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一座城
2014-08-06吴何千凡
吴何千凡
每年暑假,我常常住在“锡都”个旧。小城里暖风习习,夏日充满了懒洋洋的气息。清早,我总喜欢穿梭于农贸市场,看着身边的小贩咧着笑脸,迎接新的一天。周末,我就背上背包,登上老阴山,俯瞰群山环绕着的繁华小城,远眺晶莹剔透的金湖那闪烁的耀眼光芒。远处那街道上的车水马龙,仿佛藏着我对这座城市深深的眷恋。
可是有一天,从个旧爬山回到蒙自,走在缅桂路上,我抬头看到凋谢了缅桂花的芬芳的树枝中夹着一丝丝绿,令人陶醉。凉风习习,微光闪闪,我开始琢磨蒙自留给我的点点记忆。
我生活的小城蒙自,是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首府。它坐落于北回归线旁,有被称为“小西湖”的南湖,湖边坐落着西南联大文法学院旧址,闻一多、朱自清等大家曾在这里指点江山。碧色寨车站墙面剥蚀的法式楼群和铁锈斑斑的米轨,见证着百年滇越铁路曾经的辉煌,记录着中西文化交织、碰撞的历史印痕。这个“中国石榴之乡”的万亩石榴园,灼灼如火海又清凉如碧涛……
每次抬头看天的时候,总觉得蒙自的天是独特的。在个旧的时候,抬头看天,却没有在蒙自来得自在。这种感觉从个旧回来后愈发明显,也许这就是家的感觉。
在蒙自的日子,我不会去爬山,不会去打球,平日无事,只会窝在房间里刷刷微博,看看美剧,打打游戏,慵懒地卧在沙发上睡午觉。小区里的小孩子们会在操场上打篮球,几个女生扯着嗓子叫着住我家旁边的小姑娘。我就把音响开到最大,让音乐淹没了她们的叫声。
放假的日子,我就会穿上拖鞋,骑上我的小电动车,穿梭在大街小巷中,享受悠闲的日子。去中央大街打电玩、吃麻辣烫、喝奶茶;去早街吃烧烤、锅贴、砂锅饭;去蒙城名洲逛街,聆听周边小贩的叫卖声;去文萃路吃自助烧烤,到旁边农贸市场捡便宜菜;去州政府散步,看老奶奶跳“民族广场舞”。点点滴滴,细细碎碎,汇聚成了我记忆中的蒙城。
上课的日子,每天过两个红绿灯。路口冷风嗖嗖,吹乱了头发,背包压痛了肩膀。红绿灯交替,看着电动车表盘的指针晃动着,看着红河大道口卖包子的老板忙碌着,看着学校门口卖粑粑的老板娘乐呵呵的。学校里人来人往,奔走教学楼、宿舍、食堂,置身于“快餐生活”。坐在教室里,偶尔遥看窗外,远处稀疏的房屋背后,是葱绿的大山,映衬着傍晚的火烧云。这是记忆中蒙城最久的篇章。
上周末去南湖散步,才发现原来美景一直在身边,湖面倒映着绿树白塔,湖面上游船划过,泛起阵阵涟漪。走入南湖,白色雕像映入眼帘,讲述着百年前“过桥米线”的传说:清朝时蒙自城外有一湖心小岛,一个秀才到岛上读书,秀才贤慧勤劳的娘子常常弄了他爱吃的米线送去给他当饭,但等出门到了岛上时,米线已不热了。后来一次偶然送鸡汤的时候,秀才娘子发现鸡汤上覆盖着厚厚的那层鸡油有如锅盖一样,可以让汤保持温度,如果把佐料和米线等吃时再放,还能更加爽口。此法一经传开,人们纷纷仿效,因为到岛上要过一座桥,也为纪念这位贤妻,后世就把它叫作“过桥米线”。站在湖心亭上,看着远方,看着灯火,看着车流,看着人群;听着风声,听着南湖广场上欢乐的歌声,听着路人的交谈声,我发现了未曾发现过的蒙自。第一次没有骑车,好好沿着南湖环路走了一圈,既陌生又熟悉,这是六年前的蒙自,也是六年后的蒙自,职中的高墙倒了,南湖广场晃眼而现,这是拥有怎样魅力的一座城?
我对蒙自的感情很复杂,是一种说不出的爱。在这座城市,邂逅了不同的人,聆听了不同的故事,眺望了不同的风景,经历过了不同的曾经,看过了镜子中不同的面孔。我常想,是我改变了这座城,还是这座城改变了我?我想都有吧。六年前的幼稚,六年后的成长。若十二年是一个轮回,这半个轮回,我学会了思考生活。
我现在觉得,恋上一座城,不是因为它有多美,而是它能陪你领悟些什么。不过,我的生活比那首歌《领悟》中唱到的“回首来时路的每一步,都走的好孤独”要好一些。因为有蒙城陪着我,有蒙城里的那些人和事陪着我。
恋上一座城,因为领悟。
恋上一座城,因为相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