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综述

2014-08-01肖洪磊徐丽姣

关键词:文化遗产物质民族

肖洪磊,徐丽姣

(1.云南农业大学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云南 昆明 650201;2.云南师范大学 文理学院,云南 昆明 650222)

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颁布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划分为5种类型:(1)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2)表演艺术;(3)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活动;(4)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5)实践和传统手工艺。参照国际公约,2006年我国文化部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细化为10种类型。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价值,对其的保护工作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一、我国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文献概况

本文的文献综述来源主要有三部分:一是在国内权威知识文献库(CNKI)中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题进行检索,相关度较高的期刊、学位论文、会议论文及报刊约 39 634 篇,且增长趋势明显,见图1;二是同时通过对超星电子书中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题进行检索,约115本;三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主管、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云南省文化厅主管、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办的“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等官方网站进行资料收集。以上检查均可以发现,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的重视。

图1 近十年中国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文献数量*统计数据来源于中国知网,下同。

我国近年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研究的文献内容主要集中在:(1)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和范畴研究;(2)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价值、研究现状;(3)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原则、模式研究;(4)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法和措施的研究(基于不同学科的保护研究),见表1;(5)不同民族、不同种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包括个案分析);(6)不同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经验借鉴研究等。

通过以上分析,可发现在保留和传承方法上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和教育发展措施研究成果丰富,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化发展是未来保护、发展研究的重点。研究的学科涉及较多的是社会学、民族学、艺术学、经济学等,见图2。同时通过对近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的文献可总结出基本研究框架,见图3。

图2 我国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主要学科统计

二、我国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方法分析

综合分析所有文献,多数学者采用文献综合分析法,部分采用比较分析法。也有柏贵喜[1]、黄文[2]等大量学者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从各个民族遗产保护的个性到共性进行探究。而定量分析的文章为数不多,其中倪通[3]、刘斌[4]等采用了GIS技术来研究,使文化遗产的研究方法与技术更加多样,时空变化的动态体现更具可能。往后可以酌情增加定量分析研究。

表1 我国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措施研究文献统计

三、我国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研究内容

(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问题研究

1.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及范畴研究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源于联合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刘魁立[5]、向云驹[6]、宋俊华[7]等学者分析了该概念的提出及研究范围,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理论体系奠定了基础。苑利认为在范畴研究上必须对非遗的传承主体、时间、形态、内容、价值等子系统做出明确的定位,同时由此逐步确定概念的内涵与外延[8]。而教科文组织认定的内涵是以整个国际社会为研究对象,因此在挖掘和保护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时必须注重其本土化的过程。

2.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及价值研究

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本民族的宝贵财富,更是全人类的共同宝藏。刘魁立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共享性会对文化多样性的实现、对推进整个人类的文化发展,提供强大助力[9]。李昕提出非遗保护能够抵制外域文化霸权的渗透,在国际文化竞争中提升本国的文化竞争力,维护民族的文化主权,获取自我的文化认同,并且还能保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维护世界文化的平衡发展[10]。宋俊华总结非遗的特征应具有传承、社会、无形、多元、活态五个特性[11]。

3.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研究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的主要成就为:(1)初步完善保护的法律法规,田阡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颁布与实施,标志着走向依法保护的道路[12];(2)展开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2009年底已基本完成第一次普查;(3)国家、省、市、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体系初步建立;(4)建立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创新机制;(5)全国兴建各类非遗展示、传习等场所;(6)各类机构开展非遗产业化的保护及发展;(7)面向社会开展宣传教育,公民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不断增强;(8)了解国外经验,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

取得成绩的时候也要认识到不足。顾军认为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理论准备严重不足、活态保护意识匾乏、保护主体与传承主体在职能上的错位、整体保护意识欠缺、对保护重点的误判、对保护意义认识不足、对传统文化缺乏应有宽容等问题[13]。刘魁立还认为我国非遗的保护还面临全球化趋势下的生存环境遭受冲击、机制不够完善,法律法规缺位、传承人未受到应有的社会承认,缺少管理人员和研究队伍、财力支持不足等问题[14]。

(二)我国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及保护研究

1.保护的原则研究

为了避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因此该有合理的保护原则作为指导。贺学君认为非遗的保护要注重生命、创新、整体、人本、主体协调和教育六大原则[15]。除了以上几点,苑利等认为还应该注重“物质化”、活态保护、民事民办、原生态、精品保护、多样性保护、原真性保护、濒危遗产优先保护、保护与利用同时并举分别实施等原则[16]。同时,高小康还认为非遗保护不可缺少文化生态平衡意识,尽量减少重视城市忽视边远乡村的状况[17]。

2.保护的措施研究

(1)政府立法研究

孙昊亮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的出路在于建立以政府保护为主导、社会组织和民间团体保护为补充、知识产权制度保护为重要组成部分的立体化保护体系[18]。姚艳等认为我国要完善传承者资格的认定和权益的保护,同时要挖掘和研究文化传承的民间规则,以弥补国家法的局限[19]。黎明探讨了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法律制度的渊源[20]。何星亮[21]、李宗辉[22]等认为知识产权法能使拥有遗产的群体或个人获得权益,并促进非遗的市场化利用,凸显经济价值从而避免遗产的流失。姚艳对具体遗产的法律保护展开实例研究[23]。

(2)普查、建档和名录申报工作研究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公布,标志着我国非遗保护机制正式确立,保护工作进入新时期。非遗保护工作首先需要做好普查、建档,然后才展开不同级别的申报[24]。陶立璠认为名录申报工作的展开,首先要正确理解“政府主导”、专家、传承人和田野作业的不同作用[25]。同时遗产申报要注意到遗产的价值由多元因素构成。高小康提出了“后申遗时期”概念,认为“后申遗时期”是对“申遗”时期工作的反思,这个时期要把重申遗转向重保护,重新认识生产性保护和文化生态保护[26]。苑利也建议建立一套科学的非遗保护工作评估体系、工作监察体系和预警机制,对“不作为”的部门予以警告,并追究相关责任[27]。

(3)教育传承研究

教育不仅能保护我国的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且也是重要的传承手段。张卫民等学者针对非遗的教育工作内容将之分为五部分:遗产保护教育目标、课程、教材内容、活动组织形式和师资队伍[28]。普丽春认为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包含个人、家庭、社会和学校四种形式,各形式相互交融及互补,构成传承的教育平台[29]。孙露晞等深入的研究了学校教育中幼儿的非遗教育,对非遗的相关课程开发做了初步尝试[30]。

(4)产业化发展研究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化运作模式,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目前介入较多的产业是旅游业和文化产业。李昕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具备的独特符号价值为其进行产业化运作提供了可能[31],并将其划分为可经营性与非经营性两类,对可经营的通过产业化运作模式加以保护,推动投入产出效益化的实现[32]。顾军认为应遵循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规律进行产业化发展,并让“保护”与“开发”分别实施,才能化解保护与开发产生的矛盾[33]。徐赣丽认为旅游业有责任和条件保护文化遗产资源,可以将之与旅游业开发结合起来,争取多方资金,降低保护成本[34]。

3.国际经验的借鉴研究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全人类共享的财富,同时也离不开国际间的合作。越来越多的国家从注重“物”的保护理念向以“人”为主导的保护理念转变,并开始关注遗产的动态保护。

苑利研究了日本及韩国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从中总结了他们的保护经验,并提出了我国在非遗中值得借鉴的地方。日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特点:一是较早关注无形文化遗产。特别是1950年提出的《文化财保护法》,标志着日本无形文化遗产保护时代的来临;二是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对“人”的关注;三是强调对文化遗产的活用[35]。韩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的重点:一是注重无形文化遗产保护;二是建立严格的管理体系,施行严格的专家决策制度;三是建立严格的奖惩制度,量刑标准极严;四是强调法律的可操作性[36]。众多学者认为国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就是政府、民间和学者共同努力的结果。

四、结语

通过以上研究发现,我国越来越重视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研究工作。其研究也呈现出研究方法多样化、研究内容具体化等特征。研究通过提出详实、宝贵的意见而更显其实用性。存在的不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因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研究工作开展较晚,研究学者多为社会学、民族学或艺术学专家,缺乏多学科的交融碰撞,从而造成研究视角较窄、方法措施不够多样;二是由于缺乏规范的理论指导,非遗的保护与发展措施的研究不到位,也就很难归纳及创新。对此,可以在以后的研究中尝试运用计算机等技术,在丰富保护方法的同时加强对非遗保护的动态评价和监管研究。

[参考文献]

[1]柏贵喜,杨征.坚持和完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研究——基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和内蒙古自治区的调查[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32(3):1-6.

[2]黄文,杨艺.灾后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的共生研究——对阿坝州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实践解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1,32(5):129-133.

[3]倪通.基于JSP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的研究与开发[D].郑州:郑州大学,2012.

[4]刘斌.基于G/S模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异构数据可视化共享机制研究与实现[D].成都:成都理工大学,2011.

[5]向云驹.解读非物质文化遗产[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9.

[6]刘魁立.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若干理论反思[J].民间文化论坛,2004(4):51-54.

[7]宋俊华.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诠释与重构[J].学术研究,2006(9):117-121.

[8]苑利.进一步深化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认识[J].河南社会科学,2008(1):21-23.

[9]刘魁立.非物质文化保护的意义[N].人民政协报. 2012-10-08(C01).

[10]李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国家文化发展[J].学术论坛,2008,31(7):182-186.

[11]宋俊华.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征刍议[J].江西社会科学,2006(1):33-37.

[12]田阡.论西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的一般性与特殊性——以《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为出发点[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9(2):95-101.

[13] 顾军,苑利.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所面临的几个问题. 民族遗产(第2辑)[C].北京:学苑出版社,2009,75~83.

[14]刘魁立.保护好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J].中国人大,2012(11):27-33.

[15]贺学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建言[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 2006-06-01.

[16] 苑利,顾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我们应秉承的原则.民族遗产(第一辑)[C].北京:学苑出版社,2008:1-19.

[17]高小康.都市发展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18]孙昊亮.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困境与出路[J].法学杂志,2009,30(8):78-81.

[19]姚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80-83.

[20]黎明.论我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法源问题[J].民族研究,2007(3):11-19,107.

[21]何星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民族文化现代化[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5(3):31-36.

[22]李宗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以知识产权法为中心的思考[J].知识产权,2005(6):54-57.

[23]姚艳,郭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阿细跳月非法音像制品的个案研究[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7,9(4):148-151.

[24]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DB/OL].http://www.ihchina.cn.

[25]陶立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评审的理论与实践[J].江西社会科学,2008(9):14-19.

[26]高小康,走向.后申遗时期的传统文化保护[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2(2):39-46.

[27]苑利.非遗“重申报”“轻保护”原因何在?[J].神州民俗(通俗版),2012(5):44-45.

[28]张卫民.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新路向——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探究[J].民族艺术研究,2005(5):75-78.

[29]普丽春.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0.

[30]孙露晞,张血玲.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幼儿教育地方课程开发[J].学前课程研究,2007(8):60-62.

[31]李昕.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产业化运作的可能性——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符号价值谈起[J].贵州民族研究,2008,28(2):68-73.

[32]李昕.可经营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产业化运作合理性探讨[J].广西民族研究,2009(1):165-171.

[33]苑利,顾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化开发与商业化经营[J].河南社会科学,2009,17(4):20-21.

[34]徐赣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式保护框架[J].广西民族研究,2005(4):173-180.

[35]苑利.文化遗产报告:世界文化遗产保护运动的理论与实践——文化遗产学丛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36]苑利.日本文化遗产保护运动的历史和今天[J].西北民族研究,2004(2):132-138.

猜你喜欢

文化遗产物质民族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我们的民族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与文化遗产相遇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多元民族
活态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