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合唱艺术的审美价值取向

2014-07-31陈晓

艺术评鉴 2014年8期
关键词:参与者美的价值

陈晓

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合唱艺术的审美价值取向,旨在培养青少年对于美的感受、表现以及创造能力,并形成健康、高尚和高雅的合唱审美价值取向,引导青少年精神世界健康发展。

关键词:合唱艺术 审美价值取向

在审美教育过程中,审美价值取向发挥着主导作用,它既是美的本质体现,又为探索美学指明方向,进而通过审美实践活动帮助人实现自我塑造,社会物质与精神文明由此得以进步。本文主要探讨了合唱艺术的审美价值取向,希望有所指导和帮助。

一、培养合唱审美能力过程中的价值取向

作为一门多声部声乐艺术,合唱追求的是高度谐和与统一。在培养合唱能力时往往有较多要求,具体内容包括如下:(1)音准良好;(2)发声方法统一;(3)节奏准确;(4)语言清晰;(5)音色变化丰富;(6)音响均衡协调。合唱是一门博大精深的艺术,而合唱审美所具有的风格、意态、形态以及情态也极为丰富。合唱并不单纯是培养审美能力的艺术,更是引导人实现自我升华的艺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合唱训练可以视作一项系统性较强的育人工程,因此合唱指导教师应重视在训练过程中引导和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价值取向,确保其审美选择合理性。例如合唱发声方法,众所周知,合唱能力训练以发声方法为基础,而合唱训练在训练声音方面时通常选择美声唱法。从技术层面来说,美声唱法属于真假声结合,演唱者必须有一定气息支持,确保声音圆润丰满,实现人声、共鸣、音域以及音量的完美扩展;从审美角度而言,美声唱法重视对人声本质情感体现的追求,并与合唱和谐的本质相符。然而在现代社会中,商业化演出导致被包装的歌手缺乏最本质的人声力量,进而经过宣传形成一种导向,导致青少年审美观受到影响。这些声音混杂了太多音响设备的加工,大部分是“喊声”和“气声”,如果青少年去盲目模仿,则会影响到原本良好的歌喉,甚至毁损。在合唱中,“气声”和“喊声”不能为用声技术提供支持,同时对于人声所具有的细腻或雄伟无法予以体现,更不能展现音乐美独具的层次与细节。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欣赏和训练合唱时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结合作品,启发学生思考什么是正确用声、为什么要正确用声以及如何正确用声。学生一旦通过合唱实践确立科学合理的用声观念,并逐渐内化构筑出牢固的审美价值体系,进而会对流行歌曲中存在的反审美现象予以自觉抵制。

二、合唱行为体验中的审美价值取向

在参与合唱行为过程中能够产生合唱审美体验,而合唱行为体验中所具有的审美价值取向对于参与者的审美体验产生引导作用,因为参与者在体验合唱审美时不仅能够实现感情愉悦,同时还可获取某种理性启迪。

(一)合唱指导者所具有的审美价值

合唱行为过程一般包括四个阶段,即选材、准备、排练以及演出。合唱参与者能够通过选材和准备环节对合唱指导者所具有的审美价值取向有所体会,指导者的审美趣味、理想以及审美价值取向均会对作品选择产生影响。同时指导者审美取向也会对参与者的体验、审美追求产生影响。换而言之,合唱作品若韵味生动、情趣高尚且格调高雅,那么参与者的审美能力以及审美情趣自然也会相应提升。以《哈里路亚》这部合唱曲为例,它是对十八世纪英国人民所具有的民主意向的一种反映,距今久矣。我们演唱这样的作品时同样也会激发内心深处对美好与崇高的向往,对往昔人类豪迈、进取、乐观以及自信的推崇。而合唱参与者也会产生特殊的人类情感魅力体验。

(二)作曲家所具有的审美价值取向

从排练到演出是整个合唱过程中参与者对作曲家审美价值取向的体验与再现。作曲家将自身情感、审美价值取向以及审美体验内化为音乐符号,然后高度浓缩传达给受众。音乐作品的世代传唱是因为它承担了作曲家的审美价值取向以及当时世界的审美观与精神状态,同时也是对现代审美价值取向以及审美需求的一种体现。例如1939年冼星海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关头创作了《黄河大合唱》,给予中国抗日军民以极大的鼓舞和激励。该作品具有博大而坚强的精神气象,内涵深刻,体现了作者的审美价值取向以及审美趣味。冼星海对于反映主题精神美的那些崇高、壮阔和雄伟的作品极为推崇,善于表现人民群众的理想追求以及生命状态,他将中华民族百折不挠、雄浑博大的精神气象通过音乐淋漓尽致地传达给世人,当后世的我们传唱他的作品时,不仅能够对冼星海的个人情感体验与审美追求、精神气象有所认识,更感受到中华儿女同呼吸、共命运、共御外侮的悲壮豪迈之情。

(三)合唱审美价值取向的傳播

合唱演出本身就属于实质性的传播,在此过程中,传播者的审美价值判断以及审美理想也得到弘扬。表演者在参与合唱时不仅能够向观众呈现自己的合唱作品体验,引导听众对音乐作品内涵有深层次体验,还能够将个人审美价值取向和审美理想传达给众人。这是一种影响面广泛且深远的审美价值取向传播方式,传播者在合唱演出过程中能够受到来自听众的赞誉和认同,就审美体验和审美选择与听众展开互动。表演者能够通过评论、掌声等反馈体会到他们的情感波动,同时,传播者和听众在合唱互动过程中实现了审美价值取向、理想以及情感等不同方面的相互影响,进而营造出一种双方公共的审美氛围。当我们不断扩展这一审美氛围时,我们的学生就会由此受到影响。社会整体在追求和探索美的过程中促使自己无意识地遵循美的规律来追求审美理想,对于审美价值取向而言,这同时也是其目的本质所在。

三、结语

音乐作品中历来就不乏审美价值取向,艺术教育也同样如此。我们在追求美以及追求社会理想之美上有着密切关联。而审美价值取向属于实践活动课题,合唱教师应对合唱艺术所蕴含的审美价值取向予以深入理解与体会,通过合唱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鉴别能力和评价能力,引导其实现精神世界的和谐、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育霖.合唱艺术审美价值与心理教育价值[J].大众文艺,2012,(24).

[2]阎宝林,周振宇.虚拟合唱在互联网上的现代呈示——实现所有热爱合唱者的梦想[J].人民音乐(评论版),2011,(10).

[3]朱燕芝,刘文青.合唱艺术的功能探析[J].群文天地,2012,(05).

[4]吴丽.社区合唱艺术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前景展望[J].音乐创作,2013,(09).

猜你喜欢

参与者美的价值
休闲跑步参与者心理和行为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打破平衡
好美的雾
浅析打破刚性兑付对债市参与者的影响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海外侨领愿做“金丝带”“参与者”和“连心桥”
出来“混”,总是要美的
常数轮理性秘密分享机制
小黑羊的价值