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的临床观察

2014-08-01邓准洲

当代医学 2014年22期
关键词:阿德福拉米夫定代偿

邓准洲

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的临床观察

邓准洲

目的 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乙肝肝硬化的疗效观察。方法 将收治的乙肝肝硬化患者65例按不同给药方案分为2组。实验组(n=33),采用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对照组(n=32),采用单独阿德福韦酯治疗,综合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87.88%)明显高于对照组(65.63%)(P<0.05);治疗24个月后,实验组HA、LN两项肝纤维化指标分别为(75.0±16.2)ng/mL、(72.5±13.6)ng/mL,对照组为(95.3±19.7)ng/mL、(117.4±20.8)ng/mL,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乙肝肝硬化效果显著,能有效减慢肝硬化进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乙型肝炎;肝硬化

乙型肝炎的治疗原则是采取措施有效抑制HBV的不断复制,避免或者减缓肝硬化的发生和发展。国内有文献报道,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可延缓病情进展、改善肝功能、纠正失代偿,并提高生存率。为此,本研究通过采用拉米夫定与阿德福韦酯联合用药方式对33例乙肝肝硬化患者进行综合治疗,取得较理想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怀集县人民医院 2011年~2013年收治的65例乙肝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符合我国《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1](2000年版)中有关乙型肝炎后肝硬化的诊断标准。其中男41例,女24例;年龄35~78岁,平均(50.1±12.9)岁;肝硬化病史2~11年;均排除甲、丙、戊、庚型肝炎病毒合并感染以及肝细胞癌患者。按不同药物治疗方案分为实验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2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保肝、利尿、免疫调节等肝炎后肝硬化的常规对症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拉米夫定片(商品名:贺普丁;葛兰素史克制药(苏州)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30581),100mg/次/d,口服;阿德福韦酯片(商品名:贺维力;葛兰素史克制药(天津)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50651),10mg/次/d,口服。对照组则给予口服阿德福韦酯治疗,用法用量同实验组。2组患者均治疗24~36个月。

1.3 观察指标 2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实行门诊定期随访(每月1次),期间注意记录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情况,定期复查HBV血清标志物、HBV-DNA定量检测、肝肾功、血清透明质酸酶(HA)、层粘连蛋白(LN)等,同时密切观察患者药物不良反应情况。

1.4 疗效标准[2]显效:临床症状明显好转,肝功正常,HBV-DNA低于检测下限。有效:症状有所改善,肝功ALT<70U/L,HBV-DNA低于检测下限。无效:症状、体征无任何变化,肝功能、HBV-DNA定量检测无改变。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n(%)]”形式表示,组间率比较用χ2检验,正态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疗效比较(n)

2.2 2组患者治疗前后主要肝纤维化指标比较 2组患者HA、LN两项肝纤维化指标在治疗24个月后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但实验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治疗前后主要肝纤维化指标比较(ng/mL)

注:(1)HA:与治疗前比较,at=0.0280,aP>0.05;与治疗后比较,bt=4.5438,bP<0.05;(2)LN:与治疗前比较,ct=0.1976,cP>0.05;与治疗后比较,dt=10.3316,dP<0.05

3 讨论

乙肝病毒能够在血液中快速复制,因此乙肝患者在临床上多表现出病情进展迅速,且绝大部分患者常伴有肝功能失代偿、肝纤维化增生,最终导致肝硬化甚至肝癌[3-4]。欧洲肝脏研究学会2009的指南指出,对于乙型肝炎病毒相关失代偿性肝硬化患者,即便其HBV-DNA水平低于检测下限,然而为防止其病情反复发作,也需要进行药物抗病毒治疗[5-6]。抗病毒治疗需要患者长期服药,期间不能停用。本研究中33例乙肝肝硬化患者采用口服“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抗病毒治疗24个月,发现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有明显改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单独阿德福韦酯治疗组;且HA、LN两项肝纤维化指标也较对照组有明显好转,分析其原因:拉米夫定与阿德福韦酯均为临床常用的抗乙肝病毒药物,两者联合既能充分发挥拉米夫定起效快、抑制病毒复制能力强的特点,又能突出阿德福韦酯耐药率低的优势,因此,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乙肝肝硬化可以在高效抗病毒的同时抑制正常肝细胞向纤维化病态乙肝细胞转换的过程,减慢肝纤维化、肝硬化进展的同时又极大地改善了患者肝功能[7-9]。因此建议将拉米夫定与阿德福韦酯联合用药方案推广应用到乙肝肝硬化患者的临床治疗当中。

[1] 姜宏伟,王哲培.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对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4):902-903.

[2] 徐森华.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乙型肝炎失代偿期肝硬化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科学,2012,2(1):106-107.

[3] 武玲,武德廉.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疗效观察[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2,37(2):186-188.

[4] 郑金莲,周岳进,肖扬,等.阿德福韦酯治疗拉米夫定耐药的乙型肝炎失代偿期肝硬化临床观察[J].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2009,3(3):302-305.

[5] 吕慧萍.拉米夫定,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早期肝硬化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2,50(14):69-70.

[6] 贾继珍,赵淑芳,汪雪琦,等.拉米夫定初始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乙型肝炎失代偿期肝硬化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0,7(16):77-78.

[7] 卢婉玲,詹芸,陈月崧,等.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J].当代医学,2013,19(9):1-3.

[8] 赵攀,韩玉坤,齐冬颖,等.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单用及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三种方法治疗耐拉米夫定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评价[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1,8(1):32-34.

[9] 肖扬,郑金莉,周岳进,等.拉米夫定或阿德福韦酯选择性治疗失代偿性乙型肝炎肝硬化3年临床观察[J].肝脏,2010,15(1):1-4.

10.3969/j.issn.1009-4393.2014.22.041

广东 526400 广东省肇庆市怀集县人民医院(邓准洲)

猜你喜欢

阿德福拉米夫定代偿
陆伦根:肝硬化代偿期管理
谢雯:肝硬化再代偿的全面认识
恩替卡韦在阿德福韦单药治疗患者中的应用
恩替卡韦在阿德福韦酯单药治疗患者中的应用
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效果观察
恩替卡韦与拉米夫定初次治疗慢性乙肝的效果和安全性比较
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在大脑中动脉闭塞诊断及侧支循环观察中的作用
阿德福韦酯联用五酯滴丸治疗慢性乙型肝炎31例
拉米夫定在乳腺癌化疗期间对肝功能的作用
拉米夫定与阿德福韦酯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