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迁徙:中国在路上
2014-08-06魏群郭芳陶卫华李秀江张志
魏群+郭芳+陶卫华+李秀江+张志
没有迁徙自由的年代
近30年来,人们从农村迁徙到城市,从落后的城市迁徙到发达的城市,从中国迁徙到外国,然后再回归……个体为了摆脱贫穷和落后,为了追寻理想和幸福的生活,为了寻求利益的最大化,像候鸟一样四处迁徙。
然而,在不太遥远的30年前,在计划经济的体制下,我们并没有迁徙的自由。
1949年建国后,中国政府采取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农业成为重工业所需资本的积累来源,而资金从农业到重工业的转移是以压低农产品的价格实现的,从而造成了上世纪50年代后期的粮食短缺。
在此情形下,政府采取对农产品统一收购和定量供应的办法来保证工业和城市对农产品的需求。不用说,这是以严格控制每个城市的人口数量,限制人口迁移率为前提的。
1956年12月,国务院发布了“限制农民盲目流动”的指示。
1958年1月9日,全国人大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户籍管理条例》,《条例》否定了公民的自由迁徙和居住权。
至此,迁徙需要学校录取证明,或单位录用证明,或迁入地的准许迁入证明。而在很长时间内,这“三证”基本是不可能获得的。
在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下,上个世纪整个60、70年代自动流动的人口几乎没有。那个时候,城市生活柴米油盐都是凭户口凭票证供应的,没有票证,意味着无法生存。
改革开放后,实行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从根本上解决了我国农产品短缺问题,同时私营企业、乡镇企业的大量涌现及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需要劳动力的流动,政府才开始放松了对人口迁移的控制。
1984年有一个文件,文件本身没有很高规格,但在迁徙历史上意义重大。那是国务院的一个通知——“关于农民进入集镇落户问题的通知”,条件是“自带口粮”。仍然不希望农民进入城市,但是城市在对农民封闭20年后,终于又打开了一条缝。
义无反顾地奔向城市,奔向文明
在这大规模的流动人口中,大部分是从农村迁徙到城市的农民。
他们大多迁往较发达的南方东部城市,长三角经济圈、珠三角经济圈,以及环渤海经济圈的都市,主要分布在深圳、上海和北京;他们主要聚集在劳动密集型产业,大多从并不体面的体力劳动开始——但也绝对是这个城市不可或缺的岗位。
他们也有理想和激情,最小的理想可能是赚点钱回家乡去盖个房子,取个老婆;有的则梦想着有一天如同是穷乡僻壤走出来的黄俊钦、黄光裕兄弟那样成为中国的首富。当然,这个城市也给予他们实现理想的机会。同是草根出身的中国第一商帮——浙商提供了最激动人心的案例。
上世纪80年代初的内地小镇,随便走过一条小巷,总能听到“铮—铮—铮”的弹棉花的声音;也常能看见修鞋的小铺子里,鞋匠们正叮叮当当地敲打着手中的鞋;各式发廊里,青年男女热情地招呼你进去理发。无论是弹棉花的、修皮鞋的,还是开发廊的,大多操着浙江口音的普通话。“哪里有市场,哪里就有浙商”。在浙江人集中生活和做生意的地方,还形成了既有一定生活情感的沟通交流又有生产经营的分工协作以及广泛社会联系的“浙江村”,如北京“浙江村”、西安“浙江村”、重庆“浙江村”……
20年后,他们创造出让中国甚至世界刮目的巨大财富。
当然,更多的进城务工者依然寂寂无闻,他们挣着比在家乡务农多一点的工资,忍受着背井离乡的孤苦,享受不到户籍背后所隐藏的各种社会公共福利的权利……
但显然这一切都无法阻挡他们义无反顾地奔向城市,并希望他们的后代也一并留在城市,享受现代化的文明。正是他们这种朴素的执著,推动着社会变革的决心以及城市化的进程。“第一步,农村人口在城市实现就业。第二步,农民工的工资不要太低,不要拖欠,劳动权益能够有所保障。第三步,农民工要能够同样享受社会公共服务,与城里人一样,有同样的社会养老保险,小孩子能同样上学。第四步,农民工进入城市后,也能参加社会活动,他们的想法也要能在政策上体现。不能是城市人定政策,损害农民工利益。最后,要让他们能够在城市定居下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崔传义认为,中国现在的城市化进程才只是实现了第一步。
或者为理想,或者为自由,或者为更多的发展机会
1985年,当伍继延以学者的身份第一次从北京到改革开放最前沿的窗口——深圳考察的时候,内地与特区的巨大差距让他震惊。“这个地方的人,这样的一种生活状态,跟传统完全不同。我们一个月的工资只有他们的十分之一,什么单位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有选择的自由,而我也有这个能力。”之前以及之后无数的知识青年与伍继延一样都渴望到中国改革开放的第一线去,他们或者奔赴深圳,或者奔赴海南;或者为理想,或者为自由。
在一本叫《海南十年反思》的书中,作者如此回忆当年“十万人才下海南”的盛况:海南建省办大特区的消息一出,大量的人才便向海南涌来,“十万人才下海南”这句话是对当时各路人马奔海南的一个形象的比喻。号称十万,其实,远远超过十万,仅海南省负责人才引进的机构——海南省人才交流中心库存的人才档案就有十八万之多。
这些人有知识有能力有激情,年轻进取又富有开拓精神;他们代表改革,代表未来。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在深圳和海南之后,可供伍继延们选择的城市越来越多。这些人在不同城市间频繁迁徙,成就了那些城市的包容与多元,同时也加剧了城市间的竞争。
城市间的竞争到底是人才的竞争。
出国:世界的迁徙
1978年底,当首批中国留学生赴美的消息见之报端的时候,并没有多少人真正意识到这一事件所具有的历史意义。
而国门就这样打开了,一场以留学之名进行的迁徙拉开了帷幕。中国年轻人有机会在醒来之后张望一个全新的世界,他们的命运因为留学得以改变。
“海归潮”远没有结束。“人类是从候鸟进化而来的,所以渴望迁徙;人类也是从植物演变而来的,最终要叶落归根。”
尽管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世界变得越来越扁平,这些人还会像地球村的公民一样不停地在世界迁徙,但他们都知道,这里有需要他们改变的国家。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