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的情绪
2014-08-02李舸
除了新闻报道工作以外,李舸在更多时间里以一种平和的心态静静从事属于他自己的摄影。他的《独自》系列作品让我们感觉到:摄影不仅仅是记录的,还有很多的可能。
陈奇军:您使用奥林巴斯OM-D相机主要是为了报纸发稿吗?
李舸:不是。我现在的拍摄内容主要是我自己感兴趣的专题摄影。
陈奇军:为何选用这种小型无反相机而不是单反?
李舸:我觉得,在拍摄这种人文纪实题材时,小型相机的侵略性不强。因为我现在更加关注那些平常的题材,而不是那种工作性的拍摄,所以奥林巴斯这种小型相机更加合适。
陈奇军:无反或曰微型单电相机的种类很多,您为何选择奥林巴斯?
李舸:因为奥林巴斯相机有一种滤镜功能特别适合我的拍摄,它更能反映我的拍摄意图,这是我选择它的主要原因。
陈奇军:的确是奥林巴斯相机开启了“艺术滤镜”功能的先河,不过现在其他厂家也有了各种“艺术滤镜”。您具体对哪种滤镜效果感兴趣?
李舸:是“针孔相机”效果。不过,我并不是器材控,也不是玩“花活儿”,我使用这种效果很符合我所要表达的情绪。另外,叠加的这种边框效果是为了让我的作品能有一个视觉连续性,因为我在拍胶片的时候就从不剪裁,甚至直接印出胶片的黑色边框。
陈奇军:这种“艺术滤镜”效果,是否与纪实摄影的准确再现原则相矛盾?
李舸:我觉得这与纪实摄影的本质并不矛盾,我没有改变现场,只是在作品中注入个人的情感表达,只是增加了一种氛围和我对影像的一种感觉、一种情绪。这些作品的时效性和新闻性弱一些,在拍摄时加滤镜效果可能会延缓我的拍摄,这也会让我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可以让我的影像更加平和一些,也更加主观一些。
陈奇军:您觉得奥林巴斯OM-D相机在成像素质和拍摄速度方面可否满足这个选题的要求?
李舸:与OM-D E-M5相比,OM-D E-M1的操控性能有所提高,这是能明显感觉出来的。另外,它的连拍速度、调焦速度也都提高不少,不过我还是更看重它的成像素质。我觉得,除非在特别极端的情况下,OM-D相机的表现没问题,完全能够满足我的要求。当然,我还是希望它将来更好,比如动态范围更大一些、弱光表现更强一些,我觉得这种相机还有提升的空间。
陈奇军:您最常用的镜头是哪款?
李舸:从前主要用那款12mm的定焦镜头,自从有了OM-D E-M1之后,我主要使用12-40mm f/2.8这款专业变焦镜头。现在看来,还是变焦镜头更加方便,前提是成像素质要得到保证。
陈奇军:从单反到微型单电和手机,在这几种拍摄工具中您目前最常用的是哪种?
李舸:现在我的作品80%是奥林巴斯的OM-D相机拍摄的,其他加在一起不到2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