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职生初学古筝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2014-08-02叶小丽
叶小丽
摘要:中职生初学古筝,由于缺乏长期系统的基本功训练,容易出现力度不够,速度跟不上等问题。本文对中职学生初学古筝需注意的几个问题进行浅析。
关键词:姿势与技法 力度与速度 音准听力 学习迁移
筝是我国最古老的民族弹拨乐器之一,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筝造型古朴典雅,音色柔美悦耳,有着较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中职生修习古筝,应掌握规范准确的姿势和技法,进行力度与速度的基本功训练,注重音准听力的培养,主动进行学习迁移,以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和一定的演奏能力。
一、演奏姿势与技法
(一)姿势和技法的意义
唐宋时期,筝演奏家就十分重视演奏姿态,诗词“十指剥春葱”、“微收皓腕鲜”、“春山眉黛低” 描述了女子演奏筝时端庄优雅的姿态。美妙的音乐伴着绰约的风姿,更能给人美的享受。自然、放松的演奏姿势和手型,有助于弹奏出醇厚、柔美的音色,有利于力度控制与快速弹奏。
古筝具有丰富的艺术表现力,不仅善于用优美抒情的曲调表达细腻的内心情感,又能用铿锵有力的乐句描绘气势磅礴的意境。这般令人神往的艺术效果是通过左右手各种各样的技法来实现的。因此,学习古筝,正确规范的演奏姿势、手型和指法至关重要。
(二)演奏技法的体悟
古筝考级教材中对基本指法符号的说明过于简略。如“托:大指向外弹弦。抹:食指向里弹弦。勾:中指向里弹弦。”[2]学习者无法从描述中获取正确指法的具体弹奏方法和需注意的细节。因此,只有认真倾听老师的讲解,阅读有关指法解说的资料,才能对弹奏方法有更详尽的了解。
综合老师、名家的讲解和练习体验,“托”的提弹法演奏要领可描述为:大指竖起来,虎口打开呈圆形,其他四指放松、自然弯曲成半握拳状,手心向下,准备弹奏时,将大指义甲正面三分之一处轻贴在琴弦上,弹奏的瞬间弯曲大指小关节,往掌心方向拨弦(指甲与弦的角度为45度),弹完指尖落在食指的小关节处,不能向上挑或往手心里缩。
“抹”:食指义甲正面接触琴弦,弯曲小关节,指尖发力往掌心方向拨弦,虎口呈圆形,不宜张太大,以免力量受牵制无法集中送至指尖,影响音色;手臂随手指在不同弦位的移动而移动,自然往前伸或往后缩。
“勾”:准备弹奏时,中指伸出略高于其他手指,不能翘起其他手指呈兰花指手型,义甲平面触弦,弯曲小关节,往掌心方向拨弦,弹完中指收回,与其他手指自然弯曲呈半握拳状;义甲吃弦不宜太深,不要太用力去勾弦。不管哪个手指弹弦,音色都应明亮、饱满,避免干涩、单薄的音色。
二、力度与速度
(一)力度与速度的作用
乐曲中不同情景的描绘,或诗情画意,或生机勃勃。不同情绪的表达,是如泣如诉,还是慷慨激昂,都需要不同的力度控制和速度变化将其表现得淋漓尽致。
乐曲《高山流水》中高山的苍劲有力、庄严肃穆的神韵需要强有力的力度来表现。流水时而涓涓细流,时而汹涌澎湃的姿态,则在于力度大小的调节控制。
《战台风》运用快速强烈的节奏音型描绘了生机勃勃的海港和码头工人欢腾的劳动场面。
《山丹丹花开红艳艳》快板部分所要表现的热情、赞美之情离不开强力度与快速的完美结合。
(二)影响力度与速度的因素
1.练习时间
中职生课程多,不注意时间的调整和分配就不能保证有充裕的时间练习古筝。练习时间太短造成手指缺乏足够的训练,手指独立性、灵活性、力度不够,快板速度跟不上。
2.基本功训练
中职生手指已经发育成熟,定型,关节相对僵硬,缺乏长期系统的基本功训练,自然面临快速弹奏的难题。一加快速度容易弹错音或音符漏弹,而想要把每个音都弹清楚、到位,速度就提不起来。学习乐曲贪多、求快,也是造成基本功训练不足的原因之一。
3.心理因素
随着学习程度的加深,乐曲的快板部分容易使练习者丧失学习的信心,认为自己没有能力达到乐曲要求的力度与速度,对自己降低要求,快板部分总是停留在慢练、中速练的阶段,不敢尝试快速弹奏。
(三)力度与速度的训练
力度的大小影响着音色的浓淡、厚薄;速度的变化影响情绪的表达,情感的抒发。乐曲有强有弱、有快有慢,才能描绘出富有层次感的意境。
1.手指基本功练习
学弹古筝必须强调基本功的训练,逐步掌握控制节奏变化、强弱变化的技能。义甲指尖平面触弦,将力量集中到指尖,体会指关节弹弦的瞬间爆发力,得到结实、饱满、富有颗粒性的音色。注意手型、指法、触弦角度、用力大小对音色的影响。力度也不是越大越好,太强了,会产生反作用力使手弹跳起来,发生移位,应将力度控制在能让手保持正确手型和原来音位的强度。
2.合理运用现代指序
乐曲《雪山春晓》的快板部分,密集的十六分音符,如果用传统指序的抹托、勾托,手的频繁移位容易造成手上下跳动,很难做到快速弹奏。在老师指导下,运用现代指序根据旋律进行合理安排指序,保持手的相对平稳,让无名指积极参与弹奏,使每个手指能轻松找弦、过弦,以提高弹奏速度。
3.巧妙选择指法
乐曲《浏阳河》快板部分下行琶音的段落,每一拍均由四个十六分音符组成,由于我们的左手还不具备连续弹奏两个八度下行琶音的能力,老师根据实际情况,将“旋律音由右手弹奏”改成“每一拍的第一个音符右手大指弹奏,其他三个音由左手完成”,这样双手交替,密切配合,使我们也能快速弹奏,表现潺潺流水的姿态。
乐曲《丰收锣鼓》需要强有力的力度和极快的速度才能将热闹欢腾的场面和喜悦兴奋的情绪表现得淋漓尽致。然而,连续摇指段落需要快速换弦,又不留痕迹,这是一个难题。在老师指导下,将“连续摇指”改成“长时值的音符用摇指,短时值的音符用弹”,这样弹摇有机结合,使速度得以提高。
三、音准听力
(一)定弦音准
古筝琴码的移动、琴弦的松紧会改变音的高低。琴在搬动时,琴码移位造成音高偏差;调好音准的古筝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琴弦的松紧发生变化,也会影响音准。初学古筝者,没有音准概念,通常是买了琴请别人帮忙调准,之后就很少再调音,这样每天用音准有偏差的琴练习,不利于音准听力的培养。
(二)按滑音准
古筝的特色是以韵补声,每一条琴弦都可以按出上方音的音高,滑音让古筝的音色更加柔美、委婉,富有韵味儿。滑音的音准特别重要,按高和按低都破坏了乐曲的声韵美。初学上下滑音时,很难判断左手按出的音高是否准确。将按音与本音反复对照,不断调整左手按压的力度,直到音高完全相同。
四、学习迁移
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平时我们所说的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等即是典型的迁移形式。学好古筝不仅要多练习,还要讲究练习的方法和技巧。将学习歌唱、练习钢琴过程中的方法、经验、感悟迁移到古筝学习中,融会贯通。否则埋头苦练,机械照搬乐谱,不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一)用手指来歌唱
古筝乐曲旋律优美,善于表情达意,特别是由民歌改编的《浏阳河》、《山丹丹花开红艳艳》等作品,要求演奏得连贯、流畅,富有歌唱性。这就需要弹奏前先唱一唱旋律,找一找歌唱的感觉,内心有了音乐,才能让音乐在指尖流淌。
(二)尝试背谱
对于篇幅长,背谱难度大的乐曲,把和声、作品分析方面的知识运用到古筝学习中,可以使背谱变得容易一些。将作品按主题呈现方式或主题变奏手法的不同划分为几个部分,分段练习,尝试背谱。先唱熟右手的旋律,再分析左手的和声进行,和弦编配,和弦类型的选择(柱式和弦、分解和弦、琶音)。把握住了作品的结构,背谱就轻松多了。
五、结语
本文就中职学生初学古筝需注意的几个问题进行了浅析,阐述了掌握正确、规范演奏姿势和技法的意义,指出中职生在力度与速度控制方面存在的不足的原因及训练的方法,提出了音准听力的重要性及训练的方法,归纳了学习迁移的方式。中职生学习古筝,应当不断研究学法、教法,掌握专业的技能技巧、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以具备古筝启蒙教学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周耕.中国音乐欣赏丛书[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0.
[2]林玲.社会艺术水平考级全国通用教材[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
[3]张晓云.古筝实用教程[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4]林玲.古筝入门教材[M].武汉:华乐出版社,2000.
[5]郭雪君,冯坚,罗小慈.古筝考级训练问答[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6]王海萍.教育学心理学教材全解[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