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反腐败可能出现的三种失灵
2014-08-07刘力锐
刘力锐
中共十八大向世界庄严宣告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2013年有18名省部级高官被查,仅前8个月就有129名厅级以上官员被立案侦查,反腐力度前所未有,反腐效果中外瞩目。
但这还远远不够。贪腐分子落马的个案化,反腐机构、反腐制度措施的分散化,表明当前反腐整体上尚未形成合力,可能出现的失灵。
“支柱坍塌”导致的失灵。廉政大厦的支柱分为国家公权和社会力量两大范畴,纪委查处是公权反腐的常见方式、网络反腐是社会反腐的代名词,二者被寄予的社会期望不断加码。从长期趋势看,纪委主导的“打老虎”、网络横扫的“拍苍蝇”都将可能经历反腐边际效应递增到边际效应递减的过程。自上而下的权力反腐、自下而上的社会反腐都难以单刀斩除当前中国腐败的毒瘤。所以,廉政大厦的每个支柱都必须有足够的强度和支撑能力,并且互相依赖。如果一些支柱短弱,就必然会加重其他支柱的压力。如果过分倚重某一根支柱,即便它原本很强大,最终也难免被压垮。
“孤岛效应”导致的失灵。腐败具有社会陷阱的性质,它与无效率的社会准则、有漏洞的制度体系交织在一起,单一药方不能消除根深蒂固的腐败。在西方国家被誉为反腐利器的官员财产公示制度也难以承受当前中国的反腐之重。没有公民不动产登记制度等配套,腐败分子可以轻易地将非法收入藏匿、转移,官员财产公示制度只不过是“扭曲的透明”。一个或几个有效的反腐措施被孤立地、突出地推到反腐前哨,就恰似海洋中的孤岛。孤岛产生出强大的希望效应,但孤岛往往被腐败恶浪绕过、侵蚀乃至吞没。有效的反腐措施都是在一定条件下发挥作用的,缺少成熟的条件和完善的配套,则会出现“龙游浅水遭虾戏”的窘迫。
“反腐悖论”导致的失灵。反腐悖论又称亨廷顿悖论,亨廷顿指出在一个腐败成风的社会里,采用严厉的反腐败举措反而可能增加腐败的机会。现代社会的腐败问题是现代化刺激、政治制度化不充分的结果。腐败在经济社会加速现代化,而国家治理制度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滞后的时候最为猖獗。一方面,政府权威的扩大会增加腐败的可能性。每一项法令、制度都可能形成或增加新的权力和资源,腐败的动机和机会自然而然地出现。另一方面,反腐机构强化了的权力存在被滥用、收买的危险。国家最高层决心遏制腐败,采取更多的监督和反腐措施,而在腐败体制化倾向的权力系列中,权力的监督监察和反腐机构可能被腐败同化、甚至主动榨取腐败者。屡见报端的纪委书记、政法委书记腐败案足以证实这一点。
腐败的复杂性和系统性客观上要求我们采用综合的、系统的反腐败战略,这是预防反腐失灵的关键。当前必须继续稳步协同推进制度化反腐,积小胜为大胜,加快形成廉洁政治的体系力。
形成廉洁政治的主体合力。合作反腐要求强化公权支柱体系和社会支柱体系的各自反腐效能,并开展公权支柱体系和社会支柱体系的跨界合作。这方面,可以以网络技术为平台,以法治为规范,形成以制度化反腐为主体,以社会化反腐为有机构成的合作反腐格局。
形成廉洁政治的制度合力。这就要使各项制度、政策、措施协同性、整体性和系统性,形成“四面合围”。要积极整合大量非专门反腐制度、政策、措施的附带反腐功能,打造“外围阵线”。例如各种实名制、发票制度、公开招标制度、公共监控等制度措施都或多或少具有压缩腐败空间、提供反腐线索的意外功能。
形成廉洁政治的驱动合力。反腐败和改革是驱动廉洁政治的两大动力。伴随着公共事务的增多和权力的自我膨胀,公共权威的扩张成为一种趋势,这会导致腐败可能性的空间悄然出现。因此,要通过全面深化改革,理清公共权力的边界,减少公共权力的越位错位缺位,引导公共权力依法透明运行,缺少反腐败,就无法清除廉洁政治的主要障碍,缺少改革,廉洁政治就无法根本确立。
(摘自《廉政瞭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