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苏省星级酒店空间布局研究

2014-08-07谭石柳姜海宁

关键词:冷点空间布局苏北

刘 辰, 谭石柳, 姜海宁

(浙江师范大学 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浙江 金华 321004)

0 前 言

酒店的空间布局是衡量一个地区酒店产业发展状况的主要指标,也是衡量区域旅游业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1].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在该领域已经做了很多研究,从早期的定性描述开始,逐渐发展到定量分析阶段,研究成果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国外学者常用模型研究进行定量分析,其中用得较多的是经典统计学的回归模型和简易的地理模型[2-7];国内对酒店空间布局的定量分析常采用区域经济学中衡量空间分布的集中度、均衡度指标等[8-15].但国外学者对酒店空间布局的研究往往以当地酒店作为一个总体样本进行分析,且多集中在对中档或经济型酒店的研究,对各档次或各星级酒店的研究较少;国内也大都以全国或某个城市为对象进行研究,而对某个区域的中尺度范围的各档次星级酒店研究相对较少.

作为长三角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江苏省的星级酒店业发展十分繁盛,但由于受各区域经济、交通、旅游资源等差异的影响,其空间分布极不均衡.本文运用ArcGIS技术,通过空间统计分析中的点模式和面模式分析方法,对江苏省星级酒店的空间分布模式、地域差异性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从而更好地把握江苏省各星级酒店空间布局的特征及内在规律.

1 原理及方法

1.1 空间点模式分析

空间点模式分析是根据地理实体或事件的空间位置信息研究其分布模式的方法,包括聚集分布、随机分布、均匀分布3种类型[16].为了直观地反映江苏省星级酒店空间集聚的变化状态,本文选取点模式分析方法中的核密度估计[17]考察其空间分布的变化特征,形式如下:

(1)

式(1)中:K为核密度方程;h为阈值;n为阈值范围内的点数;d为数据的维数.密度分布在每个xi点中心处最大,向外不断减小,当距离达到h时密度为0.

1.2 空间面模式分析

空间面模式分析研究的是面积单元在空间关系作用下变量值的空间模式,本文对江苏省星级酒店的面数据空间统计分析主要通过测算全局及局域空间自相关系数,并对其进行显著性检验来实现.

1.2.1 基于面的全局聚类检验

本文采用莫兰I指数[17]来检验整个江苏省中邻近区域星级酒店分布的空间相关性,其表达式如下:

(2)

其中:E(I)为数学期望;Var(I)为变异数.

本文还应用吉瑞C指数[17]对江苏省星级酒店分布进行全局聚类检验,其公式为

式(3)中,各符号代表的意义与式(2)相同.吉瑞指数C值为0~2.当C=1时,表示属性值在空间上相互独立;当0

1.2.2 基于面的局部聚类检验

当需要深入分析局部空间集聚是否存在及各区域对全局空间自相关贡献的大小时,就有必要对其内部的局部空间自相关性作进一步研究[18].因此,本文使用Gi指数来分析江苏省内部星级酒店集聚热点区域的分布情况[17],表达式如下:

2 江苏省星级酒店空间布局特征

2.1 基于点的空间布局特征

2.1.1 整体酒店空间布局特征

通过2000年和2010年2个时间点酒店分布的核密度来看(见图1),江苏省星级酒店的整体分布格局变化不大,均呈现出苏南相对密集,苏北相对稀少的“南多北少”格局.

图1 江苏省星级酒店分布核密度估计图

从2000年到2010年,江苏省星级酒店总数增长了250余家,区域内酒店整体密度由43.79座/万km2增长到68.31座/万km2.尽管总量变动较大,但酒店分布在三大地区的相对变化不大.2000年,苏南、苏中、苏北地区星级酒店分布的比重分别为53.50%,21.03%,25.47%;至2010年,3个地区分布比重分别为50.06%,23.19%,26.75%,比重变化均保持在4%以内,酒店分布由苏北到苏南逐渐集聚的整体大格局未改变.

此外,作为江苏省旅游经济发达的中心区域,苏州和南京也是星级酒店聚集的核心,这2个城市的面积占全省面积的12.52%,酒店数量却一直占到全省的30%以上;南通、无锡次之;而镇江和泰州星级酒店分布最少,比重一直都在5%以下.可以说,江苏省星级酒店的分布是以南京、苏州为2个中心,扩展到苏南其他城市,辐射至苏中、苏北,形成整体格局.

2.1.2 各星级酒店空间布局特征

江苏省不同星级酒店的分布与整体分布状态有较大差异,从各星级酒店的核密度来看(见图2),分布不均趋势更加明显.

图2 江苏省各星级酒店分布核密度估计图

其中,高星级酒店主要集中于苏南地区,四、五星级酒店在苏南地区所占比重分别高达63%和89%,苏南地区的高星级酒店不仅仅是局限于城市中心,而且在较发达的外围县市、近郊的风景区及度假村附近也有不少分布.苏中、苏北地区高星级酒店分布则较少,四星级酒店虽然在各个城市均有分布,但仅零星分布于各城市中心,五星级酒店在一些城市仍是空白.与高星级酒店相比,二、三星级酒店在江苏的空间分布则相对均衡,其中二星级酒店分布与高星级酒店“南多北少”的空间分布态势有所不同,在苏北地区分布较为密集,约占44%,苏南和苏中地区分别为31%和25%.经对比分析,二星级酒店在各地市间的分布差异最小,其后依次为三星级、四星级、五星级,酒店星级越高,空间分布差异就越大.

各星级酒店在江苏的这种空间布局与其功能定位及发展环境是基本一致的,高星级酒店的主要目标客源市场是国际入境旅游者和高端商务旅客,苏南地区尤其是苏州、南京、无锡正是江苏省的重点旅游商贸城市,既有广阔的客源市场依托,又有强大的资本市场后盾,相比其他地区,更容易吸引旅客来高星级酒店入驻.而中低星级酒店更广泛地面向中低端消费者,相对准入门槛较低,因此,不局限分布于发达城市的繁华地区.

2.2 基于面的空间布局特征

2.2.1 整体酒店空间布局特征

1)全局聚类分析.运用全局聚类检验中的莫兰I指数及吉瑞C指数对江苏省2000年、2010年星级酒店的数据进行定量测算(见表1),结果显示,2000年及2010年全局莫兰I指数均为正,检验结果均很显著;2000年指数不足0.10,说明呈现一个弱集聚状态;2010年指数超过0.20,比2000年有明显上升的变化趋势,说明其集聚程度相应逐渐加强.吉瑞C指数指标值和期望值均大于0,检验结果均显著,说明检测区高值与低值的集聚现象显著,并且,指标值与期望值均为相同且无变化,说明在此期间,酒店整体分布并未发生较大的变动.由此看出,从2000年至2010年,江苏省星级酒店总体集聚程度不高,但在苏南地区较集中,越往北集聚程度越低的整体分布格局始终存在.

表1 2000年与2010年江苏省星级酒店全局聚类分析结果

注:“***”表示 0.001 的显著度;“**”表示 0.01 的显著度;“*”表示 0.05 的显著度.

从整体上看,江苏省县域单元星级酒店分布冷热点区规律性明显.在2000年和2010年2个时间点,苏南大部分发达县市及苏北各市的市区均为热点区,发展较好且稳定.2010年热点区域明显扩大,由原来苏南的几个主要城市市区扩展到苏南大部分县市,其中苏锡常地区除太仓市和金坛市以外均为热点区;2000年苏中只有扬州市、仪征市、南通市为热点区,2010年苏中的热点区明显增多,尤其是南通周边县市,而仪征却退出了热点区域.2000年次热点区分布较少,主要集中于苏南热点区周围,苏中、苏北次热点较少,苏北只有建湖县;2010年次热点区分布于苏中大部分地区,以及苏北热点区的周围,原苏南地区的次热点区已发展成为热点区,如宜兴、昆山、吴江等.次冷点与冷点区分布均较为分散,但主要分布于热点区的外围,2000年冷点、次冷点区较多,占据了江苏大部分地区,尤其是苏中、苏北沿海边界区域;2010年冷点、次冷点区大幅度减少,其中苏南与苏中各只有1个冷点区,而苏北则较多,多处于省界边缘地带,如丰县、铜山、睢宁、响水等.

在2000年及2010年,星级酒店分布最多的是南京市区,一直是星级酒店发展的热点区;2000年无酒店分布的有12个县市,其中10个在苏北;2010年无酒店分布的县市有3个,其中2个在苏北.不少区域由原来的冷点、次冷点区发展至次热点甚至热点区域,说明江苏省大部分地区星级酒店业规模呈扩大趋势,尤其是苏北地区发展迅速.

图3 2000年与2010年江苏省星级酒店空间分布热点区变化图

2.2.2 各星级酒店空间布局特征

1)全局聚类分析.通过测算得出江苏省目前各星级酒店的莫兰I指数及吉瑞C指数(见表2).除了二星级以外,三至五星级酒店莫兰I指数均为正,其中,三星级指标值较小,不足0.01,而四、五星级值均大于0.20.说明除了二星级酒店以外,其余星级的检验结果均为显著,具体表现为二星级酒店未呈现出明显的集聚状态,三星级酒店呈现弱集聚状态,四、五星级酒店集聚程度较强.吉瑞C指标值随星级递减而减小,期望值均无变化,且二者均大于0,检验结果均显著,说明江苏省星级酒店的集聚程度与星级的高低是成正相关的,星级越高,集聚状态越明显.从表2中可看出,2种全局聚类指数都表明五星级酒店的Z值最高,具有最强的空间聚类特征,其次为四星级、三星级、二星级.

表2 江苏省各星级酒店全局聚类分析结果

注:“***”表示 0.001 的显著度;“**”表示 0.01 的显著度;“*”表示 0.05 的显著度.

2)局部聚类分析.从各星级酒店冷热点区分布来看(见图4),不同星级的酒店冷热点区分布规律各异,这也说明不同星级酒店受不同因素影响,在不同地区的集聚程度是有差异的.

随着酒店星级的提高,酒店分布的热点区减少,冷点区增多.其中,二、三星级酒店冷热点区分布规律较为相似,热点区较为分散,但均分布于各城市主城区;四、五星级酒店次热点、热点区分布的县市数量与范围均明显低于二、三星级酒店,尤其是五星级酒店,热点与次热点均只分布于苏南地区,其余均为冷点区.二至五星级酒店均为热点区的只有南京市、无锡市和苏州市,都在苏南;均为冷点区的有8个县市,其中苏南、苏中各1个,苏北6个.此外,除南京之外,各星级酒店热点区完全布局于主城区的城市均为省内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城市,如连云港、盐城、徐州和泰州等.从图4还可看出,一些旅游经济发达的外围县市也是星级酒店的重要聚集地,其中苏州外围县市星级酒店布局最多,共有80家,约占江苏省外围县市星级酒店总数的1/4.

图4 江苏省各星级酒店空间分布的冷热点区

3 江苏省星级酒店空间布局影响因素

3.1 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是旅游目的地吸引旅游者的最重要因素,旅游资源状况直接决定了旅游目的地对旅游者吸引力的大小,旅游者数量越多,在该地停留的时间也越长,对餐饮、住宿的需求也就越大,从而必定会促使相关住宿业、餐饮业等聚集于此[19].因此,一个地区旅游资源的等级、丰度及其分布特征等都会对星级酒店的空间布局有很大程度的影响.

由于旅游资源的等级有高低,因而对酒店业的布局影响效果也不一样.本文参照刘锋[20]的定分值法对江苏省地区旅游资源进行评分,其中,选取指标有: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共8批),首批为20分,以后每批递减2分;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共4批),首批为20分,以后每批递减2分;国家等级景区,5A加10分,4A加5分,3A加3分,2A加1分;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共4批),首批为5分,以后每批递减0.5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共7批),首批为5分,以后每批递减 0.5 分,表3是江苏省各城市旅游资源评分结果.

由表3可看出,江苏省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但分布很不均衡.分布较集中的地区主要是苏南地区的苏州、南京、无锡,定分值均大于300;旅游资源定分值在200~300的中等集中区域包括常州和扬州;其余城市的旅游资源定值均在200以下,为劣势集中区.可见,江苏旅游资源分布优势在空间上呈现出由苏南向苏北逐渐减小的态势.这与江苏省星级酒店的空间格局基本吻合,也正说明了旅游资源的不均衡分布是导致江苏省各地区星级酒店分布均衡状态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表3 江苏各城市旅游资源评分等级分类

3.2 区域经济及旅游业发展水平

区域经济的地区差异是导致中国星级酒店空间分布不均的主要因素[21],坚实的城市经济和发达的旅游业可以给酒店带来繁荣的人流、物流及信息流,只有强有力的经济作为支撑,才能吸引更多的星级酒店在此布局,也只有发达的旅游业,才能吸引更多的酒店客源.

本文根据《2011年江苏省统计年鉴》对江苏省各城市人均GDP、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旅游人数、旅游收入进行排名,将其作为代表经济发展和旅游业发展水平的变量与江苏省各城市星级酒店等级结构作斯皮尔曼(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见表4).可以发现,不同档次星级酒店的区域分布与经济发展的相关程度是不同的.其中,高星级酒店分布排名与各项经济指标的等级相关系数较大,而中低星级则较小,表示高星级酒店在各城市的分布与经济发展和旅游业发展水平均为强显著相关,而中低星级酒店与旅游发展水平相关性较弱,与经济发展没有明显的相关性.说明江苏省高星级酒店的布局受经济发展的影响更大,所以导致高星级酒店在苏南等经济发达地区较聚集,而中低星级酒店在全省的分布相对较为均衡.

表4 经济发展因子与江苏省各城市星级酒店等级结构相关分析

注:**表示在置信度(双测)为 0.01 时,相关性是显著的.

3.3 重要交通基础设施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得越完善,越有利于增强整个地区的可进入性,对酒店经营至关重要,因此,交通条件也是影响星级酒店空间分布的重要因素.为了更清楚地确定江苏省各星级酒店与区内重要交通基础设施的空间相关性,本文分别以高速公路、火车站、机场等重要交通基础设施为中心建立渐变尺度的缓冲区进行分析,具体见图5.

从图5可看出,江苏省各星级酒店与高速公路、火车站、机场等重要交通基础设施的空间邻近度均呈正态分布曲线.主要是由于重要的交通基础设施,如机场大多建设在远离城市中心、较偏远的郊区,周边商业设施不完善,而火车站、汽车站附近人流量很大,环境较为嘈杂,且如今便捷完善的城市内部交通使得酒店到站点的时间大大缩短,所以布局在交通枢纽附近的距离优势已不明显.因此,在重要枢纽短距离内,只有少量星级酒店分布.随着酒店与重要交通枢纽间距离的增加,周围环境逐渐改善,同时又未远离便利的交通条件,该区域便成为星级酒店高度集聚区.然而,当距离增加到逐渐远离重要交通基础设施时,就失去了便利的交通条件这一重要优势,星级酒店数量便呈现出随距离衰减规律.总体来说,江苏省星级酒店的空间分布表现出了对交通便捷程度的高度认同.

3.4 政府决策行为

星级酒店不同于一般的小型住宿业设施,尤其是高星级酒店,其建筑规模较大,形式、风格多样,对城市的整体风貌、建筑布局都有很大影响,因此,星级酒店的布局还必须考虑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及区域的整体规划.近年来,江苏省旅游局将旅游业列为江苏省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大力推进星级酒店业的建设,且每年根据星级酒店评定标准对酒店星级进行复审,在政府的引导下,江苏省星级酒店稳步发展,这对星级酒店的布局有很大影响,尤其是对于苏北一些拥有优质旅游资源却经济欠发达的地区,政府的优惠扶持政策对该类区域酒店业发展有很大作用.根据《江苏省城镇体系规划(2012—2030)》,江苏要建设“一带两轴,三圈一极”的“紧凑型”城镇空间结构,即沿江城市带、沿海城镇轴和沿东陇海城镇轴;南京都市圈、徐州都市圈、苏锡常都市圈和淮安增长极,这也预示着将来星级酒店建设的发展方向.

图5 江苏省各星级酒店与重要交通基础设施空间邻近度分析

3.5 大型会展、节事活动

大型会展、体育赛事、文化及节庆活动等的举办能为举办地带来较多的参与人员,同时,在短期内扩大旅游地知名度,吸引大量游客前往,人们对酒店餐饮、住宿的需求随之增加.为了满足大型会展、节事活动的接待能力,很多个人、企业投资兴建酒店,国外知名品牌酒店也趁势入驻,有些国际性大规模活动的举办,还能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江苏省是我国经济大省,每年都有很多国际性重要会展及大型节事活动在此举办,在活动期间大规模的人员和资金流入,给江苏省星级酒店业带来了很大影响,酒店房价上涨,入住率大幅度上升.因此,大型会展、节事活动的举办也是影响江苏省星级酒店空间布局的一个重要因素.

4 结 论

本文以江苏省星级酒店为研究对象,利用空间统计分析中的点模式及面模式分析技术,具体采用核密度估计和空间自相关分析等方法对江苏省星级酒店整体及各星级的分布现状进行了剖析.结果表明:江苏省星级酒店空间布局极不均衡,尤其是高星级酒店,总体呈现出由苏北向苏南逐渐集聚的态势;苏南大部分发达县市及苏中、苏北各市的市区均为星级酒店分布热点区,而苏北大部分县市尤其是省界边缘地带多为冷点区.最后探讨了旅游资源、区域经济及旅游业发展水平、重要交通基础设施、政府决策行为等因素对星级酒店空间布局的影响.但研究产业空间布局的定量分析方法很多,影响星级酒店布局因素也很多,本文仍存在诸多不足之处有待深入研究和完善.

[1]侯兵,黄震方,陈肖静.主客体视角的城市经济型酒店空间分布研究[J].旅游学刊,2009,24(5):72-79.

[2]Ashworth G,Tunbridge J.The tourist-historic city[M].London:Belhaven Press,1990:34-45.

[3]Anselin L.Spatial econometrics:methods and models[M].Boston:Kluwer Academic,1988:13-37.

[4]Ritter W.Hotel location in big cities.[M].Berlin:Reimer,1986:355-364.

[5] Cox L J,Vieth G R.Hotel investment in open area[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3,30(2):342-352.

[6]Cliff A D,Ord J K.Spatial processes:models and applications[M].London:Pion,1981:8-17.

[7]David J E,Nield K.Towards a theory of intraurban hotel location[J].Urban Studies,2000,37(3):611-621.

[8]文吉,汤静.中国酒店业发展形态阶段及特点研究[J].文史博览,2005(12):68-69.

[9]于甡甡,温婷,曹敏政.北京市三星级酒店分布的区位研究[J].北方经贸,2007(4):100-102.

[10]杨彬.上海市五星级饭店空间分布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旅游学系,2010.

[11]王明刚.广州星级酒店的区位特征及其形成机理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2008(12):30-31.

[12]刘国果.广州星级酒店空间分布特征研究[J].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2011,32(1):103-113.

[13]余瑞林,张红.武汉市星级饭店空间布局研究[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6,18(4):90-94.

[14]袁小红,毛端谦,刘婕.城市星级饭店空间分布模式分析[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4(3):325-330.

[15]赵艳,邓讲美.郑州市星级酒店的空间分布研究[J].区域经济,2010(总627):116-120.

[16]石榴花.北京市星级酒店空间分布研究[D].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2012.

[17]王法辉.基于GIS的数量方法与应用[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18]靳诚,陆玉麒.基于县域单元的江苏省经济空间格局演化[J].地理学报,2009,64(6):713-724.

[19]保继刚,楚义芳.旅游地理学[M].修订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0]刘锋.中国西部旅游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

[21]文吉.中国星级酒店空间布局研究[J].商业研究,2004(21):154-159.

猜你喜欢

冷点空间布局苏北
前置化空间布局,龙湖驱动TOD的未来模式
CSAMT在苏北月亮湾地热勘查中的应用
浅析美术馆建筑的选址与空间布局
热点需强化 冷点无漠视
世界家庭医生组织(WONCA)研究论文摘要汇编
——居住在“冷点社区”与健康欠佳、享有卫生服务质量欠佳间的关系
浅谈苏北地区香樟树黄化病的防治
“冷点”除湿方法在变电站室外箱体中的应用
姑臧城空间布局与五凉河西政治
空间布局图
八路军新四军的苏北整编始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