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场引人入胜的“长曲棍球”赛

2014-08-06郭英剑

博览群书 2014年10期
关键词:主队球门球迷

○郭英剑

众所周知,美国是个体育大国,也是体育强国。但其“大”和“强”的基础,不是注重从小培养职业选手,也不是投入巨资重点建设职业球队,而是致力于发展各级学校中的体育文化。在美国,除了以盈利为目的的“体育大学”之外,人们是找不到专门的“体育大学”的,而在众多高校中,也难见“体育系”的踪影。但无可否认,美国的高校体育是极为发达的,其项目之特长、设施之先进往往是吸引生源的重要因素。而且,很多高校既是当地著名球队的居所,也会在各自的体育场馆举办各种高水平的赛事。

篮球、橄榄球、曲棍球、高尔夫球等都是美国人极其热衷的项目。但接触一下并非最热门的体育运动,或许更有机会体验美国人对体育的那份狂热。

最近,我就和朋友一起在哈佛体育场,观看了一场“长曲棍球”比赛,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所谓“长曲棍球”(Lacrosse),与“曲棍球”相似,使用的工具都是一根长棍,只是“长曲棍球”的顶端是一个网状的袋子,因此也有人把它译作袋棍球、棍网球或者兜网球等。比赛时,双方运动员手持这个长棍去抢球,并设法将球送进对方的球门。这一团体球类运动历史非常悠久,据称可以追溯到印第安土著部落时期,到1867年时,该项运动已经开始规范化,但在20世纪,这项运动还算不上是主流体育项目。1928、1932和1948年时,该项运动曾被列为奥运会的表演项目。长曲棍球的比赛场地比足球场地稍小一点,比赛时,双方各有10人。每场比赛60分钟,15分钟为一局,一场四局。得分多者获胜。若60分钟内双方战平,就举行加时赛,先进球者为胜。

当天晚上的比赛开始时间是8点。7点半,我们就来到了哈佛体育场。该体育场是个巨大的U型足球场地,建于1903年,可以容纳3万余名观众。简单地安检之后,我们就进入到了场内,找到29区,然后找位置坐下。

当天的比赛,算得上该运动的一场重要比赛了,因为它属于大联盟赛事。所谓“大联盟”(Major League Lacrosse,简称MLL),是男子长曲棍球的职业联盟,目前有8支球队(美国7支,加拿大1支)。当天交战的双方,一方是主队——波士顿加农炮队(Boston Cannons),另一方则是来自北卡莱罗纳州的夏洛特猎犬队(Charlotte Hounds)。

比赛虽然是在8点开始,但在7点45分,陆续开始有身着运动服的小朋友进场,他们站在场地一侧,分两排站立,迎接球员。双方球员从他们中间跑过,并纷纷与他们击掌。到7点55分,进场结束。来时我还在猜测,像这样不是很热门的体育项目,观众应该不会太多。但到这个时候我发现自己错了。虽然我没有具体的统计数字,但环顾前后左右及不同的分区,满眼所见全都是观众,说成千上万应该不会差到哪里去。

8点钟,比赛正式开始。按照此前在网上所做的一点非常粗浅的了解,我感到今天的比赛应该不会太激烈,因为波士顿队是支老牌球队,且在2011年赢得过联盟杯冠军,而夏洛特队则是在2011年才加入、2012才参加比赛的新球队,双方实力应该有悬殊。而在比赛一开始,波士顿队即积极进攻,很快就有所斩获,在第一节的15分钟内,以4:1领先,我也就想当然地认为这场比赛,主队的胜利只是时间问题。然而,没有想到的是,后面的比赛异常激烈,在看到双方实力相当的同时,让人体验到了“长曲棍球”这项运动的魅力。

第二节一开始,夏洛特队就发起猛攻,在3分钟之内连得3分,将比赛追成平局,并在接下来的比赛中不时地领先于主队。主队也不示弱,不断将比分扳平。在第二局结束时,主队以9:7领先。第三局,双方越战越勇。主队一度将比分扩大到11:9,但在后半场,客队则再次后来居上,反以12:11领先,结束了本局。第四局开场不到一分钟,主队就先声夺人,把比分追成12平,随后又以13:12领先。但客队毫不示弱,不仅很快将比分追平,且一度反超。双方都在倾全力作战,比分交替上升。到比赛结束时,双方以16:16打成了平手。

比赛现场/本文作者 摄

比赛随后进入了10分钟加时赛。最先拿到球的客队的猛烈进攻,被主队的完美防守瓦解。主队在主场球迷的欢呼声中,以美妙的配合和精确的射门,在2分钟的时候,将球送入了对方的大门。比赛以主队17:16战胜客队而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比赛所呈现的力与美,自然改变了我过去对这项运动的认识。但我特别想提到的是,从现场发放的手册上可以看到,双方球员全部是大学毕业生。以当天上场的球员为例,其中既有来自像普林斯顿、耶鲁大学、布朗大学等“常青藤盟校”这样的综合性院校的,也有不少来自于小型文理学院。这项活动与这场赛事,实际上可以看成是美国高校体育文化的一个缩影。

双方球员的比赛引人入胜,同样,双方球迷的对阵也极为有趣。我们所坐的位置是在一方观众席的正中央。看得出来,主队的好几个拥趸就坐在我们的前排,他们身着主队的运动服,比赛中不仅振臂高呼为主队加油助威,而且也主动带领大家不断高喊口号,特别是在球队进球之后,他们更是狂欢。当客队领先、对方球迷欢呼雀跃的时候,他们时而沉默,时而站起来看着对手,还对领头的人大叫:不用喊,最终我们会赢得比赛的!有时候,这几位狂热的球迷看到有人不太“配合”他们的“领导”时,指着对方说:你们花了大价钱买票来观赛却保持沉默,这也叫球迷?这些狂热球迷无疑带动了全场,我和朋友也跟着为主队的进攻和胜利喊得嗓子都有点哑了。而每当波士顿队进球后,现场的大屏幕上就会出现大炮发射的形象,预示着波士顿这门加农炮又发挥了威力。这是主队在主场所享受的一种特权。

而在比赛的间歇,除了有美女啦啦队出来热舞之外,更有意思的是两个小节目,虽然只有几分钟,但都与小朋友有关,令人印象深刻。第一个是请了两个小朋友来比赛,他们两个从两列美女啦啦队的身边经过,然后各自分别领取球赛的服装,包括上衣、裤子、头套、球棍等,他们要在现场、以最短的时间穿戴好,然后看谁最先把球送入到球门当中。第二个也是让两个小朋友比赛,他们需要把头低下来,顶住一根一头放在地上的球棍,然后根据指令,开始低头转圈,10、9、8……1,等到这10秒钟转完、被人喊停后,按照规则,两个小朋友应该拿起球杆,然后找到球并把它送到几米外的球门之中。但毫无疑问,在转了10秒之后,他们显然会晕头转向,但见一个小朋友在喊声一停,抬起头就要跑,趔趄着走了不到两步路,就一头栽倒在地上,场上一片笑声。但小伙子毫不含糊,立刻从地上爬了起来,抓起球拍找到球,迅速跑向球门,然后把球稳稳地送入了球门。场上响起了一片掌声。像这样不断让孩子们进入到重要的赛事,让他们在感受大赛氛围的同时,更用能够让他们接受的欢乐方式去接触这项运动,无疑是一种把体育深入童心、培养孩子们兴趣的智慧之举。

比赛结束时,已经是晚上快10点半了。我们走出体育场绕道一侧的大门时,发现那里有很多球迷在等候,走近一看,是有球员出来给大伙签名留念。而就在不远处,我们看到一个大约只有五六岁的小孩儿,站在旁边的灯光处,还在和爸爸玩长曲棍球。我在征询了那位父亲的同意后,在远处给这个可爱的小朋友拍了张照片。

“长曲棍球”的口号是Lacrosse makes friends(长曲棍球,以球会友)。如果一项运动能够与孩子们为友,那么,它就能够赢得未来,而孩子们所得到的,是拥抱生活、经历成长——这,或许应该成为体育的使命之一吧。

猜你喜欢

主队球门球迷
呵呵
“幽灵赛场”凸显出球迷对于裁判的心理影响
中国球迷
主队
认识足球(二)
球迷俱乐部
弹球入门
不妨移一下“球门”
超级球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