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瑞芬太尼用于甲状腺切除手术麻醉40例患者的临床研究

2014-08-01张宏新

当代医学 2014年25期
关键词:异丙酚芬太尼麻醉

张宏新

瑞芬太尼用于甲状腺切除手术麻醉40例患者的临床研究

张宏新

目的 瑞芬太尼在甲状腺切除手术中的临床效果展开的分析探讨。方法 A组患者是实施麻醉诱导后使用微量泵维持瑞芬太尼500μg/h和异丙酚静脉滴注,控制其速度为300~350mg/h。B组患者只在手术开始阶段提供0.3mg芬太尼,后无瑞芬太尼滴注,术中间歇性提供维库溴铵维持肌松,其他较A组患者全部相同,于手术结束停止异丙酚提供。结果 记录2组患者各项指标并对其进行比较分析。数据显示A组结果更优,A组与B组患者各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B组患者术后不良情况对比,其数据显示,其不良反应情况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 由于降低了术中肌松药和麻醉药的使用,A组患者苏醒情况较优,降低了患者术后各种并发症的出现,提高麻醉过程安全性,在临床中值得大力推广。

甲状腺手术;瑞芬太尼;手术麻醉

甲状腺切除术中,为患者行颈丛阻滞麻醉经常会发生阻滞疏漏情况[1]。在生活水平、健康意识和痛觉感受不断变化的当下,患者对于术中麻醉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致使手术中选择全身麻醉患者也逐渐增多,以期通过这种方式减轻术中痛感[2]。但是在甲状腺手术实行全麻时,术后拔管经常会引起剧烈的咳嗽反应,根据相关报道,瑞芬太尼在术中维持可以明显缓解全麻术后拔管时引起的咳嗽反应,降低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本文开展是基于瑞芬太尼在甲状腺切除手术中的临床效果进行,详细情况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3月~2013年3月监利县汪桥中心卫生院进行甲状腺切除手术的40例患者。这些患者中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16例,患者年龄33~62岁,平均年龄(48.27±10.52)岁。所有患者身体素质与基本病情等方面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将参与研究的所有患者平均分成2组,A组和B组,尊重患者自愿,遵循随机原则。实行手术前半小时为患者注射0.5mg阿托品注射液,随其芬太尼0.004mg/kg、异丙酚2mg/kg、咪唑安定0.08mg/kg、维库溴铵0.1mg/kg麻醉诱导后行气管插管。手术过程中行间歇正压通气。A组患者是实施麻醉诱导后使用微量泵维持瑞芬太尼500μg/h和异丙酚静脉滴注,控制其速度为300~350mg/h。B组患者只在手术开始阶段提供0.3mg芬太尼,后无瑞芬太尼滴注,术中间歇性提供维库溴铵维持肌松。其他较A组患者全部相同。于手术结束停止异丙酚提供。至患者意识清醒后拔出气管导管。

1.3 统计学方法 统计分析时采用SPSS17.0软件分析,正态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记录2组患者各项指标,比较其意识清醒时间、自主呼吸时间、反应呼唤时间、拔管时间等情况。数据显示A组结果更优,A组与B组患者各项指标比较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见表1。表2为A、B组患者术后不良情况对比,其数据显示,A、B组患者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表1 A、B组患者各项指标比较(min)

3 讨论

瑞芬太尼具有起效快、作用性强且时间短的特性,药效消除也较快,更容易控制;并且,瑞芬太尼具有恒定的时-量相关半衰期[3]。对患者行静脉滴注的时候不必考虑蓄积问题;其自身镇痛效果比较好,较阿芬太尼相比,其效果是后者的10~20倍效果远远好于芬太尼。瑞芬太尼各时间段只要药物摄入停止,药效也会随着快速消失,从而减轻患者呼吸抑制的出现,避免使用纳洛酮拮抗。瑞芬太尼在麻醉诱导中使用能够抑制患者心血管系统应急反应,确保手术中血流动力学平稳。患者拔管后经常会由咳嗽导致多种不良反应发生,在实行甲状腺切除手术后可能会引起术后并发症,严重者在某些特殊手术中,会引起手术切口开裂情况;另外,咳嗽程度严重者,也会引起患者胸腔内压的增加,加快患者心率引起血压升高[4]。经过长期探索,目前已发现多种控制咳嗽并发症情况出现的方法,如使用适量利多卡因或地塞米松静脉注射,但这些办法均未能取得明显的临床效果[5]。瑞芬太尼大多数适用于维持患者全身麻醉诱导。芬太尼类药物具有起效快、易消除、排泄快等优点,不良反应主要为呼吸抑制、恶心、血压降低等,在相应浓度范围引起的不良反应程度会随剂量增加而增加[6]。通过本次研究,可以观察到,A组患者意识清醒、拔管时间和自主呼吸时间等情况都优于B组,在不良反应出现情况方面与B组无明显差异。根据以上结果显示,甲状腺切除手术麻醉使用瑞芬太尼,能够加快患者意识清醒时间,并不会引起更大的不良反应。这主要得益于瑞芬太尼起效快,同时药效消除速度也十分快,降低了芬太尼和肌松药用药量等[7]。瑞芬太尼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为肌肉僵直、血压降低、呼吸抑制、恶心等,以上各种不良反应均在患者停药或者减缓输入速度后短时间内就能消除[8]。由于降低了术中肌松药和麻醉药的使用,A组患者苏醒情况较优,降低了患者术后各种并发症的出现,提高麻醉过程安全性,在临床中值得大力推广。

表2 2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差异[n(%)]

[1] 尚进.甲状腺切除术120例麻醉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10):2420-2421.

[2] 王丽君.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全静脉麻醉在骨科手术中的临床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1,49(10):117-118.

[3] 路凤英.小剂量瑞芬太尼复合咪唑安定在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3(4):133-134.

[4] 易建平.瑞芬太尼用于甲状腺切除手术麻醉80例临床分析[J].当代医学,2013(3):114-115.

[5] 范志康,陈民为.瑞芬太尼用于甲状腺切除手术麻醉28例[J].中国药业,2011(23):91.

[6] 殷志春,李后香,佟春廷.瑞芬太尼输注用于甲状腺手术的临床评价[J].河北医药,2013,35(21):3247-3248.

[7] 刘姝颖.瑞芬太尼在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3,15(2):117.

[8] 楼京.瑞芬太尼在甲状腺切除手术麻醉中的应用及对术后苏醒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1,49(10):116,124.

10.3969/j.issn.1009-4393.2014.25.058

湖北 433300 监利县汪桥中心卫生院(张宏新)

猜你喜欢

异丙酚芬太尼麻醉
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在全身麻醉术中的应用效果对比
腰硬联合麻醉与持续硬膜外麻醉应用在全子宫切除术中的作用
《麻醉安全与质控》编委会
异丙酚在人工流产手术麻醉中的效果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应用七氟醚、异丙酚的价值研究
地氟烷麻醉期间致Q-T间期延长一例
咪达唑仑联合舒芬太尼无痛清醒镇静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术中的应用
瑞芬太尼与芬太尼用于腹腔镜手术麻醉效果对比观察
骶管麻醉复合丙泊酚全身麻醉在小儿麻醉中的应用
丙泊酚和瑞芬太尼联合应用对兔小肠系膜微循环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