,从而使感恩教育能“活”起来、“玩”起来。起床了,你帮我拉拉链,我帮你拿拖鞋,这样让幼儿在一种“互相关爱”的环境中长大。在周末娱乐和游园活动时,随处可见到哥哥姐姐在鼓励、照顾弟弟妹妹的情景,在玩中感受到伙伴问亲密和一起游戏的快乐,以及彼此感恩。
三、认识——创设感恩环境
没有良好的环境,就不可能有效地实施感恩教育,随着幼儿知识面的增加,我们为幼儿营造良好的“感恩”情感氛围,除了幼儿园室内外环境的布置,做到温馨、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等,还将幼儿在感恩活动中的画面制作爱心卡片,张贴于幼儿园的室内外环境中,如,一进幼儿园的大门,我们的专栏《恩预报报恩长》和顺楼梯而上的《您辛苦了谢谢你们》的场景,吸引着幼儿侃侃而言,在他们的有效心灵里种植感恩的种子。在教室里,我们让幼儿自己设计爱心卡片贴在幼儿的座位上、凳子上和床上作为自己的记号。在美工角中,教师和幼儿共同制作感恩卡片、感恩小礼物,送给自己想要感恩的人。在阅读区,我们为幼儿适当增加一些感恩方面的图画书籍和故事等等。环境是幼儿的第二任教师,正发挥着隐形作用,让幼儿时时都能体验感受到幼儿园、世界到处都充满了爱与感激。这种良好的情感氛围对幼儿“感恩”的培养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感恩,对于一个人来说,是一个自觉的行动,我们将感恩教育渗透在幼儿的谈话、游戏、每天的活动中,体验到感恩来自于生活,生活中实施感恩,这种情景化的感恩教育,将拗口的感恩教育内化为幼儿可以理解的,并便于幼儿进行表达的方式。
总之,《纲要》中提出,幼儿教育要为幼儿一生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品德教育是基础,感恩教育则是基础的基础,我们教育幼儿从小学会感恩做人,将来就能敬业做事。
参考文献:
[1]卢乐珍,楼必生.幼儿道德启蒙的理沦与实践[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9.
[2]南京师范大学.陈鹤琴教育思想研究文集[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
[3]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解读[I].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