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改革促发展
2014-08-06黎明
黎明
一年一度的高考刚刚结束,如何填报志愿随即开始焦灼地“烤着”每个考生和家长。今年,辽宁省对填报志愿方式进行了重大改革,由“估分报志愿”改为“知分报志愿”,考生和家长们在普遍表示欢迎的同时,也感到增加了新的压力。
实践证明,关于教育体制每个方面每个阶段每个环节的改革,哪怕只是微小的改变,都会牵动着无数人的神经。而教育事业的进步和一系列成就的取得,往往更多依靠教育改革的推动。
近年来,辽宁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有关部署,积极稳妥推进教育改革,有力地促进了教学质量的逐步提升,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教育强省建设迈出了坚实步伐。
推进办学主体多元化,提升学校活力。在高等教育领域,我省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大力推进独立学院转制民办本科高校。目前,全省已有民办本科高校10所、独立学院13所,以社会资金举办民办高职院11所,占全部高校比重的15%。其中,今年新增2所民办普通本科学校,即以辽宁美术职业学院为基础设立了辽宁传媒学院,渤海大学文理学院转设辽宁理工学院。同时,我省有30余所职业院校探索与企业合作共建二级院校或专业,取得明显成效。辽宁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和辽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在公办主体性质不变的前提下引入企业资金、资源办学,提升了学校活力。在学前教育领域,为了弥补公办幼儿园不足,各地积极探索发挥公办幼儿园龙头作用、调动民办幼儿园积极性的新方式,首创了以主园带分园、以优质园带弱质园、以公办园带民办园的幼儿园连锁运营模式。我省已有20个县开始构建县、乡(镇)、村、点四级农村学前教育连锁网络,使很多远离城镇的农村孩子也享受到了幼儿园的乐趣。
改革管理体制,发挥学校特色优势。近年来,省政府通过与教育部及沈阳、大连两市政府共建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同时与18个行业部委(或央企)共建14所划转到辽宁的高校,进一步提升了这些高校的服务能力。根据辽宁产业特点,积极推动6所高职院牵头,组建了加工制造、汽车服务业、现代农业、仪器仪表、城市建设和现代服务业等6个省级示范性职教集团,实行理事会或董事会治理下的管理运行机制。最近,辽宁石油化工职教集团正式成立。全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初步形成,中、高等职业教育相关专业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编制与课程开发正在进行。在中小学办学方式上,各地探索了名校和新校、名校和弱校、名校和民校联合办学以及委托管理等方式。一些地区推进了中小学校集团化办学,有效地辐射和扩张了优质教育资源。省实验中学已经形成了以总校为核心依托、五所分校特色发展、共同支撑的全新办学格局;沈阳市开展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试点,依托名校优质资源组建教育集团,实现了均衡配置教育资源。全省大力推行以县为主、县乡共管的农村学前教育管理体制,明确了县、乡两级政府发展和管理学前教育的责任。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实时监测了400多所小学和初中教育质量,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了课堂效率,扩大了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同时开展了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对学生综合素质进行评价。目前,新一轮课程改革任务已全面完成。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是教学改革的方向,通过建立生产性实训基地,推行“双证书互通”,推动了校企合作培训、培养技能型人才。我省还在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机制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先后有14所高校、78个专业实施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5个专业实施了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计划、卓越医生培养计划。为适应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需要,试点建设110个由校企合作培养工程人才的专业,重构了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深入开展提升高校核心竞争力特色学科建设,17所高校实施了联合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努力培养多学科、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改革考试招生制度,促进教育公平。科学合理的考试招生制度是办好教育的重要指挥棒,事关教育公平、起点公平。一是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严格执行“就近入学”,实行“阳光招生”“阳光分班”,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按划定学区招生;重点高中招生指标按初中所招本学区在校生比例分配到校,单划分数线录取;普通高中市域内跨县(市、区)招生,沈阳经济区实行优质普通高中跨市招生录取,指标到市,联考联招。全省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试行学区制和九年一贯制对口招生工作正在形成方案,即将全面实施。二是搭建人才成长“立交桥”,中职学校自主确定招生计划并实行统一录取,建立和完善中职升高职、中职升本科、专科升本科的招生考试制度,实现向下带动中职、向上延伸本科并与普通高等教育、继续教育相联系的纵横互通。三是关心弱势群体,对于在辽宁高中阶段有三年学籍并有完整学习经历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可以就地参加高考。
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开始启动。改革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是推进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环节,主要是以增强学校自主权为导向,着力规范高校内部治理结构和权力运行规则,推动建设现代学校制度。一是深化高校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形成符合岗位绩效管理的工作模式和分配机制,管理权限逐步下放给二级学院,学校对学院进行工作总量考核和目标管理,学院对教师实行岗位考核并根据绩效情况发放岗位津贴。二是我省首创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综合评价机制,对所有高校同类专业进行评估排名,向社会公布,并以此作为调整专业设置和报考专业的依据,社会反响良好。同时,我省还启动了高校大学生跨校修读学分、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以及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三是义务教育学校实行绩效工资考核制,以实施特设岗位计划为契机,建立农村学校教师队伍人员的补充、退出机制。同时,大力推进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工作。
强化政府管理教育职责和投入保障。多年来,各级政府按照分级管理、分工负责的原则管理教育,省政府不断加强对教育的统筹和对高等教育的管理,支持和督促市、县(区)级政府履行职责,发展管理好基础教育、中等以下职业教育和民办教育,不断完善义务教育以县级政府管理为主的体制。各级政府认真落实教育经费法定增长要求,不断拓宽财政性教育经费来源渠道,保障教育经费投入,建立完善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全程覆盖的扶困助学体系。进一步完善中职免学费和国家助学金政策,全省已发放2014年春季学期国家助学金2091万元,受助人数2.8万人。全面落实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已发放2014年春季学期国家助学金1.8亿元,受助人数12.1万人。
我省教育战线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统筹各级各类教育发展,坚持以改革统揽全局,大力促进教育公平,扩大和优化学前教育资源,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高中特色化建设,积极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提升高校内涵建设和科技创新水平,强化教师队伍建设,使全省教育教学质量逐步提高,教育强省建设迈出新步伐。目前,全省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达到85.5%,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5.5%,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8%,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8.4%。这些重要指标表明辽宁的总体教育水平已经进入全国前列,并向着更高的目标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