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曲终江上数峰青

2014-08-06张佳蕊

关键词:埃文凯丽多义

张佳蕊

《文心雕龙》中有“豹尾”之说,是说文章的结尾应像豹尾一样斑斓而有力。专题片创作也需要一条简明而有力的“豹尾”,为全片完美收官。当然,文无定式,具体到哪部专题片应采取什么样的形式结尾,要根据该片的主题、结构、基调等众多因素来综合考虑。编导应选择符合全片风格的结尾,以完成“豹尾”的有力一甩。

总结式结尾,就是专题片行将结束时,对全片的整体叙事进行一次言简意赅的回顾,并做出概括总结,将主题旗帜鲜明地强调出来。总结式结尾应用很广,绝大多数工作片、文献片都偏爱这种结尾形式,相当一部分人物片也这样处理。通常的表现方式有以下几种:一是运用解说音配合主题画面来进行总结;二是运用字幕,同时加以画外音;三是通过主人公的同期声做总结。总结式结尾的优点是能够极为顺畅地结束全片,使片子显得条理清晰、结构分明,并鲜明地揭示主题;缺点是主题的表达往往过于直白,缺乏含蓄的韵味。

专题片《亚夫追梦》讲述的是江苏省镇江市的党员赵亚夫数十年如一日,始终把“农”字装在心头,把爱写在广袤的田野上,扎根农村51年,用坚定执着的信念帮农致富的故事。全片在回顾了他为农奉献的事迹后,进入结尾部分,先是日本专家伊藤富士男对他的评价:“……赵主任所做的这个探索,对日本也是有借鉴意义的。”这样的评价对赵亚夫的事业做了高度概括;随后画面不断闪现,将他事业的点滴一一做着盘点:有他和农民亲切交谈的镜头,有他在农田里忙碌的镜头,此时解说音出现:“大鹏一日从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当年立志报国的知识青年,如今已变成‘美丽山村梦的设计师。”这种高度概括式的结尾简明有力,鲜明地突出了主题,使赵亚夫的光辉形象跃然于荧屏之上。

呼应式结尾,即在专题片结束的时候,对全片开头所提出的内容进行呼应,或对开篇提出的问题进行回答,或对开篇提出的观点进行解读,从而将全片的主题脉络充分地展现出来,让观众感觉全片有始有终、清晰明了。如果说开头是前引号,结尾就是后引号,一应一答,一唱一和,给人一种结构圆转、回环如意的审美感受。

呼应式结尾也常应用于专题片中,尤其在人物片中更是大显风采。通常的表现形式有:一、在开头提出问题,在结尾给出答案以解决问题;二、开头直接提出主题,结尾时再次申明并升华主题。此种结尾的优点是能够有效引导观众回顾全片,消除观众在观看专题片时有可能产生的各类疑问;缺点则是容易给观众带来“重复交代”的错觉。

专题片《大山的守望者》讲述的辽宁省海城市护林员刘长君守护山林十几年如一日、甘于奉献的感人故事。全片开头是刘长君介绍自己儿时的梦想:“我从小就生活在这片大山里,大山养育了我。每个人都有梦想,而我的梦想,就是守望这片绿色……”开篇简明扼要地揭示了主题,而后伴随着叙事进展,观众逐渐了解了他守护生涯中的苦辣酸甜。片子结尾部分,激昂的配乐响起,同时有一段解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对大山倾注了全部的心血,守望着那一片翠绿的林海。”这段解说就是对开篇的呼应,再次强调“守望”这一主题,意象升华全片。

悬念式结尾,是指专题片在结束时,或设置了悬念,或提出了问题,引发观众更深层次的思考,并在思考中加深对主题的理解。悬念式结尾就如一个问号,设问的口吻营造出了一种“风停波未静”的艺术效果。

悬念式结尾在人物片中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通常的表现形式有:一是结尾时设置一个悬疑“包袱”,让观众欲罢不能;二是结尾时进行设问,将答案隐于片中。这种结尾的优点是能使全片具有戏剧化的艺术效果,增强全片的故事性和可读性,而且还能通过提问触动观众的心弦、震撼观众的灵魂。缺点则是如果悬念或问题设置不当,反而容易使观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从而削弱了全片主题。

专题片《出租车上的党代表工作室》,讲述的是广东省顺德市的党代表、出租车司机刘磊将自己的车变成了流动党代表工作室,发挥党代表的积极作用竭诚为民服务的故事。全片结束时,编导巧妙地设置了这样一段对话:“党代表流动工作室,是吗?”“是。”“我有个问题想要反映一下。”“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全片到此戛然而止,给观众留下了疑问:“这人想反映什么?刘磊这次又是如何帮助她的呢?”实际上,通过前面的叙事,观众已可找到刘磊“将继续为群众服务”的答案。这样的设问,增加了全片的故事性,引发了观众对主题的进一步思考,有余音绕梁之感。

留白式结尾,是专题片结束时,仿佛还有下文,但全片却偏偏到此戛然而止,可以说绝对出乎人的意料,文未尽,意无穷,是“辞意俱不尽”的结尾手法。

留白式结尾在专题片中应用尚不多见,但如果运用得当,能收意外之效。通常留白式结尾见于文献片、文艺片、人物片中。具体的表现形式有:一是通过空镜头配以解说音来留白,二是运用大全景进行写意式描述来留白。这种结尾的优点是营造出了“意犹未尽”的审美感受,使观众能调动想象力去添补空白,去思索个中深意,从而增强了全片的思想性和艺术性。缺点则是易导致观众思考的多元性,有时不一定能明了全片的真正主题。

专题片《老张的梦》讲述了江苏省东台市“生态斗士”张春银为了改善当今社会生态环境、让世界重新恢复蓝天与白云,将自己的青春和热血都付于盐碱地改造,最终入选“中国好人榜”的感人故事。全片结尾是这样处理的:伴随着“如今内蒙古查干诺尔7万亩盐碱戈壁披上了绿装……”的解说,出现了美丽的湖水,绿色的植物等同期画面;在经历了较长的过场画面后,镜头倏然定格在漫漫的戈壁荒滩上,同时字幕出现“如今,中国还有6亿亩盐碱戈壁等待着治理……”全片到此结束。如此地戛然而止,让人不得不急迫地想了解下文;然而通过片子,已然无法得知下文,观众只能去自主思考片子未交代的内涵。这个“白”留得十分高明,使片子显得意味未尽而主题深远。

多义式结尾,是指专题片在结束时,设置了两个甚至以上的结尾,从而引导观众进行不同方向的思索,并产生不同的观看感受。

多义式结尾目前在专题片中应用很少,毕竟对于专题片来说,这种开放式结局不太好驾驭。但客观而言,如果运用得当,那么这种结尾也能绽放异彩。具体的表现形式是运用镜头语言,进行分线叙事,并分别结尾。其优点是可以使观众主动参与到剧情中去,从而与专题片发生有效互动,提高观众的观赏热情;缺点则是主线一分为几,易使观众思维混乱,而且主题也易模糊。

电影《蝴蝶效应》就是典型的多义式结尾。片子讲述的是主人公埃文由于掌握了时间机器,可以无数次地回到过去,因此,他就试图回到过去改变自己的历史。影片共有四个结局:一是埃文最后一次穿越到过去,当他遇见自己的妻子凯丽时,只对视一眼便擦肩而过;二是埃文回到母亲的肚子里,身为婴儿的他,为逃避永不能完美的未来而用脐带将自己勒死;三是埃文遇见了凯丽,两人擦肩而过后,埃文转身去追凯丽;四是埃文遇见了凯丽,两人搭讪并一起喝咖啡。四种不同的结局,都能有效地调动观众参与到剧情之中,与主人公一起完善故事,这就是多义式结尾的最大魅力。

姜白石曾道:“一篇全在尾句,如截奔马。”好的结尾,是全片精气神汇聚之处,或画龙点睛,或收拾残子,或别开生面,或发人深省。专题片的创作与诗同理,为你的片子构思一个好的结尾,也是追求完美的新开端。

猜你喜欢

埃文凯丽多义
复仇之火 (下)
一句漂亮的话
男人不靠谱的三点表现
提前赴约的圣诞节
提前赴约的圣诞节
维吾尔语动词“t∫iqmap”多义范畴的语义延伸机制
一个所谓多义句式的本来面目
多车道自由流技术在多义路径识别领域的应用
漂亮的话
俄语动词隐喻的语义解读*——兼动词多义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