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网帧间隙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2014-08-01祝宗奎罗正华
祝宗奎,罗正华
(1.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成都分公司,四川 成都 610041;2.成都大学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四川 成都 610106)
1 以太网帧间隙概念
在以太网中,数据帧发送方式是一个帧接着一个帧发送的,网络设备和组件在接收到一个帧之后,需要一段短暂的时间来恢复,并为接收下一个帧做准备.帧间隙是相邻两帧之间的时间间隔(Inter Frame Gap,IFG),按规程要求,以太网数据帧在网络介质中传输时需要遵循一定的机制,例如载波侦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CSMA/CD)介质访问控制机制规定:以太网在传输数据帧时,两帧之间必须等待一定的时间间隔,以提高冲突检测算法的公平性[1-3].因此,所有想要发送数据的设备在当前帧传输完毕之后,在它们试图再次发送数据之前都必须等待相同的时间.从应用角度考虑,最小帧间隙是以太网在介质访问控制层发送方向上的一个指标,在全双工模式下,其作用是控制发送端的速率,使接收端有充裕的时间来接收和处理中断.
在以太网线路上,数据总是以比特流的形式传输的[4].在这个比特流中,以太网帧间隙的示意如图1 所示.
图1 以太网帧间隙示意图
需说明的是,帧间隙指的是一段时间,而不是距离,其单位通常为微秒μs 或纳秒ns.在以太网中,最小帧间隙一般定义为96 bit,对应12 Byte.例如,在速率为10 Mbps 的以太网段上,对应的时间间隔为9.6 μs;100 Mbps 以太网,对应960 ns;1000 Mbps以太网,对应96 ns.总之,不论应用于何种速率的以太网,两帧之间最少需要保证96 bit 间隙.
图2 测试用例1 示意图
此外,由于以太网是异步工作的,故发送端和接收端各自使用本地时钟工作,两端不能做到完全同频,如果频率偏差较大,则会导致丢包现象发生[5].参考图2 所示测试用例,假设时钟1 快于时钟2,那么在设备2 上,接收速度(取决于设备1 的发送时钟)将快于转发速度(取决于设备2 的发送时钟),一旦接收缓存堆积满了就将造成丢包.这时,在设备2 上可以通过减小帧间隙来加快其转发有效数据帧的速度,从而使得转发速度能够跟上接收速度.相应的,在设备1 上可以通过增大帧间隙,使发送端的有效速度减小,可以解决因速度过快而产生的丢包问题.
2 以太网帧格式的定义
典型的以太网帧格式的定义如图3 所示.
图3 以太网帧格式定义示意图
帧格式中所包含的字段为:前导码(Preamble),包括同步码(用来使局域网中的所有节点同步),7 Byte;帧开始符(SFD),标明下一个为目的MAC 字段,1 Byte;目的MAC 地址(DestMAC),接收端的MAC 地址,6 Byte;源MAC 地址(SourceMAC),发送端的MAC 地址,6 Byte;VLAN 标签(Tag),支持802.1Q VLAN 协议帧时,需插入额外的VLAN 标签,4 Byte;类型或长度(TOS),上层数据包协议的类型,或数据字段的长度,2 Byte;数据(Data),被封装的数据包/净负荷,46 ~1 500 Byte;帧校验序列(FCS),错误检验,4 Byte.
以太网帧是OSI 7 层参考模型中数据链路层的封装,来自网络层的数据包被加上帧头和帧尾,构成可由数据链路层识别的数据帧.虽然帧头和帧尾所用的字节数是固定不变的,但根据被封装数据包大小的不同,以太网帧的长度也随之变化,变化的范围是64 ~1 518 Byte.典型的帧长度计算公式为,
当支持802.1Q VLAN 功能时,需要额外增加一个4 Byte 的VLAN 标签.相应的,帧长度变化的范围是68 ~1 522 Byte.当支持802.1ad Q-In-Q 功能时,需要额外再增加一个VLAN 标签,相应的帧长度也会产生变化.
3 帧间隙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在以太网中,帧间隙并不传送有效的数据或者净负荷,所以往往被用户所忽视.但是,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尤其在评估以太网带宽利用率、吞吐量等性能相关测试用例中,帧间隙往往又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特别是在一些工程故障分析中,帧间隙有时候也会成为关键因素.
3.1 帧间隙对以太网线速的影响
以太网以最小帧间隙连续发送数据帧情况下的速率称之为线速,具体如图4 所示.
图4 以太网线速示意图
为便于计算,理论上一般假定所有的数据包长度相同.假定被封装的数据包长度为Packet-len(不小于46 Byte),链路层速率为MaxTxBitRate(例如100 Mbps 以太网对应的速率为100 000 000 bit/s),则在线速情况下,以太网帧发送速率FPS(Frame per second)的最大值可按以下式计算,
可以看出,对于一定速率的线路、一定长度的数据包,以太网线速对应的最大帧发送速率FPS(Frame/s)直接受最小帧间隙长度(Byte)的影响.
相应地,线速情况下数据包的最大吞吐量Throughput(Frame/s)为,
Throughput=FPS×Packet-len
3.2 帧间隙对以太网性能测试的影响
在基于SDH 的多业务传送平台(MSTP)设备中,以太网数据报文需要先映射到合适的SDH 帧结构中,才能在SDH 网络中传输.所谓的EOS(Ethernet Over SDH)技术,就是直接将本地网络设备传输的以太网帧先按照某种封装协议(GFP,LAPS,PPP/HDLC)封装,再映射到SDH 的帧结构中,然后通过SDH 传输线路实现点对点的传输.
在MSTP 设备中,以太网帧发送速率FPS 的计算主要受以下条件约束:
1)当本地接入的以太网线路带宽不受限时,瓶颈在SDH 通道侧.
例如,千兆以太网业务接入3 ×VC3(3 ×48 384 000 bps 近似于155 Mbps)通道,这时,以太网线速1 000 Mbps 大于SDH 通道带宽,瓶颈在SDH 通道侧.以太网帧在进入VC3 容器之前,要进行GFP 封装,会去掉前导码帧、开始符及帧间隙,并增加GFP 相关开销,此时FPS 可按下式计算,
ITU-T G.7041(V0.4)标准规定了GFP 封装的格式,包括:帧头(Core Header)、净荷头(Payload Header)、用户净荷信息(Client Payload Information)和净荷帧校验序列FCS.
由于不同通讯设备制造商对GFP 协议的实现不尽相同;因此在本测试用例使用的设备中,GFP 封装开销(GFP Overhead)长度为8 Byte,净荷帧校验序列(FCS)长度为4 Byte.那么,当数据包长度为64 Byte 时,
汇总该数据包各长度的吞吐量理论计算如表1所示.
表1 吞吐量理论计算表
经由数据测试仪表,采用RFC2544 测试用例序列,对应吞吐量测试报告如表2 所示.可以看到,实测结果数值与理论计算值基本吻合.
表2 吞吐量测试报告表
仍以数据包长64 Byte 为例,从表2 可以看到,对应的实测吞吐量为122.137 Mbps.这个数值在4组数据中偏小,也大大低于通道带宽3 ×VC3(155 Mbps).这是因为表2 中吞吐量的数值是按下式计算的,
计算中并没有考虑以太网帧间隙IFG(12)、前导码(7)和帧开始符(1)的因素,当把这3 个因素包含到算式中时,
这个数值就是表2 中带宽利用率的来源:16.031%的带宽利用率,对应带宽160.310 Mbps,其在测试结果的4 组数据中反而是最大的.
这个结果说明:在本测试用例中,当帧长为64 Byte 时,线路带宽利用率高.由于帧间隙并不传送有效的净荷,比重较大的帧间隙占用了过多的带宽,对净荷而言,吞吐量效率反而是最低的.由此可见,越小的帧由于前导码和帧间隙的原因,其传输效率就越低.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当帧长为64 Byte 时,16.031%的带宽利用率,对应带宽160.310 Mbps,超出了SDH 侧接入通道带宽3 ×VC3(155 Mbps).这个差别正好体现了以太网与SDH 处理以太网帧时的差别:以太网需要为每个帧插入前导码、帧开始符和帧间隙,共20 Byte 开销;SDH 则会去掉帧头、帧间隙,并增加GFP 相关的开销,共12 Byte.在通道允许通过的发帧速率FPS 相同的情况下,正是这两部分开销的差异,导致了带宽计算值的差异.
2)当SDH 通道侧带宽不受限时,瓶颈在以太网线路侧.
例如,百兆以太网业务接入3 × VC3(155 Mbps)通道,而以太网线速100 Mbps 小于SDH 通道带宽,瓶颈在以太网线路侧.这时,需要按照以太网的特性来计算帧发送速率FPS,
显然,在上述计算过程中,显式地考虑了帧间隙因素的影响.由于SDH 通道带宽大于以太网线路速率,以太网侧设备可以按线速发送数据帧,而不会产生丢包,吞吐量可以达到100%.
4 结 语
帧间隙是以太网技术中一个较为简单的概念,因其长度并不参与以太网帧长度的计算,往往为人们所忽视.事实上,以太网的帧间隙在工程测量中能发挥较大的作用,可以对工程实践活动产生积极的影响.
[1]IEEE Computer Society.IEEE 802.3,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with collision detection(CSMA/CD)access method and physical layer specifications[S].New York,USA:the LAN/MAN Standards Committee,2005.
[2]Charles E.Practical networking with ethernet[M].Boston,MA,USA:International Thomson Computer Press,1997.
[3]Thomas A M.IP fundamentals:what everyone needs to know about addressing & routing[M].Englewood Cliff,NJ,USA:Prentice-Hall,1999.
[4]IEEE Computer Society.IEEE 802.1Q,Virtual bridged local area network[S].New York,USA:the LAN/MAN Standards Committee,2003.
[5]Bradner S,McQuaid J.Benchmarking methodology for network interconnect devices[EB/OL].http://tools.ietf.org/html/rfc2544.[1999-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