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理论学习在钢琴教学中的重要性

2014-08-02林俊

艺术研究 2014年1期
关键词:音乐理论理论学习钢琴教育

林俊

摘 要:理论是学习的重要依据,掌握相关理论是所有专业学习的前提条件。音乐理论是音乐专业教育中的基础课程,如今的钢琴教学中都比较重视技能的练习,将理论知识放到了次要位置,这种偏差直接造成学生不能把技能与理论有效的融合在一起,达不到钢琴教育教学的预期效果。本文主要围绕音乐理念、音乐理论与实际操作的在钢琴教学中的不可分割性等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音乐理论 理论学习 理论教育 钢琴教育

钢琴音乐专业教育的发展,是为了通过全面的系统教育培养出专业的、合格的音乐教师。在钢琴音乐艺术的学习过程中,钢琴教学起着重要作用。

一、关于钢琴教育

钢琴源自于意大利,是克里斯托佛里发明的一种键盘乐器,由德西马琴、吉弦古钢琴、羽管钢琴等乐器进化而来,不同于一般的弦乐器、管乐器。随着中国经济在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中西文化的相互交流也越来越多,西方音乐艺术的精华也逐渐地被我国音乐艺术所吸收。钢琴音乐是西方音乐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种可以多声组合且比较方便的乐器,它拥有较宽广音的旋律,以及具有独特的音色。因此钢琴不仅是一种音色美、音域广、变现力及其丰富的独奏乐器,而且是学习及掌握近代多生音乐的理想工具。伴随我国国人精神文化的不断提升,钢琴音乐也备受大众的青睐,钢琴教育也随之广泛兴起。在我国,钢琴教育主要是从对钢琴作品的理解以及钢琴的演奏技能等方面着手展开的。经过我国钢琴家门不屈不挠的探索研究,形成一套属于自己的教育模式。

1.作品理解方面

在接触钢琴演奏之前,首先学习者应该对演奏作品的作者,及其作者所处时代,所生长的环境、创作背景、创作时代等有详细的研究。另外,要将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最真实化的融入到自己的情感中,通过其所标注的符号和调性的转化上着手分析,利用曲调的轻重缓急贴切的表达出作品的思想感情。前者与后者密不可分,只有当演奏者对作者创作曲目有过深入了解后,才能近乎真切的表达作者的情感。

2.演奏技术方面

正确的演奏姿势、演奏手法是提高钢琴演奏技巧的前提,也是钢琴演奏者的必备条件。正确的演奏姿势指的是演奏者坐姿,这其中又包括演奏者所坐的位置及演奏者自身身体的姿势。

首先,在演奏之前,演奏者的身体要与键盘的组成形成协调的比例(即一般为演奏者坐在键盘的中央),上身略微前倾并保持脊椎的直立性,双脚也略微向前伸,使大腿呈现坡状状态。这样的姿势有助于演奏者将全身的力量集中在上半身,给手臂及指尖一定的后备力量,且无形中塑造演奏者的气质形象。

其次是手臂的摆放及手指的运用。演奏者选好正确的位置坐在键盘前,双手自然的放在键盘之上,双臂不可僵直,将用力的部位(即手肘与前臂)高度与键盘保持一致。手指自然弯曲,处于放松、自然的状态,指端触键力量要分布均匀,主义左右手其手指的相互密切配合,掌握手指的灵活度。

二、音乐理论概述

音乐学是一个历史的、科学的音乐研究范畴,其中包括两个部分:即音乐史、音乐理论。音乐理论包括:音响学、吉普学、旋律、节奏、和声、对位作曲、曲式和音乐美学方面。

广义上的音乐理论教育:自古以来,凡是与听觉、声觉有关,让人们愿意接,有利于放松情感的音响都被称之为音乐。这些能被称之为音乐的声觉的学说都属于音乐教育理论教育。如《音乐美学》、《音乐史论》、《中外音乐比较》、《音乐人类学》、《音乐教育学》、《音乐心理学》、《音乐学》、《基本乐理》、《和声学》、《曲式分析》、《视唱练耳》等。

狭义上音乐理论教育?主要包括:曲式和基本乐理。所谓曲式就是曲调在发展过程中,根据其形成的各种段落的规律性,最终总结出的家具有共性的基本格式。主要的曲式大体可分为两类:即主调曲式和复调曲式。

和声:和声学时创作歌曲技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通常把不同高度的乐音同时发声,称为和声。其研究对象为:和弦在乐曲上功能属性及其结构和连续法则。

音乐史:顾名思义,音乐史是音乐产生到发展的历史。主要包括两部分:即西方音乐史和中国音乐史。

三、理论学习在钢琴教育课程中的重要性

1.时代发展的需要

在当今社会中,教育目标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而变化。国家的多元化发展趋势,以及改革开放以来教育部门的重视,对教师的综合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如今社会需要的是全面的、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那么教师应当首当其冲。所谓严师出高徒,在高素质教师的指引下,学生的全面发展指日可待,通过这样的良性循环,大大的提高了过敏的素质。钢琴教育教学中,教师除了对学生给予演奏技术以及作品理解方面的指导外,将音乐理论教育与钢琴教学相结合也是今后钢琴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2.理论教育与钢琴教学的统一

现在钢琴教育中,多数课程注重钢琴演奏技术的掌握,忽略了理论知识的学习。其实,任何教育都不能离开理论而单独存在,钢琴也不例外。钢琴教育并不是单方面的演奏技术或对作品的理解。因为钢琴作品本身就是一个博大精深的教学素材,它几乎涵盖了有关钢琴音乐的全部知识点。所以对于钢琴教育教学的学习者来说,仅仅依赖演奏技巧和作品来源是远远不够的。钢琴家在拥有精湛的弹奏技术以外,还用有不同的音乐素养,如李斯特、斯卡拉蒂、肖邦、贝多芬等。因而,只掌握单纯的钢琴演奏技术,不运用大脑开发自身能力,是不能够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也成就不了钢琴家。久而久之,钢琴课教育就成了技术的奴隶,没有灵魂、没有情感。

3.理论联系实际的作用

理论的学习可以促进学生对技术的有效把握,他不但不会影响实际演奏的效果,还能减少学生出现近似音符分不清的现象。理论讲解与技术演练是相互统一、相互补充的,不存在孰轻孰重的问题,很多教师都认为实践更重要,殊不知没有理论作基础的实践就是瞎忙,到头来学生只掌握老师灌输的知识,不能以点带面的推测其他理论,也影响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我国钢琴教育工作者所熟悉、所认可的教育模式都是教师示范、学生通过教师的示范来总结相关的知识要点和技巧。钢琴教学区别于传统教学的最大特点是,钢琴教学需要学生参与到实际演练中去,但若学生不熟悉理论知识也是枉然。如:我们身边有很多从小就学习钢琴的人,他们在学习时还参加过很多比赛,甚至拿过市级、省级的大奖,但面对音乐理论书时,或者给出一个简单新作品让学生演奏时,学生却无从下手。这种情况就是钢琴教师只执着与技术,不讲解音乐理论所造成的结果。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教师给予理论的指导后,大到学生对于新作品的理解,细到升降号的使用,都会更有成效。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在没有教师辅导的情况下,学生可以通过和谐与不和谐来初步判断自己的演奏是否准确。

四、理论教育与钢琴教学的有效实施

1.科学的教学设计

首先,以理论教育与钢琴教学同时达到预期目标为前提,选择有利于传授理论知识的钢琴作品,通过教师的指导、学生的感受、情感深化三个实施阶段,最终完成本课有价值的内容传授。

2.教师给予指导

虽然现在教育中提倡学生为主体,但教师的指导也是必不可少的。钢琴教育中的技术性很强,理论方面也含有较高的内涵,因此,在初始阶段教师的指导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达到理论教育与钢琴教育相结合的重要方法。

3.学生的体会

学生在课堂听教师的解释,看教师的示范都会在大脑中形成一种自己的理论,经过实践,这些自己的理论并非都正确。所以要想真正掌握钢琴音乐艺术,学生在接受了教师的理论与技巧指导后,亲身体验是非常重要的。学生在自己练琴的过程中会自然的结合所学的理论知识,正确的“自我理论”会在练习中与演奏者产生共鸣;当演奏技术与“自我理论”不相符时,学生可以提出问题并实施解决,使之尽快纠正理念的错误或者演奏技巧的错误。

4.教师的有效评断

学生经过教师的指导以及自己的亲身体验,在理论研究以及演奏技术上都有一定的收获。此时教师的作用就是及时给学生做出正确有效的评价,并针对学生体验之时遇到的问题进行解答。包括作品的全部的理论知识,为钢琴教育教学与理论的相互统一打好基础。

结束语

在学习中,我们一直倡导理论联系实践。只侧重于理论会出现眼高手低的情况;只侧重于实践,会阻碍人们的思维,从而减弱实践的效果。只有两者高度统一才能最终达到钢琴教育的预期效果。

参考文献:

[1]杜亚雄.中国乐理[J].中国音乐学院报,2003(5).

[2]赵阿光.论钢琴教学中和声理论知识的运用[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5(5).

[3]石磊.论钢琴教学中和声理论知识的运用[J].大众文艺(理论),2008(4).

[4]薛莉萍.中国钢琴教材历史沿革及发展之探索与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2007(6-7).

[5]刘庆刚.钢琴的演奏与教学-杨峻钢琴教学艺术[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6.

作者单位:昭通学院

猜你喜欢

音乐理论理论学习钢琴教育
西方音乐学理论的历史发展及其思考
谈教学反思下的理论学习
关于河南民办高校钢琴教育的反思以及改革分析
浅谈高校钢琴教育和学生的音乐素养的培养
高校钢琴教育中提高学生音乐素养的有效途径分析
西方音乐学理论的历史发展及其思考
论大、小调体系中特性音程的调式特征
加强油田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的实践与思考
试论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艺术理论研究者
理论学习对实际演奏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