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专题教学框架设计

2014-08-03王令金王育松

山东女子学院学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材内容纲要

王令金,王育松

(青岛大学, 山东 青岛 266071)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当前高等学校根据“教社政[2005]5号”及其实施方案“教社政[2005]9号”文件精神给本科生开设的一门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总结这些年来的开课经验,人们大都认识到,实行传统“章”“节”式教学越来越不受学生欢迎,而专题教学被人们看好。当此之际,我们研究如何搞好专题教学。

一、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一)专题教学要贯彻“教社政[2005]9号”文件精神

“教社政[2005]9号”文件规定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教学内容、教学目的以及教学时间,这是我们实行专题教学的行动准则。其中教学内容就是“一个主题”,即“主要讲授中国近代以来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推翻反动统治、实现人民解放的历史”。这个内容就是中国近代史,体现在教材中,就是上编和中编,共七章,约占教材内容的2/3。除此之外,当然还要讲授中国现代史,即教材下编,共三章,约占教材内容的1/3。教学目的就是“两个了解”“三个选择”,即“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最近几年,又添加了“选择了改革开放”一项,这意味着要适当加大中国现代史部分的教学。教学课程就是2学分,大约三十多个学时[1](p219)。我们讲专题不能离开主题,相反,要更好地围绕主题拟定专题、精选材料,加以论证。

(二)专题教学要将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

当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材的编写采用的是“通史”体例,即以时间纵向线索由远及近展开叙述,涉及面广泛,其自身不能体现重点、难点、热点和疑点,给人一种“面面俱到”而又“面面不到”的感觉。如果我们按照这种体例照章分节、按部就班地去教学,只能蜻蜓点水,收效甚微。因此,我们必须将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即将教材的“通史”体系转化为教学的“专门史”体系。例如,在中国近现代史上,诸多历史事件都提到农民土地问题,像太平天国、辛亥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运动以及改革开放中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针对这种情况,可以拟定一个教学专题,题目是“中国农民土地问题的真正解决”。在这个题目之下,分述各个时期解决土地问题的方案、措施、办法以及结果等具体问题。

(三)专题教学要覆盖教材的主要内容

专题教学绝不能离开教材内容随心所欲地讲授,相反,要紧扣教材内容拟定教学专题。实行专题教学,是为了更有重点、更有特色、更有针对性,也就是更集中、更明确、更突出地讲授教材内容。对教师而言,要求更加熟练、更加灵活地掌握教材内容,驾驭课堂教学。从教学内容的广度看,原则上要覆盖教材的主要内容,否则,就是未完成教学任务。鉴于此,我们要全面系统深入地把握教材内容,精心设计教学专题,讲好每一堂课。要防止两种倾向的出现,一种是将分人分段教学视为专题教学。另一种是从教材中挑出几个问题讲一讲,而将大部分内容撂给学生自学。

二、专题拟定与授课要点

当代大学生在中学阶段已经学习过“中国近现代史”课,对中国近现代史有所了解。“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开设,旨在从思想政治理论角度去强化学生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水平。鉴于此,我们完全可以打破教材框框[2],重新拟定教学专题,选择授课要点,以进行教学。按照教育部文件精神,本课开一学期,每周两节,共约三十几个学时,期末为考试课。根据上述实际,拟定教学专题及授课要点。

在实施专题教学当中,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教学环节,即实践教学。在“教社政[2005]5号”文件中明确规定:“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环节。”[1](p216)所以,在安排教学时间时,要留出时间,让学生参加社会实践。

序 号名 称授课要点学时 专题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学习导论(1)课程简介;(2)学习目的;(3)学习方法;(4)学习要求。2专题二近代中国基本国情概述(1)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演变;(2)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3)近代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4)近代中国革命的必要性、正义性和进步性。2专题三近代中国人民的反帝爱国斗争及其胜利(1)两次鸦片战争中清军将士及人民群众的英勇斗争;(2)中法战争、甲午战争中清军将士及人民群众的英勇斗争;(3)抗击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清军将领的英勇斗争;(4)全民族的抗日战争及其伟大胜利;(5)帝国主义永远不能灭亡中国的根本原因。2

续表

三、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按照专题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仍然需要教学效果的检查,即实行考核。从操作层面上讲,考核仍然需要平时考核和期末考核。其“考核形式与评价从总体上说要与教学的指导思想、目的要求和重点难点等相一致,应该将这些教学要件落实到教学效果的检查上来。”[3]

就平时考核而言,应当包括课堂出勤、课堂表现、课外实践(包括作业)等几个方面。从最近几年的教学实际来看,首先要抓好学生到课率,这是课堂教学至关重要的一步。只有学生进了课堂,老师的教学才能发挥作用。近些年来,有的出版物公开散布“读书无用论”,兼而散布“无政府主义”,什么“考研等同于安乐死”,什么“不逃课的学生不是好学生”,等等。这些奇谈怪论在学生中流行甚广。而且,很多学生对不及格视若平常,无羞愧之感。甚至有的学生干脆不参加正常考试,只等着“补考”。因此,补考的学生比肩接踵。这种现象扰乱了正常的教学秩序,也影响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是对教育事业的亵渎,是对学校规章的践踏,必须予以制止。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担负着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理所当然地要对这种现象进行批评。同时,如果我们能将学生到课的情况记入其学习成绩,就会引起学生重视,遏制旷课现象的发生。要奖励到课,惩罚旷课,严格补考。在学习态度、回答问题、完成作业等方面,要实事求是地给学生记录成绩,并加以区别,不可统统都一样。在课外实践方面,要考查学生的参与热情、认识深度和实际能力、实际水平。同时,要注意对学生进行指导和培养。

在命题形式上,既要注意拟定一些客观性的题目,以考查学生对一般历史知识的了解和掌握程度,更要注重拟定一些主观性的题目,以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二者比重的权衡上,主观性题目的分值应大一些,其比例以4:6或3:7为宜。这样,可以引导学生不以死记硬背为诀窍,而以灵活掌握为目的,进而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好学风。

在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的比重方面,应加强平时成绩的比重。这些年来,许多学校“平时成绩”只占20%(抑或30%),“期末成绩”占80%(抑或70%)。这种比重权衡,使得许多学生不重视平时学习,只待期末背水一战,甚至期末也只是突击而已。为解决这个问题,必须从改变考试分值比例入手。从某种意义上讲,考试就是指挥棒。我们认为,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之比,可定为4:6或5:5。

我们还设想,在学生学习总成绩(百分制)中拿出10%的分值让学生自我评价。可授权班委会和团支部,对其班级同学进行评价,给出成绩。

专题教学设计,是实施专题教学的前期工作。以上框架设计是初步的总体的设计,许多具体的内容细节,需要我们在备课以及教学过程中去考虑安排。唯有如此,才能真正搞好专题教学。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社科司.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文献选编(1949~2006)[Z].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2] 本书编写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13年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1-14.

[3] 王令金.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育教学研究[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7,(6):33.

猜你喜欢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材内容纲要
整合教材内容,为写作教学提供更多方向
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
中英高中地理教材内容的比较及启示
高中历史必修与选修教材内容融通之初探——以选择性必修一的复习课为例
一图读懂这本《学习纲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基础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三位一体式教学研究初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教学路径研究
新形势下中国梦教育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融合
《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