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东医宝鉴》的认识和研究
2014-08-05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00029黄英华梁永宣
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00029) 黄英华 梁永宣
中国对《东医宝鉴》的认识和研究
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100029) 黄英华 梁永宣1
《东医宝鉴》由朝鲜医家许浚于16 10年编著而成,这是一部广受朝鲜医学界称赞的名著,2009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遗产名录。本文将就该书版本收藏及历年出版状况、目前已有的研究成果、对原书所引书目的分析、进入世界记忆名录后的影响等方面加以初步探讨。希望书中蕴藏的医学精华,能在健康保健领域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东医宝鉴 朝鲜 中国 世界记忆遗产
《东医宝鉴》是朝鲜古代医学史上的巨著,作者是朝鲜宣祖及光海君时代的许浚,于光海君二年(1610年)撰成,3年后(光海君五年,公元1613年)正式刊行。这是朝鲜医学一部备受称赞的名著,并于2009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 NESCO)世界记忆遗产(Memory of the World)名录。
关于此书中国的出版及研究状况如何,本文将从目前版本收藏及历年出版状况、研究概况、对引用书目的统计、进入记忆名录后的影响等方面加以初步探讨。
版本收藏及历年出版状况
笔者根据《中国中医古籍总目》[1]中记载,将目前《东医宝鉴》版本在中国收藏情况总结如下,其中相同记载不再列出,如原书成于1611年(与上文略有不同),二十三卷,作者为(朝)许浚等撰。
版本项(下略):朝鲜刻本,馆代号(下略):1、2、3、21、139、140、186、301、302、352、381、385A、412B、491、541、728A;朝鲜抄本,1(残)、(存八卷)、9;明刻本,433、541、590、664、741、852、907B、907C;明万历四十一年癸丑(1613年)朝鲜内医院刻本,1、2、7、139、202、251、252、270、277、279、289、301、308A、361、391、397、412A、421(残)450B、461、462、475A、521、541、677A、701、721、737、738A、746、799A、839A、851;朝鲜李朝仁祖十一年甲戌(1634年)完营刻本,1、139、461、462、475A、491、542、579;日本享保九年甲辰(1724年)大阪书林刻本,139、279、301、308A、412A、412B、529A、570、572、677A、A 707、721、738A、781、901、931、940;清乾隆十二年丁卯(1747年)王如尊(王伦)抄本,514A;清乾隆二十八年癸未(1763年)壁鱼堂沃根园刻本,139、139A、186、412B、523、529、541、664、707、728、735;清乾隆二十八年癸未(1763年)同文堂刻本,385B;清乾隆三十一年丙戌(1766年)广东刻本,139、152、351、381、433A、491、529A、541、677A、706、709、734、738A、781、931;乾隆刻本,664;清嘉庆元年丙辰(1796年)英德堂刻本,139、140、280、351、421、589、677A、781、851;清嘉庆元年丙辰(1796年)江宁敦化堂刻本,7、251、277、280、396、461、475A、521、579、731;清嘉庆二年丁巳(1797年)刻本(书业堂藏板),1、279、289、301、308、361、385、393、514A、514B、529A、701、737;清道光元年辛巳(1821年)庆云楼刻本,839A;清道光十一年辛卯(1831年)资善堂刻本,421、922;清道光十一年辛卯(1831年)富春堂刻本,139、140、185、279、361、391、475A、491、522、677A、737、738、738A、799A、907C、917A;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1847年)崇顺堂刻本,852;清光绪十一年乙酉(1885年)刻本(抱芳阁藏板),202;清光绪十一年乙酉(1885年)刻本,2、401、926A;清光绪十五年己丑(1889年)江左书林刻本,3、139、202、279、301、461、493;清光绪十六年庚寅(1890年)朱氏刻本,202、279、302、412A、517、523、541、917A、921、931;清光绪十六年庚寅(1890年)上海校经山房石印本,1、139、139A、185、202、251、303、308A、352(残)、361、381、412A、412B、433A、463、475A、514A、517、522、664、707、728A、732、736、737、738A、799、851、852、907B;清光绪三十四年戊申(1908年)扫叶山房铅印本,3、139、289、303、361、529A、590、664、706、931;清刻本,21、289、302、303(残)、361、702、721、738B、741、891、917A、942B;清抄本,939;1917年上海广益书局石印本,1、9、21、361、461、491、590、852、907C;民国上海千顷堂书局石印本,139、396、412A、412B、475A、519、590、664、799A、800、839A、907C;民国上海锦章书局石印本,361、529A、570、721、728A;退思堂刻本,289;抄本,734;石印本,1、289、385B。
经统计核实,发现全国105家图书馆收藏有刻本、抄本、刻板、铅印本、石印本共33种。中日朝三国刻本共21种,其中朝鲜刻本3种,日本刻本1种,中国刻本17种,如上所述。抄本4种,其中朝鲜抄本1种,中国抄本3种(为清乾隆十二年丁卯王伦抄本、清抄本、抄本)。另《中国中医古籍总目》中记载有藏板两种,为清嘉庆二年丁巳刻本书业堂藏板和清光绪十一年乙酉刻本抱芳阁藏板。此外还有铅印本1种,石印本5种,上文亦有明载。
表1 1949年后中国大陆出版《东医宝鉴》相关书籍
表2 台湾出版《东医宝鉴》相关书籍
另经查中国国家图书馆目录,与《中国中医古籍总目》对原书名记载略有不同,如:上海校经山房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石印本《绘图东医宝鉴》22卷,上海广益书局民国六年(1917年)石印本《校正东医宝鉴》11卷。
关于新中国成立后《东医宝鉴》及相关论著的出版情况,据国家图书馆藏书目录及其他网络刊载笔者整理如表1。
关于台湾出版《东医宝鉴》相关书籍情况,通过查询台湾书目资讯网等相关网站,总结如表2,可见一些韩国普及读物已被翻译出版,同时综合大陆国家图书馆信息,发现部分书籍已被国家图书馆“海外中文图书”阅览室收藏。
目前已有的研究成果
1.对作者的记载
《东医宝鉴》的作者许浚是韩国家喻户晓的人物,但在中国的医学人物资料记载中提及较少,除作者外,原书序文中明确提到该书参与人员有郑碏、杨礼寿、金应铎、李命源、郑礼男,但相关记载少见于中国书目中,目前仅谢观《中国医学大辞典》中提到了“许俊(字典原文误为“俊”)”和《东医宝鉴》书名及简要分类知识,载“许俊,朝鲜人,著有《东医宝鉴》”,“《东医宝鉴》二十五卷,朝鲜许浚奉勅撰。辑录中国医籍,分内景、外形、内伤、外感、杂病、汤液、针灸七门,宏富条理,医林钜制也。”[2]李经纬《中医大词典》[3]中介绍了《东医宝鉴》概要,但未述作者许浚。传统人物词典著作如李云《中医人物辞典》和李经纬《中医人名辞典》中都没有提到上述人物,当然词典编撰围绕“中医人物”的原则情有可源。
2.作者生平研究
关于许浚生平,崔秀汉[4]曾予以考证,并详述相关史料,为后人研究提供了依据。辽宁中医药研究院赵有臣[5]研究许浚生平时谈及其为汉川人,字清原,号龟岩,又号阳平君,生于明宗元年(1546年),宣祖七年(1574年)为内医,屡获升迁,卒于光海君八年(1615年),追授正一品辅国光禄大夫。同时还介绍了书籍的编纂刊刻过程,概括了中日版本情况,并简要分析许浚在书前列出“历代医方”与实际引用书目不符的因由等。朱建平[6]和包来发[7]也进行了概述研究,其他作者在所述文章中均对此方面内容有所涉及,但以车武博士论文最为详尽。
3.版本相关
日本三木荣氏是研究朝鲜医学的杰出人物,他在《朝鲜医学史与疾病史》[8]中曾经总结了《东医宝鉴》版本在朝鲜和日本的流传情况,认为初刊活字本在中、日、朝流传形成了三个体系(见图1)。
图1 《东医宝鉴》初刊活字本中日韩版本体系
在此基础上,中国中医科学院硕士研究生全世玉对版本研究进行了重新核实,她指出[9]:三木荣有关朝鲜刻本流传途径的总结与她实地考察北京、天津、上海、东北等地多家图书馆后得出的结论有所出入。她认为:朝鲜1613年初刊活字本通过1719年己亥岭营开刊本、1754年甲戌岭营开刊本、以及1814年甲戌完营重刊本得以传承,其间虽有过复刻本,但其年代无法考证,也未存留于世。
除前文中对版本收藏地的统计之外,崔秀汉[10]早在1991年即发表文章,叙述《东医宝鉴》在朝鲜、韩国、中国、日本的流传版本,是早期研究相关内容的学者,其中提及后述之手抄本。之后直到近年始有二篇对《东医宝鉴》手抄本的研究,如长春中医学院阎桂银、冯晶[11]研究了仅在其大学收藏的王如尊手抄本《东医宝鉴》,记载全书线装25册,卷首有柴潮生于乾隆十二年为其所作之序,卷末有王如尊于1747年自题之后记,认为所据版本可能是此抄本之前既有的1613年朝鲜训练都监木活字本、1719年朝鲜内医院校正岭营本或1724年日本京都书林木本中的一种。同单位2004级硕士研究生王锦鸿[12]亦对原书予以初探,将王抄本与完营本、京都本比对,并分析早于王抄本的版本,认为原抄本据京都刻本的可能性较大。
2011年,金南一[13]教授的文章在中国《中华医史杂志》发表,他详细考证了至今发现的朝鲜癸丑初刊活字本、己亥岭营木刻本、甲戌岭营开刊本、甲戌岭营改刊本、甲戌完营重刊本等13种版本,研究了日本保初刊本、日本宽正重刊本,将朝日版本情况完整呈现。此论文的刊登,也体现了中医历史学界的客观态度和胸怀,并由此给中国研究者带来了更多信息。
4.理论及临床研究
对于《东医宝鉴》的理论及临床评述文章不多,如于铁[14]早在1987年就发表《<东医宝鉴>中的气功内容评介》一文,对原书练精法、调气与胎息、搬运法、五脏导引法等功法作出评述,并认为书中记载的气功内容丰富,许多功法都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值得研究和挖掘。崔箭[15]《许浚<东医宝鉴>学术思想研究》在全面分析原书的基础上,归纳许氏学术思想为:道释思想奠定其医学理论基础、全“精气神”为其养生延年之要法、审证求因别脏为精气神病的论治先决、填精调气安神系精气神病的治疗法则。
在方剂学研究方面,从下文二篇标题即可了解作者对《东医宝鉴》引文的分析角度,即韩国留学生姜赫俊[16]之“《东医宝鉴》方剂引文与《千金方》原文比较分析”,姜赫俊亦对《东医宝鉴》与《万病回春》方剂内容进行了初步比较[17],其内容观点与毕业论文主题一致,详情请参阅下表3。
何春水[18]对《东医宝鉴》所载男科内容予以归纳,认为原书对遗精的认识较为全面系统,以“精”为男性之宝、以“保养”为养生之要,注重“疝病”的辨别与施治,虽对阳痿、不育论述不充分,但对后世男科理论与临床研究仍有较大指导意义。
韩国学者申东原、权东烈[19]联合在《上海中医药杂志》撰文,对《东医宝鉴》针灸内容从引用文献、针灸学基础理论特点、临床治疗的特点等方面予以阐述,认为原书治疗疾病用穴精当、契合病机、突出重点,为临床研究提供了思路和方向,同时指出书中针灸临床治疗知识不够完整,手法描述存在不足。
王天虹[20]等人就《东医宝鉴》养生观指导下食物功效与体质类型的关系进行探讨,认为《东医宝鉴》从体质与药性相对应角度出发,将体质医学的养生学说具体化,对当今人们体质养生保健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此外,张丽君、丁侃[21]就《东医宝鉴》中的“面部分候脏腑图”进行了论述,其视角是基于近年来中国中医科学院医史文献研究所对古籍图像的分类整理研究课题。李藜、鲁兆麟[22]研究了《东医宝鉴》的成书背景、过程及对中医学的影响,进一步探讨《东医宝鉴》的学术特征,认为该书是站在自主立场上将中国医学与韩民族固有医学的融合。
表3 与《东医宝鉴》相关在中国大陆发表的研究生论文目录
5.研究生论文侧重于对比研究
根据目前收集到的资料,发现有6位研究生以《东医宝鉴》为核心撰写了毕业论文,其中以在中国留学的韩国留学生为核心,充分体现出他们对韩医学名著的热爱。表3中指导老师单位除标明外均出自各地中医药大学。
上述论文主要侧重于对原文与中国典籍的引用关系考证,体现了在中国学习韩国留学生的研究特点和思路。其中中央民族大学博士研究生车武,其本科与硕士就读于北京中医药大学,文中通过对许浚生平、代表著作、《东医宝鉴》成书背景、构成及内容、诊疗特点、用药特色、中医学术思想对《东医宝鉴》的影响、《东医宝鉴》对传统医学的继承与发展等的全面研究,重点探讨《东医宝鉴》学术理论价值及对中、韩(朝)、日等东亚传统医学发展的借鉴作用。研究主要采用比较分析方法,归纳、整理三国之间相关文献,提炼其学术精髓,同时从中医学与民族医学角度分析《东医宝鉴》的学术价值。研究指出:许浚遍览中医、道家、儒家等经典,历经14载,应用全新的体例,编纂完成《东医宝鉴》一书,开创了以身体为中心的东医学。笔者认为,他的研究非常深入且客观。
6.其他
经调查笔者还发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际合作司与中国中医研究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主办有杂志《中医药国际参考》,目前查到的信息始于2005年,其中有关韩国医学的发展概况报道,主要由徐俊撰写。其中与《东医宝鉴》相关文字如表4所述,这些信息非常有助于中国研究人员即时了解韩医学动态。
对原书所引书目的分析
关于《东医宝鉴》所引书目,是研究者们较为关心的问题。崔秀汉[23]曾研究原书引文,考证其引医书180种、非医书60种(其中佚书共40种),明显多于《宝鉴·历代医方》列出的86种。认为原书出色地概括了16世纪以前医学的重要成就。
表4 《中医药国际参考》刊载《东医宝鉴》相关报道
朱建平[6]考查原书引用中国历代医书古籍190多种,认为其具有重要文献价值和史学研究价值,提出作者主要依据中国医书,经过编纂而形成了自己独有的风格。
车武[24]提出,《东医宝鉴》是以《内经》理论为基础,加上金元四大家的实际医学理论,并提倡韩(朝)固有乡药的应用,是一部吸收了中国医学理论精华的临床综合医书。笔者认为,这一观点是较为公允的。
为便于今后继续研究,笔者将《东医宝鉴》原书引用书籍按时代整理如下(按年代、书名、作者分类)。
伏羲氏:《天元玉册》;神农氏:《本草》;黄帝:《灵枢经》,《素问》,《采药对》、《采药别录》(桐君著,黄帝臣也),《至教论》、《药性炮炙》(雷敩著,黄帝臣也);殷:《汤液本草》(伊尹);战国:《难经》(扁鹊);后汉:《伤寒论》、《金匮玉函经》(张机),《内照图》(华佗);西晋:《甲乙经》、《针经》(皇甫谧),《脉经》、《脉诀》(王叔和);东晋:《肘后方》、《金匮药方》(葛洪),《范汪方》(范汪);后周:《药对》(徐之才),《集验方》(姚僧垣);隋:《病源》(巢元方);唐:《千金方》(孙思邈),《外台秘要》(王焘),《食疗本草》(孟诜),《本草拾遗》(陈藏器),《素问注》、《玄珠密语》(王冰),《明堂图》(甄权),《本草音义》、《古今录验方》(甄立言);宋:《本事方》(许叔微),《备用本草经史证类》(唐慎微),《本草补遗》(庞安常),《活人书》(朱肱),《神应针经》(许希),《活幼新书》(陈文中),《脉诀》(刘元宾),《医说》(张扩),《伤寒指迷论》、《小儿方》(钱乙),《直指方》(杨士瀛),《日华子本草》(宋人所著,不书姓名),《三因方》(陈无择),《圣惠方》、《圣济总录》(宋太医宗令诸太医撰集);金:《宣明论》、《原病式》、《素问玄机》(刘完素),《明理论》(成无己),《儒门事亲》(张从正);元:《东垣十书》(李杲),《医垒元戎》、《医家大法》、《汤液本草》(王好古),《丹溪心法》(朱震亨),《玉机微义》(刘纯),《卫生宝鉴》(罗谦甫),《得效方》(危亦林),《养生主论》(王珪),《永类钤方》(李仲南),《证治要诀》(戴元礼);明:《百病钩玄》(王履),《续医说》(倪维德),《伤寒琐言》(陶华),《经验良方》(邹福),《妇人良方》(熊宗立),《医学正传》、《医学权舆》、《医学集成》(虞抟),《丹溪心法附余》(方广),《医通》(韩 ),《医林集要》(王玺),《医学纲目》(楼英),《医学入门》(李梴),《明医杂著》、《丹溪附余》、《本草集要》(王纶),《古今医鉴》、《万病回春》(龚信),《外科发挥》(薛己),《医方集略》(郭鉴),《医方类聚》、《乡药集成方》(朝鲜祖宗朝命文官医官撰集),《医林撮要》(朝鲜内医郑敬先)。
进入世界记忆名录后的影响
在韩国申请世界记忆名录之前,中国即有少数人士关注过此事。罗飞霞[25]等于2008年曾发表文章,谈及对于传统医学文化的保护和弘扬,希望中国也能加紧工作进程。2009年7月31日,韩国《东医宝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遗产,此消息于8月上旬在中国互联网中大量传播,8月6日,凤凰卫视网中报道“韩医名著《东医宝鉴》申遗成功引论争被指迷信”;随后的8月11日,《中国医药报》发表了文凡一文“从《东医宝鉴》申遗成功说起”,提及“韩医著作申遗成功,而作为传统医药的大国,我国还没有一部医学著作获得这一称号,这对于我国的中医界来说不能不是一个遗憾”[26]。这种说法代表了大部分中国人的心理状态,因为中医学在东方医学体系中所处的地位和影响决定着人们的思路。从目前可查的大量互联网中的留言,也体现了中国学者对这一事实的难以理解和接受。2009年12月14日,《中国中医药报》刊载了湖北省蕲春李时珍文化研究会周彭的文章“对韩国《东医宝鉴》申遗的再思考”,提出:“《东医宝鉴》90%以上的内容均辑录自中国中医著作,并非原创。”《东医宝鉴》用现代的白话文来讲,大意就是“汇集东方医学的宝贝,是我们从事医疗活动所倚重的一面镜子”[27]。他的观点也是目前很多中国人思维的真实写照。想必对《东医宝鉴》地位的争论,可能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会在中韩学者中难以统一,在此笔者不作评价,将其留给历史。
在此还想介绍的是《东医宝鉴》的价格变化,从中国著名的孔夫子旧书网中发现,2001年到2008年8月间《东医宝鉴》精装印刷本一般在100元以内,线装书清版成套者(缺一册)亦低于5000元;自2009年8月起,《东医宝鉴》价格不断上涨,精装本售价为400至500元,单册线装书因品相差别价格不等,全套书籍有一家价格竟然高达30万元。世界记忆名录的评选也给商家带来了良机。
学术是无国界的,《东医宝鉴》作为韩医学中的璀璨明珠,在中国已经发挥了一定的影响和作用,希望今后其中蕴藏的中韩二国医学精华,能为东方民族的健康保健发挥更大的作用。
1薛清录.中国中医古籍总目[W].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890.
2谢观主编.中国医学大辞典[K].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355.
3李经纬主编.中医大辞典[K].第二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453.
4崔秀汉.许浚生平史料考[J].延边医学院学报,1992,15(4):297.
5赵有臣.朝鲜王朝名医许浚及其撰书《东医宝鉴》考述[J].辽宁中医杂志,1992,(4):9.
6朱建平.许浚与《东医宝鉴》[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9,15(1):11.
7包来发.许浚与《东医宝鉴》[J].现代中医药(北京),2005,(3):18.
8(日)三木荣.朝鲜医学史与疾病史[M].京都:思文阁出版,1991:196.
9全世玉.《东医宝鉴》版本传承新考[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8,15(S1):16 3.
10崔秀汉.《东医宝鉴》版本考[J].延边医学院学报,1991,14(2):229.
11阎桂银,冯晶.王如尊手抄本《东医宝鉴》探讨[J].中华医史杂志,2002,32(3):151.
12王锦鸿.王如尊抄本《东医宝鉴》版本初探[J].医古文杂志,2003,(2):38.
13金南一.韩国医著《东医宝鉴》的朝日版本[J].中华医史杂志,2011,(2):106.
14于铁.《东医宝鉴》中的气功内容评介[J].按摩与导引,1987,(4):20.
15崔箭.许浚《东医宝鉴》学术思想研究[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9,15(6):36 9.
16姜赫俊.《东医宝鉴》方剂引文与《千金方》原文比较分析[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9,28(2):6.
17姜赫俊,朱建平.《东医宝鉴》与《万病回春》方剂内容的初步比较[J].中华医史杂志,2009,39(3):187.
18何春水.《东医宝鉴》男科思想初探[J].吉林中医药,1990,(5):44.
19申东原,权东烈.《东医宝鉴》针灸学特色探析[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9,43(11):6 3.
20王天虹,张艺,梁未雯,等.《东医宝鉴》养生观指导下食物功效与体质类型对应关系的探讨[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4,16(1):116.
21张丽君,丁侃.《东医宝鉴》中的“面部分候脏腑图”[J].中医文献杂志,2011,29(4):5.
22李黎,鲁兆麟.《东医宝鉴》的形成与学术特征的探讨[J].中国自然医学杂志,2008,10(1):9.
23崔秀汉.《东医宝鉴》引书考[J].延边医学院学报,1991,14(1):6 2.
24车武.许浚《东医宝鉴》的理论价值及其影响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1:126.
25罗飞霞,唐莉.《本草纲目》与《东医宝鉴》的历史性对话—从中韩“申遗战”说起[J].亚太传统医药,2008,4(12):1.
26文凡.从《东医宝鉴》申遗成功说起[N].中国医药报.2009-8-11(B 06).
27 周彭.对韩国《东医宝鉴》申遗的再思考[N].中国中医药报,2009-12-14(3).
1为通讯作者,E-mail:lyongxuan416@yahoo.com.cn
2014-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