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品质研究述评
2014-08-07李帆
摘要:作为儿童发展的一个重要领域,学习品质对儿童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文章概述了近年来国外该领域研究的一些主要成果及研究动态,包括学习品质的概念、作用与意义、影响因素、测量工具等。最后,对该领域未来的发展趋势作了展望。
关键词:儿童发展;学习品质;学习品质研究中图分类号:G64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6-0002-021.概念界定
关于"学习品质"国内外还没有统一的定义,甚至还没有统一的用词,除了"美国国家教育目标委员会" (National Education Goals Panel简称NEGP)使用的"Approaches toward Learning"外,"Learning Behaviors"、"Approaches to Learning"、"Learning Styles"等也都有一定的使用率,其含义也大致相近。
NEGP中"学习品质"被定义为能反映儿童自己以多种方式进行学习的倾向、态度、习惯、风格等。具体内容包括:好奇心与兴趣;主动性;坚持与注意;创造与发明;反思与解释。[1]从这个定义可以看出,"学习品质"不指向具体的方法、技能,而是指向儿童是如何获得又是如何使用这些方法和技能的。
McDermott(2002)等人的研究认为学习行为(Learning Behaviors)包括适应性和灵活性、反思、问题解决策略、警惕性、持续性、对新奇事物或错误的反映、学习动机和学习态度。[2]Cassidy(2004)认为学习风格(Learning Styles)是指在不同的学习任务中个体所使用的独特方式。[3] Luo(2006)等人的研究认为学习取向(Approach to Learning)包括好奇心、坚持性、灵活性、创造力、对挑战的表现、主动性和自我定向。[4]
综上所述,可以发现国外学者对学习品质的描述在内涵和实质上具有较高的一致性,都认为学习品质就是儿童在具体的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影响其学习效果的一种综合的心理倾向和特征,具体包括主动性、好奇心、专注程度、坚持性等。
2.作用与意义
2.1学习品质与学业成就。目前学者普遍认为学习品质是学业成功和学校适应的基础,甚至可以预测未来的学业表现。McDermott 和他的团队通过研究证明学习品质对学习成就的预测功能超过智力条件,他们的研究还认为对学习品质的培养在入学前的时期是最有效的。[5]
美国威斯康辛州入学准备委员会的研究结果显示,幼儿园时期的专注能力能够预见其后期的阅读和数学能力,并且能够帮助儿童更容易地适应学校生活。
美国心理学家Terman(1921) 曾对1528 名智力超常儿童的成长情况进行了系统的追踪研究, 并对800 名男被试中学业成就最大的160 名和成就最小的160 名进行比较。结果发现, 两组儿童最明显的差异在于其坚持、自信、有恒等学习品质构成要素方面。
2.2学习品质与入学准备。有学者认为,学习品质在儿童入学准备发展中起到了整体的统领作用。Leigh 等人的研究发现在主动性、好奇心、专注程度、坚持性等学习品质方面表现比较好的儿童大多拥有比较好的社会交往技能,容易获得良好的同伴关系。 [6]
John 等人的研究发现在专注程度、坚持性、以及主动性等方面表现良好的儿童拥有更好的控制情绪的能力。他的研究还发现主动性学习品质得分较高的儿童具有更强的独立思考能力,并且在课堂学习中更能够采取主动的态度,抓住表现自己的机会。[7]
由上述可知,学习品质不仅能预测以后的学业成就,而且对儿童的入学准备以及整体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3.影响因素
NEGP提交的关于"学习品质"的报告中指出,学习品质会受到以下两个因素的影响:(1)先天因素或早期倾向,包括性别、气质、文化模式、价值观等。(2)学习风格,包括动机、态度、对问题的认知风格等。 美国入学准备研究小组经过40年的研究发现:那些来自于低收入家庭的儿童和黑人儿童,其语文、社会性以及学习品质方面在入学前就比家庭收入高的儿童差,并且不容易取得学业成功。由上述可见,关于学习品质影响因素的研究,都提出了先天因素、外界环境和认知风格等几方面。
4.测量工具
4.1儿童学习风格量表(SCLS)[8]。1984 年 McDermott 和 Beitman 提出了评定儿童学习风格的儿童学习风格量表(SCLS)。SCLS 包含 16 个题目,每个题目都描述了一个独特的可在自然班级环境中观察到的与学习相关的行为。教师的评定是针对每个题目,指出儿童的该行为"经常出现"、"偶尔出现"或"有时出现"。通过因素分析将所有题目分成三个学习方式维度即回避方式、非注意方式和过度独立方式。
4.2学龄前儿童学习行为量表(PLBS)[9]。McDermott, Green, Francis 和 Stott 在 1999 年编制了学习行为量表(LBS)。LBS 包含 29 个观察题目,需要老师在正式的学习环境下对5-17岁的儿童进行单独的长时间的观察,对其在能力动机、注意或坚持、策略和适应性和学习态度四个维度上的表现进行评定。学龄前儿童学习行为量表(PLBS)是利用LBS 的结构框架而发展出的,专门针对 3 到 5 岁半儿童使用。PLBS 有 29 个题目,内容集中在注意、对新奇事物的反映、问题解决策略、灵活性、反思、主动性、自我定向和合作学习。老师要根据儿童在过去 2 个月中的典型行为,评定每个行为 "经常发生"、"有时发生"或"没有发生"。
4.3儿童行为等级量表(CBRS)[10]。1995 年由 Bronson 编制的儿童行为等级量表(CBRS)由两个分量表组成,即控制行为量表和社会行为量表,包含 32 个题目。其中控制行为量表的内容与学习方式相关,该量表包含 15 个题目,评定了计划、组织和完成任务能力以及与同伴的合作、调节自我行为的能力。CBRS 分别在秋季和第二年春季进行两次测量,前后测相关系数为.67,题目的内部一致性系数是.96。由上述可见,目前评定儿童学习品质的工具相对零散,许多量表内容只是部分与学习品质相关。
总之,作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学习品质日益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重视,但是目前已有关于学习品质的研究仍存在不足,主要表现在:
(1)对学习品质的概念、本质、特征等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更多是停留在思辨和经验总结的层次,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还远远不够。
(2)对学习品质影响因素的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尽管不少已有研究涉及学习品质的影响因素,但主要是在分析学习品质时泛泛提及的相关影响因素,对这些因素是如何影响学习品质的机制缺乏深入、细致的探讨,尤其是对这些因素及其交互作用的动态研究几乎没有。
(3)由于目前评定儿童学习品质的工具还处于零散状态,所以编制出合适的学习品质测量工具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4)目前,我国对"学习品质"的研究比较少,并且都集中在中小学阶段。因此,我们在加强学习品质研究深度的同时,应特别注重对学龄前儿童学习品质的研究,这也是当前国外研究的趋势。参考文献:
[1]Kagan,S.L.,Moore,E., Sharon,L.(1995). Reconsidering children's early development and learning toward common views and vocabulary.Report of the National Education Goals Panel, Washington, DC:U.S.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endprint
[2]McDermott,P. A .,Leigh,N.M.,Perry,M .A. (2002).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the Preschool Learning Behaviors Scale. Psychology in The Schools, 39(4),353-365.
[3]Cassidy , S. (2004). Learning styles: An overview of theories, models, and measures.Educational Psychology, 24(4).
[4]Luo , B ., Wilson, R .C .,Hancock ,E. R.(2006).A spectral approach to learning structural variations in graphs. Pattern Recognition, 39,1188-1198.
[5]McDermott P. A. & Beitman B.S.(1984).Standardization of a scale for the study of children's learning styles: Structure, stability and criterion validity. Psychology in the schools,21:5-13.
[6]McDermott P. A.Leigh, N.M., & Perry, M.A. (2002).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the Preschool Learning Behaviors Scale. Psychology in the School,39(4):353-365.
[7]John Frantuzzo, Marlo A Perry, Paul McDermott.(2004). Preschool Approaches to Learning and Their Relationship to Other Relevant Classroom Competencies for Low-income Children. School Psychology Quarterly,19(3):212-229 .
[8]Early, D., Maxwell, K. L., Burchinal, M., Bender, R. H., Ebanks, C., Henry, G. T., et al. Teachers' education, classroom quality, and young children's academic skills: Results from seven studies of preschool programs〔J〕. Child Development, 2007, 78(2):558-580
[9]John Fantuzzo,MarloA.Perry,and Paul McDermott.(2004).Preschool Approaches to learning and Their Relationship to Other Relevant Classroom Competencies for Low-Income Children. School Psychology Quarterly,19(3),212-230.
[10]Lam S .(1998). Organizational performance and learning styles in Hong Kong. The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138(3): 401-402.
作者简介:
李帆(1985.12-)女,河南商丘,研究生硕士学历,许昌市许昌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学前教育方向。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