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既为师者,亦为使者

2014-08-07张家瑜

广东教育·综合 2014年6期
关键词:援疆学校老师

张家瑜

2012年7月24日下午,一趟由广州开往陕西的火车,车窗外的村庄麦地,山川河流,飞逝而过,越来越熟悉的景致……袁超正在回乡的旅途中。正当袁超沉醉于故乡美丽的风景之中,手机突然响起,是黄埔区教育局人事科打过来的,说区里需要一个援疆的教师,去喀什疏附县支教,询问袁超的意愿。他心头一震,脑海里瞬间腾起一幅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边塞景象。然远赴千里之外,历时近两年,为夫不能陪伴妻子,为父不能照顾儿子,犹豫中他拨通了妻子的电话。在得到妻子的大力支持后,这位西北汉子的豪迈之情坚定了决心,援疆。

一个月后,8月25日,一趟飞机从白云机场起飞,当晚降落在新疆喀什,袁超的援疆之旅正式开始。

喀什地处南疆腹地,疏附是喀什所辖的一个县,位于喀什近郊,这里自古即为“丝绸之路”要冲,东西方文明在此交融,是维吾尔族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也是远近闻名的歌舞之乡和民族乐器之乡。

袁超被安排到疏附第二小学教授语文。学校坐落在县城前进东路北侧,2009年从疏附县第二中学分离出来,搬迁至此。校园方方正正,坐北朝南,占地面积很大,教学楼高三层,呈横着的“工”字形状,楼顶正面有十六个大字非常醒目:认识自己、相信自己、完善自己、奉献自己。疏附二小是一所汉语学校,不过汉族学生的比例并不大,学校里大部分是维族学生。

登台讲课

来新疆前,袁超在黄埔区教育局教研室担任副主任,脱离一线教师岗位好多年了。这回重返课堂,既觉得兴奋,又觉得紧张。疏附二小的教室相对简陋,没有投影仪,没有多媒体教学设备,仅有一支粉笔、一本书,仿佛二十年前的乡村小学讲堂。这对于袁超来说,的确是一场考验。

袁超的第一节课在三(3)班上,第3课——《爬天都峰》,是一篇精读课文。袁超对教材内容很熟悉,“教什么”的问题不在话下。需要用心琢磨的是如何结合民族地区学生的特点和学校现有的教学条件,引导孩子们“怎样学”“怎样有效地学”。

果然是一线岗位出身的行家,袁超在黑板上写字,黑板上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那是粉笔与黑板摩擦发出来的声音。一行行板书,黑底白字,齐整秀雅地浮现在黑板上。教室里安安静静的,学生们盯着新老师的背影,好奇又期待。来自广州的袁老师,会带给他们什么样的课堂时光呢?

第一节课,在友好的氛围中结束了,效果不错。新老师上课,同学们很兴奋,加上老师的鼓励、引导,课堂上举手踊跃,发言积极,读书、识字都很投入,较好地达成了预设的目标。下课后,袁超松了一口气,心里踏实了。做一名语文老师,还是可以胜任的。

有一回,袁超去另一个平行班上了第4课——《槐乡的孩子》。这是一篇略读课文,主要写孩子们课余时间采摘槐米,感受劳动的快乐。袁老师充分调动班上孩子们读书兴趣,引导他们开展朗读竞赛,在读中感悟和体会课文中槐乡的孩子们爱劳动、能吃苦的品质。

中午放学时,两位维族小男孩走过来,操着浓重的地方口音问:“袁老师,你什么时候又给我们上课?我们喜欢!”

看着这些维族小孩纯真的笑容,一份久违的喜悦在袁超的心头涌现。为人师者,最纯粹的幸福莫过于得到学生的认可和期待。

引领教研

疏附二小常规教学搞得不错,但教育科研相对薄弱,老师们对参与课题研究比较陌生,学校层面也还没有独立或完整地组织过课题实验。校长十分希望能够借助于援疆老师的力量,发挥对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带动学校教科研工作。

经过思考,袁超决定从两方面着手,一是引导学科教师从小处着眼,从小课题做起,研究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二是协助学校从大处着眼,力争选拟一个较大的课题,能够带动和促进学校整体的办学发展。

2012年10月中旬,袁超在语文科组教研活动上做了一次专项指导,提出开展小课题研究的“三定”思路。一是“定位”:围绕一个“真”字,面对真问题,开展真研究,获得真发展;围绕一个“小”字,小问题着眼,小环节切入,小步子推进。二是“定题”:分低、中、高三个年段,收集每位老师在教学中感到困惑的问题,从中梳理出具有共性的或者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就把这个问题定为研究的课题。三是“定案”:选定了课题,再制定一个简要的实施方案,使后续的行动研究能够按计划有序进行。

两个星期之后,各年段基本定好了选题,开始引导课题小组制定实施方案。袁超设计了一个简明的表格——《疏附县第二小学小课题研究实施方案》,栏目包括:课题名称、人员分工、课题涵义、课题背景、研究目标、研究方法、研究步骤、预期成果等,最后一栏是学校审批意见。小课题研究由教导处管理,课题组长负责实施推进。老师们动手写方案挺不容易,费了好大周折,点拨了好几次,费时一月有余,终于形成了初稿。

为了现身说法,袁超也构思了一个课题,引领语文教师共同参与,以切实的实践体验推动老师们开展教研。袁超牵头的小课题结合学校“童心悦读”课程的构建与实施,以深入开展经典诵读与课外阅读活动为载体,致力于学校书香校园的打造,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与综合素质的提高,效果明显。

经典诵读

能者多劳,袁超不仅在教育科研方面有丰富的经验,对于校园文化建设也有开阔的思路。刚刚踏进疏附二小的校园,袁超就在校园的一方围墙上看到《弟子规》。后来了解到,这是疏附二小经典诵读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学校近两年开展“童心阅读”活动,其中全校诵读《弟子规》《三字经》算是一大亮点,但其持续性、系统性不是很强。去年全校诵读《弟子规》,今年还要不要继续读,不读《弟子规》又读什么,看起来不是很明确。

袁超想按年级对诵读内容进行归整,明确哪个年级的学生读什么书,逐步使学校经典诵读课程化。

袁超主导了疏附二小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的构建过程。学校在原来诵读《弟子规》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展经典书目,增加诵读内容:一、二年级分别诵读《日有所诵》第1册、第2册,三、四、五年级分别诵读《三字经》《弟子规》和《论语》。学校每周安排固定时段组织学生进行“晨诵”和“午读”,并定期组织丰富多彩的阅读实践活动。学校受捐的1600余册书籍,将全部发到全校各个班级,除经典诵读书籍满足学生人手一册之外,其余的书放到各班教室的图书角,以供学生课外时间随手取阅。

经典诵读不但要课程化,袁超还升级了“经典诵读活动”,提升诵读活动的内涵,以读书节的形式把活动制度化,让传统文化走进校园。袁超向疏附二小校长提议,利用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即将到来的契机,开展一系列读书活动,以促进学校书香校园建设,并在读书日当天举行读书节现场会。

2013年4月23日上午,“好读书、读好书”疏附县第二小学2013年读书节现场会如期举行。首先是全校学生千人诵读《三字经》,接下来是各年级各具特色的经典诵读展演,还特意加进了海仁莎老师编排的两个维语朗诵节目。同学们精神振奋、阵容整齐、声音宏亮,精彩的表现不时赢来热烈的掌声。

袁超向全校师生做了经典诵读书目推介,勉励全体同学从小珍惜美好的读书时光,体验和享受读书的乐趣,在快乐阅读中增长知识,陶冶性情,积淀文化底蕴,打下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

然而就在当天,喀什地区的巴楚县发生了令人震惊的暴力恐怖事件。站在援疆的第一线,袁超感受到了形势的严峻。同在喀什,既有民族交融的和谐景象,汉族维族学生共聚一堂,沐浴在读书的欢乐之中,也有民族分裂势力的残暴与阴谋。作为援疆干部,任重而道远。促进文化认同和文化交融,才能从根本上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

与此同时,袁超也在思考,疏附二小作为喀什地区的一所汉语学校,有汉族学生,有维族学生,不但要让维族学生了解源远流长的中原文明,也要让汉族学生接触同样历史悠久的伊斯兰文明。这才是民族文化双向的交流。

于是在大力推介《弟子规》《三字经》《论语》等“经典诵读”的同时,袁超也在梳理维吾尔族文化的经脉条绪,提炼喀什本地的文化基因,寻找适合的载体,做维文的经典诵读校本教材。

袁超找机会动身,去了疏附县乌帕尔乡,这里有麻赫默德陵墓。麻赫默德·喀什噶里是维吾尔族的伟大学者。他出生于公元1008年,当时处于喀喇汗王朝。小时候受到良好的教育,长大后修成渊博的学识,中年时人生遭受巨大变故,被迫背井离乡、四处漂泊。十几年间走遍广阔的西域大地,精心考察突厥语众多部落和民族的语言,后来于1071—1075年间在文明古城巴格达写出辉煌巨著《突厥语大词典》。

《突厥语大词典》给了袁超灵感,还有成于11世纪的史诗《福乐与智慧》,也是维吾尔文的文学经典……这些渊源流深的文化资源,全都可以提炼成教学资源。袁超的想法得到了学校的肯定和支持。于是,在疏附二小的校园里,一场维吾尔族的“经典诵读”也在悄悄酝酿。可惜,时不待人,援疆的日子毕竟有限,告别的日子一天天临近。

师生情谊

采访时已经是2014年4月,广州黄埔区,花红柳绿,离开新疆的日子,一晃已经过去大半年。跟记者谈起援疆支教时,袁超说最怀念的还是课堂上那些纯真、腼腆的脸庞,还有那些点点滴滴的小事。师生一场,一年半的时间太珍贵,也太短暂,好在可以记忆,可以回忆,在一则则援疆笔记中,学生们的欢乐与音容笑貌,涌现出来,如在昨日,犹在眼前。黄埔春天的潮湿,瞬间被疏附的干爽明净中和了不少。

张哲,五(4)班一位胖乎乎、高个头的男孩儿,戴着一副近视眼镜,一个人坐在教室后排靠近窗口的角落。

我第一次对他留有印象,是开学初到五(4)班听课。那天闫妮老师上《桂花雨》一课,我刚好坐在张哲的旁边。上课没多久,他就引起了我的注意。我发现他不怎么翻书,也不开口,木木讷讷坐在那里,完全跟不上学习节奏。同学们朗读课文时,我帮他打开书,翻到课文的位置,问他会读吗,读给老师听听。他很紧张,满脸通红,一声不吭。

一个月后,我教上了五(4)班,张哲成了我的学生。在我的语文课堂上,我对张哲给予特别关注,常常走过去拍拍他的肩膀,帮他打开书,提醒他专心听讲。有时趁同学们读书的时候,我走过去蹲在他旁边小声地教他读几句;有时我指定一段话让他自己练读,下课后读给我听;有时我专门布置一些词语或一段课文让他抄写。只要他能比较认真地去做,我就大力地夸奖他。

记得有一天,教完第七单元,习作要求同学们写一篇读后感。第二天,张哲又交来了一张白纸,上面密密麻麻地写满了文字,题目是《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原来他是把书上的读后感范文认认真真地抄了一遍。尽管是抄的不是自己写的,我还是为他的认真劲头深受感动。上课时我又一次热情地表扬了他,并当场拿起红笔在文后的空白处写了几句评语:“张哲,了不起!从这篇文章可以看出,你下了很大的功夫。全班同学给了你热烈的掌声,他们都在为你喝彩。功夫不负有心人,继续加油!”当天刚好带了相机,我让他站在台前,举着自己的杰作,给他拍了一张照片。

寒假时回到广州,我将平时拍的同学们的照片晒了出来,其中就有张哲的那张。新学期回到学校,把照片发给同学们,这时我才意外地得知,张哲已经转学走了。听说他的家庭有了变故,父母离异,他随着父亲转到泽普县某间小学去了。听到这个消息,拿着那张照片,我的心里隐隐地涌起一股担忧和惆怅。

以上是袁超的一篇日记。张哲该是袁老师在疏附二小最牵挂的学生之一吧。虽然学生已经离开,那一份来自老师的祝福则是可以随身而至的。袁超有写日记的习惯,援疆的点点滴滴,片毛零羽,凡有感于心,皆悉心记下。

回顾这一年半来援疆支教的难忘时光,袁超没有遗憾。援疆一年半载,不仅留下了岁月的痕迹,还有期待,还有牵挂,还有收获。援疆是无悔的选择。为师,不负师名;为使,不辱使命!袁超做到了。

责任编辑龙建刚

与此同时,袁超也在思考,疏附二小作为喀什地区的一所汉语学校,有汉族学生,有维族学生,不但要让维族学生了解源远流长的中原文明,也要让汉族学生接触同样历史悠久的伊斯兰文明。这才是民族文化双向的交流。

于是在大力推介《弟子规》《三字经》《论语》等“经典诵读”的同时,袁超也在梳理维吾尔族文化的经脉条绪,提炼喀什本地的文化基因,寻找适合的载体,做维文的经典诵读校本教材。

袁超找机会动身,去了疏附县乌帕尔乡,这里有麻赫默德陵墓。麻赫默德·喀什噶里是维吾尔族的伟大学者。他出生于公元1008年,当时处于喀喇汗王朝。小时候受到良好的教育,长大后修成渊博的学识,中年时人生遭受巨大变故,被迫背井离乡、四处漂泊。十几年间走遍广阔的西域大地,精心考察突厥语众多部落和民族的语言,后来于1071—1075年间在文明古城巴格达写出辉煌巨著《突厥语大词典》。

《突厥语大词典》给了袁超灵感,还有成于11世纪的史诗《福乐与智慧》,也是维吾尔文的文学经典……这些渊源流深的文化资源,全都可以提炼成教学资源。袁超的想法得到了学校的肯定和支持。于是,在疏附二小的校园里,一场维吾尔族的“经典诵读”也在悄悄酝酿。可惜,时不待人,援疆的日子毕竟有限,告别的日子一天天临近。

师生情谊

采访时已经是2014年4月,广州黄埔区,花红柳绿,离开新疆的日子,一晃已经过去大半年。跟记者谈起援疆支教时,袁超说最怀念的还是课堂上那些纯真、腼腆的脸庞,还有那些点点滴滴的小事。师生一场,一年半的时间太珍贵,也太短暂,好在可以记忆,可以回忆,在一则则援疆笔记中,学生们的欢乐与音容笑貌,涌现出来,如在昨日,犹在眼前。黄埔春天的潮湿,瞬间被疏附的干爽明净中和了不少。

张哲,五(4)班一位胖乎乎、高个头的男孩儿,戴着一副近视眼镜,一个人坐在教室后排靠近窗口的角落。

我第一次对他留有印象,是开学初到五(4)班听课。那天闫妮老师上《桂花雨》一课,我刚好坐在张哲的旁边。上课没多久,他就引起了我的注意。我发现他不怎么翻书,也不开口,木木讷讷坐在那里,完全跟不上学习节奏。同学们朗读课文时,我帮他打开书,翻到课文的位置,问他会读吗,读给老师听听。他很紧张,满脸通红,一声不吭。

一个月后,我教上了五(4)班,张哲成了我的学生。在我的语文课堂上,我对张哲给予特别关注,常常走过去拍拍他的肩膀,帮他打开书,提醒他专心听讲。有时趁同学们读书的时候,我走过去蹲在他旁边小声地教他读几句;有时我指定一段话让他自己练读,下课后读给我听;有时我专门布置一些词语或一段课文让他抄写。只要他能比较认真地去做,我就大力地夸奖他。

记得有一天,教完第七单元,习作要求同学们写一篇读后感。第二天,张哲又交来了一张白纸,上面密密麻麻地写满了文字,题目是《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原来他是把书上的读后感范文认认真真地抄了一遍。尽管是抄的不是自己写的,我还是为他的认真劲头深受感动。上课时我又一次热情地表扬了他,并当场拿起红笔在文后的空白处写了几句评语:“张哲,了不起!从这篇文章可以看出,你下了很大的功夫。全班同学给了你热烈的掌声,他们都在为你喝彩。功夫不负有心人,继续加油!”当天刚好带了相机,我让他站在台前,举着自己的杰作,给他拍了一张照片。

寒假时回到广州,我将平时拍的同学们的照片晒了出来,其中就有张哲的那张。新学期回到学校,把照片发给同学们,这时我才意外地得知,张哲已经转学走了。听说他的家庭有了变故,父母离异,他随着父亲转到泽普县某间小学去了。听到这个消息,拿着那张照片,我的心里隐隐地涌起一股担忧和惆怅。

以上是袁超的一篇日记。张哲该是袁老师在疏附二小最牵挂的学生之一吧。虽然学生已经离开,那一份来自老师的祝福则是可以随身而至的。袁超有写日记的习惯,援疆的点点滴滴,片毛零羽,凡有感于心,皆悉心记下。

回顾这一年半来援疆支教的难忘时光,袁超没有遗憾。援疆一年半载,不仅留下了岁月的痕迹,还有期待,还有牵挂,还有收获。援疆是无悔的选择。为师,不负师名;为使,不辱使命!袁超做到了。

责任编辑龙建刚

与此同时,袁超也在思考,疏附二小作为喀什地区的一所汉语学校,有汉族学生,有维族学生,不但要让维族学生了解源远流长的中原文明,也要让汉族学生接触同样历史悠久的伊斯兰文明。这才是民族文化双向的交流。

于是在大力推介《弟子规》《三字经》《论语》等“经典诵读”的同时,袁超也在梳理维吾尔族文化的经脉条绪,提炼喀什本地的文化基因,寻找适合的载体,做维文的经典诵读校本教材。

袁超找机会动身,去了疏附县乌帕尔乡,这里有麻赫默德陵墓。麻赫默德·喀什噶里是维吾尔族的伟大学者。他出生于公元1008年,当时处于喀喇汗王朝。小时候受到良好的教育,长大后修成渊博的学识,中年时人生遭受巨大变故,被迫背井离乡、四处漂泊。十几年间走遍广阔的西域大地,精心考察突厥语众多部落和民族的语言,后来于1071—1075年间在文明古城巴格达写出辉煌巨著《突厥语大词典》。

《突厥语大词典》给了袁超灵感,还有成于11世纪的史诗《福乐与智慧》,也是维吾尔文的文学经典……这些渊源流深的文化资源,全都可以提炼成教学资源。袁超的想法得到了学校的肯定和支持。于是,在疏附二小的校园里,一场维吾尔族的“经典诵读”也在悄悄酝酿。可惜,时不待人,援疆的日子毕竟有限,告别的日子一天天临近。

师生情谊

采访时已经是2014年4月,广州黄埔区,花红柳绿,离开新疆的日子,一晃已经过去大半年。跟记者谈起援疆支教时,袁超说最怀念的还是课堂上那些纯真、腼腆的脸庞,还有那些点点滴滴的小事。师生一场,一年半的时间太珍贵,也太短暂,好在可以记忆,可以回忆,在一则则援疆笔记中,学生们的欢乐与音容笑貌,涌现出来,如在昨日,犹在眼前。黄埔春天的潮湿,瞬间被疏附的干爽明净中和了不少。

张哲,五(4)班一位胖乎乎、高个头的男孩儿,戴着一副近视眼镜,一个人坐在教室后排靠近窗口的角落。

我第一次对他留有印象,是开学初到五(4)班听课。那天闫妮老师上《桂花雨》一课,我刚好坐在张哲的旁边。上课没多久,他就引起了我的注意。我发现他不怎么翻书,也不开口,木木讷讷坐在那里,完全跟不上学习节奏。同学们朗读课文时,我帮他打开书,翻到课文的位置,问他会读吗,读给老师听听。他很紧张,满脸通红,一声不吭。

一个月后,我教上了五(4)班,张哲成了我的学生。在我的语文课堂上,我对张哲给予特别关注,常常走过去拍拍他的肩膀,帮他打开书,提醒他专心听讲。有时趁同学们读书的时候,我走过去蹲在他旁边小声地教他读几句;有时我指定一段话让他自己练读,下课后读给我听;有时我专门布置一些词语或一段课文让他抄写。只要他能比较认真地去做,我就大力地夸奖他。

记得有一天,教完第七单元,习作要求同学们写一篇读后感。第二天,张哲又交来了一张白纸,上面密密麻麻地写满了文字,题目是《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原来他是把书上的读后感范文认认真真地抄了一遍。尽管是抄的不是自己写的,我还是为他的认真劲头深受感动。上课时我又一次热情地表扬了他,并当场拿起红笔在文后的空白处写了几句评语:“张哲,了不起!从这篇文章可以看出,你下了很大的功夫。全班同学给了你热烈的掌声,他们都在为你喝彩。功夫不负有心人,继续加油!”当天刚好带了相机,我让他站在台前,举着自己的杰作,给他拍了一张照片。

寒假时回到广州,我将平时拍的同学们的照片晒了出来,其中就有张哲的那张。新学期回到学校,把照片发给同学们,这时我才意外地得知,张哲已经转学走了。听说他的家庭有了变故,父母离异,他随着父亲转到泽普县某间小学去了。听到这个消息,拿着那张照片,我的心里隐隐地涌起一股担忧和惆怅。

以上是袁超的一篇日记。张哲该是袁老师在疏附二小最牵挂的学生之一吧。虽然学生已经离开,那一份来自老师的祝福则是可以随身而至的。袁超有写日记的习惯,援疆的点点滴滴,片毛零羽,凡有感于心,皆悉心记下。

回顾这一年半来援疆支教的难忘时光,袁超没有遗憾。援疆一年半载,不仅留下了岁月的痕迹,还有期待,还有牵挂,还有收获。援疆是无悔的选择。为师,不负师名;为使,不辱使命!袁超做到了。

责任编辑龙建刚

猜你喜欢

援疆学校老师
学校推介
援疆动态
援疆动态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
援疆动态
援疆动态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