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被腾讯抄死的公司们

2014-08-05何常在

英才 2014年8期
关键词:联众即时通讯马化腾

何常在

在互联网业界,有一句话很形象地形容了一家巨头公司的发展之路——一直在模仿,从未被超越;一直在抄袭,从未被起诉。相信稍微对互联网业界有些了解的人都会知道,被“盛赞”的公司是腾讯。

BAT三巨头之一的腾讯,三巨头之中市值第一的腾讯,市值堪比国内四大国有银行的腾讯。

一个靠模仿和抄袭起家的公司,只用了短短15年的时间,就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商业帝国,难道仅仅靠模仿和抄袭就可以拥有只能用奇迹和神话形容的成功吗?如果谁觉得模仿和抄袭就能打下江山坐稳天下,那么谁大可以试上一试,看看最后会是怎样的下场。

腾讯的模仿和抄袭之中,从来都是伴随着创新和远见的融合。

让我们回顾并且细数一下那些年,被腾讯抄死的公司们。

一开始就是互联网思维

向来都是失败者找理由,成功者找方法。

腾讯的看家本领也是发家软件,就是人人都在使用人人都爱使用的即时通讯软件QQ,其实,最早的时候,QQ是模仿一家以色列的软件ICQ。ICQ即“I SEEK YOU(我找你)”的意思。1996年,ICQ一经推出,即刻风靡全球,凭借着前所未有的创意很快在全世界拥有了大批的用户,即使在当时互联网不太发达的亚洲,市场用户量也占到了70%,在国内更是占到了80%。

1998年,腾讯的创始人马化腾和张志东,蜗居在深圳的一个民房里,埋首研发半年时间,在ICQ的基础上开发出一款属于中国的即时通讯软件,即大名鼎鼎的QQ。QQ推出时,国内市场上的即时通讯软件并非只有ICQ一种,还有PICQ、TICQ、GICQ、新浪寻呼、雅虎即时通等等。

但最终混战的结果呢?结果就是除了QQ之外还有别的即时通讯软件吗?当时的QQ非常弱小,但QQ硬是从中杀出了一条血路,大获成功,其中的原因既非偶然又非侥幸,而是得益于QQ的创新。

第一,ICQ的全部信息只能存在于用户端,也就是说,一旦你换了电脑登录,你的联系人就全部不见了,更何况聊天记录了。第二,ICQ只有在好友在线时才能聊天,而QQ首创了可以离线隐身聊天。这些在今天看来非常普通的功能,但在当时,却是开天辟地的创新。

倒退到十几年前,有同样的两款软件,一款一换电脑就全部信息空白,而且想对离线或隐身的好友说话,都不能,而且还是英文界面,而另一款,不但是中文界面,还完全弥补了上一款软件所有缺点,你会选择哪一款软件?

也可以这么说,当时ICQ的理念是软件理念而QQ却当自己是整个互联网,换句话说,马化腾的QQ从推出的时候,就是用户体验至上。

互联网理念打败软件理念,是必然的结局。

2000年时,QQ打败了ICQ,成为国内即时通讯软件的王者,同时,国内的其他即时通讯软件,也在QQ的迅速崛起中,慢慢地销声匿迹了。

如今的QQ,已经完全垄断了国内的即时通信市场,而曾经的王者ICQ,不但在国内完全失去了市场,在国外,也逐渐被人遗忘了。作为第一家被腾讯抄了后路的公司,ICQ成了腾讯崛起的基石。

在即时通讯软件市场上的大战,QQ除了抄死了ICQ之外,还曾经抄死了比ICQ更有实力更来势汹汹的MSN,抄死微软MSN的战例,其实并不值得大书特书,尽管当时的腾讯还没有找到盈利点,尽管为了发工资,腾讯出售了40%的股份换取了200万美元,尽管当时MSN大打所谓的白领牌,以使用MSN聊天为荣,以使用QQ聊天为耻,但微软的小伎俩和小白领们的虚荣心,还是没能阻止腾讯企业版QQTM以势不可挡之势将MSN碾压成灰尘的历史潮流。

也不知道现在有多少当年坚守MSN的小白领,一手QQ一手微信,浑然忘记了当年的幼稚和傻气。

永远不要忽视腾讯

腾讯帝国的建立和利润的主要来源,是腾讯游戏。而腾讯游戏也不是独创,是腾讯借鉴了联众,或者更直白地说,是腾讯抄袭了联众。

2003年的时候,联众是世界上最大的休闲游戏平台,以棋牌类游戏为主,拥有2亿注册用户,月活跃用户1500万,最高同时在线人数60万,年收入超亿元。其时,联众、边锋、中游是休闲游戏市场上的三巨头,三巨头名气之响,影响之广,不亚于现今的三巨头BAT……

2003年,腾讯终于按捺不住对游戏市场迅速扩张的野心,悍然出手,效仿联众也推出了QQ游戏平台,专攻棋牌类的游戏。QQ游戏推出第一个版本,拥有打牌升级、四国军棋、象棋三个游戏。联众创始人鲍岳桥上去玩了一下,觉得很是稀松平常,认为腾讯的模仿威胁不到联众的地位,更不足以动摇联众的根本,于是决定将研发重心投入到新的项目“联众新世界”中去,原有系统也就不再更新,只需要守成就完全可以保住江山。

联众并没有对腾讯的介入放在心上,却没想到,腾讯打败联众,成为国内互联网的游戏霸主,只有短短一年时间。

作为被腾讯抄死的又一家大型互联网公司,联众的失败之处在于一是过于轻敌,认为腾讯远非对手,二是过于自信,在游戏界面上不如腾讯精美,操作上也不如腾讯人性化,在用户体验上,更是被善于揣摩用户心理的腾讯甩了几条街。

别忘了,马化腾早在和ICQ过招时,就初步具备了互联网理念,互联网理念的最基本出发点就是创新、理念和用户体验。

除了抄死了联众之外,腾讯还抄了盛大的后路,通过自主开发或者引入的韩国网游获得成功,通过引进研发再加微创新的复制,到2010年,腾讯打败盛大,登顶网游市场第一的宝座。

更有甚者,腾讯还在2013年直接端走了盛大培育了十年的网络文学的盘子,分裂了盛大旗下业内排名第一的起点中文网,成立了创世中文网,让盛大的十年之功,毁于一旦。

此外,自从有了淘宝网,腾迅就出了拍拍网。自从有了泡泡堂,腾迅就出了QQ堂。自从有了百度,腾讯就出 SOSO。自从有了支付宝,腾讯就出了财付通……自从有了什么,腾讯就出了什么,腾讯的抄袭之路,还要走多远?

不可否认的是,腾讯也并非市场上的常胜将军,抄袭之路,也多有夭折的产品。所有成功的产品,都是腾讯拿来之后,再度创新才得以超越,腾讯之所以成为今天的商业帝国,其中的成功,有许多值得深思的地方。(作者新书《胜算》之中,对于商战之中的各种手段以及人至善才有胜算有精彩的描述。)endprint

猜你喜欢

联众即时通讯马化腾
听马化腾聊“数字生态”
民事诉讼中即时通讯记录的证据采用进路
偷窥了马化腾的朋友圈,我才明白:马云还远不是对手!
即时通讯软件发展模型的实证研究
联众东京创意中心正式启用
科学技术哲学视域下的即时通讯
联众:巨头的回归
揭秘马化腾“15项性格”
联众休闲:把农家变成度假休闲酒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