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云南宾川宝丰寺金铜多金属矿成矿条件及找矿远景浅析

2014-08-02郭桂林吴道鹏

云南地质 2014年1期
关键词:白云质泥灰岩宝丰

郭桂林,吴道鹏,唐 忠

(1.云南省有色地质局310队,云南 大理 671000;2.云南省地质调查院,云南 昆明 650051)

宾川宝丰寺地区地处宁蒗—祥云斑岩铜多金属成矿带,成矿带分布有较多的斑岩型金、铜多金属矿床,富碱斑岩出露广泛,发育Cu、Mo、Au、Ag、Pb、Zn等斑岩型金、铜多金属矿床特征元素组合异常,为具有较好找的远景,成矿潜力较大。

1 区域地质背景

宾川县宝丰寺地区大地构造属藏东—滇西成矿带南部,扬子陆块与三江造山系的过渡部位,鹤庆陆缘坳陷的南部。地处程海—宾川断裂及金沙江—洱海断裂夹持的倒三角地带。该区自燕山期以来,该区构造、岩浆活动频繁,形成了本区较多的以斑岩型金、铜矿为主的多金属矿产。

2 矿区地质特征

2.1 地 层

区内地层主要出露二叠系、石炭系、泥盆系、志留系、奥陶系下统地层(图1)。与含矿有关的地层由新至老为:

泥盆系(D):

中—上统长育村组(Dch):主要由硅质岩、页岩组成,顶部夹白云质灰岩,底部为紫红色含铁、锰质薄层泥岩。区域厚744m。

下统莲花曲组(Dl):为一套碳酸岩、泥灰岩和硅质岩沉积,岩性主要为页岩、粉砂岩、硅质岩、白云质灰岩,骨屑内屑灰岩,底部为薄层凝块石。区域厚大于832m。

志留系(S):

上统青山组(Sq):主要由生物屑灰岩、内屑粉晶灰岩组成,局部夹白云质灰岩及礁灰岩、角砾状灰岩。局部可见节壳状白云质岩及石英砂岩岩楔。区域厚982.5m。

上统青山组(Sω):主要由白云质灰岩、白云岩夹砾屑灰岩组成,发育帐篷构造。区域厚大于157m。

中统阴阳山组(Sy):岩性为角砾状白云质灰岩、网纹状灰岩,上部夹薄层泥晶灰岩,局部夹含鸟眼构造的白云质灰岩。区域厚105~247m。

下统小湖西组(Sx):岩性为条带状灰岩、泥灰岩,夹含砾泥岩、砂岩及粉砂岩。区域厚140m。

2.2 构 造

褶皱:

区内主要发育有干海子背斜和花椒箐向斜,特征如下:

干海子背斜:位于远景区北端,呈NNW向展布,北延出图,图内伸长约1.6千米,核部由晋宁期干海子花岗岩组成,翼部为奥陶系、志留系地层,西翼被茅草坪断裂(F2)破坏,片理产状倾角75°,东翼倾角40°,枢纽近水平,向南倾伏,倾伏角6°。为一轴面东倾斜的斜歪褶皱。

花椒箐向斜:位于远景区西侧,核部为二叠统灰岩,翼部由石炭系灰岩组成。轴向NW-NE,向北西扬起,枢纽倾伏产状为120°∠34°。南东为萂村断裂(F1)所截,长约2km,长宽比为3∶1,东翼缓<25°,西翼陡>40°,为一斜歪短轴向斜。

断层:

区内及周边断层发育。主要有两组断层,一组以NW-SE向为主,多为早期形成的多期活动的逆断层,属导矿构造;另一组以NE-SW向为主,多为后期形成的正断层或平移断层,在与NW-SE向断层交会或喜山期岩浆岩附近时常为容矿构造。主要断层特征如下:

萂村断层(F1):为一逆断层,NW-SE走向,走向NW,倾向NE,倾角50°左右,长度大于4.6km(区域长数十~上百千米),断裂破碎带宽50~100m,构造破碎岩主要由带状灰岩、泥灰岩,夹含砾泥岩、砂岩及粉砂岩及断层泥等组成的构造角砾岩,岩石较破碎呈碎裂状,胶结物主要为钙泥质。局部断层面呈平滑的波状弯曲,可见到构造角砾岩分布,角砾成分复杂,主要由灰岩、硅质岩、泥岩组成,一般砾径大小2~5cm。沿断裂带见有黑云花岗闪长岩(PtH)和 斜长花岗岩脉(γo)分布,岩体内、外接触带的节理、裂隙发育地段可见到脉状黄铁矿出露。

茅草坪断层(F2):走向NW-SE,倾向SW,倾角60°~80°,延长大于4.2km,(区域长数十千米),断裂破碎带宽40~100米,构造破碎主要由灰岩、泥灰岩,夹含砾泥岩、砂岩及粉砂岩、角砾状白云质灰岩、网纹状灰岩等岩石碎块组成的构造角砾岩,胶结物主要为钙泥质,局部由褐铁矿胶结。该断裂(层)破碎带可见到靡棱岩化带,局部可见到含Pb矿石(岩石)。据1∶5万大营街幅区调资料,推测沿该断裂带可能存在隐伏花岗岩岩体。

F3断层:NW-SE走向,倾向NE,倾角55°~75°,延伸长大于4.6km(区域长数十千米),断裂破碎带宽30~60m,构造破碎岩性主要由白云质灰岩、网纹状灰岩、白云质灰岩、砾屑灰岩等岩石碎块及断层泥等组成,胶结物主要为钙泥质。破碎带发育次级褶皱(揉皱),局部构造角砾岩岩石碎裂并具靡棱岩化。

2.3 岩浆岩

区内岩浆岩活动频繁,岩石种类复杂,有酸性、中性、碱性、基性、超基性等。区内主要出露喜山期花岗斑岩,周边(西侧为主)主要为晋宁期花岗斑岩及一些时代不明的岩脉。与成矿有关的主要为喜山期花岗斑岩。

(1)晋宁期花岗斑岩,主要由茅草坪和干海子两个岩体组成。划分为水香(PtS)、花椒箐(PtH)、茅草坪(PtM)三个单元及与茅草坪单元似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相当的干海子侵入体。主要岩性为浅灰白色细中粒黑云母花岗闪长岩及似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斑岩。

(2)喜山期花岗斑岩

分布于矿区中部宝丰寺两侧,由莲花山和青龙坡两个单元组成(岩石化学成分见表1)。岩体外接触带发育有角岩化、矽卡岩化和褐铁矿化、黄铁矿化、铅锌矿化等蚀变。据据1∶5万大营街幅区调资料,莲花山和青龙坡两个单元的岩石属铝过饱和型,其化学成分见表1,年龄为51Ma(6)(莲花山单元)~67Ma(6)(青龙坡单元)属喜山期产物。两个单元具体特征如下:

表1 喜山期花岗斑岩岩石化学成分表*(×10-2)

*据1∶5万大营街幅区调资料

莲花山单元(EL):分布于宝丰寺岩体北东、南西边缘,主要岩性为含黑云母花岗斑岩,具斑状结构,基质隐晶微粒结构。斑晶矿物成分为更长石(13%)、透长—隐纹长石(Or)(56~58%)、石英(4%)、黑云母(<6%);基质:正长石(28%)、斜长石(18%)、石英(20%),副矿物主要有锆石和磷灰石,其里特慢指数为1.9,岩石标准矿物组合为Q、Or、Ab、C、Hy,属钙碱性铝过饱和型斑岩。

青龙坡单元(EQ):位于宝丰寺岩体中部,呈上陡下缓的喇叭状,与莲花山单元黑云花岗斑岩呈脉动接触。主要岩性为粗斑花岗斑岩,具斑状结构,基质显微粒结构,块状构造。斑晶矿物成分更长石(x衍射结果An35、有序度39.6)、低透长石(10%)、石英(7%);基质:碱性长石(28%)、斜长石18%、黑云母小于2%,副矿物有黄铁矿、磷灰石、锆石、白钛石、磁铁矿。里特慢指数2.7,属钙碱性岩石;岩石标准矿物组合为Q、Or、Ab、An、C、Hy组合,属铝过饱和型。岩石具富Al、K,相对贫Ca、Na酸度略低特征。

分布于矿区中部(见图1),主要岩性为石英二长斑岩,具斑状结构,基质霏细显微粒状结构、变余结构,块状构造。平均矿物成分:更长石(43%)、正长石(40%)、石英(15%),副矿物有磷灰石、锆石、榍石、磁铁矿。里特慢指数3,属钙碱性岩石;岩石标准矿物组合为Q、Or、Ab、An、C、Hy组合,属铝过饱和型。岩石具酸度高、富钾,贫Fe、Ti、Mg、Ca特征。其岩石强硅化、同时钾长石化和黄铁矿化也较强,区域上多伴有Au、Ag、Cu多金属矿化,局部有相应的矿床产出(如斜角冲金矿等)。

2.4 矿化(体)特征

宝丰寺地区金、铜、铅、锌矿化点主要产在喜山期斑岩与志留系泥灰岩、灰岩内外接触带(以外接触带为主)及周边构造破碎带中。目前已发现有3个矿(化)点,产于花岗斑岩与志留系泥灰岩、灰岩内外接触带的金矿(化)体(1个矿点);产于喜山期斑岩周边围岩构造破碎带中的金、铜、铅锌矿(化)体(2个矿点)(见图1)。

矿点1:该矿点产于喜山期花岗斑岩与志留系泥灰岩、灰岩接触带上。矿体沿接触带产出,并受其控制,呈似层状、透镜状产出。金矿化主要赋存在喜山期花岗斑岩与志留系泥灰岩、灰岩接触带的次级裂隙中,并多在裂隙交汇处富集成矿脉。向下向深部具有变富变厚趋势。矿体断续长大于90m,出露宽度最大约10m,厚度1~2m,平均1.4m。矿石为块状结构、皮壳状构造。主要金属矿物为镜铁矿和褐铁矿。矿体金平均品位2.32g/t。

矿点2:产于喜山期斑岩与周边围岩的构造破碎带中。矿化体沿宝丰箐(F9)断裂产出,并受其控制,断裂上、下盘均为泥盆系下统莲花曲组泥灰岩、灰岩。矿体断续长大于400m,出露宽度10~20m,厚度1~2m,平均约1.5m。矿石具强烈的矽卡岩化及大理岩化。矿石呈块状结构、皮壳状构造。主要金属矿物为镜铁矿、褐铁矿、黄铁矿,次为孔雀石、铅、锌矿等。矿体平均含Au 0.16g/t、Pb 3.19%、Zn 0.13%。

矿点3:产于喜山期斑岩与周边围岩的构造破碎带中,为一富铅矿体。该矿体赋存在泥盆系下统莲花曲组泥灰岩、灰岩中NE向与NW向构造交汇处,明显受构造控制。矿体总体走向315°,矿体断续长大于90m,出露宽度约10m,延深大于50m,厚度1~2m,平均约1.2m。矿体呈裂隙型脉状、细脉状、似透镜状、囊状断续产出。脉厚一般0.4m,最厚1.2m。主要金属矿物为方铅矿、闪锌矿、黄铁矿等,矿石平均含Au 0.16g/t、Pb 28.22%、Zn 1.12%。

3 成矿条件

3.1 地 层

矿区内与成矿有关的地层有泥盆系的页岩、粉砂岩、硅质岩、白云质灰岩;志留系的内屑灰岩、白云质灰岩及生物粉晶灰岩。

3.2 构 造

区内严格受程海—宾川断裂及金沙江—洱海断裂的控制。多期次的构造和岩浆活动活动,为该区成矿提供了丰富的矿源和热动力条件。

3.3 岩浆岩

宝丰寺地区位于扬子陆块西缘富碱斑岩带,属特提斯—喜马拉雅斑岩成矿域东南延,地处宁蒗—祥云斑岩铜多金属矿成矿带上。在扬子陆块西缘富碱斑岩带上已发现或探明有罗卜地、铜厂、白象厂、马厂箐、北衙、小龙潭、老街子等十余处斑岩型Cu、Mo、Au、Ag、Pb矿床(点)。

宝丰寺地区岩浆岩主要为喜山期侵入的斑岩,岩石种类比较丰富,即有酸性也有碱性和基性岩类。岩浆活动具有多期性的特征,属扬子陆块西缘含矿富碱斑岩体的一部分。

3.4 变质作用

喜山期在侵入该区碳酸盐岩过程中,形成了一定规模的热变质岩石,其中矽卡岩化及大理岩化与成矿关系密切。

3.5 地球化学特征

区域上斑岩体成矿元素丰度值较高,含Cu:50~500ppm、Pb50~300ppm、Zn20~200ppm、Be0.1~1ppm、Zr10~50ppm。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综合异常显示Cu、Mo、Au、Ag、Pb、Zn等斑岩型铜矿床特征元素组合异常显著,地球化学测量中Zn、Pb、Mo、Ag、Ni、Sn、Au、Cu元素异常的规模大,强度高,浓集中心及浓度分带明显,其异常元素组合具有明显的斑岩型金、铜多金属矿床的指示元素特征。

4 结 论

以上成果表明,宝丰寺地区广泛出露基性、中—酸性、富碱斑岩,位于宁蒗—祥云斑岩铜多金属矿成矿带上,已发现、探明鹤庆北衙等10余处斑岩型Cu、Mo、Au多金属矿床,区域成矿地质条件优越。

根据宝丰寺地区地层、构造、岩浆岩等的基本特征,发育喜山期的斑岩,而围岩多为碳酸盐岩,且构造发育,结合已发现的金、铜、铅锌矿(化)点,该区具备寻找斑岩型以及与斑岩活动有关的矽卡岩型、热液改造型(构造破碎带)铜(钼)、金多金属矿的远景。

致谢:在本文撰写过程中,向精心指导本文的谭筱虹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及其他老师致以衷心感谢!

参 考 文 献

[1]张翼飞.中华人民共和国云南省区域矿床总结[R],1993年.

[2]蒋良俊.矿物学[M],冶金工业出版社,1960年.

[3]北京大学地质学系岩矿教研室,岩石和岩体野外工作方法[R],地质出版社,1980年.

[4]刘文治.矿床学[M].地质出版社,1984年.

[5]云南省地质局1:20万大理幅《区域地质报告》[R],1979年.

[6]云南省地质局1:5万大营街幅《区域地质报告》[R],1993:50~56.

[7]有色总公司西南地质勘查局地质研究所、中南工业大学地质系,《扬子地台西缘富碱斑岩铜多金属矿床成矿条件及找矿前景》[R],1995年.

猜你喜欢

白云质泥灰岩宝丰
宝丰酒的1989
三水盆地布心组灰泥灰岩储层特征
浅谈软弱夹层对关坝水库建坝影响分析
鄂尔多斯盆地志丹地区安定组铀矿化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渤海湾盆地束鹿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湖相混积 泥灰岩致密油储层特征
一群土专家的“集结”——宝丰村的“技术员”也能治好农业“杂症”
一个贫困村的“暴富”——宝丰村的农业也能让人“吃撑”
淮北地区中寒武世徐庄期至晚寒武世崮山期南北沉积环境差异探讨
高速公路泥灰岩高填路基施工技术研究
刚果(金)上加丹加省坎博韦(Kambvo)地区铜钴矿床含矿地层及其矿化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